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文集中的一种。小说主人公于连是小业主的儿子,凭着陪明才智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被迫进入神学院。后在巴黎给拉莫尔候爵当私人秘书,很快得到候爵的赏识和重用,与此同时,他又与候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了市长夫人,被判死刑,上了断头台。本书由著名翻译家郝运先生翻译,译文流畅忠实。
作者简介 · · · · · ·
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丛书信息
红与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10 条 )





-
于连的爱情在梯子上面展开,随着他在上面的爬上爬下,他的感情也变的跌宕起伏,随之而来的感情反复更象是一场情感暴力。于连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失去理智,他的自尊心催生出来的骄傲被消灭殆尽。于连的理智失去效能,完全无法推断出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走向,他从主人与仆人角色地快速切换中变成了一个不知所措小男孩,成了德拉尔小姐不断翻炒的煎蛋在灼热的铁板上跳跃,而无法自控。 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是建立在头脑里的兴奋剂。...
2015-01-29 23:24:57
于连的爱情在梯子上面展开,随着他在上面的爬上爬下,他的感情也变的跌宕起伏,随之而来的感情反复更象是一场情感暴力。于连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失去理智,他的自尊心催生出来的骄傲被消灭殆尽。于连的理智失去效能,完全无法推断出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走向,他从主人与仆人角色地快速切换中变成了一个不知所措小男孩,成了德拉尔小姐不断翻炒的煎蛋在灼热的铁板上跳跃,而无法自控。 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是建立在头脑里的兴奋剂。她被自己设想出来的爱情驱使,反反复复的被想象中的激情控制,她推演出于连坚强的性格,并为之着迷,甘愿沦为其奴隶,并且用剪断自己的头发来展示决心。她希望能有一种强烈的性格感染她的生活,让她从一个模子里刻出的追求者中扎脱出来。但当她意识到自己的人格有可能失去独立就又变的极端刻薄。她通过不断的折磨于连以求心理平衡。 在德拉莫尔小姐看来,于连的社会地位是他坚强性格滋养地,又是他可鄙的现实身份。德拉莫小姐一边渴望,一边嘲弄。她在跟自己的不甘平庸做战斗,爱情就是她的战场,或者说爱情只是她的方式而不是内容。就这一点而言,她终于和于连的思想吻合了,不幸的是他们成了对手而不是伙伴。因为她们同时选择彼此的爱情做战场。 所以这场“爱情”不可避免将会残酷起来。
回应 2015-01-29 23:24:57 -
于连在他情敌的伤害里振奋着他的自尊心,他在那个情敌的阶层里被卑微持久的折磨着,看到他的情敌的失败有可以变成自己的胜利,他的报复心得到了强烈的满足。一切谨小慎微的猜测都在鼓励着他的多疑,一封情书带给他的折磨不亚于一场战斗前的决策,这封情书带他的欣喜若狂并没有让他的头脑变的软弱,他想尽办法避免这有可能是一次对他的嘲弄。一个木匠的儿子,面对高于他阶层的爱情时心里的道德余光也会被熄灭掉。 于连一直努力摆...
2015-01-26 21:31:58
于连在他情敌的伤害里振奋着他的自尊心,他在那个情敌的阶层里被卑微持久的折磨着,看到他的情敌的失败有可以变成自己的胜利,他的报复心得到了强烈的满足。一切谨小慎微的猜测都在鼓励着他的多疑,一封情书带给他的折磨不亚于一场战斗前的决策,这封情书带他的欣喜若狂并没有让他的头脑变的软弱,他想尽办法避免这有可能是一次对他的嘲弄。一个木匠的儿子,面对高于他阶层的爱情时心里的道德余光也会被熄灭掉。 于连一直努力摆脱自己低微身份带给他的伤害,但每一次挣扎都会加倍的刺激他的卑微与反抗。 炽热的感情也在挑战着德拉莫尔小姐从小养成的自尊心,如果她爱上了一个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仆人,那会是一件在上流社会永远也洗刷不掉的耻辱,会成为贵族客厅里的笑料。但她讨厌的平庸却恰恰就在这个阶层里。这个女人的勇气最终还是战胜了恐惧,她大胆的把自己的感情写在信上,交给了于连。这封信有可能就是她以后遭到蔑视的证明。但她的勇气促使她在这场爱情选择了主动进攻的方式。 这个女人的感情,变成了于连的战争,满足着他关于拿破伦时代的英雄想象。在他的思想里这是一场上流社会对他的一次挑战,他想象着每一次战斗的动机,想象着自己如何做出有力的反击。一次次的书信往来都成为他的回击手段。一切幸福的苗头会在瞬间被残酷的疑虑消灭。上层社会的不怀好意企图是他内心深的一根毒刺,他无法摆脱这种源自他阶层的推断,这让他无法正视有可能来到的爱情。也让他无法冷静的判断爱情有可能来自纯洁。 阶层是一条鸿沟,两边站着对立的人群,爱情也无可幸免。这条鸿沟刺痛着最纯洁的感情,它让双方都面对着阶级的压力。每一方跨出去的一步都是本阶层的危险,它吞噬着恋人间关于美好的想象。门当户对挑战的不仅仅是道德观念,同时也在挑战着社会秩序。对方的每一次跨越都会有来自本身与社会的压力,爱情在这里沦为斗争的武器,一切的高尚想象都成了道具,而使去了爱情本该有的幸福内容。
回应 2015-01-26 21:31:58 -
于连的自尊心在德雷纳尔小姐身上的得到了满足,因为这个性格坚强的女人用朋友而非主仆的方式与他交流。 德雷纳尔小姐是一个在花园里与她在客厅里发表迥然不同意见的人。花园里的轻松和坦率与客厅里的高傲和虚荣都被这个有着一双美丽的蓝色大眼睛的女人囊括了。贵族人的客厅充满虚伪、谄媚、傲慢、自私与冷酷,一切礼貌、文雅、谦恭都是金碧辉煌的装饰品。当钻营式的社交圈成为程序化的生活方式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烦闷和空虚,德...
2015-01-23 20:33:54
于连的自尊心在德雷纳尔小姐身上的得到了满足,因为这个性格坚强的女人用朋友而非主仆的方式与他交流。 德雷纳尔小姐是一个在花园里与她在客厅里发表迥然不同意见的人。花园里的轻松和坦率与客厅里的高傲和虚荣都被这个有着一双美丽的蓝色大眼睛的女人囊括了。贵族人的客厅充满虚伪、谄媚、傲慢、自私与冷酷,一切礼貌、文雅、谦恭都是金碧辉煌的装饰品。当钻营式的社交圈成为程序化的生活方式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烦闷和空虚,德雷纳尔小姐就用尖酸刻薄的话去消遣,去刺激她那业已麻木的快乐。德雷纳尔小姐带着蔑视对待着她的追求者们,这些有财产和地位的追求者在她的眼里都是平庸而乏味的。在她看来,他们缺少气魄,循规蹈矩,没有鲜明的观点,都是在任何大事件上处在从属地位的人。而于连却用那颗平民的自尊心打击着她的傲慢,这就是一点在她们之间不断的散步里敲开了她的爱情之门。 于连对德雷纳尔小姐的蔑视完全归咎于她的出身,他把她视为那些权贵的一部分,于连厌烦这群贵族们的傲慢与贪婪。但当他意识到德雷纳尔小姐的好感时,便又激发了他对野心的追逐,于是德雷纳尔小姐就成了目标,一个满足野心的目标。 于连这种习惯性的藐视别人的性格,成为德雷纳尔小姐不藐视他的原因;于连也在德雷纳尔小姐身上发现了让她周围的人感到害怕的尖刻。这一点让于连的心有了亲近对方的冲动。
回应 2015-01-23 20:33:54 -
去理解贵族在这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气质是需要点勇气的,它会慢慢剥掉你关于贵族想象的那点迷彩。 这个词汇存在着太多的美好暗示,悠久的血统象征着一段可供丰富想象的历史,优雅的举止符合一切精致生活的浪漫猜测,追逐荣誉的热情让人推算出坚定不移的意志,等等。但是,实现这一切的驱动力源自权力这台发动机,是它制造这些漂亮而眩目的产品。 于连的出色工作让拉莫尔候爵愿意支付他一些现金做为奖励,而于连那敏感的自尊心拒...
2015-01-09 01:02:14
去理解贵族在这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气质是需要点勇气的,它会慢慢剥掉你关于贵族想象的那点迷彩。 这个词汇存在着太多的美好暗示,悠久的血统象征着一段可供丰富想象的历史,优雅的举止符合一切精致生活的浪漫猜测,追逐荣誉的热情让人推算出坚定不移的意志,等等。但是,实现这一切的驱动力源自权力这台发动机,是它制造这些漂亮而眩目的产品。 于连的出色工作让拉莫尔候爵愿意支付他一些现金做为奖励,而于连那敏感的自尊心拒绝了这一提议。他的愤怒来源于对那套蓝色礼服的偏爱。但一枚勋章却让于连有了关于候爵是父爱的想象。这一点让拉莫尔候爵对于连有可能被培养成一个贵族的推断。于连及时推荐自己的父亲当官的建议在拉莫尔看来是一个成熟的见证。 这一切都是权力集团的组织方法。这里没有高尚,只有得失。于连的野心发芽了。 贵族无非是权力的漂亮外衣。
回应 2015-01-09 01:02:14
-
这是一次成功的背叛实战,德·雷纳尔夫人完全操纵了她丈夫的愤怒和嫉妒。面对有可能导致的家庭分裂而产生失去情夫的痛苦,她的表现出来的”坦率而勇敢“、”镇静的可怕“,让他她的情夫于连都感觉到意外。这个女人在一开始时的天真与纯洁被失去情人的危险完全给清扫干净了。这似乎是在爱情的力量驱使下所表达出来的勇气,同时也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女人一旦失贞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阴谋。德·雷纳尔夫人按照自己的预期完成了她准备...
2014-12-29 02:56:27
这是一次成功的背叛实战,德·雷纳尔夫人完全操纵了她丈夫的愤怒和嫉妒。面对有可能导致的家庭分裂而产生失去情夫的痛苦,她的表现出来的”坦率而勇敢“、”镇静的可怕“,让他她的情夫于连都感觉到意外。这个女人在一开始时的天真与纯洁被失去情人的危险完全给清扫干净了。这似乎是在爱情的力量驱使下所表达出来的勇气,同时也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女人一旦失贞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阴谋。德·雷纳尔夫人按照自己的预期完成了她准备延续她的爱情的布局。甚至细节都在她的掌控之中。而她的丈夫表现的象个未成年的孩子,鲁莽、自负、贪财,凡是一切与社会地位有关联的东西在德·雷纳尔夫人的运筹下变成了控制他的工具而不是能保护他的力量。他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个让人可怜又可恨的角色。而于连则成了一个敏感的老鼠。安静却窃窃私语的等待着那个白色手帕给他带的贪婪爱情。 司汤达在这一章里举起了鞭子直接或间接的抽打了这三个人的性格和在高尚掩护下的丑陋。人性的矛盾被彻底的拨开,变成刀子划开一个个伪装。 在这章里我不喜欢司汤达对德·雷纳尔先生的描写,太粗糙,没有人性中纠结和自持。有刻意的丑化让雷纳尔先生变的生硬,更象是一个衬托而不是一个重要角色的表演者。
回应 2014-12-29 02:56:27 -
于连开始使用谦卑、耐心、恭维、狡诈来操控他的虚伪,他学会了游弋在权贵的虚荣与贪婪里。他让自己有了猎人般的感觉,准备着享受猎物带给他的快乐。一张请帖让外省的权贵们开始接纳这个穿着牧师黑袍的木匠儿子。 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在对于连的接待宴会里所展现出来的残忍,虚伪与贪婪直接构成了极度贫穷与为富不仁的刺目对比。所长的肮脏富贵在贫民的生存口粮里毫无节制的扩张。所长的一个眼神就能阻止穷人的歌声。这个毫不掩...
2014-12-30 23:56:52
于连开始使用谦卑、耐心、恭维、狡诈来操控他的虚伪,他学会了游弋在权贵的虚荣与贪婪里。他让自己有了猎人般的感觉,准备着享受猎物带给他的快乐。一张请帖让外省的权贵们开始接纳这个穿着牧师黑袍的木匠儿子。 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在对于连的接待宴会里所展现出来的残忍,虚伪与贪婪直接构成了极度贫穷与为富不仁的刺目对比。所长的肮脏富贵在贫民的生存口粮里毫无节制的扩张。所长的一个眼神就能阻止穷人的歌声。这个毫不掩饰自己财富的所长,通过着装,家具以及一瓶九法郎的酒展示着暴发户的典型模样与方式。 于连用在这场宴会里的一大颗眼泪展现着他未泯的良心。这一切激起了他的愤怒,但却鼓励着他的虚伪。他的拉丁文表演依旧能为他赢得瞠目的赞赏。他一边蔑视着权贵一边说着取悦他们的俏皮话。更为吊诡的是于连得到的这些赞许,竞然是从他背诵仁慈的上帝留给人间的《圣经》里得到的。这象是嘲笑,也象是无能。在这些赞赏中于连感觉自己象是个贵族,他那可怜的自尊心一直被自己矛盾而轻蔑的微笑伤害着,那些权贵们礼貌的高傲成了一颗毒刺扎入他的良心。 于连在一系列的宴会中,在德雷纳尔夫人的计策里,开始变的红得发紫。这一切是在德雷纳尔市长与瓦尔诺所长之间关于于连家庭教师的归属上表现出来的,也体现着一场关于虚荣心的争夺比赛。但在背后较力的是他们之间的政治。权贵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对虚荣的渴望,对财富的贪婪,对权力的迷恋,这一切即是他们的内容也是他们的政治。德雷纳尔夫人的纯洁也无法脱离对这种政治的利用和依赖。她的环境让她对这些无耻变的不再敏感。 这章是司汤达思想的一次愤怒表达,毫不留情,每一个人物都完全服从了司汤达对社会不公的理解,市长,税吏,军人,知识分子等等社会角色都被在这一章里猛烈抽打着。 司汤达用了“一八三零年的作风”这个标题为社会大背景做了强烈的暗示,正是这一年法国的七月革命暴发了,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颁布敕令:修改出版法,限制新闻出版自由;解散新选出的议会;修改选举制度。 而司汤达选用了一个副标题:语言是给人用来掩盖他的思想的。再次暗示着虚伪的无处不在。
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描写七月革命的油画。回应 2014-12-30 23:56:52 -
请家庭教师的念头终于变成了折磨德雷纳尔市长的报复。瓦尔诺所长控制的流言开始起作用,它成就了于连必须离开的原因,也成了市长的焦虑症,这个绯闻在市长夫人的说服力面前没有成为打击市长的难堪,却成了一场打发于连去神学院的经济考量,嫉妒心开始变的敏感,它成了市长与所长之间较力的危险炸弹,一点即爆。 市长夫人在于连的世界里表现的是充满了无可挑剔的、与爱情有关的细腻。而在市长的世界里却表现出即使是在痛苦的压力...
2015-01-01 16:09:09
请家庭教师的念头终于变成了折磨德雷纳尔市长的报复。瓦尔诺所长控制的流言开始起作用,它成就了于连必须离开的原因,也成了市长的焦虑症,这个绯闻在市长夫人的说服力面前没有成为打击市长的难堪,却成了一场打发于连去神学院的经济考量,嫉妒心开始变的敏感,它成了市长与所长之间较力的危险炸弹,一点即爆。 市长夫人在于连的世界里表现的是充满了无可挑剔的、与爱情有关的细腻。而在市长的世界里却表现出即使是在痛苦的压力下也能老练的处理问题的政治家。她的说服力在市长面前表现的非常有效。在她的血液里继承着贵族阶层的本能。那是一种对地位和财富遭到挑衅后的天生敏感。 于连的自尊心维护着他那在贫穷压力下的易碎外壳。显的固执而脆弱。他与市长夫人间的爱情更象是一场斗争,一种激情掩盖下的报复。多凝的心灵总会被现实地位的差距所击败。这种感情可以在精神上保持平衡,但只要一接触现实就会变的易碎而矛盾重重。
【印象派油画】Frederick Carl Frieseke回应 2015-01-01 16:09:09 -
于连的漂亮外貌就是一张解决问题的通行证,所到之处都会被女人的眼光温柔的爱抚。一切对于一个进入陌生城市的陌生人而言的困难,都有在他漂亮外貌的帮助下得到令人意外的解决。 于连似乎也明白他身上的这种功能,他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它们。他有效地把这个功能变成了武器,在离开他的情夫没有多长时间后,就开始向咖啡馆里的女招待表达他的爱情了。并且在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也会主动地去选择了另一个女人,一个宾馆女老板来...
2015-01-02 01:16:15
于连的漂亮外貌就是一张解决问题的通行证,所到之处都会被女人的眼光温柔的爱抚。一切对于一个进入陌生城市的陌生人而言的困难,都有在他漂亮外貌的帮助下得到令人意外的解决。 于连似乎也明白他身上的这种功能,他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它们。他有效地把这个功能变成了武器,在离开他的情夫没有多长时间后,就开始向咖啡馆里的女招待表达他的爱情了。并且在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也会主动地去选择了另一个女人,一个宾馆女老板来处理他那不能带进神会院里去的便装。 于连总是在自卑中面对这个世界,一个目光,一个他以前没有见过的场所,一种他人习以为常的声调都有可能成为挑战他自尊心的动机。这个木工的儿子是在用所有的力气去攻击与他出身阶层不符的事物。 司汤达在这一章里为了表现省会对这个年轻人的初来咋到,或多或少的有些牵强描写,符合人物的性格但不符合城市的背景。
【油画】美国 Abbott Handerson Thayer回应 2015-01-02 01:16:15
-
于连的爱情在梯子上面展开,随着他在上面的爬上爬下,他的感情也变的跌宕起伏,随之而来的感情反复更象是一场情感暴力。于连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失去理智,他的自尊心催生出来的骄傲被消灭殆尽。于连的理智失去效能,完全无法推断出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走向,他从主人与仆人角色地快速切换中变成了一个不知所措小男孩,成了德拉尔小姐不断翻炒的煎蛋在灼热的铁板上跳跃,而无法自控。 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是建立在头脑里的兴奋剂。...
2015-01-29 23:24:57
于连的爱情在梯子上面展开,随着他在上面的爬上爬下,他的感情也变的跌宕起伏,随之而来的感情反复更象是一场情感暴力。于连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失去理智,他的自尊心催生出来的骄傲被消灭殆尽。于连的理智失去效能,完全无法推断出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走向,他从主人与仆人角色地快速切换中变成了一个不知所措小男孩,成了德拉尔小姐不断翻炒的煎蛋在灼热的铁板上跳跃,而无法自控。 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是建立在头脑里的兴奋剂。她被自己设想出来的爱情驱使,反反复复的被想象中的激情控制,她推演出于连坚强的性格,并为之着迷,甘愿沦为其奴隶,并且用剪断自己的头发来展示决心。她希望能有一种强烈的性格感染她的生活,让她从一个模子里刻出的追求者中扎脱出来。但当她意识到自己的人格有可能失去独立就又变的极端刻薄。她通过不断的折磨于连以求心理平衡。 在德拉莫尔小姐看来,于连的社会地位是他坚强性格滋养地,又是他可鄙的现实身份。德拉莫小姐一边渴望,一边嘲弄。她在跟自己的不甘平庸做战斗,爱情就是她的战场,或者说爱情只是她的方式而不是内容。就这一点而言,她终于和于连的思想吻合了,不幸的是他们成了对手而不是伙伴。因为她们同时选择彼此的爱情做战场。 所以这场“爱情”不可避免将会残酷起来。
回应 2015-01-29 23:24:57 -
于连在他情敌的伤害里振奋着他的自尊心,他在那个情敌的阶层里被卑微持久的折磨着,看到他的情敌的失败有可以变成自己的胜利,他的报复心得到了强烈的满足。一切谨小慎微的猜测都在鼓励着他的多疑,一封情书带给他的折磨不亚于一场战斗前的决策,这封情书带他的欣喜若狂并没有让他的头脑变的软弱,他想尽办法避免这有可能是一次对他的嘲弄。一个木匠的儿子,面对高于他阶层的爱情时心里的道德余光也会被熄灭掉。 于连一直努力摆...
2015-01-26 21:31:58
于连在他情敌的伤害里振奋着他的自尊心,他在那个情敌的阶层里被卑微持久的折磨着,看到他的情敌的失败有可以变成自己的胜利,他的报复心得到了强烈的满足。一切谨小慎微的猜测都在鼓励着他的多疑,一封情书带给他的折磨不亚于一场战斗前的决策,这封情书带他的欣喜若狂并没有让他的头脑变的软弱,他想尽办法避免这有可能是一次对他的嘲弄。一个木匠的儿子,面对高于他阶层的爱情时心里的道德余光也会被熄灭掉。 于连一直努力摆脱自己低微身份带给他的伤害,但每一次挣扎都会加倍的刺激他的卑微与反抗。 炽热的感情也在挑战着德拉莫尔小姐从小养成的自尊心,如果她爱上了一个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仆人,那会是一件在上流社会永远也洗刷不掉的耻辱,会成为贵族客厅里的笑料。但她讨厌的平庸却恰恰就在这个阶层里。这个女人的勇气最终还是战胜了恐惧,她大胆的把自己的感情写在信上,交给了于连。这封信有可能就是她以后遭到蔑视的证明。但她的勇气促使她在这场爱情选择了主动进攻的方式。 这个女人的感情,变成了于连的战争,满足着他关于拿破伦时代的英雄想象。在他的思想里这是一场上流社会对他的一次挑战,他想象着每一次战斗的动机,想象着自己如何做出有力的反击。一次次的书信往来都成为他的回击手段。一切幸福的苗头会在瞬间被残酷的疑虑消灭。上层社会的不怀好意企图是他内心深的一根毒刺,他无法摆脱这种源自他阶层的推断,这让他无法正视有可能来到的爱情。也让他无法冷静的判断爱情有可能来自纯洁。 阶层是一条鸿沟,两边站着对立的人群,爱情也无可幸免。这条鸿沟刺痛着最纯洁的感情,它让双方都面对着阶级的压力。每一方跨出去的一步都是本阶层的危险,它吞噬着恋人间关于美好的想象。门当户对挑战的不仅仅是道德观念,同时也在挑战着社会秩序。对方的每一次跨越都会有来自本身与社会的压力,爱情在这里沦为斗争的武器,一切的高尚想象都成了道具,而使去了爱情本该有的幸福内容。
回应 2015-01-26 21:31:58 -
于连的自尊心在德雷纳尔小姐身上的得到了满足,因为这个性格坚强的女人用朋友而非主仆的方式与他交流。 德雷纳尔小姐是一个在花园里与她在客厅里发表迥然不同意见的人。花园里的轻松和坦率与客厅里的高傲和虚荣都被这个有着一双美丽的蓝色大眼睛的女人囊括了。贵族人的客厅充满虚伪、谄媚、傲慢、自私与冷酷,一切礼貌、文雅、谦恭都是金碧辉煌的装饰品。当钻营式的社交圈成为程序化的生活方式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烦闷和空虚,德...
2015-01-23 20:33:54
于连的自尊心在德雷纳尔小姐身上的得到了满足,因为这个性格坚强的女人用朋友而非主仆的方式与他交流。 德雷纳尔小姐是一个在花园里与她在客厅里发表迥然不同意见的人。花园里的轻松和坦率与客厅里的高傲和虚荣都被这个有着一双美丽的蓝色大眼睛的女人囊括了。贵族人的客厅充满虚伪、谄媚、傲慢、自私与冷酷,一切礼貌、文雅、谦恭都是金碧辉煌的装饰品。当钻营式的社交圈成为程序化的生活方式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烦闷和空虚,德雷纳尔小姐就用尖酸刻薄的话去消遣,去刺激她那业已麻木的快乐。德雷纳尔小姐带着蔑视对待着她的追求者们,这些有财产和地位的追求者在她的眼里都是平庸而乏味的。在她看来,他们缺少气魄,循规蹈矩,没有鲜明的观点,都是在任何大事件上处在从属地位的人。而于连却用那颗平民的自尊心打击着她的傲慢,这就是一点在她们之间不断的散步里敲开了她的爱情之门。 于连对德雷纳尔小姐的蔑视完全归咎于她的出身,他把她视为那些权贵的一部分,于连厌烦这群贵族们的傲慢与贪婪。但当他意识到德雷纳尔小姐的好感时,便又激发了他对野心的追逐,于是德雷纳尔小姐就成了目标,一个满足野心的目标。 于连这种习惯性的藐视别人的性格,成为德雷纳尔小姐不藐视他的原因;于连也在德雷纳尔小姐身上发现了让她周围的人感到害怕的尖刻。这一点让于连的心有了亲近对方的冲动。
回应 2015-01-23 20:33:54 -
去理解贵族在这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气质是需要点勇气的,它会慢慢剥掉你关于贵族想象的那点迷彩。 这个词汇存在着太多的美好暗示,悠久的血统象征着一段可供丰富想象的历史,优雅的举止符合一切精致生活的浪漫猜测,追逐荣誉的热情让人推算出坚定不移的意志,等等。但是,实现这一切的驱动力源自权力这台发动机,是它制造这些漂亮而眩目的产品。 于连的出色工作让拉莫尔候爵愿意支付他一些现金做为奖励,而于连那敏感的自尊心拒...
2015-01-09 01:02:14
去理解贵族在这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气质是需要点勇气的,它会慢慢剥掉你关于贵族想象的那点迷彩。 这个词汇存在着太多的美好暗示,悠久的血统象征着一段可供丰富想象的历史,优雅的举止符合一切精致生活的浪漫猜测,追逐荣誉的热情让人推算出坚定不移的意志,等等。但是,实现这一切的驱动力源自权力这台发动机,是它制造这些漂亮而眩目的产品。 于连的出色工作让拉莫尔候爵愿意支付他一些现金做为奖励,而于连那敏感的自尊心拒绝了这一提议。他的愤怒来源于对那套蓝色礼服的偏爱。但一枚勋章却让于连有了关于候爵是父爱的想象。这一点让拉莫尔候爵对于连有可能被培养成一个贵族的推断。于连及时推荐自己的父亲当官的建议在拉莫尔看来是一个成熟的见证。 这一切都是权力集团的组织方法。这里没有高尚,只有得失。于连的野心发芽了。 贵族无非是权力的漂亮外衣。
回应 2015-01-09 01:02:1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8.2分 90259人读过
-
Gallimard (1973)8.9分 54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8.6分 839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5分 4777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 一生必读的60本书 (清凉)
- 红与黑 (白牙)
- 四月潇潇的书 (四月潇潇)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红与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余火 2017-08-11 17:10:24
市长夫人和贵族小姐爱上穷小子的故事。不喜欢,因为觉得书中女性人物在爱情中处于太卑下的地位了,而且于连的性格太令人讨厌
0 有用 haha 2019-09-22 22:06:08
于连和玛蒂尔德太中二了!需要了解法国历史和政治背景读起来才有劲吧!还有什么冉森派教,还挺抽象的。这个翻译版好多地方读起来也不通顺,拗口
0 有用 幻想症患者 2013-11-29 12:50:27
是有多久没在豆瓣上发广播了,今天要发就先选一个稍微高端一点儿的开始吧。这是一本我初中就说要读的书,终于在大四这一年读完了,说实在话,真的好失望,真的不喜欢于连,四颗星完全是因为作者精湛的语言,无关情节
0 有用 子反 2014-09-14 19:20:28
因为初读的时候太小 应该抽空读第2遍了 第一遍的感觉就是一般
0 有用 冬瓜毛豆 2007-09-01 22:19:13
自己买的,还是精装的,也没有读完,光是看电影了
0 有用 酒精小朋友 2021-09-09 15:38:46
强烈推荐这个版本!!附录一是司汤达本人对《红与黑》的论文,附录二是当时那个死刑案件的详细记录,读完附录感觉对这本书的理解更进一步了😝
0 有用 花香蝶自来 2021-08-08 10:59:28
命运让我们在这世界上彼此靠在一起,我们几乎尽可能的伤害对方。他在我死的时候来给我最后的打击——《红与黑》
0 有用 布尔男德 2020-12-06 17:36:21
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打量,这依然是我们这个世界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
0 有用 匪 2020-12-05 23:27:13
距离我第一次读过去了20几年,初中暑假作业交上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被老师质疑是不是抄的,还提问了作者的国籍。时隔这么久重读,这真的不是适合孩子读的名著,但更理解了小木匠为什么要向上走,只有向上走拥有权利才能有话语权才能实现那些不被现世赞同的
0 有用 貝先森 2020-10-14 20:00:55
装帧最美的版本 ……爬的高如果没根基,迟早要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