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你,到哪裡去了呢?」他又向河裡呼喚。河流接受他的呼喚,仍默默的流著。在銀色的沉默中,具有某種力量,如河流至今為止包容許多人的死,將他送到來世那樣。也傳送了坐在河床岩石上男子的人生聲音。
聖河 然而,現在孤零零的一人。磯邊總算明白生活和人生根本是截然不同的。自己為了生活和許多人來往,其實,在他的生命中真正接觸的,不能不承認只有母親和妻子兩人。 「你,到哪裡去了呢?」他又向河裡呼喚。河流接受他的呼喚,仍默默的流著。在銀色的沉默中,具有某種力量,如河流至今為止包容許多人的死,將他送到來世那樣。也傳送了坐在河床岩石上男子的人生聲音。 「深河」是指印度的恆河,在這河畔,死者的屍體被焚燒,屍灰流入河中,死者的靈魂在來世復活﹔許多人在屍灰或者屍體漂流的恆河中沐浴,漱口,祈求來世的幸福。小說由幾個日本旅客參加印度之旅,體驗到這種衝擊性的光景談起。旅客目...
「你,到哪裡去了呢?」他又向河裡呼喚。河流接受他的呼喚,仍默默的流著。在銀色的沉默中,具有某種力量,如河流至今為止包容許多人的死,將他送到來世那樣。也傳送了坐在河床岩石上男子的人生聲音。
聖河 然而,現在孤零零的一人。磯邊總算明白生活和人生根本是截然不同的。自己為了生活和許多人來往,其實,在他的生命中真正接觸的,不能不承認只有母親和妻子兩人。 「你,到哪裡去了呢?」他又向河裡呼喚。河流接受他的呼喚,仍默默的流著。在銀色的沉默中,具有某種力量,如河流至今為止包容許多人的死,將他送到來世那樣。也傳送了坐在河床岩石上男子的人生聲音。 「深河」是指印度的恆河,在這河畔,死者的屍體被焚燒,屍灰流入河中,死者的靈魂在來世復活﹔許多人在屍灰或者屍體漂流的恆河中沐浴,漱口,祈求來世的幸福。小說由幾個日本旅客參加印度之旅,體驗到這種衝擊性的光景談起。旅客目睹水中食物和穢物混在一起的污穢感以及祈求來生專市的神聖感,對集矛盾於一身的恆河,產生奇妙的吸引力。
作者简介 · · · · · ·
远藤周作(Endo Shusaku,1923-1996) 日本著名作家,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浓厚思考和沉重追问,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
出生于东京一个天主教家庭,10岁时接受洗礼,深受天主教思想的影响。1954年,处女作《到雅典》初试啼声,正式登上日本文坛;次年,短篇小说《白人》荣获芥川文学奖;1958年,长篇小说《海和毒药》荣获新潮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代表作家创作高峰的巨著《沉默》出版,掀起巨大反响……1993年,作家最后的巨作《深河》隆重出版,迅速被翻译成13种语言译介到亚洲与欧美,引起专家、读者和媒体的如潮好评,被誉为“代表日本20世纪文学高峰”。1995年,因一生巨大的文化影响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次年病逝于东京。临终之前特嘱亲...
远藤周作(Endo Shusaku,1923-1996) 日本著名作家,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浓厚思考和沉重追问,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
出生于东京一个天主教家庭,10岁时接受洗礼,深受天主教思想的影响。1954年,处女作《到雅典》初试啼声,正式登上日本文坛;次年,短篇小说《白人》荣获芥川文学奖;1958年,长篇小说《海和毒药》荣获新潮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代表作家创作高峰的巨著《沉默》出版,掀起巨大反响……1993年,作家最后的巨作《深河》隆重出版,迅速被翻译成13种语言译介到亚洲与欧美,引起专家、读者和媒体的如潮好评,被誉为“代表日本20世纪文学高峰”。1995年,因一生巨大的文化影响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次年病逝于东京。临终之前特嘱亲人,死后务将《沉默》、《深河》两书放入灵柩之内,自己将与两书永生陪伴。
深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5 条 )





我相信神,但那不是信仰。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另一個我 (不言不語都是好風景)
-
与之前接触到的日本文学不同,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有文字和经文字表达的华丽,文化差异产生的新奇,或扭曲变态或匪夷所思的思维及判断,但如今被拱上日本文坛巅峰的文学作品,如村上,远藤,都回归了语言及思维的质朴,一种弥漫着人性普遍的,不经意流露的同等姿态,不再纠结纯粹的善恶,常态或反常,世界万事万物不再两元对立,只有更深层的诘问,质疑,更深刻更客观视野的探询,思考。 《深河》使我《沉默》这两本书,应该...
2011-03-17 08:15:29 1人喜欢
与之前接触到的日本文学不同,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有文字和经文字表达的华丽,文化差异产生的新奇,或扭曲变态或匪夷所思的思维及判断,但如今被拱上日本文坛巅峰的文学作品,如村上,远藤,都回归了语言及思维的质朴,一种弥漫着人性普遍的,不经意流露的同等姿态,不再纠结纯粹的善恶,常态或反常,世界万事万物不再两元对立,只有更深层的诘问,质疑,更深刻更客观视野的探询,思考。 《深河》使我《沉默》这两本书,应该是不能拆分的,具像和整体,终极疑问和没有答案的回答。 他无佳形美容, 我们看见他的时候, 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 多受痛苦,常经忧患。 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 我们也不尊重他,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 背负我们的痛苦。 《圣经-以赛亚书》中的这段被《深河》一再引用,如副歌般低吟浅唱。而在《沉默》中,逃亡并被关押的神甫一再想起圣经中另外一句话,“神是为了被赞美而存在的”如此,〈沉默〉中的神甫妥协并受到了自身的谴责,而〈深河〉中的天主教“神甫”大津为印度苦难的众生服务,因为神不仅在基督教会里,也在其它宗教里,不仅在欧洲,而是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不仅要赞美,他还被藐视,但他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深河〉中的神,是基督,是释跏,是被死亡和饥饿折磨,被毒蛇和蝎子叮咬,依然用干瘪的乳房哺育婴儿的印度教女神查姆达。她没有圣母玛利亚清纯,优雅,没有美丽的衣裳,又老又丑,痛苦的喘息,但她担当我们的忧患。 小说,当然要有故事情节,〈深河〉里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步步跟进之中,讨厌的日本观光客三条导致了大津最后的生死未明。三条,像所有藐视信仰,追名逐利,可怜的无知者一样,他现实的忧患被担当了,而他不知不觉,依然掩面不看,依然藐视。(很佩服远藤的冷静,从大学时代就“追寻”大津的美津子,在大津折断了脖子之后,居然没被远藤安排去狂扁三条,至少要对他怒目而视罢。这是题外话了,我很惭愧自己的追究细节) 内心的黑暗之处,掩藏着光明,这是一体,美津子一直追踪自己内心的黑暗,对于大津的“神也可以叫做爱,叫爱不舒服,就叫洋葱”的解释始终抱以揶揄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但她行动的每一步都另读者沿着她的黑暗瞥见一缕光明,她带领读者走过黑暗的甬道,最终找到脸上起着脓包,背着去恒河接受洗礼的弃民。大津是失败者,受到教会的排挤,也一直受着世人的藐视,他软弱,他似乎不是光明,他是
受光体,传递着“洋葱”对世人的爱。他没有佳形美容,但他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欧洲大部分地域一片歌舞升平,基督教天主教也光鲜靓丽,在〈沉默〉中,遇难的神甫哀叹,在葡萄牙的太平盛世里,神甫们多么高尚,接受鲜花和美食。而在天主教的不毛之地,他即将遭受“穴吊”的酷刑。佛教在印度衰败了,印度子民在种姓制度下饱受其苦,连英迪拉,甘地总理都遇刺身亡。神在沉默着吗?〈深河〉里有查姆达女神,有被掩面不见的大津。神没有沉默,他接受赞美,也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沉默》的神是要接受赞美的表面的神。《深河》的洋葱是担当我们忧患的真正的力量,光之源头。
回应 2011-03-17 08:15:29
-
与之前接触到的日本文学不同,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有文字和经文字表达的华丽,文化差异产生的新奇,或扭曲变态或匪夷所思的思维及判断,但如今被拱上日本文坛巅峰的文学作品,如村上,远藤,都回归了语言及思维的质朴,一种弥漫着人性普遍的,不经意流露的同等姿态,不再纠结纯粹的善恶,常态或反常,世界万事万物不再两元对立,只有更深层的诘问,质疑,更深刻更客观视野的探询,思考。 《深河》使我《沉默》这两本书,应该...
2011-03-17 08:15:29 1人喜欢
与之前接触到的日本文学不同,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有文字和经文字表达的华丽,文化差异产生的新奇,或扭曲变态或匪夷所思的思维及判断,但如今被拱上日本文坛巅峰的文学作品,如村上,远藤,都回归了语言及思维的质朴,一种弥漫着人性普遍的,不经意流露的同等姿态,不再纠结纯粹的善恶,常态或反常,世界万事万物不再两元对立,只有更深层的诘问,质疑,更深刻更客观视野的探询,思考。 《深河》使我《沉默》这两本书,应该是不能拆分的,具像和整体,终极疑问和没有答案的回答。 他无佳形美容, 我们看见他的时候, 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 多受痛苦,常经忧患。 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 我们也不尊重他,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 背负我们的痛苦。 《圣经-以赛亚书》中的这段被《深河》一再引用,如副歌般低吟浅唱。而在《沉默》中,逃亡并被关押的神甫一再想起圣经中另外一句话,“神是为了被赞美而存在的”如此,〈沉默〉中的神甫妥协并受到了自身的谴责,而〈深河〉中的天主教“神甫”大津为印度苦难的众生服务,因为神不仅在基督教会里,也在其它宗教里,不仅在欧洲,而是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不仅要赞美,他还被藐视,但他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深河〉中的神,是基督,是释跏,是被死亡和饥饿折磨,被毒蛇和蝎子叮咬,依然用干瘪的乳房哺育婴儿的印度教女神查姆达。她没有圣母玛利亚清纯,优雅,没有美丽的衣裳,又老又丑,痛苦的喘息,但她担当我们的忧患。 小说,当然要有故事情节,〈深河〉里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步步跟进之中,讨厌的日本观光客三条导致了大津最后的生死未明。三条,像所有藐视信仰,追名逐利,可怜的无知者一样,他现实的忧患被担当了,而他不知不觉,依然掩面不看,依然藐视。(很佩服远藤的冷静,从大学时代就“追寻”大津的美津子,在大津折断了脖子之后,居然没被远藤安排去狂扁三条,至少要对他怒目而视罢。这是题外话了,我很惭愧自己的追究细节) 内心的黑暗之处,掩藏着光明,这是一体,美津子一直追踪自己内心的黑暗,对于大津的“神也可以叫做爱,叫爱不舒服,就叫洋葱”的解释始终抱以揶揄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但她行动的每一步都另读者沿着她的黑暗瞥见一缕光明,她带领读者走过黑暗的甬道,最终找到脸上起着脓包,背着去恒河接受洗礼的弃民。大津是失败者,受到教会的排挤,也一直受着世人的藐视,他软弱,他似乎不是光明,他是
受光体,传递着“洋葱”对世人的爱。他没有佳形美容,但他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欧洲大部分地域一片歌舞升平,基督教天主教也光鲜靓丽,在〈沉默〉中,遇难的神甫哀叹,在葡萄牙的太平盛世里,神甫们多么高尚,接受鲜花和美食。而在天主教的不毛之地,他即将遭受“穴吊”的酷刑。佛教在印度衰败了,印度子民在种姓制度下饱受其苦,连英迪拉,甘地总理都遇刺身亡。神在沉默着吗?〈深河〉里有查姆达女神,有被掩面不见的大津。神没有沉默,他接受赞美,也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沉默》的神是要接受赞美的表面的神。《深河》的洋葱是担当我们忧患的真正的力量,光之源头。
回应 2011-03-17 08:15:29 -
另一個我 (不言不語都是好風景)
-
另一個我 (不言不語都是好風景)
-
与之前接触到的日本文学不同,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有文字和经文字表达的华丽,文化差异产生的新奇,或扭曲变态或匪夷所思的思维及判断,但如今被拱上日本文坛巅峰的文学作品,如村上,远藤,都回归了语言及思维的质朴,一种弥漫着人性普遍的,不经意流露的同等姿态,不再纠结纯粹的善恶,常态或反常,世界万事万物不再两元对立,只有更深层的诘问,质疑,更深刻更客观视野的探询,思考。 《深河》使我《沉默》这两本书,应该...
2011-03-17 08:15:29 1人喜欢
与之前接触到的日本文学不同,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有文字和经文字表达的华丽,文化差异产生的新奇,或扭曲变态或匪夷所思的思维及判断,但如今被拱上日本文坛巅峰的文学作品,如村上,远藤,都回归了语言及思维的质朴,一种弥漫着人性普遍的,不经意流露的同等姿态,不再纠结纯粹的善恶,常态或反常,世界万事万物不再两元对立,只有更深层的诘问,质疑,更深刻更客观视野的探询,思考。 《深河》使我《沉默》这两本书,应该是不能拆分的,具像和整体,终极疑问和没有答案的回答。 他无佳形美容, 我们看见他的时候, 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 多受痛苦,常经忧患。 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 我们也不尊重他,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 背负我们的痛苦。 《圣经-以赛亚书》中的这段被《深河》一再引用,如副歌般低吟浅唱。而在《沉默》中,逃亡并被关押的神甫一再想起圣经中另外一句话,“神是为了被赞美而存在的”如此,〈沉默〉中的神甫妥协并受到了自身的谴责,而〈深河〉中的天主教“神甫”大津为印度苦难的众生服务,因为神不仅在基督教会里,也在其它宗教里,不仅在欧洲,而是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不仅要赞美,他还被藐视,但他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深河〉中的神,是基督,是释跏,是被死亡和饥饿折磨,被毒蛇和蝎子叮咬,依然用干瘪的乳房哺育婴儿的印度教女神查姆达。她没有圣母玛利亚清纯,优雅,没有美丽的衣裳,又老又丑,痛苦的喘息,但她担当我们的忧患。 小说,当然要有故事情节,〈深河〉里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步步跟进之中,讨厌的日本观光客三条导致了大津最后的生死未明。三条,像所有藐视信仰,追名逐利,可怜的无知者一样,他现实的忧患被担当了,而他不知不觉,依然掩面不看,依然藐视。(很佩服远藤的冷静,从大学时代就“追寻”大津的美津子,在大津折断了脖子之后,居然没被远藤安排去狂扁三条,至少要对他怒目而视罢。这是题外话了,我很惭愧自己的追究细节) 内心的黑暗之处,掩藏着光明,这是一体,美津子一直追踪自己内心的黑暗,对于大津的“神也可以叫做爱,叫爱不舒服,就叫洋葱”的解释始终抱以揶揄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但她行动的每一步都另读者沿着她的黑暗瞥见一缕光明,她带领读者走过黑暗的甬道,最终找到脸上起着脓包,背着去恒河接受洗礼的弃民。大津是失败者,受到教会的排挤,也一直受着世人的藐视,他软弱,他似乎不是光明,他是
受光体,传递着“洋葱”对世人的爱。他没有佳形美容,但他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欧洲大部分地域一片歌舞升平,基督教天主教也光鲜靓丽,在〈沉默〉中,遇难的神甫哀叹,在葡萄牙的太平盛世里,神甫们多么高尚,接受鲜花和美食。而在天主教的不毛之地,他即将遭受“穴吊”的酷刑。佛教在印度衰败了,印度子民在种姓制度下饱受其苦,连英迪拉,甘地总理都遇刺身亡。神在沉默着吗?〈深河〉里有查姆达女神,有被掩面不见的大津。神没有沉默,他接受赞美,也坦诚担当我们的忧患。 《沉默》的神是要接受赞美的表面的神。《深河》的洋葱是担当我们忧患的真正的力量,光之源头。
回应 2011-03-17 08:15:29
论坛 · · · · · ·
導讀 | 来自Oz. | 2 回应 | 2008-11-23 04:39:49 |
想看熊井啟導的電影版...deep river | 来自本多 | 1 回应 | 2008-11-23 04:36:49 |
作者簡介-- 遠藤周作 | 来自Oz. | 2006-08-24 10:57: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南海出版公司 (2009)8.5分 4633人读过
-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5)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南海出版公司 (2013)8.4分 3858人读过
-
講談社 (1996)8.6分 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远藤周作(Endo Shusaku)作品 (本多)
- 我的东瀛物语Ⅰ (羊的门)
- 學術出版| 立緒 (purplecaturra)
- 藏书S (米诺仙人)
- 张小姐的书架 (明还)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深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unesky 2010-12-30 22:33:17
看了以后,唯一的感觉是胸闷,不太喜欢日本的东西
0 有用 ling 2009-11-03 00:49:03
MACAU09
0 有用 乌拉那斯 2012-12-06 09:39:18
好久没读小说了,当下简直是遇到这本书的完美时机!
3 有用 叶格格 2014-04-20 13:47:33
由一首歌想到读一本书,这大概也是歌里的歌词“点到点的连接吧”。看书的腰封上“《深河》是一把通往天国的钥匙,阅读这本书就是一次精神救赎和心灵朝圣”时被唬到了,直觉得这类书少看点好,思考过多人生会变得有意义而不幸.看了前面几章想当故事会来看来着,早上一股作气看完到最后还是被震撼到了。“人间之河,人间深河的悲哀,我也在其中”.
0 有用 LemonPink 2012-03-14 18:19:50
《深河》真的太好了,我是里面的每一个人。总要去找瓦拉纳西的恒河吧
0 有用 💯 2021-03-23 23:57:29
80/100
0 有用 雨過天青 2020-05-16 13:09:21
人心亦如深河,晦暗、難明!
0 有用 beatrice 2020-04-21 20:34:20
我不得说一句我极其讨厌的话(我是~~~来的) 但我确实是在听了宇多田光的deep river 以后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就像大津把神假称作洋葱,其实神应该无所不在,又或者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小说中的印度母亲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写照,每个人都是这样由内而外遍体鳞伤,生活和现实就像刀一样割破每个人,所有人都在苦苦挣扎。但我们也带着这些疥疮,脓包在生活,也在爱着即便是污秽不堪的世界。甚至这个... 我不得说一句我极其讨厌的话(我是~~~来的) 但我确实是在听了宇多田光的deep river 以后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就像大津把神假称作洋葱,其实神应该无所不在,又或者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小说中的印度母亲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写照,每个人都是这样由内而外遍体鳞伤,生活和现实就像刀一样割破每个人,所有人都在苦苦挣扎。但我们也带着这些疥疮,脓包在生活,也在爱着即便是污秽不堪的世界。甚至这个世界也是,虽然满目疮痍,但它仍在哺乳,仍在养育着或许不堪的我们。我想这才是我还能爱别人的原因,因为我也是和所有人一样的神明。 (展开)
3 有用 Chambord 2020-04-10 20:47:16
垃圾中的垃圾!书中叙述明显对基督教和印度教教义都毫不了解,用第一世界中产阶级的眼光YY出一套小清新的“母性”“受难”想象,令人作呕!远藤周作这种毫无真正哲学深度的垃圾作家,到底怎么暴得大名的?译文也是垃圾,林水福连话都说不清楚,圣经以赛亚书的现成译本也不参考,乱译一通。毛姆《刀锋》、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远藤周作《深河》应该算是站在第一世界小清新立场YY印度/西藏的三大垃圾名著了!
0 有用 一块红布 2018-09-14 03:50:55
作者用恆河來表達他的宗教觀。每個主要人物在最後都找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救贖。但我實在不喜歡泛神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