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豆瓣书店
  • 2020年度榜单
  • 2020书影音报告
  • 购物车

《第一镜》入选輔仁大學参考教材

闲云野鹤 2010-08-31 14:55:09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西方傳播史講授大綱
習 賢 德 編印

(一)課程目標:
1.宏觀理解以西方為典範的傳播科技創新軌跡及變遷沿革。
2.評論近代及現代西方新聞傳媒在專業領域衝刺的是非分際。
3.解析西方媒體依恃資本主義與國家霸權共生擴張之得失。
4.針對西方媒體集團兼併成敗個案進行分析並引為借鏡。
5.剖析西方傳媒巨擘之思想及決策供規劃未來志業時參考。
6.發掘西方傳播媒在組織、法規及營運策略方面的競爭優勢。
7.為進一步探索西方傳播制度之理論、實務及人物傳記奠基。

(二)課程進度:
第01週(09月21日):A.東方與西方:理念與實務上的區隔辨識
* 簡介課程設計與考核方式
第02週(09月28日):敬師活動停課
第03週(10月05日):西方傳播史的特徵(1):思想解放與挑戰禁忌史
第04週(10月12日):西方傳播史的特徵(2):科技突破與符號創新史
第05週(10月19日):西方傳播史的特徵(3):競爭兼併與殖民宰制史
第06週(10月26日):報紙、雜誌、通訊社與帝國主義的勃興
* 隨堂分組報告(1)
第07週(11月02日):廣電媒體崛起與商業化、娛樂化巨浪
* 隨堂分組報告(2)
第08週(11月09日):網路、手機與全球化錢潮
* 隨堂分組報告(3)
第09週(11月16日):傳播史中的思想大師與標竿人物(1)
* 隨堂分組報告(4)
第10週(11月23日):傳播史中的思想大師與標竿人物(2)
* 隨堂分組報告(5)
* 繳交個人期中研究報告
第11週(11月30日):西方傳媒企業領袖人物(1)
* 隨堂分組報告(6)
第12週(12月07日):西方傳媒企業領袖人物(2)
* 隨堂分組報告(7)
第13週(12月14日):西方傳媒企業領袖人物(3)
* 隨堂分組報告(8)
第14週(12月21日):戰爭與媒體:遭扭曲的集體記憶
* 隨堂分組報告(9)
第15週(12月28日):半島電視台的啟示:制衡主流的實驗
* 隨堂分組報告(10)
第16週(01月04日):不對等的資訊交流:國際傳播的陣痛
第17週(01月11日):總結:讓諾貝爾走進黃羊川
第18週(01月18日):學期考試
(三)成績考核方式:
1.全班分10小組,隨堂報告專書研讀心得:佔30%
* 第6週起隨堂分組報告50分鐘,應備妥綱要分發。
2.個人期中研究報告:佔30%
主題:對西方傳媒與人物的評價
* 應於第6週之前預報子題
* 至少八千字,應有註釋、書目及加裝封面。
3.學期考試:佔40%
4.勤惰及參與表現列入整體考核。
5.每週隨堂簽到,缺席滿3次無論事由,均按扣考處理。

(四)參考教材:
* 中文部份 *
1.李 彬(2005):全球新聞傳播史(1500-2000)(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李良榮(2002):當代世界新聞事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熊澄宇等譯(1983):信息時代的傳播媒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張軍芳譯(2005):新聞業與新媒介(北京:新華出版社)
5.童曉渝等編著(2006):第五媒體原理(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6.李希光(2005):轉型中的新聞學(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7.廿一世紀經濟報導著(2004):理解傳媒的7個步驟(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8.王永志主編(2004):全球新聞神經大透視(中央社)
9.郭亞夫、殷 俊編著(2006):外國新聞傳播史綱(重慶:四川大學出版社)
10.陳力丹(2007):世界新聞傳播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1.歐陽明(2006):外國新聞傳播業史稿(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12.唐世鼎、黎 斌主編(2005):世界電視台與傳媒機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
13.李金銓(1987):傳播帝國主義(久大)
14.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時報文化)
15.鄭植榮譯(1992):電子殖民主義(遠流)
16.畢香玲、遲志娟譯(2006):浮華的盛宴:好萊塢電影產業揭秘(北京:中信出版社)
17.李 欣等譯(2001):不宣而戰:好萊塢vs.全世界(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8.郭 虹、李 陽譯(2003):最佳方案:公平報道的美國經驗(汕頭:汕頭大學出版)
19.周鴻鐸主編(2005):世界五大媒介集團經營之道(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周鴻譯等著(2005):媒介組合策略(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1.馬慶平(2005):中外廣播電視法規比較(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2.唐亞明(2004):走進英國大報(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23.唐亞明、王凌洁(2007):英國傳媒體制(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24.欒軼玫(2006):英國新聞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5.辜曉進(2004):走進美國大報(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2006):美國傳媒體制(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26.周黎明譯(2004):美國報紙產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7.李 鵬、康穎秋編著(2007):西線影事: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豐碑(重慶,重慶出版社)
28.張 洁編著(2006):烈火戰車:維亞康姆掌舵人雷石東的傳奇人生(重慶,重慶出版社)
29.吳超超編著(2006):點書成金:貝塔斯曼和他的文化帝國(重慶,重慶出版社)
30.李天道主編(2007):普利策新聞獎圖語(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31.張 磊編(2006):改變世界的100幅照片(明天國際圖書公司)
32.任 遠編(2005):影像中的歷史:世界紀錄片精品檔案(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33.張 秋(2005):第一鏡:80部紀錄電影(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34.崔保國(2007):走進日本大報(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35.龍一春(2006):日本傳媒體制創新(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36.諸葛蔚東(2007):日本大眾傳媒史(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37.施孝忠譯(1995):日本雜誌百年巡禮(三思堂)
38.郎勁松(2006):韓國傳媒體制創新(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39.吳 非、胡逢英(2006):俄國傳媒體制創新(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40.曾華國(2004):媒體的擴張:大眾媒體的產業化、集約化和全球化(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41.王慧慧編著(2006):霸者無疆:默多克和他的新聞集團(重慶:重慶出版社)
42.徐峰志譯(1995):傳媒大法師:時代華納總裁羅斯的購併霸業(智庫)
43.蘇榮才(2005):對話:美國報業總裁(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44.尹 萍譯(1998):個人歷史: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女報人葛蘭姆(上、下)(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45.殷曉蓉譯(2002):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
46.蔡念中、張宏源(2005):匯流中的傳播媒介:以美國與台灣為例(亞太)
47.張名娟編(1997):世界經典廣告漫畫(廣州:花城出版社)
48.陳仲丹編(2000):牆頭政治:現代外國宣傳海報解讀(福建人民出版社)
49.裘正義(1993 ):世界宣傳簡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50.新新聞編譯小組譯(1995):超級說客:現代國際政治公關的鼻祖(新新聞文化公司)
51.楊偉芬主編(2000):滲透與互動:廣播電視與國際關係(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52.趙雪波等編著(2007):看得見的手:國際事件中的傳媒(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53.李希光主編(2005):全球傳媒報告(Ι):戰爭與傳媒(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54.陳寶蓮譯(1997):東京玫瑰:日本戰時心戰廣播之花(麥田)
55.甘立德(1985):泰晤士報二百周年評價(報學7卷4期/民國74年6月)
56.姜敬寬(1993):《時代》七十年(天下文化)
57.漆敬堯譯(1991):赫斯特報系的新聞文化(遠流)
58.林添貴譯(1995):步步為贏:《今日美國報》成功秘辛(正中)
《紐約時報》:從美國權威大報看新聞處理現場(智庫文化)
59.張連康譯(1994):《華爾街日報》(絲路)
60.李子堅(1998):《紐約時報》的風格(聯經)
61.何毓衡譯(1965):《紐約時報》一百年(1851-1951(新聞天地社)
62.漆敬堯譯(1992):赫斯特報系的新聞文化(遠流)
63.鍾獻文譯(1995):美國雜誌100年(三思堂)
64.汪 仲譯(1995):紙老虎(時報文化)
65.楊孔鑫(1996):誰改變了艦隊街(正中)
66.王乃純譯(2005):媒體巨擘:全球廿大媒體品牌的行銷策略(沃爾文化)
67.黎瑞剛等譯(2006):半島電視台的崛起(上海,世紀出版公司)
68.展 江等譯(2000):新聞與揭醜:美國黑幕揭發報導經典作品集(海口,海南出版社)
69.錢世傑(2004):獵殺隱私的時代(三民)
70.汪 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台灣商務)
71.閻紀宇譯(2006):別對我撒謊:24篇撼動世界的調查報導(商周)
72.張 威、許海濱主譯(2005):調查記者手冊(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73.張繼高(1983):怎樣才叫做「第一報」?(聯合月刊/民國72年2月號)
74.丘為莊(1983):《今日美國》的震撼(聯合報系月刊/民國72年9月號)
75.徐桂生(1983):《讀賣新聞》如何躍居世界第一(聯合報系月刊 / 民國72年9月號)
76.松浦章、內田慶市、沈國威編者(2005):《遐邇貫珍》(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77.李谷城(2005):香港中文報業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英文部份 *
1.Henry, Neil(2007)
American Carnival: Journailsm under Siege in an Age of New Media,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Later,Nacy Eklund(ed.)(2007)
Breaking News: How the Associated Press Has Covered War, Peace, and Everything Els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3.Prijatel, Johnson(2007)
The Magazine From Cover to Cover(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Friel, Howard & Falk, Richard(2007)
The Record of the Paper: How the New York Times Misreports U.S. Foreign Policy
(London: Verso)
5.Rosen, Jay(1999)
What Are Journalists For?(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6.Kilbourne, Jean(1999)
Can’t Buy My Love: How Advertising Changes the Way We Think and Feel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7.Pearlstine, Norman(2007)
Off the Record: The Pres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War over Anonymous Sources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8.Engleman, Ralph(1999)
Public Radio and Television in America
(Thousand Oaks, CA.: SAGE)
9.Mickelson, Sig(1983)
America’s Other Voice : The History of Radio Free Europe and Radio Liberty
(New York: Prager Publisher)
10.Golderg, Bernard(2002)
Bias: A CBS Insider Exposes How the Media Distort the News
(Washington D.C.: Regnery Publishing, Inc.)
11.Smith, Perry M.(1991)
How CNN Fought the War
(New York: Carol Publishing Group)
12.Hamilton, James T.(2004)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Sell: How the Market Transforms information into New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McChesney, Robert W.(2004)
The Problem of the Media: U.S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4.Prior, Markus(2007)
Post- Broadcast Democracy :How Media Choice Increase Inequality in Political Involvement and Polarizes Elec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Harold, Christine(2007)
Our Space: Resisting the Corporate Control of culture
(Minneapolis, Minnesota: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6.Starr, Jerold M.(2001)
Air War :The Fight to Reclaim Public Broadcasting
(Philadelphia, P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7.Southwell, D. & Twist, S.(2004)
Conspiracy Files: Paranoia Secrecy Intrigue
(New York: Gramercy Books)
18.Hopkins, W. Wat(2007)
Communication and the Law
(Northport, Alamaba: Vision Press)

习贤德,1951年出生,江西省萍鄉市人,现为台湾辅仁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教授。获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文学士(1975)、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法学硕士 (1978)、博士(1997)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包括: 台湾《联合报》编辑部驻菲律宾记者、《自由时报》副总编辑、台湾政治大学新闻学系兼职副教授、辅仁大学影像传播学系主任、大众传播学系主任。著有:《风向集》(2004)、《北平辅仁大学札记(1925-1952)》(2004)、《联合报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传承 (1963-2005)》(2006)、《中国国民党与社会菁英:革命实践研究院五十年史(1949-1999)》(2004)、《统独启示录:飞弹危机下的台海和战抉择(1996-2006)》(2004)、《台湾新闻事业问题解析》(1992)、《清末中文报刊呈现的美国形象》(1991)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第一镜的论坛

© 2005-2021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 · 豆瓣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