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是作者耗费十余年心血撰写而成,分别从文字、章句、训诂、人物、事典、意义等方面对《论语》进行了详细解读,尤其值得一提是,作者就金石文字形体与音训递变、古经籍的旁证与文理脉络的内证,检讨了《论语》文本可能的错简错字。所附的《学庸改错》中,作者亦就《大学》、《中庸》文句不畅、义理不达之处,提出多处讹正意见,同时就其哲学价值,多所发挥,极富启迪。
(1909-)祖籍安徽歙县,寄籍江苏灌云县.国立中央大学哲学西文学士(1923-1927),英国牛津大学圣体书院研究生(1937/9-1938/2),伦敦大学大学学院研究生(1938/2-1939)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1958-1960)
历任:
国立浙江大学教授(1941-1943)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43-1944)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1967-1970)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教授(1970-1980)
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1978-1980)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1981-1985)
私立东海大学荣誉讲座教授(1987-1993)
主要著作:
程氏"易学三书"(<<易学新探>><<易辞新诠>><<易学新论>>)
<<教育哲学十论>>
<<柏拉图三论>>
<<中西哲学比较论丛>>
<<中西文艺评论集>>...
(展开全部)
<<中西文艺评论集>>
此书系《论语读训解故》及《学庸改错》之合编本,恐怕是受了胡适学风的影响,“改错”之处,往往“胆大心粗”。书中所列古注,虽足参考,无益初学,有乱目之患。
一定要買一本
其实是三星半。此书是目前见到最早一本,有意识地利用一些甲骨、古文字资料,开始进入《论语》研究的书。当然,石破天惊的创建并不多。硬伤也明显,甚至三年之丧处谈伯鱼母死除服一处,在礼制上也是硬伤错误。主要有些学术史意义,还是可以翻看。
训诂学奇作,《论语》研究的另类典范,先秦思想史研究必读之作
> 更多书评 2篇
> 3人在读
> 20人读过
> 89人想读
订阅关于论语读训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过客 2012-10-26 08:34:18
此书系《论语读训解故》及《学庸改错》之合编本,恐怕是受了胡适学风的影响,“改错”之处,往往“胆大心粗”。书中所列古注,虽足参考,无益初学,有乱目之患。
0 有用 阿什米德 2012-02-28 18:08:19
一定要買一本
0 有用 久道 2024-07-27 22:52:43 四川
其实是三星半。此书是目前见到最早一本,有意识地利用一些甲骨、古文字资料,开始进入《论语》研究的书。当然,石破天惊的创建并不多。硬伤也明显,甚至三年之丧处谈伯鱼母死除服一处,在礼制上也是硬伤错误。主要有些学术史意义,还是可以翻看。
0 有用 举高高模范 2020-03-25 00:22:49
训诂学奇作,《论语》研究的另类典范,先秦思想史研究必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