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传的书评 (20)

黎戈 2006-07-11 13:40:53

她说百合是一种太苍白的花

很多年前我就知道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存在,就象我知道伊甸园神话存在一样——她是一个在不同语境中被反复引述和重复的名字,她带着她明净的额头,尖刀背似的大鼻子,常常出没在唯美派画册里的那种知性的鹅蛋脸,穿行于一列大不列颠知识分子军团的书简和信笺里。那是一群在二十...  (展开)
水木丁 2010-09-09 15:13:32

文学传记的仰角与平视

虽然喜欢传记文学(限文学艺术类),但作为一个挑剔的读者,想要找到一本好的传记文学作品却并不容易,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来说,这几年读过的,能够达到经典标准的,基本上只有《伍尔夫传》《杰克逊传》这两本书,当然这不包括《见证》,《我的艺术生活》,《蛤蟆的油》这类作...  (展开)
昏金暗玉 2007-08-14 16:57:49

伍尔夫的特写

伍尔芙在还没成为伍尔芙之前,是斯蒂芬的小姐。童年也曾和姐妹兄弟一大堆地热闹放肆乐趣无穷,还办过一份家庭报,报上最吸引人的是新闻,记载了很多趣闻。这让我想起《小妇人》里的每一个场景,只是一个是真实一个是虚构。外国的成长环境无论如何离我太远,只能通过臆想去无限...  (展开)
李升平 2006-12-31 21:31:26

英伦百合海上花

当弗吉尼亚"伍尔夫向衣兜里揣进石块永远地走入乌斯河的时候,大不列颠在远东的一块弹丸属地上,21岁的张爱玲正趴在图书馆的书桌上,戴着厚厚的近视镜,写着她崭露头角的作品——《我的天才梦》。一位作家以毕生所描摹的生命之流归结自己的生活,另一个则梳理好自己的羽毛雄心勃...  (展开)
人生天地间 2009-01-05 15:12:03

英格兰的百合

最近看了昆汀•贝尔的《伍尔芙传》。在历史上,许多文学家的传记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像茨威格那样充满了激情的作家,他写的传记很容易让读者与传主产生共鸣。但是昆汀•贝尔的这本传记显然缺少这样的功力。作为弗吉尼亚•伍尔芙最宠爱的外甥,他掌握着很多第一手的...  (展开)
梁亦菡 2006-06-20 21:24:17

想要个布鲁斯伯里

还在看《伍尔夫传》,这本444页44万字的书,我看了一个冬天,到现在还只是看了一半。刚看到1911年,弗吉尼娅29岁,她后来的姓伍尔夫的丈夫向她求婚。  一个世纪前,欧洲知识分子,那些从剑桥毕业的年轻人,或者像弗吉尼娅和瓦奈萨那样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很多行为...  (展开)
王中玉 2005-12-28 13:42:37

作为穴居动物的伍尔夫

普鲁斯特曾经这样回忆他童年的房间:“我在布鲁塞尔睡过的一个房间便是如此,形状是那么明媚宽敞,又是那么内秀封闭,使人感到好像躲进安全洞穴的同时又好像身处自由自在的社会。”房间随着语言缓慢地延伸出了双重功能,犹如窗户上的玻璃:除了提供居住,房间自身也成为存...  (展开)
evilbloom 2006-12-03 00:30:59

Virginia的生活和逸事

书名:伍尔夫传/Virginia Woolf 作者:昆汀•贝尔/Quentin Bell 译者:萧易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不朽的肖像•传记经典,2005.10 评分:原著8.5/10,译文7/10 看到封面上大大咧咧的《伍尔夫传》这几个字,作为女性,我觉得很高兴。因为Woolf虽然是Virginia Stephen...  (展开)
cristine 2006-10-22 19:36:33

百合她在从中笑

这篇评论我拖了又拖。其实书早就还给图书馆了。不是因为看完,而是实在读不下去了。大串大串陌生的英文名字充斥在伍尔芙的日常生活琐碎中,她的生命中出现的亲人、朋友,相关的不相关的人,弄的我的眼睛发涨头脑发昏。我想如果不是对她喜爱至深或者是文学研究者,很难认真的读...  (展开)
风中 2011-07-10 02:38:52

“过于轻易的贬抑,过于草率的质疑”

先做申明。标题不来自《伍尔夫传》,来自《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两本书没有相提并论的可能性,不论是写传的方式还是被传记的主角。可是偏偏觉得这种态度在此仍通用。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善意的警告。 过去年代里的人物,他们一直活下来,等着今日彼此的发现,这...  (展开)
撒誒 2007-12-05 12:52:00

she is what she is

對一本傳記不知道要怎么評論 最后的篇章很匆忙地看完,不想看下去,沒辦法看到她怎樣在看上去歡樂的情緒中突然走向了死亡 笑,大概還是因為那個醫生說,你至少不能讓leonard擔心 所以有了那樣的遺書和那樣的選擇 很喜歡卡夫卡對她的評論,說她是一手抵擋著命運,一手迅速記下了...  (展开)
杂碎汤 2007-07-20 18:23:41

玻璃屋里的弗吉尼娅

也许弗吉尼娅·伍尔夫早在1926年就预感到传记作家们会在她身后或多或少的胡扯八道,于是她以自己特有的鲜明风格写道: “没有传记作家能猜到1926年夏末我生活中的这件重要事儿,可传记作家们佯装他们了解人们。” 这口吻颇带点儿弗吉尼娅式的自得,但昆汀·...  (展开)
King 2016-03-08 15:37:18

伍尔夫传

布鲁姆斯伯里文化是个鼎鼎大名的概念,不过我似乎并不太喜欢他们的作品,原因应该是太专业了,正如形容他们都不能用“知识份子”,而应该是智知份子。而弗吉妮亚·伍尔夫又是其中最出色的几个人之一,并且她并没有上过大学,这在现在看来简直就是奇迹。 此书是伍尔夫的外甥所作...  (展开)
夏明明 2010-01-03 11:56:11

这女人让人嫉妒。。。

绝世的美貌,旷世的才华,奔放清醒的内心,百依百顺的丈夫。。。——这女人拥有任何女人渴望而不可得的一切,真让人嫉妒。。 不仅在所有关于伍尔夫的文字和研究中,这本堪称魁首,即便在所有杰出的人物传记作品中,这部也闪闪发光!  (展开)
馆里猿爸爸 2024-01-20 07:30:55

记录与感受

开头写那一堆亲戚,可能有需要,但实在看得晕。原来她真有神经病症,焦虑、失眠、幻觉、癫狂以至想自杀。毕竟姨甥,点到就算。少有的一处写到发作时她正在聚会上说笑,“突然就站起来要离开,脸色好像鸭蛋一般”,给我感觉像哮喘发作。 无性婚姻,犹太人自制力真可以。 她的家...  (展开)
风中客 2022-08-28 00:41:20

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封信

读了昆汀·贝尔写的您的传记,仿佛和您相识一番,今天冒昧地给您写这封信。原谅我只读过你的随笔和一些短篇小说。您的代表作还没有完全读过。可见,我写这封信有些鲁莽,请您见谅。您比我大103岁,比我太奶奶大十几岁,然而在我心里,您的年龄就定格在59岁,或许更年轻。我不得...  (展开)
萧潇 2016-09-26 11:51:51

传记是阅读意识流的钥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好书推荐」窥探与阐释——昆汀贝尔《伍尔夫传》 原创 2016-09-21 萧潇 长安街读书会 窥探与阐释——昆汀贝尔《伍尔夫传》 作者:萧潇 简介 本书是伍尔夫最经典的传记。问世后好评如潮,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传记文学奖、达夫库伯奖等多项大奖。 推荐语 一位老师在我对《尤...  (展开)
Elsa 2007-04-12 22:42:31

弃权

放弃了,我肤浅,读不懂,还是看妮可演得《时时刻刻》来得明白些 希望我闹清楚这些人后,在好好看  (展开)

订阅伍尔夫传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