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如果不去阐释,如何比较文化?沉浸其中,刹那间抓住印象、痕迹,具体而圆满的掌握。巴特这本书,实际上飞出西方符号体系,理解日本(东方)符号【符号的空无/空悟】。偶有过度之外,恰切,灵光满篇。我阅读中获得很多启发:第七章了解了瓜蒂埃“间隙”的源头;12章是对Kleist和西方戏剧传统的反对;15章启示了理解史蒂文斯和王敖的诗的一个绝妙角度;16章讲因陀罗是对朱珐和刘任钧的创作的解牛妙径;22章对日本全学联无政府主义的评述,是理解松本哉和大笨蛋主义的聚光灯。真是奇妙好书。十星,其中一半给Richard Howard的翻译,太享受他的翻译了,他用词的精心、微妙,给语言无比享受。是我今生最爱的翻译家。
为啥我想起了傅满洲 法国人挺自以为是的啊……
玩东方?
完全忘了,該拿出來複習
六星神作 到最后太感动啦!brought to the evidence of an empty limit, I am limitless without the notion of grandeur, without a metaphysical reference.
'nothing to grasp'
没看懂,即使晚上为了写paper又大致过了一遍还是没懂;哲学意味不浓,倒像是意识流;当初教授说这是一个法国人意淫中的日本,但读下来觉得很多明明就是现实中的日本文化,甚至很多都明明是中国的文化却被标榜了日本的标志;一本SAT甚至是GRE词汇书,姐查单词加起来三个小时...
1. 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基于一个月旅行的游记。 2. 道出了很多我原先表达不出的感觉。 3. 成见和俗套太可怕。
p 48-62
符号 意义 象征 它们抽丝剥茧后都是空核吗
虛化為符號客體的日本,空無難以捉摸的日本。巴特桑筆下(雖隔一層英譯)極具法語表述之抽象特質,好在有具體符號貫連,不致所指無物。跨文化議論可與三島並陳而較,想必有趣。????14-120215
如何用符号建构一个国度的印象。最喜欢筷子和俳句篇章。
“东方”成为符号学驰骋的田野。在今天应该是要被批判的对象吧。Barthes思维之巧妙真是让人佩服。对筷子和火锅的分析十分精彩。火锅:The Twilight of the Raw
巴特写日本的书,其中有关于theatre,gesture的部分,导师就推荐我读了。我不管它的语言有多么生动,读来让人感觉多么机灵(which as he always does) 如果我念了这么多书,就是为了研究这样的东西,我为自己感到很悲哀。
太自洽了
成果好坏不提 这未尝不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不同文化的接触与尝试不但给客体带来了另一种解读 更是为主体思路的形成作出了某些诠释
读了写haiku俳句的部分,哲学家的感知力、构建思维体系的能力确实很可以,但也确实是orientalism的思维方式,以西方人的思维解读东方符号,用misinterpretation的方式回答的是仍然是西方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立场后再看这书,只能从惊叹于新奇的他者思维,但无法真正回馈于作为东方文化的语境。
如果不寄希望于把它当作文化研究或区域研究来读,还是一部很好的符号学反思小册子hh
一边批评orientalism一边继续misread
罗老师日本风物考,真是君子远庖厨!
> Empire of Signs
4 有用 Adieudusk 2019-12-08 14:13:45
如果不去阐释,如何比较文化?沉浸其中,刹那间抓住印象、痕迹,具体而圆满的掌握。巴特这本书,实际上飞出西方符号体系,理解日本(东方)符号【符号的空无/空悟】。偶有过度之外,恰切,灵光满篇。我阅读中获得很多启发:第七章了解了瓜蒂埃“间隙”的源头;12章是对Kleist和西方戏剧传统的反对;15章启示了理解史蒂文斯和王敖的诗的一个绝妙角度;16章讲因陀罗是对朱珐和刘任钧的创作的解牛妙径;22章对日本全学联无政府主义的评述,是理解松本哉和大笨蛋主义的聚光灯。真是奇妙好书。十星,其中一半给Richard Howard的翻译,太享受他的翻译了,他用词的精心、微妙,给语言无比享受。是我今生最爱的翻译家。
0 有用 Lo 2011-06-11 17:14:31
为啥我想起了傅满洲 法国人挺自以为是的啊……
0 有用 海上花开 2007-02-05 00:59:05
玩东方?
0 有用 psophos 2006-02-09 02:01:19
完全忘了,該拿出來複習
0 有用 榆荚蘥 2013-09-06 09:03:23
六星神作 到最后太感动啦!brought to the evidence of an empty limit, I am limitless without the notion of grandeur, without a metaphysical reference.
0 有用 Hildegard 2011-06-17 22:34:55
'nothing to grasp'
0 有用 Erzählerin 2012-10-29 12:10:27
没看懂,即使晚上为了写paper又大致过了一遍还是没懂;哲学意味不浓,倒像是意识流;当初教授说这是一个法国人意淫中的日本,但读下来觉得很多明明就是现实中的日本文化,甚至很多都明明是中国的文化却被标榜了日本的标志;一本SAT甚至是GRE词汇书,姐查单词加起来三个小时...
0 有用 lI 2016-05-10 06:47:29
1. 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基于一个月旅行的游记。 2. 道出了很多我原先表达不出的感觉。 3. 成见和俗套太可怕。
0 有用 behuman 2014-07-21 16:20:23
p 48-62
0 有用 ymononokex 2018-02-22 10:02:03
符号 意义 象征 它们抽丝剥茧后都是空核吗
0 有用 陆离 2015-02-12 10:07:49
虛化為符號客體的日本,空無難以捉摸的日本。巴特桑筆下(雖隔一層英譯)極具法語表述之抽象特質,好在有具體符號貫連,不致所指無物。跨文化議論可與三島並陳而較,想必有趣。????14-120215
0 有用 Wobeiwow 2023-10-14 04:00:50 挪威
如何用符号建构一个国度的印象。最喜欢筷子和俳句篇章。
0 有用 若口引 2023-02-18 22:41:41 美国
“东方”成为符号学驰骋的田野。在今天应该是要被批判的对象吧。Barthes思维之巧妙真是让人佩服。对筷子和火锅的分析十分精彩。火锅:The Twilight of the Raw
0 有用 绮绅 2017-10-25 09:38:34
巴特写日本的书,其中有关于theatre,gesture的部分,导师就推荐我读了。我不管它的语言有多么生动,读来让人感觉多么机灵(which as he always does) 如果我念了这么多书,就是为了研究这样的东西,我为自己感到很悲哀。
0 有用 gr 2020-06-09 19:42:32
太自洽了
0 有用 飘飘然 2020-04-18 07:49:33
成果好坏不提 这未尝不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不同文化的接触与尝试不但给客体带来了另一种解读 更是为主体思路的形成作出了某些诠释
0 有用 Kiko🐯 2020-02-23 22:48:18
读了写haiku俳句的部分,哲学家的感知力、构建思维体系的能力确实很可以,但也确实是orientalism的思维方式,以西方人的思维解读东方符号,用misinterpretation的方式回答的是仍然是西方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立场后再看这书,只能从惊叹于新奇的他者思维,但无法真正回馈于作为东方文化的语境。
0 有用 十一子 2024-03-26 08:16:10 美国
如果不寄希望于把它当作文化研究或区域研究来读,还是一部很好的符号学反思小册子hh
0 有用 Mathko 2020-03-09 12:57:48
一边批评orientalism一边继续misread
0 有用 王布朗 2019-03-12 02:43:00
罗老师日本风物考,真是君子远庖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