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所据即为台北联经版,全书未作任何删改,只是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另外增加了几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说明中的人名与地名是按目前通行译法来处理的,个与正文不同;本书注解为编者所加。
几台戏,惹出美国男女多少如痴如醉情,却道“台词不懂心里懂”;一个人,走入华侨同胞几许思国思乡梦,真是“想见时难别亦难”。——梅兰芳1929年携带京剧赴美演出,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值得钩沉的一段佳话。
作为此事从头到尾的“总编导”齐如山,描述了波折跌宕的全过程,也归真了彼时玉成好事的司徒雷登、黄恩施、李石曾、刘天华……无数中外名流。
齐先生女儿齐香笔录不苟,成就了这本洋溢学术价值和艺术趣味的文献。
风格细腻,情意绵厚,就是这本书。读来宛然啜饮陈酿的酒,掩后不禁吟哦久违的歌。
果如齐如山所述,梅兰芳游美当真是“国际巨星范”,政、商、学、艺、剧、侨、新闻、交通等各界礼遇不说,胡佛总统求见,还被梅给拒了。
一代宗师的风骨,得以窥见。喜欢齐如山的文章,看了此书,才知他和梅兰芳的渊源。
齐如山写梅兰芳也能写一辈子的。
想到94年我们去日本之前,也接受了很多的礼仪和文化上的授课,也做了各样的准备。
属回忆录性质,但夸张的地方也不少,可以算是背景资料了解一些。
自我表功。
看完齐如山先生所做《梅兰芳访美记》,对梅兰芳访美这一“戏曲海外传播”经典案例有了更深的了解。主要感受有三,一是梅兰芳访美大获成功,这一事件影响很大,远超想象。这并非自吹自擂,票房收入、新闻版面、社会名流的评论皆是见证,书中对此大费笔墨,竟然连胡佛总统都原本计划接见梅兰芳;二是敬佩于齐如山等幕后创作团队的睿智与用心:他们深知此次出国的目的,为此精心设计节目,把握美国观众心理;他们为访美专门编篡书籍与... 看完齐如山先生所做《梅兰芳访美记》,对梅兰芳访美这一“戏曲海外传播”经典案例有了更深的了解。主要感受有三,一是梅兰芳访美大获成功,这一事件影响很大,远超想象。这并非自吹自擂,票房收入、新闻版面、社会名流的评论皆是见证,书中对此大费笔墨,竟然连胡佛总统都原本计划接见梅兰芳;二是敬佩于齐如山等幕后创作团队的睿智与用心:他们深知此次出国的目的,为此精心设计节目,把握美国观众心理;他们为访美专门编篡书籍与图画,甚至在出行前数次排练吃西餐。三是感到惋惜,梅先生一行在较为困难的年代下,为海外传播戏曲开辟了先河,筚路蓝缕,但是后续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戏曲人并没有接上,似乎又退回了原点。读完本书,不仅了解了更多关于梅兰芳访美这一事件的点点滴滴,还对戏曲艺术的高妙有了更多的思考,感叹自己离“懂戏”还有很远的距离。 (展开)
#21036# 用现代的营销术语说, 梅兰芳就是个超级IP, 访美演出就是个营销活动, 如何带起全美国人的流量, 幕后推手齐如山在这本书里告诉你 他们团队的操作方法。 2005,一版一印。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详细记录了梅兰芳访美的事情,事前的各项准备真是非常周到,因为是抱着要宣传中国戏曲的目的,所以事前把各样戏曲相关的知识,预备要表演的剧目的故事打印好等等,还有周边产品[偷笑]哈哈哈哈~为做好宣传,让外国人更好地接受真是做了很多事情。
「Compbell說:我看了幾回,真是叫人五體投地;中國劇組織法的高超,思想的奧妙,實在夢想不到。當初我創‘獨角戲’的時候,就拿定主意不用布景,一切情節事故,都要用抽象的方法來表演;但是有好些地方若單用抽象的表演辦不通,又想不起好法子來。這次看了中國戲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中國戲早就完全用這個法子,並且處處安排得非常妥帖美觀。有許多地方我沒有辦法的,以後也都有辦法了,這是多麽愉快的事呢!」
> 更多短评 19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2篇
伊右子都 (全人类是一本书)
2018-12-26 20:51:24
到此处,第一卷算是读讫。本卷表梅兰芳游美之动机、款项之筹措、事项之接洽、宣传之准备、戏剧之选裁、人员之排练、行头物什剧场之筹备以及各方之支持与热望。梅氏之团队,为筹措此事,前后反复,计有六七年之久,可见诸人之坚持,以及内心的热望。而筹措之周密,于我而言,已是备极,而于梅氏团队,犹嫌不足。诸君时常以时间紧促,未能更作改益为憾。如此苦心预备,宜乎最后大放异彩于美域。
> 15人在读
> 131人读过
> 197人想读
订阅关于梅兰芳游美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向三峡 2016-12-25 23:52:53
果如齐如山所述,梅兰芳游美当真是“国际巨星范”,政、商、学、艺、剧、侨、新闻、交通等各界礼遇不说,胡佛总统求见,还被梅给拒了。
0 有用 藻品 2016-10-26 08:41:11
一代宗师的风骨,得以窥见。喜欢齐如山的文章,看了此书,才知他和梅兰芳的渊源。
1 有用 少少 2017-08-14 02:04:31
齐如山写梅兰芳也能写一辈子的。
0 有用 开斯特洛夫斯基 2013-06-27 19:56:05
想到94年我们去日本之前,也接受了很多的礼仪和文化上的授课,也做了各样的准备。
0 有用 袖。 2012-01-10 23:43:25
属回忆录性质,但夸张的地方也不少,可以算是背景资料了解一些。
0 有用 . 2022-02-09 00:34:58
自我表功。
0 有用 Vermouth 2021-10-23 22:17:29
看完齐如山先生所做《梅兰芳访美记》,对梅兰芳访美这一“戏曲海外传播”经典案例有了更深的了解。主要感受有三,一是梅兰芳访美大获成功,这一事件影响很大,远超想象。这并非自吹自擂,票房收入、新闻版面、社会名流的评论皆是见证,书中对此大费笔墨,竟然连胡佛总统都原本计划接见梅兰芳;二是敬佩于齐如山等幕后创作团队的睿智与用心:他们深知此次出国的目的,为此精心设计节目,把握美国观众心理;他们为访美专门编篡书籍与... 看完齐如山先生所做《梅兰芳访美记》,对梅兰芳访美这一“戏曲海外传播”经典案例有了更深的了解。主要感受有三,一是梅兰芳访美大获成功,这一事件影响很大,远超想象。这并非自吹自擂,票房收入、新闻版面、社会名流的评论皆是见证,书中对此大费笔墨,竟然连胡佛总统都原本计划接见梅兰芳;二是敬佩于齐如山等幕后创作团队的睿智与用心:他们深知此次出国的目的,为此精心设计节目,把握美国观众心理;他们为访美专门编篡书籍与图画,甚至在出行前数次排练吃西餐。三是感到惋惜,梅先生一行在较为困难的年代下,为海外传播戏曲开辟了先河,筚路蓝缕,但是后续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戏曲人并没有接上,似乎又退回了原点。读完本书,不仅了解了更多关于梅兰芳访美这一事件的点点滴滴,还对戏曲艺术的高妙有了更多的思考,感叹自己离“懂戏”还有很远的距离。 (展开)
1 有用 Blues 2021-02-09 16:16:57
#21036# 用现代的营销术语说, 梅兰芳就是个超级IP, 访美演出就是个营销活动, 如何带起全美国人的流量, 幕后推手齐如山在这本书里告诉你 他们团队的操作方法。 2005,一版一印。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0 有用 sinyuu_ 2020-02-29 02:54:01
详细记录了梅兰芳访美的事情,事前的各项准备真是非常周到,因为是抱着要宣传中国戏曲的目的,所以事前把各样戏曲相关的知识,预备要表演的剧目的故事打印好等等,还有周边产品[偷笑]哈哈哈哈~为做好宣传,让外国人更好地接受真是做了很多事情。
0 有用 羽揚 2019-04-26 14:45:54
「Compbell說:我看了幾回,真是叫人五體投地;中國劇組織法的高超,思想的奧妙,實在夢想不到。當初我創‘獨角戲’的時候,就拿定主意不用布景,一切情節事故,都要用抽象的方法來表演;但是有好些地方若單用抽象的表演辦不通,又想不起好法子來。這次看了中國戲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中國戲早就完全用這個法子,並且處處安排得非常妥帖美觀。有許多地方我沒有辦法的,以後也都有辦法了,這是多麽愉快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