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本天书.大篇幅的描述大洋表面的形态变化、种种生命体迹象、索拉里斯星学史和一些科学伦理,可以说是全书最精彩也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部分。反倒是和海若的关系,那种超越情爱的中性拥有,富有若即若离的美感。区别于电影,主人公在终章时对于索拉里斯的理解,对于人的自省,对于地球的绝望,想想觉得真是毛骨悚然。与其说是科幻,莱姆试图讨论更高级的生命体,那种幻生幻灭,让人疑惑也让人向往。“真正的神,唯一的神,不需要为他的苦痛去赎罪,不拯救任何东西,谁也不效忠,他只是存在着,没有意义,没有理由,没有为什么,存在着的中性力量抵御和消解了认为的侵袭。” Chris
253 有用 🍔🥙🦪🥃🍶🍾🥂 2013-07-05 19:00:21
看完后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打破了以往一切以“人”为构想的科幻设定。为什么一定要交流?一定要沟通?为什么一定要设想是碳基生命?阿西莫夫的帝国元老院设定,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到刘慈欣的黑暗森林设定,一切在碰到索拉里斯星时都显得如此的渺小,如此的不堪一击。基于碳基生命的一切建设,再宏大,也不如神秘的索拉里斯海上一次小小的对称锥波动。有什么更难以复制?除了人类思想的波动以外?如同三维的你阻挡住二维上蚂蚁的前路一样,它除了永远不会意识到你的全貌之外,并不能再突破什么。
210 有用 琴酒 2014-07-06 23:44:32
我愿意给予这个故事最高最高的赞美:它是那样一种小说,你在阅读前就已对它充满期待性防备,试图和作者不断较量你们的宇宙观,最后被奇峰涌起的故事压倒、收服和惊叹。真正的真正的强力。难以形容我读到她用液氧自杀时二人间涌动的深沉的温情和紧接一章毛骨悚然的伦理悖论,难以形容那些关于拟态的段落,难以形容索拉里斯学中的荒诞和坚持,难以形容当斯诺说到”礼物“凯尔文说到”残缺的神“的那一刻时索拉里斯星作为一个绝对的他者的巨大的阴影,难以形容人和索拉里斯星相互映照时照出的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我,什么是真实。难以言喻的小说。
69 有用 陆支羽 2012-05-26 14:49:46
1.我们的仪器捕捉到的这些东西,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只不过是那个远远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无边无际的深沉独白的一个偶然被听到的小片段而已,它的深层运筹我们无从察觉,我们听不到它的永恒之音。2.当我捡起几页书稿正准备直起身子时,我发现,我拿纸的这只手不像通常那样投下一只手的影子,而是带有重影。3.我无法超出我自己:除了我的大脑,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思想,我在我之外无法思想,无从设定,我跳不出自己的圈子,在我身体内发生的过程还要通过我的身体来省察。4.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通过海若的这张佯装的面孔,我开始看破了另一副真实的面孔,相对于这副真实的面孔,选择疯掉也不啻是一种解放。5.我们根本就不想征服宇宙,我们只是想最大限度地延伸地球的边界。6.把伟大的人类作为射线的殉道者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68 有用 胤祥 2012-01-26 18:21:26
这本书买了6年终于读完了,翻得一般,写得又极绕(还是从德语译本翻的,木有波兰语译者么亲?)。若不是塔公拍了电影这本书大概读二十页就要扔掉的。无数次读了几章就丢到一边去了。读到《思想家》一章(这一章写的太牛了,以及最后一章《老拟态》也是这样)终于理解了塔公选择这部小说改编的初衷,确实,这本书对宗教的探讨极为NB,然则着实有着重重的阅读障碍。把它当做科幻小说读是不对的。
38 有用 绿毛水怪 2018-03-03 22:34:15
五雷轰顶却又极其温柔天真。“如果压根就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交流的呢?如果大象不能叫做很大的微生物的话,那大洋为什么就是很大的大脑呢。 ”
24 有用 无能狂怒人 2011-02-23 00:34:47
如果说《你一生的故事》还只是展示一种完全不同的元逻辑的话,此书则是对这些元逻辑之间终究无法通约的悲哀审判。
17 有用 钟螺 2014-04-03 23:43:12
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对异智慧的假设和阐释。纯技术流,简直不敢想电影有多无聊。这个作者简介也太难过了吧……
14 有用 🍎是最好的水果 2019-02-13 01:11:08
窝巢,这个太屌了,目前心中科幻NO.1 真正的大象无形,相比之下刘的很多设定狭隘幼稚的像小学生吵架。
19 有用 自在 2005-11-29 22:11:23
译者译得痛苦,读者读得痛苦,最痛苦的是没看懂:(
12 有用 Rottwitz 2012-07-23 20:56:51
这本书所包含的科学与哲学深度已经达到了一本小说所能承载的极限。作为科学文本,它用其玄奥博大的自创体系给读者以无限的思维冲击;作为文学文本,它所展现的瑰丽心理与记忆世界又予人极致的情感体验。莱姆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幻作家,确实当之无愧。4.5
11 有用 暴走系乙女药 2018-10-14 21:20:42
这很逻辑啊!费米定律就这样解释通了。在一枚小小的地球上,我们各个种族之间的文化早就互相理解不了,何况是宇宙?
13 有用 Adiósardour 2014-12-11 19:22:04
这个安全静谧的宇宙如一面镜子般被打破,其理由非常简单。如果宇宙有上百亿年的历史,上百亿星系的规模,像地球这样条件的行星必然大量存在,也必然有大量文明存在。但为何人类对于宇宙的观察包括监听却收不到任何有文明特性的声音痕迹。似乎那些文明都在宇宙中玩一个绝对静默的躲猫猫游戏。而对于文明的自我躲藏,更引出了宇宙自然规律本身是不是自然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因为最好的安全措施便是改变宇宙规律,彻底封锁其他文明抵达或观察自己的途径。事实上,对于宇宙大面积黑暗中隐藏的文明及其威胁,绝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幻话题,霍金就曾经警告人类,不要向宇宙投放过多地球文明的信息。这一宇宙社会学思路,让人类所存活依赖的整个世界背景来了个颠倒。原本最终得到拯救与爱,得以永恒重逢的天堂,成了一个被神力暴力扭曲的冰冷空间。
12 有用 漱石斋主 2015-05-28 18:14:39
还蛮奇怪的观感,前半部分像恐怖小说,心想,一点都不闷嘛。看到后半,确实很像哲学讨论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抨击感觉整个科幻界都中枪了
11 有用 Soo Yung 2015-07-31 02:47:50
真是一本天书.大篇幅的描述大洋表面的形态变化、种种生命体迹象、索拉里斯星学史和一些科学伦理,可以说是全书最精彩也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部分。反倒是和海若的关系,那种超越情爱的中性拥有,富有若即若离的美感。区别于电影,主人公在终章时对于索拉里斯的理解,对于人的自省,对于地球的绝望,想想觉得真是毛骨悚然。与其说是科幻,莱姆试图讨论更高级的生命体,那种幻生幻灭,让人疑惑也让人向往。“真正的神,唯一的神,不需要为他的苦痛去赎罪,不拯救任何东西,谁也不效忠,他只是存在着,没有意义,没有理由,没有为什么,存在着的中性力量抵御和消解了认为的侵袭。” Chris
7 有用 托马斯.慢 2011-07-12 02:01:26
后来又看了塔氏的电影,苏联人在里面对着勃鲁盖尔《冬猎》照了半分钟,很有意思。索得伯格那一版不说了,不及格。
13 有用 切 2011-05-11 12:10:54
说教党真烦人,巨啰嗦无比啊。反省向来都是自身的事,谁若想替整个人类反省那真是权力欲爆棚了
6 有用 东来 2018-07-01 00:00:18
最后几章太美了。“我一无所知,我只是死死咬定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残忍的奇迹频仍的时代还没有过去”。嘤嘤嘤,人类!
5 有用 原来是西门大嫂 2008-12-24 01:30:31
理智与情感
4 有用 NADPH 2018-05-26 23:07:49
为了体验大洋所以读此书,然而似乎还不够过瘾。最近老是想,如果科技使意识这种东西可以移植,那么上亿人的用同一个意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虽然说人类集群就像体内的细胞一样,所以我们提出“集体意识”这样的东西。然而人类亲身体验的,还是以一个大脑为限的意识。意识是演化的产物,其实像大洋这样的拟态未必需要意识这种低级的手段。另外本书还讨论了一个大问题,就是人类的定位。在面对人类不能理解的智慧,在面对复制体客人的时候,真假显示虚拟的二元对立,以及何为存在就成为了人类焦虑的对象。人类面对神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萨多留斯一章中作者给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办法,我也一直是报这种态度,然而实操时未免太颓废。至于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感情,这些东西就没那么有意思了。
5 有用 Alsoran 2010-04-28 11:13:36
在星系的某一角落,我想像的生命也许已经诞生,很快,他就将以孩子般的热情,弄灭一颗星,点燃另一颗星。虽然不懂,但甚觉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