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副标题: 文化名家谈食录
译者: 有2011年6月2版本
出版年: 2005-11
页数: 216
定价: 22.00元
丛书: 名家雅谈
ISBN: 9787807241546
内容简介 · · · · · ·
一般来说,人们谈吃,只谈它们的好吃与不好吃,但是文学名家谈吃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仅是在谈吃,而是目光更多地放在了由吃而引发的情感上面,使人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既得到了美食的享受,更有着心灵上的强烈共鸣。这本书便收录了一些关于各地饮食的文章,不仅使我们在视觉上“品尝”到了各地的名吃,同时我们还能看到隐藏在这“吃”的背后的一个个小故事,还收录了关于饮食的风俗习惯的文章,是真正的名家之作。
作者简介 · · · · · ·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目录 · · · · · ·
羊肝饼 周作人
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
苋菜梗 周作人
吃 菜 周作人
谈吃 夏丐尊
藕与莼菜 叶圣陶
饮食在福州 郁达夫
宴之趣 郑振铎
爆炒米花 丰子恺
吃 的 朱自清
论吃饭 朱自清
扬州庖厨 曹聚仁
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 俞平伯
劝 菜 王力
奇特的食品 王了一
蜜汁红苕 王了一
咬莱根 朱湘
吃 饭 钱钟书
东北风味 端木蕻良
回忆家乡味 戈宝权
家乡情与家乡味 陈荒煤
荔枝蜜 杨 朔
谈北京风味 王世襄
鱼我所欲也 王世襄
春菰秋蕈总关情 王世襄
饥饿之忆 韦君宜
红楼饮馔谈 周汝昌
关于豆腐 郭风
地 瓜 郭风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吃食和文化 汪曾棋
手把羊肉 汪曾祺
萝 卜 汪曾祺
五 味 汪曾祺
《学人谈吃》序 汪曾祺
家常酒菜。菌小谱 汪曾祺
野蔬之癖 艾煊
节日的吃 新凤霞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星期三的晚餐 宗璞
吃 喝 李国文
饮食文化意识流 邓友梅
喝豆汁儿 韩少华
我爱喝稀粥 王蒙
吃的五W 王蒙
闲话煎饼果子 高维晞
薯 忆 杨闻宇
食 趣 霍达
昆仑之吃 毕淑敏
陕西小吃小识录(节选) 贾平凹
民食天地 舒婷
春 卷 舒婷
吃好不易 池莉
红楼饮馔谈 周汝昌
关于豆腐 郭风
地 瓜 郭风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吃食和文化 汪曾棋
手把羊肉 汪曾祺
萝 卜 汪曾祺
五 味 汪曾祺
《学人谈吃》序 汪曾祺
家常酒菜·菌小谱 汪曾祺
野蔬之癖 艾煊
节日的吃 新凤霞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星期三的晚餐 宗璞
吃 喝 李国文
饮食文化意识流 邓友梅
喝豆汁儿 韩少华
我爱喝稀粥 王蒙
吃的五W 王蒙
闲话煎饼果子 高维晞
薯 忆 杨闻宇
食 趣 霍达
昆仑之吃 毕淑敏
陕西小吃小识录(节选) 贾平凹
民食天地 舒婷
春 卷 舒婷
吃好不易 池莉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五味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五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7 条 )



读吃货男神的文艺食谱

> 更多书评 7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8.8分 5715人读过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8.9分 1031人读过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6)8.3分 396人读过
-
浪漫阅读季|每满100减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饮食文化:『吃』的学问 (南池子)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私人书架之谈食论饮 (塘)
- 关于吃 (arlmy)
- 那些与美食相关的书籍 (小米的耗子)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五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涵湘宁 2009-08-19 17:30:17
是我见过最好的一个选本
0 有用 记忆错觉 2011-01-11 10:54:49
先“十(食)”再“九(酒)”
0 有用 Irrebecca 2012-05-17 14:41:23
汪曾祺五味最高
0 有用 isabella 2008-12-05 14:06:08
这本书也不错,觉得名家写吃还是很不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在他们笔下,既没有太过华丽,也没有丢失原味……
0 有用 Okthatsfine 2011-09-05 10:53:16
有些和汪曾祺/唐鲁孙已经出版的作品重复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2-01-11 05:13:33
《文化名家谈食录》——吃是一种怀乡的病,如知堂老人;吃是一种手艺活,如玩家王世襄;吃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种可及不可及的味道,如本书第一食家汪曾祺——少了梁实秋、唐鲁孙、逯耀东几个馋人,那怎么能行!
0 有用 Melapatty鱼烁 2018-08-19 00:14:53
深夜减肥者用它代替了口腹之欲,读得津津有味。 饮食,是最幸福最庸常最能体现生之趣味的一门学问。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会子最感动的是杨闻宇笔下倏忽的风雨,山峦阡陌间,阳光雨露里匍匐生长的红薯藤。 暑气头上顶个草,当是为薯。 我又来二刷了,这次是冬天哈哈2019.1.20
0 有用 鳄鱼不饿 2018-03-24 09:16:01
从大队的借阅柜上拿的。
0 有用 咚 2017-11-24 14:59:40
有些篇章水平欠缺。
0 有用 我的小鱼干嘞 2015-10-07 18:46:31
最好的就是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