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这个女性的名字和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的名字紧紧相连。这本传记讲述了莎乐美在生活上自由不羁,精力充沛、意志顽强,敢于反传统、敢与破除历史之积淀的非凡一生。
作者简介 · · · · · ·
李亚凡,国家一级注册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业余爱好文学创作。1999年发表处女作《哭墙前的沉思》。
目录 · · · · · ·
引言第一章 生命的乐章 从圣彼得堡开始 选择孤独的少年时代 “失去上帝的时刻” “一个有灵肉的人”第二章 解放了的莎乐美 走向世界 罗马的春天 浪漫的“三位一体” 共同体解体第三章 燃烧生命 新生活 奇特的婚姻 灵魂的栖息地 人在旅途中第四章 诗意的爱 一缕生命的阳光 拥抱俄罗斯 友谊地久天长第五章 生命从五十岁开始 从师弗洛伊德 在维也纳的日子里 探索心灵深处的世界 永恒的终结跋注释参考书目
引言第一章 生命的乐章 从圣彼得堡开始 选择孤独的少年时代 “失去上帝的时刻” “一个有灵肉的人”第二章 解放了的莎乐美 走向世界 罗马的春天 浪漫的“三位一体” 共同体解体第三章 燃烧生命 新生活 奇特的婚姻 灵魂的栖息地 人在旅途中第四章 诗意的爱 一缕生命的阳光 拥抱俄罗斯 友谊地久天长第五章 生命从五十岁开始 从师弗洛伊德 在维也纳的日子里 探索心灵深处的世界 永恒的终结跋注释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共47个) · · · · · ·
莎乐美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莎乐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关于她的俄罗斯,我的俄罗斯。
我在揣度自己在亲自触碰俄罗斯后对她的感情。我会认真地亲扶流淌在她身上的河水吗?还是不该说认真地……里尔克在对她的狂恋后发现那其实不过是对salomé的爱,在salomé离开后不也是对她感到陌生并觉处处排斥么?那么我的爱又是怎样的?它几乎建立在没有间接性地爱之上更没有...
(展开)

全面介绍莎乐美的第一本书!
以前读过《里尔克诗选》,知道莎乐美是里尔克的红颜知己,也是他走上文坛的引路人。读了这本《知性与叛逆——征服天才的莎乐美》,才比较全面了解了莎乐美,知道她也是尼采的知己,而且五十岁时才跟弗洛伊德学习心理学,而后还开了心理门诊。作者写得很顺畅,文字平实中透着激...
(展开)
> 更多书评7篇
-
啊,生活根本就是一首诗!我们不知不觉体味它的韵味,一天又一天,一滴又一滴,它以不可触摸的整体,叫我们诗化。远远地、远远低离开那“我将生活变成艺术品”的古老阶段(这种顾影自怜只有通过心理分析方可治愈),我们不是我们的艺术品。 年老的莎乐美,对生活如此赞美,不愧是真正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
2012-03-08 14:38 1人喜欢
-
蘇恰恰 (http://circusworld.taobao.com/)
童年时代的莎乐美在信仰问题上食肉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莎乐美确实产生过信仰危机,正如她在小说中描述的。这种危机最初带给瓦尔苏拉的是痛苦和绝望,但是渐渐地她在自然界中找到了慰藉,她觉悟到了生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她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界中,赞叹自然界“充满了生命的灵性,生命因为生命的存在而喜悦而兴奋”,这正是莎乐美对生命的哲学观。 每天清晨他们两人都在山间小路上散步。阳光、露水、树...2011-04-21 21:41
我从不相信“人定胜天”这样荒谬的说法。生命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最终也将归于大自然。小时候看《罗宾汉历险记》,那些贪婪的伯爵为了挖掘宝藏而破坏森林,最后触怒了自然,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当时无法理解的,认为是为戏剧性而夸大的情节,现在却恍然,人若不能顺应自然的规律而因私欲去毁坏它,最终反噬的将是自己。 我没有宗教,但是我信仰宇宙和大自然。伟大的艺术品亦是如此,那些艺术家不论早期如何追求表面的华丽,最后都将融入自然,取材于自然。每朵花,都有不一样的姿态,每颗晨露中都包含了一个小小世界,只有大自然中蕴藏的神秘力量才能给出生命的答案。童年时代的莎乐美在信仰问题上食肉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莎乐美确实产生过信仰危机,正如她在小说中描述的。这种危机最初带给瓦尔苏拉的是痛苦和绝望,但是渐渐地她在自然界中找到了慰藉,她觉悟到了生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她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界中,赞叹自然界“充满了生命的灵性,生命因为生命的存在而喜悦而兴奋”,这正是莎乐美对生命的哲学观。 每天清晨他们两人都在山间小路上散步。阳光、露水、树林和鸟鸣,还有那微微吹拂的轻风、阵阵扑鼻的花香,使他们如痴如醉。里尔克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得置身于大自然中,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认识到自然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那神秘的联系。
回应 2011-04-21 21:41
-
啊,生活根本就是一首诗!我们不知不觉体味它的韵味,一天又一天,一滴又一滴,它以不可触摸的整体,叫我们诗化。远远地、远远低离开那“我将生活变成艺术品”的古老阶段(这种顾影自怜只有通过心理分析方可治愈),我们不是我们的艺术品。 年老的莎乐美,对生活如此赞美,不愧是真正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
2012-03-08 14:38 1人喜欢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2014-4-1 / 37人读过 / 有售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莎乐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zouzou 2008-02-29
大二。雨天读完。
1 有用 ZZ大小姐 2017-10-22
这女人我爱的。
0 有用 蘇恰恰 2011-04-20
追求思想和个性的独立是一生的命题。而晚年归于自然与从对他人的奉献温暖了原本冷漠的心,又让这一生因此而完满。
0 有用 Camille 2010-11-13
十九岁生日那天 虹儿赠予我的 她说送给素面锦心的你
0 有用 kabaili 2010-03-18
活的漂亮
0 有用 羊巅峰 2017-03-04
意淫之作,其实不足。
0 有用 嘉 2016-12-10
影响我爱情观的一本书,印象深刻地记得“精神之爱,灵魂之爱,肉体之爱”,如何三者合一是最好,最次也是三者之一吧
0 有用 逗己 2015-06-09
传奇的女性。
0 有用 guofu 2013-09-23
所以说,人格独立的女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她一生的消耗与折腾,都是为自己的自由付出的代价。里尔克尼采欣赏的也许不是作为女人层面的她,是那股迷途中冲破束缚的生命力。这正是艺术大家们渴求的。有人因为无知而知足,有人因为思索而孤独,越孤独越贪图。
0 有用 红红 2013-02-26
人人都宁愿守着熟悉的痛苦,也不愿意接受新的但陌生的幸福。莎乐美的意义不在于她应被人效仿,而是,她让我开始思考自身的某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