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因素》的原文摘录

  • 为什么我们有的人就无法去爱成功、权力或是美艳呢?他很纳闷。因为我们觉得自己配不上,还是因为我们更乐意与失败为伍?他不相信这个原因。或许人需要的是适当的平衡,正如耶稣,那个他本很愿意去相信的传奇人物所说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八月野餐会上的那个女孩虽然那么小,却不堪负荷她的胆怯和羞耻。也许他只是想让她感到有人爱她,所以他就爱上她了。那不是怜悯,正如他爱上怀了别人孩子的萨拉也非怜悯一样。他只是要维持一种平衡。仅此而已。 (查看原文)
    Marni 1赞 2021-07-20 17:33:12
    —— 引自章节:第三部
  • He examined the room carefully in case it contained some hint of the future, as he had examined his own house for any hint of the past.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8-24 14:12:56
    —— 引自第286页
  • Everybody in the world, so they say, has a double.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8-24 14:15:59
    —— 引自第290页
  • 你太爱刨根问底了,萨拉。我爱萨姆因为他是你的骨肉。因为他不是我的。以为我看着它的时候无需看见我自己。我只看得到你的影子。 我很愿意让萨姆定居在一地,这样当他出远门后还能够回来。回到他童年熟识的事物中。就像你当初回来一样。重复旧地。回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如果恐惧和爱是无法分割的,那么恐惧与恨也如此。仇恨是对恐惧的一种自动反应,因为恐惧带来的是屈辱。他很清楚,三年在南非的生活和六个月对萨拉的爱情将他变成了懦夫。 有一张在平时卡瑟尔很容易就会忘记的面孔:一张常年躲在室内的脸,如银行职员或初级公务员那般苍白,一张丝毫没有受过人性或宗教信仰折磨过的脸,一张随时准备接受命令并立刻毫无意义地执行的脸,一张英国国教徒式的脸。肯定不是那种惯于以强凌弱者的脸。 范.丹克上尉是个残暴而简单的人,但不管怎么令人厌恶却还有自己笃信的东西—他是那种可以原谅的人。卡瑟尔永远不能说服自己原谅这个皮肤光洁、受过教育的BOSS官员。正是这种人—受过教育、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的人—正在建一座地狱来对抗天堂。他想起他的朋友、共产主义者卡森常对他说的—“在这里我们最险恶的敌人不是那些无知和头脑简单的人,不管他们有多么残忍,我们最险恶的敌人是那些富有智慧又邪恶的人。 因为我见过人性的面孔—至少一次。 感激没有什么不对,如果没有让你走得太远的话。 之后他才允许自己一纵身—像儿时的英雄阿兰.夸特曼那样—跳进那条悠长而舒缓的地下河,水流将他带到这黑暗大陆的内部,在那儿他希望能寻觅到一片永久的家园,一个他能够作为公民得到接纳的城市,做一个无需为什么信仰起誓的公民,没有上帝之城或马克思之城,这城市叫做”心之安宁”。 你对一丁点儿的善意总报以过分的感激。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原文开始>是么?人没办法用理智驱除遗憾的—有点儿像坠入爱河坠入入了遗憾之中。 (查看原文)
    Memento mori 5赞 2011-10-22 11:12:31
    —— 引自章节:人性的因素
  • 心怀仇恨是容易犯错的。和爱情一样危险。我具有双重危险性,鲍里斯,因为我也有爱。在我们两边的部门里,爱都是一种过错。 一个人哪怕过着最简单的生活,死后若让人翻箱倒柜的话,是不是总能被找出其生活的复杂一面? 为什么我们有的人就无法爱成功、权力或是美艳呢?他很纳闷。因为我们觉得自己配不上,还是因为我们更乐意与失败为伍?他不相信这个原因。或许人需要的是适当的平衡,正如耶稣,那个他原本很愿意相信的传奇人物所说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得你们得安息”。八月野餐会上的那个女孩虽然那么小,却不堪负荷她的胆怯和羞耻。也许他只是想让她感到有人爱她,所以就爱上她了。那不是怜悯,正如他爱上了怀上别人孩子的萨拉也非出于怜悯一样。他只要维持一种平衡而已。仅此而已。 恋爱中的男人如同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怀里揣着定时炸弹走向世间。 生活中是否会迎来孩提时代般简单的一天,我可以终结“只是”,可以得到所有人的信任,就如同萨拉和萨姆对他的信赖一样? 卡瑟尔知道他很快就要永远失去这个孩子了。每一声“挺好”落在耳际,都如同远处燃爆的炸药,那炸药正在摧毁他两之间的桥梁。假如他问萨姆:“你相信我么?”也许他会答道:“是的,只是……” 他想,儿时的一些诗句比任何经文都更能塑造人的一生。 他以一个保护着的姿态楼主他,可他没办法保护这个孩子不受他心灵中开始滋生的暴力与复仇的侵扰。 沉默便是放松,沉默意味着语言在两人之间是多余的——他们的爱牢不可破,无需去确证“他们的爱已拥有终身保险” 鲁滨逊将他境遇中的慰藉和痛苦归为“善”的和“恶”的,在“恶”的标题下他写道:“我根本没有可以晤谈的灵魂,或解救我自己的灵魂。” (查看原文)
    Memento mori 5赞 2011-10-22 11:12:31
    —— 引自章节:人性的因素
  • 他觉得自从二十几岁加入这种部门以后,他一生都不再能说话,犹如一个缄口苦行僧,他选择了沉默这个职业,现在他已经意识到那是一种错误的职业,可是为时已晚。 (查看原文)
    2013-12-29 17:06:17
    —— 引自第305页
  • 他总是时刻准备去解释自己的行为,哪怕是没有过错的行为。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6-04-14 00:37:57
    —— 引自第3页
  • “这就是我的乐趣,”他说,“一种安全感。”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6-04-14 00:41:22
    —— 引自第18页
  • 卡瑟尔看着那个人在五十码外的地方系鞋带,体验到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他以前被人从病房推着去做一个大手术的时候有过——她觉得自己像输送带上的一个物件,被送往一个指定的地方,不必对任何人、任何东西,甚至自己的身体负任何责任。不管好坏,什么事都让别人去管,那些有最高专业资格的人。在一个陌生人来到以后,他缓慢而愉快的移动,他想,死亡最终应该这样来临。他总是希望能带着不久将从担惊受怕中彻底解脱的那种感觉走向死亡。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6-04-14 00:43:50
    —— 引自第131页
  • 别人有困难要他帮忙,不管意味着什么,他很少能拒绝。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6-04-14 00:48:57
    —— 引自第145页
  • 人们不愿在礼貌种生活,而愿意生活在爱中。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6-04-14 00:49:53
    —— 引自第279页
  •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迫远去的流放犯,当祖国的海岸变得越来越模糊,渐渐投入海面时,自己从船上回头凝望。他们像两个要移居海外的人,为了最后看一眼祖国来到甲板上,互相看到了,不知道该不该打招呼。毕竟还没有必要认识,他们在一起的航程海长着呢。 (查看原文)
    El Guaje 2016-11-28 00:34:08
    —— 引自第98页
  • 他给自己倒了三份剂量的J.&B.。楼上的呢喃之声给了他暂时的安宁。一扇门轻轻关上了,头顶的过道响起脚步——往下走时那些楼梯总是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他想,这一切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乏味的家务,甚至是难以忍受的例行程序。对于他这则代表了一种他时时刻刻都害怕失去的安全。他十分清楚萨拉进客厅时会说什么,而他也知道自己将如何回答。熟悉,是一种保护,使他们不必担心外面国王路的黑暗以及街角警察局亮着的那盏灯。他总是在想象当那刻来临时,会有一个穿制服、面孔熟悉的警察陪同特别行动小组的人找上门来。 (查看原文)
    孤意 2021-07-21 21:25:40
    —— 引自章节:第三部
  • 恐惧与爱是无法分割的。 (查看原文)
    L.M.S 2021-08-01 09:53:25
    —— 引自第110页
  • 如果恐惧和爱是无法分割的,那么恐惧和恨也是如此。仇恨是对恐惧的一种自动反应,因为恐惧带来屈辱。 (查看原文)
    L.M.S 2021-08-01 09:53:25
    —— 引自第111页
  • 恋爱中的男人如同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怀里揣着定时炸弹走在这世间。 (查看原文)
    L.M.S 2021-08-04 10:48:37
    —— 引自第166页
  • 戴维斯:当我严肃的时候却无法表现得严肃。 (查看原文)
    L.M.S 2021-08-04 10:48:37
    —— 引自第167页
  • 为什么我们有的人就无法去爱成功、权力或是美艳呢?……因为我们觉得自己配不上,还是因为我们跟乐意与失败为伍?他不相信这个原因。或许有人需要的是适当的平衡,……或许他只是想让她感觉到有人爱她,所以就爱上她了。那不是怜悯,正如他爱上了怀了别人孩子的萨拉也非出于怜悯一样。他只是需要一种平衡。仅此而已。 (查看原文)
    L.M.S 2021-08-04 10:48:37
    —— 引自第174页
  • 如果要将敌人挡在安全距离之外,就一定得始终把他往坏处想:永远不能留给其翻身的机会。 (查看原文)
    L.M.S 2021-08-04 10:48:37
    —— 引自第183页
  • 她把手放在他的手里:这是一个比亲吻更亲密的动作——有时亲吻的对象也可以是陌生人。 (查看原文)
    L.M.S 2021-08-07 09:24:55
    —— 引自第223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