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父与子全集(双语经典版)(上)》中每幅漫画部有英汉双语讲解,读这样的书,更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一直有一股隽永的东西渗入你的心灵……让你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立场而融入孩童的本真世界。
父与子全集英汉对照(上)的创作者
· · · · · ·
-
埃·奥·卜劳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埃·奥·卜劳恩(e.o.plauen), 原名埃里西·奥赛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童年时迁居卜劳恩市。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
1930年10月18日,卜劳恩和他的同学、画家卜尔·班塞尔的女儿玛丽加尔德结婚,1931年,他们的爱子克里斯蒂安出世。《父与子》中父与子的形象,就是取材于画家本人与其爱子克里斯蒂安的形象。
1934年12月,奥塞尔接受《柏林画报》邀请,以卜劳恩笔名开辟了一个连环漫画专栏,开始《父与子》等几个连环漫画的创作,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卜劳恩也因此一举成名。
纳粹在德国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1944年3月他和挚友埃里西·克瑙夫被邻居告发,以“反国家言论罪”而遭逮捕。4月6日,在纳粹臭名昭著的“人民法庭”判处...
埃·奥·卜劳恩(e.o.plauen), 原名埃里西·奥赛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童年时迁居卜劳恩市。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
1930年10月18日,卜劳恩和他的同学、画家卜尔·班塞尔的女儿玛丽加尔德结婚,1931年,他们的爱子克里斯蒂安出世。《父与子》中父与子的形象,就是取材于画家本人与其爱子克里斯蒂安的形象。
1934年12月,奥塞尔接受《柏林画报》邀请,以卜劳恩笔名开辟了一个连环漫画专栏,开始《父与子》等几个连环漫画的创作,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卜劳恩也因此一举成名。
纳粹在德国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1944年3月他和挚友埃里西·克瑙夫被邻居告发,以“反国家言论罪”而遭逮捕。4月6日,在纳粹臭名昭著的“人民法庭”判处他死刑的前夕,卜劳恩自杀于关押他的牢房。在遗书中,他承担了全部指控,想以此为朋友开脱,给妻子玛丽加尔德的诀别信中他写道:“……我为德国而画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哺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这样,一代幽默大师被万恶的法西斯无情地扼杀了。
卜劳恩的艺术生涯极短暂,作品虽不多,但成就卓著。《父与子》(Vater und Sohn)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一束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连环漫画之一,同时也成了德国幽默、漫画的象征和代表。
早在《父与子》问世的第二年,即被我国著名出版家吴朗西先生引进,在中国出版发行,丰子恺先生欣然为该书做序。《父与子》出版后到了鲁迅先生等人的高度赞誉。在此后的数十年里,《父与子》一直是中国读者最喜闻乐见的连环漫画佳作。
目录 · · · · · ·
2 有趣的圣诞书
3 汽车出了故障
4 会走路的箱子
5 争执的调解人
6 在海豹家中做客
7 谢击
8 生发术
9 家中的游艺演出
10 图画的局限
· · · · · · (收起)
喜欢读"父与子全集英汉对照(上)"的人也喜欢 · · · · · ·
父与子全集英汉对照(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1 条 )



宫崎骏、几米、丰子恺,都是这本「父子漫画」的粉丝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2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9.4分 5444人读过
-
Anaconda Verlag (2015)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3)9.3分 125010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6)9.4分 917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父与子全集英汉对照(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苏沐夕 2009-02-03 18:29:53
语文老师赠
0 有用 摆弄着时光格子 2011-11-30 13:23:49
清新
0 有用 书中仙 2013-01-23 11:45:10
温暖,最简单的趣味。
0 有用 热爆的小几点 2009-11-23 01:52:52
赞!
0 有用 羊男 2010-08-03 01:04:27
老经典的漫画了,当年还是在贝塔斯曼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