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历史和人文的维度,叙述了植物的历史及其与宗教文化的渊源;欧洲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绿色侵略与植物移民;现代人的植物崇拜;介绍了欧洲的许多植物种类,描述了植物神奇的奥秘和趣味;植物是如何引起人们对旅行的爱好的;植物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善解人意;植物的天然药房与巫医的祖传秘方;什么是植物的生物钟,科学家如何揭开生物钟之谜;植物的共生现象和植物的性关系;植物多样性等等。书中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和寓意于其中的环保意识和观念。本书德文版曾获德国青少年文学最高奖。
原文摘录 · · · · · ·
-
激烈的阳光争夺战 植物挤向阳光,就像猪们在饲料槽边挤来挤去一样。植物是吃太阳的,他们的叶子都是饕餮。每一个园艺爱好者都知道,有根的植物都想比邻居长得高,它们把叶子伸向每一个有阳光的空位置,尽可能抢在对手之前,有时甚至要爬到邻居头上去——始终向着阳光。 为了得到光明,绞杀榕使出了一条非常有效的妙计。这种巨大的植物生长在热带雨林之中,它的名字令人毛骨悚然,它是我们所喜爱的观赏植物叶榕的亲戚。 绞杀榕的种子不是在地上发芽的,而是很巧妙地在一个很高的树冠上发芽,枝桠上或树洞里的枝叶腐烂后变得像泥土一样松软,种子可以随着鸟粪落到那儿,然后就在那儿发芽。 一开始小榕树慢吞吞地生长着,但是它的根可不会像住在树上的兰科植物或凤梨属植物那样老老实实地待在“它的”枝桠上或树洞里,而是慢慢地向着寄主的树干蜿蜒爬行,然后傍着树干向下爬,如果有两条根相遇了,它们就一块儿生长,渐渐的就形成了一个栅网。 这些根一旦到达了地面,就可以一下子为榕树输送很多养分,于是榕树就很快地长大了,它用越来越多的根把寄主紧紧地包围起来,寄主再也长不胖了,榕树从土壤里抢走了寄主的矿物盐,而它最成功的行动是,展出了很多灌木状的枝条,抢走了它热烈拥抱着的寄主的阳光,就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绿色巨人也禁不起这样的长久折磨。 寄主死了。与其说是被绞死的,还不如说是饿死的。寄主枯萎腐烂后,绞杀榕在这里长得枝繁叶茂,它没有真正的树干,只有一个栅网状的空心宝塔,那是用它众多的根垒起来的。乍一看,它和热带雨林里别的树也没什么两样,还长着香喷喷的果子。不知情的观察者不会想到,为了在茂密的树丛中争夺阳光下的位置,它曾进行了多么顽强而无情的斗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页
吃太阳的家伙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吃太阳的家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像八爪鱼一样伸出柔软的触角吧
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因为它的范畴不合我的气场而忽略掉这本书。幸好,现在我正逐渐将自己培养成八爪鱼一样,将触角柔柔的伸展开,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的搜罗、接纳、消化。 刚刚读了短短的一章,发现确实是一本可爱的小书,作者将原本令人一...
(展开)

有趣的植物世界就应该配有趣的解说
植物的世界是很奇妙的,但是教科书式的演说既无聊又冗长,让人往往抓不住重点。 苏姗娜·保尔森活泼的语言和有趣的角度让这本书成功地成为教科书的反例。 第五章《改造世界:肉豆蔻、胡椒和土豆是如何创造历史的》尤其吸引我,马可波罗做的贡献里面包含了肉豆蔻(让人魂牵梦绕...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
激烈的阳光争夺战 植物挤向阳光,就像猪们在饲料槽边挤来挤去一样。植物是吃太阳的,他们的叶子都是饕餮。每一个园艺爱好者都知道,有根的植物都想比邻居长得高,它们把叶子伸向每一个有阳光的空位置,尽可能抢在对手之前,有时甚至要爬到邻居头上去——始终向着阳光。 为了得到光明,绞杀榕使出了一条非常有效的妙计。这种巨大的植物生长在热带雨林之中,它的名字令人毛骨悚然,它是我们所喜爱的观赏植物叶榕的亲戚。 绞杀榕的...
2011-04-06 10:15
激烈的阳光争夺战 植物挤向阳光,就像猪们在饲料槽边挤来挤去一样。植物是吃太阳的,他们的叶子都是饕餮。每一个园艺爱好者都知道,有根的植物都想比邻居长得高,它们把叶子伸向每一个有阳光的空位置,尽可能抢在对手之前,有时甚至要爬到邻居头上去——始终向着阳光。 为了得到光明,绞杀榕使出了一条非常有效的妙计。这种巨大的植物生长在热带雨林之中,它的名字令人毛骨悚然,它是我们所喜爱的观赏植物叶榕的亲戚。 绞杀榕的种子不是在地上发芽的,而是很巧妙地在一个很高的树冠上发芽,枝桠上或树洞里的枝叶腐烂后变得像泥土一样松软,种子可以随着鸟粪落到那儿,然后就在那儿发芽。 一开始小榕树慢吞吞地生长着,但是它的根可不会像住在树上的兰科植物或凤梨属植物那样老老实实地待在“它的”枝桠上或树洞里,而是慢慢地向着寄主的树干蜿蜒爬行,然后傍着树干向下爬,如果有两条根相遇了,它们就一块儿生长,渐渐的就形成了一个栅网。 这些根一旦到达了地面,就可以一下子为榕树输送很多养分,于是榕树就很快地长大了,它用越来越多的根把寄主紧紧地包围起来,寄主再也长不胖了,榕树从土壤里抢走了寄主的矿物盐,而它最成功的行动是,展出了很多灌木状的枝条,抢走了它热烈拥抱着的寄主的阳光,就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绿色巨人也禁不起这样的长久折磨。 寄主死了。与其说是被绞死的,还不如说是饿死的。寄主枯萎腐烂后,绞杀榕在这里长得枝繁叶茂,它没有真正的树干,只有一个栅网状的空心宝塔,那是用它众多的根垒起来的。乍一看,它和热带雨林里别的树也没什么两样,还长着香喷喷的果子。不知情的观察者不会想到,为了在茂密的树丛中争夺阳光下的位置,它曾进行了多么顽强而无情的斗争。 引自第17页 -- 话说,武汉植物园的中央暖房里就有这样一株从西双版纳引进的绞杀榕。
回应 2011-04-06 10:15
2 有用 鲁智深 2011-04-06
深入浅出才是真本事。喜欢这样的书啊
0 有用 寅九 2009-05-24
一位“绿拇指”写出的书,真的很好看。
0 有用 Karenzhy 2007-01-12
图书馆借阅
0 有用 发条君 2013-05-04
给小朋友看的……
0 有用 谷雨 2007-08-25
喜欢自然,喜欢植物的人,请来看看吧。它和《昆虫记》的风格不太一样,可是,看起来,仍是那样子有趣,津津有味。
0 有用 junepig 2019-10-04
感觉欧洲的植物科普作家和美国的风格满不一样。很想读一读古罗马时代的植物学著作和中世纪那些神秘的药用植物书,还想多了解一点关于德国的“小园子”运动。一些关键的生物如果能给附上拉丁名或者配上插图就好了。
0 有用 Tazool 2018-05-17
生动有趣的植物科普,立意佳,主要也喜欢这个封面
1 有用 空山 2018-01-22
不难看,但看完也没什么印象深刻的。
0 有用 菜籽 2017-09-27
不错的植物科普,有植物历史、植物基因、毒草药草等冷门知识。
0 有用 swwmms 2017-06-30
标记一下:贯叶金丝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