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人情里细腻的东西 就被他这么三言两语地抠出来了
汪曾祺后,中国还有如此百看不厌的小说吗。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一种庸俗的处世哲学。写小说却必须如此。话到嘴边留半句”,偏偏不要去点。尤三姐有言:“提着影戏人儿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都点出来,主题倒是清楚了,但也就受到局限,意味也就索然了。--汪曾祺谈小说的含藏
汪曾祺的许多篇小说真的好,文字美,节奏感也好。一句句,特别动人。为什么说他是京味小说作家?明明是南方人,写的东西也很南方。
有些看了觉得还不错的小说,却未必会去读第二回,比如苏童;而有些则会经常想要重温,比如沈从文萧红汪曾祺师陀。
汪曾祺:"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
强烈的画面感,语言节奏的掌控,含而不露的意蕴,淳朴的物事,蔚然大家。掩卷闭目,心犹未凉。尤其喜欢《受戒》的节奏和《异秉》的结尾。《徙》的线索很精巧。 另有一点洞见,在前言中提到:写日常之物,不可用成语,盖既成之语只有共性,未得新意。
喜欢咂摸语言的人永远爱戴汪曾祺
汪曾祺九十年代以高邮为背景的小说,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小说技巧的。可贵的地方恰恰在于,比起他的师父沈从文,汪曾祺是知道“怎么写小说”的。他的作品中多女性,美好的东西往往会突然断裂,而个中原因其实是自然的更迭。虽说不可逆,但却也有些悲伤色彩。
玩气场秀民俗都很有一手 感觉不少人都走汪老这儿学了点皮毛
过去行路的人喝水,要在水里撒一把草末,要么慢慢的吹开,要么等草末都沉淀了再喝,总之是怕太渴了喝呛着。汪先生讲故事就像草末沉底了的水,用字不刻意,故事不跌宕,但是就是在平常的叙述中把人带进生活里。让人想起来过去的大家庭,穿衣用具都不求新,不刻意装饰,只是凡事都要用好的。
有些老头儿的书极好读,他没有那么愤青的文字,却能把那种情感让你突然一下子不明觉厉。细腻,又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
像老汪这样一个口口声声承认自己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只追求“和谐”之美的作家,仍然能在1980年修订自己的《异禀》时没有往崇高悲壮里改,可爱。太喜欢那个结尾了。
许多歌的词曲的作者没有人知道,有些歌只有极少数的人唱,別人都不知道。
<受戒>
这本编得很棒,能看出汪曾祺笔下的变化,果真如张佳玮所说,最初也很锋利的,是后来才变得温和。这倒让我想起多年前在安妮宝贝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是说,艺术到了最后,大多都是回归到简单拙朴的状态。最喜欢《徙》,而像《金冬心》里那样的嘲弄和揶揄,也很可爱。
我国真正的好作家和大师都死了。
想活在汪曾祺小说的世界里。一个教训:别在饭点看...
《金冬心》、《安乐居》、《八月骄阳》、《受戒》最好。俗而有味,有民间的诗意。
萝卜白饭,黄酒一壶
> 汪曾祺小说经典
65 有用 账号弃用 2011-04-05 19:32:25
人情里细腻的东西 就被他这么三言两语地抠出来了
32 有用 慕容素衣 2013-11-08 20:32:23
汪曾祺后,中国还有如此百看不厌的小说吗。
37 有用 亚比煞 2013-03-31 07:17:23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一种庸俗的处世哲学。写小说却必须如此。话到嘴边留半句”,偏偏不要去点。尤三姐有言:“提着影戏人儿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都点出来,主题倒是清楚了,但也就受到局限,意味也就索然了。--汪曾祺谈小说的含藏
36 有用 王小能 2010-12-24 00:32:42
汪曾祺的许多篇小说真的好,文字美,节奏感也好。一句句,特别动人。为什么说他是京味小说作家?明明是南方人,写的东西也很南方。
18 有用 青兮 2015-04-20 16:56:45
有些看了觉得还不错的小说,却未必会去读第二回,比如苏童;而有些则会经常想要重温,比如沈从文萧红汪曾祺师陀。
8 有用 不懈不戒 2011-10-30 00:03:31
汪曾祺:"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
7 有用 傅踢踢 2008-02-29 22:25:58
强烈的画面感,语言节奏的掌控,含而不露的意蕴,淳朴的物事,蔚然大家。掩卷闭目,心犹未凉。尤其喜欢《受戒》的节奏和《异秉》的结尾。《徙》的线索很精巧。 另有一点洞见,在前言中提到:写日常之物,不可用成语,盖既成之语只有共性,未得新意。
5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5-09-11 20:29:44
喜欢咂摸语言的人永远爱戴汪曾祺
2 有用 秦小瑾 2016-01-22 17:46:40
汪曾祺九十年代以高邮为背景的小说,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小说技巧的。可贵的地方恰恰在于,比起他的师父沈从文,汪曾祺是知道“怎么写小说”的。他的作品中多女性,美好的东西往往会突然断裂,而个中原因其实是自然的更迭。虽说不可逆,但却也有些悲伤色彩。
2 有用 江凌云 2012-03-23 21:18:42
玩气场秀民俗都很有一手 感觉不少人都走汪老这儿学了点皮毛
2 有用 一默 2017-03-09 23:20:50
过去行路的人喝水,要在水里撒一把草末,要么慢慢的吹开,要么等草末都沉淀了再喝,总之是怕太渴了喝呛着。汪先生讲故事就像草末沉底了的水,用字不刻意,故事不跌宕,但是就是在平常的叙述中把人带进生活里。让人想起来过去的大家庭,穿衣用具都不求新,不刻意装饰,只是凡事都要用好的。
3 有用 你绝对想不到因为这也出乎我意料 2014-08-18 09:46:45
有些老头儿的书极好读,他没有那么愤青的文字,却能把那种情感让你突然一下子不明觉厉。细腻,又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
3 有用 drunkdoggy 2016-06-26 22:23:46
像老汪这样一个口口声声承认自己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只追求“和谐”之美的作家,仍然能在1980年修订自己的《异禀》时没有往崇高悲壮里改,可爱。太喜欢那个结尾了。
1 有用 Ginkgo 2008-04-27 11:42:50
许多歌的词曲的作者没有人知道,有些歌只有极少数的人唱,別人都不知道。
0 有用 林愈静 2006-04-22 19:52:27
<受戒>
1 有用 大黑骡子 2014-03-18 20:20:48
这本编得很棒,能看出汪曾祺笔下的变化,果真如张佳玮所说,最初也很锋利的,是后来才变得温和。这倒让我想起多年前在安妮宝贝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是说,艺术到了最后,大多都是回归到简单拙朴的状态。最喜欢《徙》,而像《金冬心》里那样的嘲弄和揶揄,也很可爱。
1 有用 Famous_Anonomy 2011-03-28 11:38:49
我国真正的好作家和大师都死了。
1 有用 子一 2017-10-28 12:56:26
想活在汪曾祺小说的世界里。一个教训:别在饭点看...
0 有用 张翔武 2013-01-06 17:46:56
《金冬心》、《安乐居》、《八月骄阳》、《受戒》最好。俗而有味,有民间的诗意。
1 有用 OK 2014-02-16 23:25:40
萝卜白饭,黄酒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