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签名本。相当高水准的文论。遗憾的是在后面的访谈中他不断暴露了自己对历史的无知。
我的启蒙
十年以前
文字依然精炼
与小说相比,余华的随笔毫不逊色.
又拿出来读了一遍,能看到的东西更多了,以前对“阅历”不以为然,才发现有些事真的只有长大才能明白
就是因为这本书,我开始无法相信我自己
它早年的那个版本还在我家书架上卧着呢。小学那时候可还分不清余华和余杰。。
小时候从旧书摊上淘到的,当时连《活着》都没看过,当然也不知道余华何许人也。翻了一遍也没啥大感觉。前两天整理书橱,理出好多旧书,想把这本一起处理掉,打算在处理之前再看一遍,却发现其实还是本好书,有的书的确需要一些沉淀才能够看得到个中玄妙。
今天才看到,居然是签名本,我还以为那两个字是我自己信手涂鸦
高中时候老是去图书馆翻他的书,不写作业都要看完
有点看不懂。
不相信就算了,有什么关系。
用余华的话来讲 我就是矫情。 难以想象,真是越活越失去了
3.5
某种程度上,我喜欢博尔赫斯与卡夫卡就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想到写了《第七天》的余华,扼腕!
-_-毫无疑问很经典。 人们习惯于自己知道的事物上发表不知道的看法并且乐此不疲。权威往往是自负的开始,就像得意使人忘形。这是不是知识带来的自信?人们在否定“看法”的时候其实也选择了“看法”。这一点谁都知道,因为要做到真正的没有看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既然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同样可以行走,那么一个具备了理解的人如何能够放弃判断?……
我能否相信自己?
很受益
对于这个问题,渐渐可以得出正面肯定的回答了。
> 我能否相信自己
3 有用 巳注销 2008-11-01 02:10:50
签名本。相当高水准的文论。遗憾的是在后面的访谈中他不断暴露了自己对历史的无知。
0 有用 原来是西门大嫂 2008-01-30 19:52:53
我的启蒙
0 有用 厚雨 2009-08-10 07:22:03
十年以前
0 有用 奇梦 2009-10-20 17:58:51
文字依然精炼
0 有用 cruyff 2007-08-23 14:40:50
与小说相比,余华的随笔毫不逊色.
0 有用 青晖半盏 2009-09-02 16:09:22
又拿出来读了一遍,能看到的东西更多了,以前对“阅历”不以为然,才发现有些事真的只有长大才能明白
0 有用 chandler 2009-11-10 23:04:13
就是因为这本书,我开始无法相信我自己
0 有用 karma 2012-03-04 07:01:58
它早年的那个版本还在我家书架上卧着呢。小学那时候可还分不清余华和余杰。。
1 有用 pure' 蓝 2009-04-07 00:33:02
小时候从旧书摊上淘到的,当时连《活着》都没看过,当然也不知道余华何许人也。翻了一遍也没啥大感觉。前两天整理书橱,理出好多旧书,想把这本一起处理掉,打算在处理之前再看一遍,却发现其实还是本好书,有的书的确需要一些沉淀才能够看得到个中玄妙。
0 有用 李大文 2008-11-19 17:39:57
今天才看到,居然是签名本,我还以为那两个字是我自己信手涂鸦
0 有用 阿笨 2011-10-30 00:00:49
高中时候老是去图书馆翻他的书,不写作业都要看完
0 有用 她六舅 2010-09-10 12:08:46
有点看不懂。
0 有用 印奥采 2006-01-05 13:50:35
不相信就算了,有什么关系。
0 有用 Rangering 2011-03-05 22:03:38
用余华的话来讲 我就是矫情。 难以想象,真是越活越失去了
0 有用 泽帆 2009-10-17 13:45:39
3.5
0 有用 momo 2013-06-18 13:01:18
某种程度上,我喜欢博尔赫斯与卡夫卡就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想到写了《第七天》的余华,扼腕!
0 有用 🧡勞小姐🧡 2011-02-28 17:21:18
-_-毫无疑问很经典。 人们习惯于自己知道的事物上发表不知道的看法并且乐此不疲。权威往往是自负的开始,就像得意使人忘形。这是不是知识带来的自信?人们在否定“看法”的时候其实也选择了“看法”。这一点谁都知道,因为要做到真正的没有看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既然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同样可以行走,那么一个具备了理解的人如何能够放弃判断?……
0 有用 淳璞 2008-03-14 21:53:58
我能否相信自己?
0 有用 AlpShen 2011-11-14 21:21:33
很受益
0 有用 Nightstalker 2010-04-22 20:28:20
对于这个问题,渐渐可以得出正面肯定的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