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 基佐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程洪逵 / 沅芷
出版年: 2005-9
页数: 263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ISBN: 978710004463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程洪逵 / 沅芷
出版年: 2005-9
页数: 263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ISBN: 9787100044639
内容简介 · · · · · ·
基佐(1787—1874),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认为,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自身的发展。而本书只限于社会历史,从社会的角度来展示文明。作者以简洁、概括的手法准确地论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从公元5世纪写到法国革命前夕,主要论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性,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性质及其对近代文明的影响,十字军运动、宗教改革、英国革命等历史事件对文明进程的贡献等。本书是研究欧洲历史和文明史的重要文献。
欧洲文明史的创作者
· · · · · ·
-
弗朗索瓦·基佐 作者
丛书信息
· · · · ·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共226册),
这套丛书还有
《蒙塔尤》《治国策》《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马可波罗行纪》
等
。
喜欢读"欧洲文明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法国文明史(第一卷) 8.4
-
- 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 7.8
-
- 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 7.9
-
- 大洋国 7.8
-
- 法国文明史(第四卷) 7.6
-
- 现代法国的起源 8.7
-
-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8.4
-
- 休谟政治论文选 8.1
-
- 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全二册) 7.9
-
- 法国革命史 8.6
欧洲文明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弗朗索瓦·基佐《欧洲文明史》
记得我在写《人间词话》的读书感悟时就说过,没有对事实的充分把握就去读理论类的书籍,简直如同修剪空中楼阁,云里雾里。有时还味同嚼蜡,艰难苦涩。这本以作者在大学教授时的讲义整理而成的书籍自然不例外。毕竟作者自己就已经假定他的学生(读者)对历史已经充分了解了。于...
(展开)

罗马之后,中古欧洲的宏观概述
2024年4月1号,记录。 首先说明的是这本书是基于1828年在巴黎大学的授课内容成稿的。所以全书有较强的“欧洲中心主义”的表象,但考虑到成书时间,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 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想了解:罗马灭亡之后的欧洲,经历了什么才成为之后大家熟悉的那些要素。黑暗中世纪、国...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十八世纪” “基督教徒” 基佐,写的“文明史”... | 来自头撞墙 | 2 回应 | 2015-11-19 19:16:3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Penguin Classics (199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台海出版社 (2016)7.2分 58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98)8.3分 25人读过
-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2)8.6分 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商务汉译 (张遂州)
- 历史研究生参考书 (蚂蚁仓主)
- 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类(黄色) (无线火车)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江绪林的阅读轨迹 (五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欧洲文明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Tulipe noire 2014-08-29 09:08:43
欧洲文明史研究方法论。阶级斗争的概念。欧洲文明的特点是各种原则和因素的相互影响、组合和斗争,英国最甚;目的是正规、自由的政府;途径是多元化。制衡的概念。绝对权力与自由探索。对权力的限制。文明的构成为社会与人。
0 有用 Biomass 2015-05-01 10:33:37
2015/04/30 又把高等法院翻译成议会了,唉。
7 有用 Tacher 2013-06-19 00:52:05
这本书,不只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作的问题(作为讲稿),语言很不简洁,非常啰嗦。从内容上看,基佐重点阐述了文明史的一个观点,认为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自身的发展),一部分是“政治和社会发展”,一部分是“人内在的和道德的发展”。除此之外,个人认为整本书的一个线索也可以看作是欧洲社会的整合与冲突。应该说,作者的观点并不是很偏激,但还是让人觉得有一些民族主义倾向。书末叙述道“我们国家的过去... 这本书,不只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作的问题(作为讲稿),语言很不简洁,非常啰嗦。从内容上看,基佐重点阐述了文明史的一个观点,认为文明由两大事实组成(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自身的发展),一部分是“政治和社会发展”,一部分是“人内在的和道德的发展”。除此之外,个人认为整本书的一个线索也可以看作是欧洲社会的整合与冲突。应该说,作者的观点并不是很偏激,但还是让人觉得有一些民族主义倾向。书末叙述道“我们国家的过去和未来都值得我们倾注最真切的感情”,让人联想到钱穆《国史大纲》所言的“温情与敬意”。本人暂时对法国史没有深入了解,只能说一下阅读下来的主观感受。此外,本书在叙述一些历史事件时,明显是作者自己史观的阐发和反复强调,有没有明确的材料论证,导致角度略显片面。(如宗教改革部分) (展开)
0 有用 江户川之梦 2020-01-28 00:16:42
4 有用 巴老信徒 2020-05-10 20:38:03
对文明主线之论述深度,少有书籍可出其右,分析鞭辟入里、金橘满篇(似乎法国哲人总能抓住时代思潮之精髓)。作者归纳之欧洲文明特征,可能正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之深层原因。作者晚年担任过法国首相,“文明”这一贯通文化、宗教、哲学、政治之宏大课题,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大视野很难摆布好,全书行文就像一位老教授娓娓道来。整体上,作者属于唯物史观下的历史决定论,一股浓浓的黑格尔气息,部分立场也难免陷入决定论而有失... 对文明主线之论述深度,少有书籍可出其右,分析鞭辟入里、金橘满篇(似乎法国哲人总能抓住时代思潮之精髓)。作者归纳之欧洲文明特征,可能正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之深层原因。作者晚年担任过法国首相,“文明”这一贯通文化、宗教、哲学、政治之宏大课题,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大视野很难摆布好,全书行文就像一位老教授娓娓道来。整体上,作者属于唯物史观下的历史决定论,一股浓浓的黑格尔气息,部分立场也难免陷入决定论而有失偏颇。比如:关于基督教的影响,则过于侧重教会,而且对教会组织之洗地不惜笔墨,潜台词人类对于宗教的需求只有基督教可满足,于是所有教会之罪恶似乎成了必要之恶,这不是黑格尔“凡存在者皆合理、个体应服从整体绝对”之生动写照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