内容简介 · · · · · ·
《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变》一书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宏观的和长程的文化视野。它对人类各大文明体系发生、发展的嬗变机制的说明,尤其是关于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冲突、融合及其所导致的“文化杂交”结果的思想,构成了我未来的文化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日后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本书是一部从宏观和动态角度探讨人类文明演化历程及其动因的学术著作。它从对“文明”概念的辨析入手,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各大文明体系发生、发展与形态嬗变的基本脉络,在时间坐标上揭示了亲体——子体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变机制,在空间坐标上展示了各大文明体系之间、以及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动态关系,创立了“文化杂交”理论的基本框架。本书内容广博、气势磅礴,堪称文化史研究的精品。
告别洪荒的创作者
· · · · · ·
-
赵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赵林,1954年11月8日生,北京市人。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西方宗教思想、西方文化史、世界文明史。
目录 · · · · · ·
导论 人类文明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第一章 文明的概念分析与背景问题
一、关于“文明”概念的说明
二、文明发生的人类学背景
三、文明发生的语言学背景
四、文明发生的技术背景与时空背景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文明的概念分析与背景问题
一、关于“文明”概念的说明
二、文明发生的人类学背景
三、文明发生的语言学背景
四、文明发生的技术背景与时空背景
· · · · · · (更多)
导论 人类文明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第一章 文明的概念分析与背景问题
一、关于“文明”概念的说明
二、文明发生的人类学背景
三、文明发生的语言学背景
四、文明发生的技术背景与时空背景
第二章 “文化杂交”初论
一、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二、“远缘杂交”的优良品种——高级宗教
三、“种内杂交”的“米亚德现象”与“纯系种”的悲剧
第三章 神话时代的文化特征
一、原生的亲体文明类型
二、庙宇文化与迷信精神
三、雅利安语游牧者的大入侵与神话时代的终结
第四章 英雄时代的恢弘气度
一、子体文明——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
二、子体文明——罗马帝国、秦汉帝国和孔雀王朝
三、功利主义与尚武精神
四、“轴心期”的文化精神变革
五、亚欧草原游牧民族大迁徙与英雄时代的终结
第五章 宗教时代的文明分野
一、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对峙
二、旧大陆西部的宗教冲突
三、旧大陆东部的文化融合
四、蒙古—突厥人的征服狂飙对文明世界的影响
第六章 工业时代的文化潮流
一、1500年的世界格局与航海探险
二、西方基督教社会的历史变革
三、工业时代与“泛西方化”浪潮
四、西方文明的挑战和非西方世界的应战
五、“非西方化”浪潮与世界历史的新“轴心期”
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文明的概念分析与背景问题
一、关于“文明”概念的说明
二、文明发生的人类学背景
三、文明发生的语言学背景
四、文明发生的技术背景与时空背景
第二章 “文化杂交”初论
一、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二、“远缘杂交”的优良品种——高级宗教
三、“种内杂交”的“米亚德现象”与“纯系种”的悲剧
第三章 神话时代的文化特征
一、原生的亲体文明类型
二、庙宇文化与迷信精神
三、雅利安语游牧者的大入侵与神话时代的终结
第四章 英雄时代的恢弘气度
一、子体文明——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
二、子体文明——罗马帝国、秦汉帝国和孔雀王朝
三、功利主义与尚武精神
四、“轴心期”的文化精神变革
五、亚欧草原游牧民族大迁徙与英雄时代的终结
第五章 宗教时代的文明分野
一、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对峙
二、旧大陆西部的宗教冲突
三、旧大陆东部的文化融合
四、蒙古—突厥人的征服狂飙对文明世界的影响
第六章 工业时代的文化潮流
一、1500年的世界格局与航海探险
二、西方基督教社会的历史变革
三、工业时代与“泛西方化”浪潮
四、西方文明的挑战和非西方世界的应战
五、“非西方化”浪潮与世界历史的新“轴心期”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赵林著作集(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西方宗教文化》《浪漫之魂》《协调与超越》《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
喜欢读"告别洪荒"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西方宗教文化 9.2
-
- 走向理性 7.7
-
- 西方文化概论 9.0
-
- 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8.4
-
- 协调与超越 8.0
-
-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8.8
-
- 中西文化分野的历史反思 8.6
-
- 浪漫之魂 8.5
-
- 帖木兒之後 8.9
-
-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9.5
告别洪荒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推迷会鉴书团】洪荒宇宙,混沌虚无——人类文明决定世界走向!
大约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中,诞生了一颗混沌的行星,没错,这就是地球。 大约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大约25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下来并最终进化成人属,转变为陆地生活并双足行走。 大约8000年前,文字的发明和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端。 至此,人类文明从...
(展开)

[推迷会鉴书团]体用双修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都是进化的产物,那么由人类这个高等生命体所创造出来的“非生物”是否也在进化当中?或者换个角度,作为生命体的人类在进化,那么作为人类的附属产物,他们是否也在进化?基于这样的,融汇生物学进化思想的《走出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一书给我们提供了...
(展开)

【推迷会鉴书团】浅谈告别洪荒
从原始社会的文明初现到近代社会的工业时代,赵林用了一本书去阐述了在这段期间里各地区之间的文明发展与碰撞。而在漫长的文明发展、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后世的人也只能用一个较大的时间尺度去描述分析这段历史,这样看来是不是有点《文明》的影子。 纵使中华上下有着五千年的历...
(展开)

图书馆书架上为我蹦出来的书
我这么说是因为,爱逛图书馆的我,看到有眼缘的书就从书架里拿出来翻几页,而这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满足了我现阶段的所有需要,只能说是缘分了。 我没有好的历史地理知识储备,就连洗脑义务教育也没有学好,看这本书开始是比较费劲,一边看这本一边看《钱伯斯世界...
(展开)

一份字数写不下的个人简评
全书讲人类文化中的几大核心“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并且着重论述了文明“母本”与游牧民族“父本”的杂交过程,引出了“亲体-子体”与四个时代划分(神话时代、英雄时代、宗教时代、工业时代),以及人类文明领土扩张的时空线索。 行文流畅,慷慨激昂,架构宏大,...
(展开)


了解过去是为了看清前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几千年来,人类对于文明产生与发展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对于地球几十亿年的光阴来说,人类的存在似乎显得九牛一毛,人类文明或许并非地球上存在的唯一文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说是来自于河流两岸的农耕世界。本书将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神话时代、英雄时代、宗教...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非常好 | 来自dukehui181 | 1 回应 | 2011-08-17 10:24:2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8.4分 131人读过
-
东方出版中心 (1998)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赵林(编/著) (the Wor(l)d)
- WHU选修课推荐书目 (小恐龙尼玛)
- 赵林 (S.R.)
- 2012 Ⅱ (疯清扬)
- 书单|人文社科-hardcore (Sophi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告别洪荒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yz 2020-06-24 23:27:09
依旧酣畅淋漓,就是内容的丰富性不如西方哲学
0 有用 望重洋 2024-02-22 20:39:00 浙江
立场先行的作品,中华民族儒家文化,不够客观
0 有用 雨日生林 2020-06-28 13:07:51
粗略看了一下。这种大视角的书我很少看,感觉还不错。
1 有用 苏漠笛 2019-07-26 23:00:21
如此宏大的题材真的不好写,但又希望有人写。与其说是学术著作,不如说是小说演义加抒情。新世纪也过了将近五分之一,再回头看当年的文化保守主义如国学热,有文化根源但又对建设新文化有多大帮助呢?这种象牙塔里的沉思理论建构和文化解释,有些过于精英化了。但赵林老师的思路很有启发,从宗教-伦理这种最能动员群众的文化视角出发,让理论更具体更能说服人。但又容易陷入宗教-伦理的形而上学思辨里不能自拔。于是又需要历史,... 如此宏大的题材真的不好写,但又希望有人写。与其说是学术著作,不如说是小说演义加抒情。新世纪也过了将近五分之一,再回头看当年的文化保守主义如国学热,有文化根源但又对建设新文化有多大帮助呢?这种象牙塔里的沉思理论建构和文化解释,有些过于精英化了。但赵林老师的思路很有启发,从宗教-伦理这种最能动员群众的文化视角出发,让理论更具体更能说服人。但又容易陷入宗教-伦理的形而上学思辨里不能自拔。于是又需要历史,尤其是历史发展和精神嬗变的动态过程,避免了理论的抽象和空洞,避免了只是介绍一些历史事实和人物事迹。文化学是一种解释学,解释同样是一种创造,至于再加上飞扬的文采和涛涛的辩才,就是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了。我并不满意这本书,对美国,对新文化创建等等观点都可以再讨论。但我欣赏这样的研究路径。 (展开)
0 有用 卜一 2011-04-28 22:41:30
借用汤因比《历史研究》中的概念,对文明演进做了一番气势恢宏地逻辑归类,蛮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