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部被列入二十世纪音乐论著目录的作曲原著包括三卷(理论卷;二声部写作练习和三声部写作练习)第一、第二卷由罗忠钅容先生根据英译本译出,第三卷由姜丹女士据德文版译出,至此,这部重要教材有了完整的中文译本。
作者简介 · · · · · ·
保罗欣德米特(Hindemith,paul 1895-1963)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德国作曲教师,先后任教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1927、1949)、耶鲁大学(1940)、哈佛大学(1949)、苏黎世大学(1951)何伯克夏夏季音乐班的高级作曲班(1940),1935年还创办了安卡拉音乐学校。作为著名作曲家,它在作品中对传统形式和调性有着高度灵活的处理(然而却被先锋派视为一个“极端保守主义者”);作为教师它认为向学生传授音乐基本原理,使学生尊重每个实用的环节是他的指责,《作曲技法》正是他这一主张的体现。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媒介
一、总论
二、泛音
三、泛音列的性质
四、三和弦
五、音阶构成法
六、平均律
七、音阶构成上的早期尝试
八、新的建议
九、第七泛音
十、其余各音的推算
十一、音差
十二、透视
十三、展望
第三章 建筑石料的性质
一、音序
二、结合音
三、转位
四、音程的根音
五、小三和弦
六、二度与七度;三全音
七、音程的意义
八、音程的和声价值与旋律价值
九、传统的和声理论
十、和弦分析
十一、和弦类的分组
十二、和弦的价值
第四章 和声
一、和弦列中的运动
二、两部骨架
三、和声起伏
四、和弦连接中的运动,用根音进行表示
五、包括三全音的和弦的进行
六、亲属关系——调性领域的结构
七、终止式
八、更宽广的和声关系,音级进行
九、转调
十、无调性和多调性
十一、实际应用
十二、和弦外音
第五章 旋律
一、旋律的理论
二、和弦联系
三、旋律音级进行
四、二度
五、级进进行
六、结论
第六章 分析
1.愤怒的日子(格里哥利安旋律),旋律分析
2.居依梅·德·马受:叙事曲《我的想法》,全面分析
3.约·塞·巴赫:《f小调三部创意曲》和声分析
4.理查·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和声和旋律分析
5.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钢琴奏鸣曲》(1924),第一乐章,和声分析
6.阿诺德·勋伯格:《钢琴曲》作品33a(第19-29小节),和声分析
7.保罗·欣德米特:《画家马蒂斯》前奏曲,全面分析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如果我们想比较这个八度音程的两个音的弦长和音高的关系,我们可设想有两个弦长相等的独弦琴,一个以弦的全长振动而另一个以弦长的一半振动。这相隔八度的两个音的关系即1(1个弦长)比2(2个两等分的弦长),写成1:2。如果把弦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即发出全弦的音的十二度音。把一条弦分成三等分(假定全弦所发的音为C,则其每等分所发的音自然便是g);把另一条弦分成两等分(每等分所发的音为c);其差别便为纯五度(c-g),或者,以泛音列的术语来说:五度音程是有第二与第三泛音产生的。(因此,基础音c及其上面的G音之间的五度音程,必须用3/2 : 2/2=1 1/2 : 1 来表示,因为基础音C比我们所讨论的c音要低八度,所以要用它弦长的两倍才能发出。) 当我们在弦乐器上演奏自然泛音时,在它的弦上也可产生和一弦琴相同的情况:小提琴G弦上的自然泛音 g g1 d2 g2 h2 空弦 1/2 1/3 1/4 1/5 在此是用虚按于弦上的手指来代替独弦琴的桥,因为这样在琴弦的两侧才可自由地振动——这与普通发音的情形不同,照普通情形将弦紧压在指板上时,在手指以下的那一段弦便不发音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页 -
八度是最骄傲的、最高贵的音程,它不和其他音程混在一起;而三全音则是关系最远的、离心的音程,它像Valhalla诸神中的Loki一样,不和成对的音程发生任何密切联系一一而且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3页
喜欢读"作曲技法 第一卷 理论篇"的人也喜欢 · · · · · ·
作曲技法 第一卷 理论篇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作曲技法 第一卷 理论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圣婴 (走得慢了 就是落后)
如果我们想比较这个八度音程的两个音的弦长和音高的关系,我们可设想有两个弦长相等的独弦琴,一个以弦的全长振动而另一个以弦长的一半振动。这相隔八度的两个音的关系即1(1个弦长)比2(2个两等分的弦长),写成1:2。如果把弦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即发出全弦的音的十二度音。把一条弦分成三等分(假定全弦所发的音为C,则其每等分所发的音自然便是g);把另一条弦分成两等分(每等分所发的音为c);其差别便为纯五度(c-g),...2017-02-24 15:45:46 1人喜欢
如果我们想比较这个八度音程的两个音的弦长和音高的关系,我们可设想有两个弦长相等的独弦琴,一个以弦的全长振动而另一个以弦长的一半振动。这相隔八度的两个音的关系即1(1个弦长)比2(2个两等分的弦长),写成1:2。如果把弦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即发出全弦的音的十二度音。把一条弦分成三等分(假定全弦所发的音为C,则其每等分所发的音自然便是g);把另一条弦分成两等分(每等分所发的音为c);其差别便为纯五度(c-g),或者,以泛音列的术语来说:五度音程是有第二与第三泛音产生的。(因此,基础音c及其上面的G音之间的五度音程,必须用3/2 : 2/2=1 1/2 : 1 来表示,因为基础音C比我们所讨论的c音要低八度,所以要用它弦长的两倍才能发出。) 当我们在弦乐器上演奏自然泛音时,在它的弦上也可产生和一弦琴相同的情况:小提琴G弦上的自然泛音 g g1 d2 g2 h2 空弦 1/2 1/3 1/4 1/5 在此是用虚按于弦上的手指来代替独弦琴的桥,因为这样在琴弦的两侧才可自由地振动——这与普通发音的情形不同,照普通情形将弦紧压在指板上时,在手指以下的那一段弦便不发音了(...) 引自 泛音列的性质 回应 2017-02-24 15:45:46
-
圣婴 (走得慢了 就是落后)
如果我们想比较这个八度音程的两个音的弦长和音高的关系,我们可设想有两个弦长相等的独弦琴,一个以弦的全长振动而另一个以弦长的一半振动。这相隔八度的两个音的关系即1(1个弦长)比2(2个两等分的弦长),写成1:2。如果把弦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即发出全弦的音的十二度音。把一条弦分成三等分(假定全弦所发的音为C,则其每等分所发的音自然便是g);把另一条弦分成两等分(每等分所发的音为c);其差别便为纯五度(c-g),...2017-02-24 15:45:46 1人喜欢
如果我们想比较这个八度音程的两个音的弦长和音高的关系,我们可设想有两个弦长相等的独弦琴,一个以弦的全长振动而另一个以弦长的一半振动。这相隔八度的两个音的关系即1(1个弦长)比2(2个两等分的弦长),写成1:2。如果把弦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即发出全弦的音的十二度音。把一条弦分成三等分(假定全弦所发的音为C,则其每等分所发的音自然便是g);把另一条弦分成两等分(每等分所发的音为c);其差别便为纯五度(c-g),或者,以泛音列的术语来说:五度音程是有第二与第三泛音产生的。(因此,基础音c及其上面的G音之间的五度音程,必须用3/2 : 2/2=1 1/2 : 1 来表示,因为基础音C比我们所讨论的c音要低八度,所以要用它弦长的两倍才能发出。) 当我们在弦乐器上演奏自然泛音时,在它的弦上也可产生和一弦琴相同的情况:小提琴G弦上的自然泛音 g g1 d2 g2 h2 空弦 1/2 1/3 1/4 1/5 在此是用虚按于弦上的手指来代替独弦琴的桥,因为这样在琴弦的两侧才可自由地振动——这与普通发音的情形不同,照普通情形将弦紧压在指板上时,在手指以下的那一段弦便不发音了(...) 引自 泛音列的性质 回应 2017-02-24 15:45:46
-
圣婴 (走得慢了 就是落后)
如果我们想比较这个八度音程的两个音的弦长和音高的关系,我们可设想有两个弦长相等的独弦琴,一个以弦的全长振动而另一个以弦长的一半振动。这相隔八度的两个音的关系即1(1个弦长)比2(2个两等分的弦长),写成1:2。如果把弦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即发出全弦的音的十二度音。把一条弦分成三等分(假定全弦所发的音为C,则其每等分所发的音自然便是g);把另一条弦分成两等分(每等分所发的音为c);其差别便为纯五度(c-g),...2017-02-24 15:45:46 1人喜欢
如果我们想比较这个八度音程的两个音的弦长和音高的关系,我们可设想有两个弦长相等的独弦琴,一个以弦的全长振动而另一个以弦长的一半振动。这相隔八度的两个音的关系即1(1个弦长)比2(2个两等分的弦长),写成1:2。如果把弦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即发出全弦的音的十二度音。把一条弦分成三等分(假定全弦所发的音为C,则其每等分所发的音自然便是g);把另一条弦分成两等分(每等分所发的音为c);其差别便为纯五度(c-g),或者,以泛音列的术语来说:五度音程是有第二与第三泛音产生的。(因此,基础音c及其上面的G音之间的五度音程,必须用3/2 : 2/2=1 1/2 : 1 来表示,因为基础音C比我们所讨论的c音要低八度,所以要用它弦长的两倍才能发出。) 当我们在弦乐器上演奏自然泛音时,在它的弦上也可产生和一弦琴相同的情况:小提琴G弦上的自然泛音 g g1 d2 g2 h2 空弦 1/2 1/3 1/4 1/5 在此是用虚按于弦上的手指来代替独弦琴的桥,因为这样在琴弦的两侧才可自由地振动——这与普通发音的情形不同,照普通情形将弦紧压在指板上时,在手指以下的那一段弦便不发音了(...) 引自 泛音列的性质 回应 2017-02-24 15:45:46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Schott (194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5)8.6分 1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乐理待购 (【长啸不止】)
- Musiktheorie (圣婴)
- 音乐学--作曲 (食)
- 书单|音乐 (青鸟)
- 作曲 (阿达)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作曲技法 第一卷 理论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清理内存 2021-11-18 11:28:30
有些例子听上去真的可以,但是文字吧,没看懂。
1 有用 妙察 2012-05-07 00:05:19
严谨,他的音乐美学观大概可划归到自律论学派罢,竟如此贴近理性地看待音响艺术
1 有用 樂者 2013-12-28 11:22:23
此书第一本理论篇有点太枯燥,要么一次性集中看完 要么请老师帮忙读完(不过后者可能性很小,此书会使用的人不多,实为可惜)。勿祈求分时段看完,比较困难。个人认为是一本好书,至少能为你进去近代音乐 开一个小口子。
1 有用 拉赫玛尼诺夫 2015-02-28 14:35:10
读过,写得像哲学。弱逼表示看得似是而非。
0 有用 玄之 2009-05-01 13:37:25
理论本身,就是一个秘密。
0 有用 清理内存 2021-11-18 11:28:30
有些例子听上去真的可以,但是文字吧,没看懂。
0 有用 liebeeeee 2020-07-30 03:35:42
翻译……
0 有用 尾上✖威嚇 2019-10-20 22:42:14
当时罗忠镕的翻译还不是很好,也不知道他自己看懂了没。196000字,1-3500册
0 有用 waterblue 2019-09-02 12:32:08
那年在合肥一书店,偶然翻到此书,惊奇地发现保罗.欣德米特的对音乐的思考,跟自己在缺少乐器时对音乐的冥思苦想如此相似,回沪就把全套买了回来。
0 有用 大概是一个名字 2017-08-07 20:30:11
实在看不下去大几十年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