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第二部 国命纵横(上、下) 短评

热门 最新
  • 35 低垂果实🍒 2013-05-16 11:44:42

    非要给每个名士都配个红颜知己么,爱情戏太滥情,扣一星!

  • 24 smalldie 2014-11-23 23:23:58

    好扫兴。作者如此热衷于女扮男装的爱情故事,如此热衷于孙尚香类人物。土气浮夸的创作意识我也就忍了。不能忍受的是,冠名大秦帝国,上册的七章才说了几段秦国的事啊。作者序中表明作史的态度,为何还把苏秦和张仪放一起,又不是发掘马王堆之前写的这书。既不能当史看,当小说看又不够品,如此我还不如多看两眼百度百科算了。

  • 14 反派公主慕moon 2016-03-18 20:32:07

    如何写好历史小说里的女性形象真是个特别艰难的话题

  • 13 万人如海一身藏 2011-12-19 21:33:24

    战国四公子好气魄,但是我不喜欢孟尝君。西园公子名无忌,魏无忌最帅了。张仪苏秦就更不必说,一直是心头大爱!屈原...我真是不待见他啊不待见他...这个时代真是汇集了所有的人才,枭雄,谋士,将军...每个人都热血迸发,为了生活,为了家国,为了天下,或是,为了,青史耻无名!往事越千年,但仍旧让人感觉热血沸腾。唯一让我觉得很纠结的是作者有时候用的对话文白间杂间杂的很纠结,很奇怪,很诡异...

  • 6 aisun Ho 2016-03-21 21:38:36

    本来对合纵纵横之酣畅淋漓很是喜欢,但着墨过多在苏秦张仪身上,却寥寥数语于赢驷,后期还让他死得莫名其妙,看来是孙皓晖对赢驷车裂商君太耿耿于怀了…,至少我眼里的赢驷真真是个厉害角色,如此偏颇真的好吗…btw我的犀首哪去了

  • 3 小跳跳 2012-01-13 20:57:01

    你是写史还是编故事啊

  • 4 李小丢 2011-12-20 10:26:47

    跟第一部比起来确实审美疲劳

  • 2 默城君 2012-10-07 13:13:49

    张仪,苏秦。命运相背。大道同光。四君子出。天下轮转。孟子一生奔波无助。秦令坑儒,确实解恨。这些个个伪君子。不为民生,不为社稷。文不能治国,却处处乱纲。为人迂阔,不思进取。真是天下大祸也。

  • 3 猛犸 2018-07-20 10:59:08

    又看了一部,感觉快看不下去了……

  • 4 future 2011-08-02 20:52:06

    这书写得贼玄乎,最看不爽的就是对那些个历史名人公子爷的描述,性格那么假也就算了,还一定要为他们杜撰N个不存在的女人,还都是绝世高手。。汗1 张仪与苏秦不是同时代的人,张仪比苏秦大概早个30年,他的对手是书中那个打了几行酱油的公孙衍;2 武信君这个称号是张仪而不是苏秦;3 樗里疾事实是孝公的儿子,并不是商鞅举荐;4 苏秦与燕姬在历史可没有在世外桃源包二奶这么爽,实际上苏秦入齐是因为与燕太后私情暴露,怕燕昭王杀他,找了个借口跑去齐国,最后死在那,死后齐宣王为了抓凶手将尸体车裂;5 秦楚丹阳大战不是屈原搞的,是楚怀王自己打的,这个仗在书中扯得有点稀奇了等等等等。 这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用“竟是”两个字,一本书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个

  • 3 Redhair 2015-02-26 09:23:11

    昨天回济南的火车上读完。“苏秦之才,暗夜点火;张仪之才,有中出新。”这十六个字贯穿全书。战国合纵连横确实精彩,我之所以没有给五星,是觉得里面人物刻画和故事情节都有点生硬,苏秦张仪还有四公子没有个性色彩,也没有诡谲的政治气氛和压迫感。卷二的最后白起参军,白起也是寻常武夫形象有点不满,不过看到白起就很激动,长平大战指日可待。。。

  • 1 Augentropfen 2012-12-08 17:29:54

    商鞅死后,战国风云进入纵横家的天下。合纵连横,全靠他们一张嘴,军事争夺退居次位。“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合纵,以张仪为首,连横,以苏秦为主。实际上还有一个公孙衍也是同时期著名纵横家,六国合纵对秦究竟是是否是苏秦促成,我持保留意见。比起外交策略,我更喜欢看军事行动。

  • 2 逆流的糖醋狸 2016-09-18 23:45:35

    张仪魏廷当面嘲讽孟子儒家太精彩了! 要是配上芈月传里张仪咄咄逼人骂退魏使臣的霸气就完美了. 好想听春申君的楚音的“奥呀呀” 哈哈哈

  • 1 一只黑眼睛看着大千世界 2013-01-20 19:22:31

    秦惠文王嬴驷时代,合纵、连横,苏秦与张议的反复较量。

  • 0 北溟鱼 2007-10-04 19:33:52

    为什么没的卖???

  • 0 思考的猫 2012-01-19 20:04:29

    这部是苏秦张仪的时代,故事很热闹。

  • 0 熊大茸 2019-07-06 15:56:39

    虚构与演义,读起来热闹畅快,尤其是借张仪之口点破儒家。有一点不解,里面体面的贵妇和女官为何都着绿裙,无一例外。

  • 1 mOco 2017-04-02 05:41:31

    跨度二十多年,两个主角七个国家。第二部的难度大过第一部,精彩程度上略微次之前作但毕竟能驾驭就已经了不得。燕姬与绯云嬴华简直暴露了孙先生的私心呀,尤其是对一夫多妻的渴望。ps:终章张仪怒怼孟子的大论太过精彩。

  • 2 momo 2016-02-01 13:31:50

    书里面对“变法”十分的推崇,君君臣臣都围绕着这个变法来转。 不支持变法的人作者暗贬,支持变法的人作者明赞。 只要变法都是好的,不支持变法都是奸的。 还有加上几个酱油的历史人物出来打打酱油。 所以感觉人物有点同质化、脸谱化,对变法人物强行解释的结果就会让小说越来越假,读起来没有真实感。 还有男扮女装的梗真够了,看到就吐了,强行插入几个突兀的女角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