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当死神渐渐走近
译者: 王威
出版年: 2005
页数: 184
定价: 68.00元
装帧: BBC书
ISBN: 9787538276459
内容简介 · · · · · ·
当死神渐渐走近,生命开始消逝,徘徊在死亡线上的人们,生与死的对比,留下曾经与现在的肖像。
一位治疗过无数病人、挽救过无数人生命的医生,临终前经常被噩梦吓醒;
一位音乐家在病床上牵挂的不是他的亲人,而是家里那只陪他度过多年的狗;
一个天使一样可爱的女孩因为母亲遗传的艾滋病,在漫长的住院期间,只是想回到家里,跟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一位敬业的警察因为长期值夜班,只能在白天入睡,梦中也会大喊“站住!别跑!警察!”;
一位前政府官员在国家统一后失业,原先享受的高福利没有了,怨声载道,一个劲地发牢骚;
一个曾在纳粹军队服过役的老人心事重重,一言不发,对瓦尔特的拍摄心怀警惕,决不提及自己的那段历史……
德国摄影师瓦尔特像拍记录片一样,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些在死亡线上徘徊的人们。这些图片曾在欧洲引起轰动,它们记录下一些人...
当死神渐渐走近,生命开始消逝,徘徊在死亡线上的人们,生与死的对比,留下曾经与现在的肖像。
一位治疗过无数病人、挽救过无数人生命的医生,临终前经常被噩梦吓醒;
一位音乐家在病床上牵挂的不是他的亲人,而是家里那只陪他度过多年的狗;
一个天使一样可爱的女孩因为母亲遗传的艾滋病,在漫长的住院期间,只是想回到家里,跟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一位敬业的警察因为长期值夜班,只能在白天入睡,梦中也会大喊“站住!别跑!警察!”;
一位前政府官员在国家统一后失业,原先享受的高福利没有了,怨声载道,一个劲地发牢骚;
一个曾在纳粹军队服过役的老人心事重重,一言不发,对瓦尔特的拍摄心怀警惕,决不提及自己的那段历史……
德国摄影师瓦尔特像拍记录片一样,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些在死亡线上徘徊的人们。这些图片曾在欧洲引起轰动,它们记录下一些人的生与死,他们中有科学家、官员、警察、作家、银行家、医生、农场主,甚至还有几岁的孩子和刚出生的婴儿。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有何差异,摄影师对他们的记录无一例外地是两张照片:一张记录他们活着时的状态;另外一张则是他们死亡后的表情。在这些人的脸上,有不甘心、平静、满怀希望,也有绝望、放弃、哭泣、害怕,还有深深的哀伤。
摄影师的拍摄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二战中面对死亡时的惨痛经历。
拍摄中,瓦尔特使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类在濒临死亡时的精神状态。编辑成册的图片在欧洲展出销售时,一销而空,接连再版,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是这组作品却获得了包括ADC金奖和荷赛银奖等纪实摄影方面最高奖项,瓦尔特也被评为德国年度肖像摄影家。
喜欢读"生命的肖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生命的肖像"的人也喜欢 · · · · · ·
生命的肖像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生命的肖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
「生命流逝,攜帶著對存在的種種失望。在祖母的唇上似乎留著一絲微笑。死亡像一位中世紀的雕刻師,在最後的平面上刻畫出她曾經小女孩兒時的面部線條。」——馬賽·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按計劃,我們將在這裡呆幾個星期。我們希望用相機和錄音機來陪伴這裡的人們走過他們人生的最後這段日子,從他們那裡了解有關生命和死亡。在以前,從童年開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對垂死的和死去的家人。那時候,死亡往往發生在家...
2020-03-19 13:38
「生命流逝,攜帶著對存在的種種失望。在祖母的唇上似乎留著一絲微笑。死亡像一位中世紀的雕刻師,在最後的平面上刻畫出她曾經小女孩兒時的面部線條。」——馬賽·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按計劃,我們將在這裡呆幾個星期。我們希望用相機和錄音機來陪伴這裡的人們走過他們人生的最後這段日子,從他們那裡了解有關生命和死亡。在以前,從童年開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對垂死的和死去的家人。那時候,死亡往往發生在家裡。今天,人們很容易就能逃避直面苦痛和死亡。死亡發生得越來越隱秘。我們對它的認識也變得模糊。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死亡在今天的時代會給人帶來比以往更大的恐懼。而這讓我們心中盼望一個對於這個走向我們每一個人,把我們帶向未知世界的過程的更好的設想。畢竟,在我們的整個生命中,沒有什麼比面對死亡更讓我們震撼的了。」
「有些故事同樣可以從它的結果開始倒敘。生命似乎都是類似的。雖然在今天的時代裡,當人們的健康狀態還很好的時候,大家並不習慣從終點出發去觀察自己的存在。很多臨終的人都很我們說起他們在尋找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之間戲劇性的聯繫: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現在?為什麼是這種方式?在這樣回顧以往時,他們對自己經歷過的一切的印象都變得濃縮,同時也更加深刻。這就像把望遠鏡倒過來看,你只能看清那些大塊的東西:我是怎樣生活的,我愛過誰,我得到了什麼,我錯過了什麼?我還能做些什麼?一位女士將她的死亡描述為『生命的畢業考』。」
「瓦爾特·捨爾思和我始終感覺驚訝的是,那些天天照顧陪伴將死者的人們,他們如何將自己生命的快樂和對死亡的知覺結合在一起,或者至少在練習這樣做。作為初學者,我們感到困難重重。在自己身上,我們感覺到一種無助。」
「在我們製作這本書的若干年中,我們一再地意識到,一個知道自己即將面對死亡的人,遠遠還不相信,死亡真的會發生。我們多次遇到這種分裂心態,以至於我們漸漸相信自己有一天可能也會寶馳這種心態。」
「今天,誰也不願意被任何事提醒自己也是會死的,尤其不願意通過直面將死的人想到自己的死亡。」
「我們曾經一起歡笑,一起沉默,有時候我們嘗試去安慰他們,或者去握住他們的手。最後一次拍照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成為了某種告別禮。伴隨著那種無所抱怨,所有曾經的希望和內心的爭鬥從此都結束 ,而這種無所抱怨往往卻讓人難以承受。同時,看到死亡如何給一張面孔帶來怎樣的平靜,是讓人安慰的。很多人看上去真的很安詳。」
回应 2020-03-19 13:38 -
死亡是很沉重的事。你相信我不会错。它有一切主宰权,我根本不能控制。只能等待,等待,等待。事情发生了,就像它必然发生的那样发生了。我获得了生命就必须去生活,然后再放弃生命。我生下来带上尿布,走的时候还要带上尿布。大多数人希望自己走得更有尊严。我一开始也吓了一大跳。我想:哦,我的生命的尽头是这样的,但是事情是这样,是这样。生命是如何地不完美,生命的尽头就是如何地寒酸。而上帝看来就是希望你这样。所以...
2014-06-19 22:36
-
你们知道,我们对什么都不用再那么认真。如果明天我们死了,那我们就死了。如果我们还活着,那我们就活着。是的 在幡然悔悟以后,我们变得聪明了,我们有能力在任何状态下照顾好自己。因此我们什么也不在害怕。我们内心和谐,充满耐心地等待着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因为我们知道此后我们要去哪里。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所以我们说这是“活着时已经死去”。
2014-06-19 22:34
-
“只有当我们不再把死亡当作禁忌,我们才能建立起一种与自己的死亡之间的人性的关系。” ——希思黎·萨德斯 早听说这本能震撼心灵的书了,搜索才发现出了新的版本,且只有当当网才有销售。 一篇篇艰难地读完,每次都似乎有巨石撞击心脏,难受而令人深思。我们常谈论幸福、快乐及未来,却很少谈论死亡,谈论这能让人真正领会生命意义的现象,这是回避痛苦还是逃避深刻?这本书,让我重新有了对生活意义的新的看法!
2011-11-29 17:52 1人喜欢
-
蛛蛛 (我不是无所事事,我是在消化)
可以看出,之前有过更多留恋更多恐惧、做过更多挣扎与奋斗的人,走的时候反倒平静。 汤姆·彼得斯在他60岁的时候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刻下这样的文字:“他本来可以成就一些非凡的业绩,但他的老板却不让他那样做。”他希望生命能够再延续几年,他希望墓碑上的文字是:“他曾经是一个‘玩家’”。 而对死亡与生活,我还没有认真想过。 “我把每个睡醒后的早晨都当成一件礼物,因为这表示还有一天可以工作。”贝聿铭的这句话...2012-09-04 14:39
可以看出,之前有过更多留恋更多恐惧、做过更多挣扎与奋斗的人,走的时候反倒平静。 汤姆·彼得斯在他60岁的时候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刻下这样的文字:“他本来可以成就一些非凡的业绩,但他的老板却不让他那样做。”他希望生命能够再延续几年,他希望墓碑上的文字是:“他曾经是一个‘玩家’”。 而对死亡与生活,我还没有认真想过。 “我把每个睡醒后的早晨都当成一件礼物,因为这表示还有一天可以工作。”贝聿铭的这句话总嫌矫情。还是乔布斯更本色。他说,他每天早晨都要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愿意做我今天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是否定的时候,他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刻到了。
回应 2012-09-04 14:39 -
你们知道,我们对什么都不用再那么认真。如果明天我们死了,那我们就死了。如果我们还活着,那我们就活着。是的 在幡然悔悟以后,我们变得聪明了,我们有能力在任何状态下照顾好自己。因此我们什么也不在害怕。我们内心和谐,充满耐心地等待着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因为我们知道此后我们要去哪里。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所以我们说这是“活着时已经死去”。
2014-06-19 22:34
-
「生命流逝,攜帶著對存在的種種失望。在祖母的唇上似乎留著一絲微笑。死亡像一位中世紀的雕刻師,在最後的平面上刻畫出她曾經小女孩兒時的面部線條。」——馬賽·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按計劃,我們將在這裡呆幾個星期。我們希望用相機和錄音機來陪伴這裡的人們走過他們人生的最後這段日子,從他們那裡了解有關生命和死亡。在以前,從童年開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對垂死的和死去的家人。那時候,死亡往往發生在家...
2020-03-19 13:38
「生命流逝,攜帶著對存在的種種失望。在祖母的唇上似乎留著一絲微笑。死亡像一位中世紀的雕刻師,在最後的平面上刻畫出她曾經小女孩兒時的面部線條。」——馬賽·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按計劃,我們將在這裡呆幾個星期。我們希望用相機和錄音機來陪伴這裡的人們走過他們人生的最後這段日子,從他們那裡了解有關生命和死亡。在以前,從童年開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對垂死的和死去的家人。那時候,死亡往往發生在家裡。今天,人們很容易就能逃避直面苦痛和死亡。死亡發生得越來越隱秘。我們對它的認識也變得模糊。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死亡在今天的時代會給人帶來比以往更大的恐懼。而這讓我們心中盼望一個對於這個走向我們每一個人,把我們帶向未知世界的過程的更好的設想。畢竟,在我們的整個生命中,沒有什麼比面對死亡更讓我們震撼的了。」
「有些故事同樣可以從它的結果開始倒敘。生命似乎都是類似的。雖然在今天的時代裡,當人們的健康狀態還很好的時候,大家並不習慣從終點出發去觀察自己的存在。很多臨終的人都很我們說起他們在尋找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之間戲劇性的聯繫: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現在?為什麼是這種方式?在這樣回顧以往時,他們對自己經歷過的一切的印象都變得濃縮,同時也更加深刻。這就像把望遠鏡倒過來看,你只能看清那些大塊的東西:我是怎樣生活的,我愛過誰,我得到了什麼,我錯過了什麼?我還能做些什麼?一位女士將她的死亡描述為『生命的畢業考』。」
「瓦爾特·捨爾思和我始終感覺驚訝的是,那些天天照顧陪伴將死者的人們,他們如何將自己生命的快樂和對死亡的知覺結合在一起,或者至少在練習這樣做。作為初學者,我們感到困難重重。在自己身上,我們感覺到一種無助。」
「在我們製作這本書的若干年中,我們一再地意識到,一個知道自己即將面對死亡的人,遠遠還不相信,死亡真的會發生。我們多次遇到這種分裂心態,以至於我們漸漸相信自己有一天可能也會寶馳這種心態。」
「今天,誰也不願意被任何事提醒自己也是會死的,尤其不願意通過直面將死的人想到自己的死亡。」
「我們曾經一起歡笑,一起沉默,有時候我們嘗試去安慰他們,或者去握住他們的手。最後一次拍照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成為了某種告別禮。伴隨著那種無所抱怨,所有曾經的希望和內心的爭鬥從此都結束 ,而這種無所抱怨往往卻讓人難以承受。同時,看到死亡如何給一張面孔帶來怎樣的平靜,是讓人安慰的。很多人看上去真的很安詳。」
回应 2020-03-19 13:38 -
死亡是很沉重的事。你相信我不会错。它有一切主宰权,我根本不能控制。只能等待,等待,等待。事情发生了,就像它必然发生的那样发生了。我获得了生命就必须去生活,然后再放弃生命。我生下来带上尿布,走的时候还要带上尿布。大多数人希望自己走得更有尊严。我一开始也吓了一大跳。我想:哦,我的生命的尽头是这样的,但是事情是这样,是这样。生命是如何地不完美,生命的尽头就是如何地寒酸。而上帝看来就是希望你这样。所以...
2014-06-19 22:36
-
你们知道,我们对什么都不用再那么认真。如果明天我们死了,那我们就死了。如果我们还活着,那我们就活着。是的 在幡然悔悟以后,我们变得聪明了,我们有能力在任何状态下照顾好自己。因此我们什么也不在害怕。我们内心和谐,充满耐心地等待着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因为我们知道此后我们要去哪里。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所以我们说这是“活着时已经死去”。
2014-06-19 22:3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大塊文化 (2008年05月27日)9.1分 1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豆瓣评分>9的书(100人以上) (阿獠)
- 电影学院四年个人读书清单 (杜扬Seatory)
- 【九星】书 (传奇☂)
- 给医学生的非专业书 (柳叶刀.)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生命的肖像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莜麦 2008-10-19
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秘密吗?
0 有用 [已注销] 2013-03-16
找不见几年前苏送我的这本书,无意中同人提起,至今仍能忘第一次看这本书时的震撼。
0 有用 N多松鼠 2008-05-12
很震撼,生命的一种存在
0 有用 凌晨的猫 2009-01-19
弥留之际的人。
0 有用 满[已注销] 2010-07-29
2008-12-29 想看 2010-7-27 @木's
0 有用 平安是福 2020-10-29
每个人在临近死亡那一刻,都是迷茫和无助的,面对死亡,人人平等,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0 有用 超人住在氪星球 2020-09-21
十几年前看的 当时包括现在都非常恐惧死亡 但是这本书给到了一些平静
0 有用 🕳 2020-07-22
没什么感觉
0 有用 抓马小姐不抓马 2020-03-19
「我們不願錯過任何一次相遇」
0 有用 hseii 2019-09-24
只有勇于面对死亡,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我很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