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形成》的原文摘录

  • 作为对城市探讨的一个总结,我们可以从1938年出现的两个较具判断力的定义开始。L·沃思(L. Worth)认为城市是“一个相对较大,密度较高,由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组成的永久性的定居地”。芒福德认为,城市是“权利与集体文化的最高聚集点”。而以下则是作者Spiro Kostof对城市基本前提的解释。 (查看原文)
    2赞 2014-03-01 17:26:34
    —— 引自第37页
  • 从杰里科到马恩—拉瓦雷是一个漫长的进程,Spiro的这种试图用主题研究的方法涵盖整个城市历史的愿望是建立在矛盾基础之上的。在物质形体方面,城市的寿命极其长久,正如万斯所说: 城市最持久的东西是它的物质体,城市的物质提有着不同寻常的耐久性,在适应新的经济需求和体现时代风尚的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物质内容,同时又为现在和将来的人们保存过去城市文化的痕迹。 城市社会的变化多任何其他形式的人类集合体,经济变革常常最快、最激烈地发生于城市、移民的首选目标也是城市中心,这时的城市在转化乡村移民的过程中担当了关键角色,同时知识风暴也是在城市中表现的最为剧烈。 (查看原文)
    2赞 2014-03-01 17:26:34
    —— 引自第37页
  • 我所关心的问题是,城市如何及为什么会形成他们各自的相貌。 形式本身并不能充分说明其背后的意图。只有当我们熟悉了产生这种形式的文化时,才能正确地“解读”这种形式。 我所关心的是真正的城市——它们的产生和存在时的情形。我之所以会关注某些城市设计理论,或某些为证明某种观点及提出某种乌托邦(Utopiag)构想而作的抽象的城市设计方案,是因为他们与实际的城市建造活动有着切实的联系。 我使用“城市进程”这一提法的另一方面含义,也是本书的中心目的所在。它指的是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城市发展的物质变化。他们常常将城市形式看作是一个有限的、完成了事的事物,一个复杂的对象。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所确信的真实情况——即就算城市在产生指出其形态就已经非常完美,但它绝不会是已经完成的,也不会是静止的。 (查看原文)
    1赞 2014-02-28 11:54:51
    —— 引自第12页
  • 康臣学派(Conzen school)认为,这种被历史学家和建筑工作者粗略地称作城市肌理的东西,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首先是“城市平面”本身,它指的是街道体系;第二,是地块模式,即土地的分割;最后,是地块模式下的建筑布局。 当建筑史学家或者建筑史讨论城市史问题的时候,他们习惯于仅仅强调街道系统。但我们所说的城市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已有框架或已有“平面”(ground plan)基础上的城市发展经历。它通过地块结构的变化,以及地块之上的实物尺度和实物规模的变化体现出来。至少在这一点上,城市地理学那里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 (查看原文)
    2014-02-28 17:44:51
    —— 引自第26页
  • 对角线如果穿越网格,或者穿越以传统用地分块为基础的不完全规划的已建城区,那么就会形成难以再划分和难以使用的三角形街块。奥斯曼时代的巴黎对这样的街块实行的是内部调整,即在三角形的两条长街边上用地实行双向等距离背对背划分,越窄处进深越浅,到了尖角位置就变成一个或几个单进深的用地。 圆形广场的做法起源于风景设计,在风景设计中,它指的是林地中一块较大的圆形空地。这种手法起初是在城市之外传播。钱博德庄园中的花园可能是第一个使用这种圆形广场手法的花园实例,在圆形空地中,女士们一起进行社交活动,追逐野猪,或者沿放射状的林间道路去森林中捕鹿。 在英国,城市内的圆形广场就是所谓的「蜘蛛网」它的主要网格由放射状道路和与放射道路相垂直的环路组成。雷恩和伊夫林所作的大火后的伦敦规划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之后,在埃德温 勒琴斯所做的新德里规划中又再一次出现。其设计启发可能来自于 D 斯佩克 1608 年所著的《城堡建筑》等一些书籍,甚至也可能来自帕马诺瓦城本身。 壮丽风格在小城镇行不通。他既不切实际也不太谦虚。人们需要在深远、宏大的街景体系中体验壮丽风格的存在,因此,壮丽风格与地形及已有城市结构之间的关系是武断的,它的效果通常是雄伟而夸张的。一般来说,在壮丽风格设计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集权的政府。 它带着这唯一的目的穿越城市,沿途炫耀着凯旋门、方尖碑和独立喷泉这些城市纪念物。所有这些建筑的表演将一般城市中的不整洁之处掩盖了起来。在这一宏伟外壳的包裹之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继续着各自平凡的存在,而一旦这座壮丽城市的高尚事业需要民众陪村的时候,我们随即能够聚合成人群参与到其中。 林荫大道(Boulevards)最初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道边界。它的结构依附于城墙,巴洛克时期,城墙通常是有厚度的土夯壁垒而不是石砌的薄墙。在土壁上植树的行为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末期。斯佩克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土地绿化后可以使前来侵... (查看原文)
    Kaka Yuan 1赞 2017-05-18 22:12:0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壮丽风格
  • 从美索不达米亚的梯形金字塔,到埃菲尔铁塔,他们都是独一无二信标,它们的高度除了具有象征性意义之外并无特别的实际功用。没有人在中世纪的钟塔或美国国会大厦的穹顶中生活或者工作。而摩天楼却是为了功能的目的有条不紊地堆砌而成的,象征性只是一种副产品。 雷恩在 1666 年伦敦大火之后建造了一批尖塔,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一次试图从整个城市的尺度复兴哥特式轮廓的行动。 中世纪的市镇自治政府从自身的权力地位考虑,对这种私有化天际线的态度是复杂的。对于城市整体利益来说这是一种现实的危害。 许多史料充分显示,自治体当局不断地并严格地限制塔楼式住宅的高度,并且还维护自治体利益的名义出发拆除了许多塔楼。 中世纪的城市形式需要在视觉上昭示当时占主流的社会与政治秩序,所以必须确保任何一座塔楼都不能高过市政厅,这样对于私人利益而言,公共秩序的主导地位就可以在天际线上表现出来。 剧烈的转型——如工厂烟囱和公司摩天楼的崛起,象征着文化的剧变。当火车站塔楼及其附属的旅馆大厦模仿城市大教堂的模样将自己的轮廓举向天空的时候,我们知道旧的价值已经被削弱,或者被覆盖了。当城市中心最终聚集着高层办公楼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城市形象已经屈服于私人企业自我宣传的渴求。最终天际线是在协商与交涉中达成的象征。那些影像之所以出现在城市天际线,是因为他们获得了出场资格。 苏联独立式摩天楼的标准形式是以长方形体量为基础,逐步向上收缩,最终集中于一个纤细的尖顶。这种形式不可避免地使其获得了「结婚蛋糕」的称号,德国人称其为甜食店风格。 如果我们仍然相信城市是人类创造物中最为复杂的物品,如果我们进一步相信,城市是一种积累性的、世代相传的东西,它凝集着我们社会共同体整体的价值,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会如何共同生活的空间环境的话,那么控制它的设计便是我们机器的责任。 (查看原文)
    Kaka Yuan 1赞 2017-05-18 22:12:2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城市天际线
  • Of the almost 3,000 towns in the Holy Roman EMpire only about 12 to 15 had over 10,000 inhabitants. (查看原文)
    阿北 6回复 1赞 2011-01-27 00:11:22
    —— 引自第37页
  • Behind every enormous city of this sort, at least in the pre-industrial era, there lies a vast, centralized state. Without its ruler, the city is bound to wither or collapse. (查看原文)
    阿北 6回复 1赞 2011-01-27 00:11:22
    —— 引自第37页
  • Cities come in clusters. A town never exists unaccompanied by other towns. "The town only exists as a town in relation to a form of life lower than its own... It has to dominate an empire, however tiny, in order to exist." "Une ville sans mur n'est pas une ville" (a city without walls is not a city) in the final analysis a city rests on a construct of ownership. (查看原文)
    阿北 1回复 3赞 2011-01-27 00:12:42
    —— 引自第38页
  • since it is often the case with regular plans like grids that the building activity within each block is of a great diversity while the total pattern remains unaffected. (查看原文)
    阿北 1赞 2011-01-27 00:14:02
    —— 引自第53页
  • without the force of tradition and a consolidated social agenda, unsupervised city-making will succumb to disorder. (查看原文)
    阿北 7回复 1赞 2011-01-27 00:15:27
    —— 引自第64页
  • 那些技术狂热分子同样也声称尊重这些建筑,他们的做法是要清除纪念性建筑周围逐渐堆积起来的时间的痕迹,让这些建筑孤立地耸立在巨大的开放空间中央,或处在某个宏大的街景的尽端。 (查看原文)
    文泽尔 1回复 4赞 2011-04-20 06:21:14
    —— 引自第82页
  • 我们研究需要的是一种同样激进但又更具普遍意义的分类方式。 (查看原文)
    2014-02-28 17:57:05
    —— 引自第27页
  • 凯文·林奇的最后一本著作《优秀的城市形式》(Good City Form, 1981年)是我所知道的将城市形式历史的缜密思考和城市设计理论成果结合得最好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林奇建立了一个有助于观察研究的组织体系。他设立了三个类别——即三种“标准型模式”,他的分类与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关联较少,而更多低时与城市原始意向或者城市的自我理解相关。 在林奇的类型当中,“宇宙”模式,或者叫神圣城市,将平面布局作为对宇宙和神性的一种解释。这一类型还包括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规划中的那一些特别强调权力的理想平面。这类模式在设计上的特点是纪念性的轴线、围合体及城门、主导性地表、对规则网格的依赖及等级型的空间组织。 “实用模式”,或者叫机器型的城市,是“真实、实用和冷静”的,丝毫不存在奇幻的成分。这样的理念造就了殖民地城市、企业城市、美国投机开发过程中的方格网城市、勒·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Radiant City)、较近的英国阿基格兰设计组(Archigram group)的发明创造以及意大利保罗·索莱里(Paolo Soleri)的生态型建筑(arcology)。在这类模式中,城市“由小型的、自主的、无差别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联系形成巨大的机器,这些机器能够完成不同的功能和动作”。 “有机”模式,或者叫生物型城市,将城市看作生命体而不是机器。这种城市有着明确的边界和最适宜的尺度,有一种和谐而不可分割的内部结构,以及一种有节律的行为,在不可避免的变化面前仍能保持平衡状态。这类模型的创造者是弗雷德里克·劳格迪斯(Greenbelt Towns)和画境式郊区,所以这类模式基本上表现出比较单一的形态。 (查看原文)
    2014-03-01 11:30:15
    —— 引自第15页
  • 众多关于城市起源的学说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常常将人们带入鸡与鸡蛋的循环论当中。到底是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为城市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还是城市的形成导致了这些元素的出现? 哈罗德·卡特的新著作《城市历史地理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Historical Geography,1983年)中提出:“在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变化进程中能否分辨出导致城市形式产生的那个单一的、自律的诱发因素,这一点非常令人怀疑……无论经济、战争或技术引发了社会组织中得怎样的结构性变化,这些结构性变化一定要得到某种当政机器(instrument of authority)的支持才能获得制度化的持久性。” 我们是否应该达成一种共识,不去在有关城市起因的某个单一问题上过多地纠缠?上述任何一种促成因素都并非不重要一个有力的生态基础,一个便利的商贸地点,一个涵盖大规模灌溉工程、冶炼术和牲畜驯养术等多方面能力在内的先进的基础基础,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体系,一个强有力的政体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与城市的产生密切相关。关键在于,在某些城市的产生过程中,各种元素的作用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机关不同的元素诱发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或者更简单地说,促使城市产生的原因可能也正是城市将为之效力的目标。 (查看原文)
    2014-03-01 12:09:35
    —— 引自第31页
  • 形式本身并不能充分说明其背后的意图。只有当我们熟悉的产生这种形式的文化时,才能正确的「解读」这种形式。 就算城市在产生之初其形态就已经非常完美,但他决不会是已完成的,也不会是静止的。每天有无数个有意无意的行为改变着它,而这种改变只有经过相当长时间之后才会被察觉。城墙被推后又填上了其他的东西;曾经非常理性的网格慢慢的变得含混;尖锐的对角线道路穿过的纹理致密的居住街坊;铁路线侵占了墓地和水滨;战争、火灾及高速公路引桥扼杀了城市的中心区。 康臣学派(Conzen school)认为,这种被历史学家和建筑工作者粗略地称作城市肌理的东西,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首先,是「城市平面」本身,他指的是街道体系;第二,是地块模式,即土地的分割;最后是地块模式下的建筑布局。 社会主义的城市。斯大林市曾经被宣扬为东德第一个以苏联模式为原型规划建造的新城市。由于集中性的发展决策权和对土地价格差别的排斥,使得该城市从中心到边缘居住密度保持一致,并且中心区还留出了巨大的开放空间。 土耳其一座神殿中壁画的还原图。这幅画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形,在一个被人们认为是喷发着的火山的图形的下面紧密的排列着住宅,它揭示出大约公元前 6500 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聚落模式。 一个有利的生态基础,一个便利的商易地点,一个涵盖大规模灌溉工程、冶炼术和牲畜驯养术等多方面能力在内的先进的技术基础,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体系,一个强有力的政体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与城市的产生密切相关。 通过村镇联合,几个独立村庄聚集成了一个共同的社区。 在宫殿、庙宇和堡垒的附近,由于集中财富的吸引,形成服务性社区。 (墨西哥)宗教机构的行政力量如此之强大,它足以能够用一种正交体系将早先存在于那里的村庄模式彻底覆盖。 历史上许多城市的形状来自于原有城市核心基础上的以系列规划性扩建。而最有启迪意义的城市景观现象之一,就是这些新增结构与旧城市结... (查看原文)
    Kaka Yuan 2017-05-18 22:02:36
    —— 引自章节:绪论
  • 随机型城市的不规则几何性和规划型城市的有序框架。 这种风格崇尚曲线形的街道系统、片段的线条、突出的间隙和活泼的轮廓线,这类布局以主动的、模仿性的方式重新表达「有机」的宗旨。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规划而成的有机」或者更顺口一些,称之为「人为的画境」(planned picturesque)。 赫拉特可能其属于某种规则性的网格平面,但由于长期的使用使原来的清晰线条被磨损了。 欧洲城市在罗马帝国之后经历的衰退与调整的背景是众所周知的——人口减少、经济衰落,从多神崇拜的非基督教文化转化为单一基督教文化史带来的社会动荡,以及后来进入某些欧洲地区的伊斯兰教的影响。在新的社会结构中,没有了剧院、斗兽场,庙宇,或者(如果在信仰基督教的情况下)浴场的位置,古典城市中的市民公共机构被废弃,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之一,便是公共空间维护力量的削弱与消失。于是,在理性秩序下,由公众持证的古罗马城市便开始解体。 第一个阶段是「解放结合规则对活动的约束」。网格对人的活动来说是生硬的,除非不得已,我们来回走动时一般不会做直角转弯。罗马帝国之后,城市市政管理瘫痪人的自然运动不久就在原来严整的网格基础上添加了步行捷径。环绕和穿越废弃的公共建筑的便道慢慢地也变成了固定的道路。 向非本地居民的商人征收的市场税是城市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一利益的驱动也使得城镇市民反对开放性的移民和城市的扩张。 对于工匠和店主来说最有利的城市布局应该是车轴形——即几条街道从中心广场市场出发向城门放射,而古罗马城市却是以十字轴为主干的网格形,广场位于或者靠近中心。于是,原有网格结构最薄弱的位置自然就会被打通,形成穿越地块的街道。 第二个阶段是「街块的重组」。在古罗马时期,住宅结构由不同家庭的独立住宅组成,一般 3~4 户住宅形成一个街块,在密度较高的城市则由公寓式住宅,即 insulae 组成。而伊斯兰城市普遍具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居住结构。人... (查看原文)
    Kaka Yuan 2017-05-18 22:04:02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有机」模式
  • 事实上,与平等主义自然对应的不仅仅是网格模式,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城市形式。无论原来的前提如何高尚,不平等的因素迟早会悄然进入。与当时提倡的自由社会相对应,中世纪的新城镇常常带有土地平均制的良好意愿。在洛特河畔的维尔纽夫这样的城镇里,靠近集市广场的地块分割的较小,目的是与他们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取得平衡。山地城镇的分隔方式是每户居民的土地与山坡的关系都较类似,但不就半宅基地的形式出现,于是有些居民便有可能在 2 倍或 3 倍大的宅基地上建造住宅。 当然,认为网格是造成城市体验贫乏和生硬的原因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任何网格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为美丽的城市,要看他如何逐渐被充实。 如果缺乏集体的管理,即使萨瓦纳这样的模范网格也很快耗尽原有的优势。依靠细心与想象力,原来彼此类同而平淡无奇的网格可能会成为滋养各种兴趣、多样性和人类丰富生活的沃土。 在埃及的古王国时代,相吉萨这类地方的工匠村落有着原始的网格系统,这是因为在单一社会目的下,网格是组织相同类型人群最好也是最快捷的方式。每一次洪水泛滥之后,人们都要对尼罗河两岸可耕种的黑土地进行重新分割,这时正交网络也是最自然的方式,因为土地上没有任何标识物。河流是一条南北朝向的线性轴,任何其他东西要么与它平行,要么顺着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方向与它垂直。 但是在《工巧论》中的一部分《曼那沙拉》的文字中,却记载着关于在网格模式基础上对印度城市进行理论性设计的精确信息,这些文字形成于大约公元前 1 世纪,但根据的原始资料则要更早的多;而在大约公元前 1000 年一份记录了一些神秘的城市和建筑条例的泥土占卜文字瓦斯图维亚,也提供了包括长方形模式在内的几何形曼荼罗城市图形。 希腊网格的分割是条状而不是块状的,城市四周由城墙大致围绕着,对早期布局的重新思考是以实现测量法为基础的,由公元前五世纪米利都的希波丹姆斯提出。 希波丹姆斯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网格方式,... (查看原文)
    Kaka Yuan 2017-05-18 22:10:4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网格
  • 我们发现史前的圣地,如英国的巨石阵,他们有着某种非常精确的宇宙图形,按照天体运行的模式引导人们的生活。由于许多古代理想城市的动机是为了要在地球上建立宇宙秩序,让城市平面成为天堂和人世之间的一种媒介,所以,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和现代罗马尼亚境内的达西亚首都应该被看作是对这类秩序的回应。现代阿塞拜疆境内具有巨大圆形墙的的波斯教湖泊圣地塔提 苏莱曼同样也是如此,其对应关系甚至更为直接。 然而根据印度史诗中的文字记载,在庙宇大解体之后出现的第一批城市当中,印度教的宇宙图形是通过神的标志或朝圣者的路线描绘出来的。这一理想图形是一系列同心圆,越接近中心的地方神性越高,这 7 个圆代表空气的 7 个层,他们代表与方位的射线在 8 处相交。而在这 56 个接触点上,布置着象首神甘奈沙(Ganesha)的儿子,甘奈沙是湿婆的儿子,也是神界的卫士。 吴哥城建于 1181 年至 1219 年之间,历时约四十年,这个城市在创造的过程中表现了印度教和佛教共有的宇宙图像。天帝居住的仙山是这个宇宙的轴心;天山的周围是一系列较低的陆地和海洋,那是人类和神灵居住的地方。吴哥城通过严格的正交型平面和奢华的装饰性建筑风格实现了一种宗教性的结构。 轴线的出现需要依靠两种诱发因素中的一个,其一是宇宙观,其二是物质和文化表征。 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地是一个稳定的立方体,而天则是圆形。空间被认为是一系列有规律重叠的方形,它的正中间是严格按照罗盘方位布置的都城。而都城的支柱则是统领南北主轴线的宫殿,宫殿朝南(其它重要建筑物也是如此),南方是朱雀的方位,象征夏与火。北方则是冬与破坏性蛮族的来源地。北的颜色是黑色,除了供奉神灵和祖先的时候外,皇帝永远背对北方。 新德里的简略平面,图中可见东西向的政府轴线(图中中央偏下位置)、轴线以北的康诺特圆形广场以及亚穆纳河边留有城墙遗迹的旧德里,或称沙贾汉纳巴德(图中右上角)。(模仿... (查看原文)
    Kaka Yuan 2017-05-18 22:11:28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图形式的城市
  • What concerns me has to do with how and why cities took the shape they did. Architectural meaning is ultimately always lodged in history, in cultural contexts. (查看原文)
    Kaka Yuan 2017-08-27 09:26:36
    —— 引自第9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