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短评

热门
  • 5 清欢 2014-07-06 19:00:09

    大一时候看的吧,印象中描写特别凶残,给我当时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 3 刀叢中的小詩 2017-04-27 10:11:45

    食色相通,且还可以互相转换。白色是身体的颜色,也是大米和白面的颜色。那种饥饿感却是如此地相似。苏童那种内心潮湿的写作,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少年时代。

  • 3 落莲 2015-07-06 14:22:36

    大一看的,当时觉得好凶残。。

  • 3 FermeFaon 2020-08-02 12:10:45

    重读,这次想扣一颗星。特地描写残忍恶心的片段暂且不表,我读男作家的小说总有疑问,如何分辨他们作品中对女性的羞辱是想批判讽刺有封建观念的男权人物还是作家本身观念的表达,笔下的人物在贬低女性时作家自身是否也有大男子主义特有的快感。尤其整部作品都看不见对女性的同情和怜惜,更多的是悲惨命运的刻画以及男性人物因侮辱女性产生的爽感,这些都让我怀疑男性作家在写作时是否一直持有性别平等的意识,还是如同其笔下的凶残男性一样,把玩暴力,把女性当成玩物而已。这是一个一直以来的困惑,不否认男性作家试图理解女性,但无论他们把女性写得多好,也因性别局限无法与笔下的女性人物共情,更多仍是“男性对女性的凝视”,这种“凝视”还是偏离了“平视”和“客观”。

  • 2 隆咚锵 2008-01-27 18:03:23

    现在看来,这本书对于米和性之间隐讳的描述非常到位

  • 0 amieidog 2008-05-31 09:45:57

    即使没有那几个漏洞也很难看

  • 0 好无聊吖小明 2011-12-23 00:08:22

    有些人注定迁徙,客死他乡。

  • 0 一曲微茫 2016-04-16 13:07:40

    感觉上还是写中篇的路子,只不过加了些不疼不痒的作料。里面的人都扭曲的要命,不过倒是挺想看看电影版的《米》,后一篇也还行,不过也是有点儿过了。唯一的亮点是叙德和金兰的私奔,算是找回一点儿平衡,其实苏童小说里往往缺的就是这样的平衡。

  • 0 兔子精 2014-10-07 12:25:44

    一口气读完,已是深夜。苏童真的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诉说故事。用简单的文字直戳读者内心,那样深刻。五龙这个内心压抑的角色久久环绕脑海,那个时代的阴暗历历在目,米乡走出来的孩子终回到故里,似乎是失望的达成了愿望,不甘的结束了生命。

  • 1 乌苏拉 2010-07-29 07:52:58

    4年以前读的,颠沛流离的镜头感至今记忆犹新

  • 0 XXX 2009-12-21 09:52:45

    他的世界里有赤裸裸的人性,不,那或许该称为兽性,本性.

  • 0 Major Tom 2013-04-07 10:09:23

    整部小说又黑暗又凶残,若不是在旅行途中看的应该会沉浸之中不能自拔好久

  • 0 安^静 2013-06-22 22:38:51

    苏童写出来的东西细品总觉得有点压抑的渗人,开始读就停不下,算来这是第三遍看了

  • 0 BiuBiu 2010-02-20 12:41:09

    这个,这个很变态。但是有句话一直记到今天。。

  • 0 非我 2013-06-30 23:56:57

    现在早已忘却了情节

  • 0 瑪格 2009-12-04 14:43:11

    一个对米有着奇异感觉的坏男人的故事 但也许你会原谅他

  • 0 牟仃 2013-12-05 17:49:52

    整篇小说都是对仇恨的津津乐道,没有想象的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