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3 南瓜小米粥 2016-10-22 20:20:34

    不明白评分为何这么高,作者很傲慢无知地在讲历史读了几页实在读不下去

  • 58 黑刀 2011-07-07 14:31:45

    “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是,朱元璋何时背叛了农民,成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太祖皇帝地下有知,一定会龙颜大怒。”张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起来过瘾,令人拍案叫绝的桥段随处可见,酣畅淋漓。

  • 58 平成少女牛肉丸 2013-09-05 18:45:57

    张宏杰的思想应该是很深刻的,只不过很多地方不敢写透。太可惜了。

  • 28 三年之后又三年 2014-05-11 14:37:05

    罗胖在节目中说读历史读到深处就会读出一种悲悯之心,以前对历史的印象一直是无法改变的过去发生的事情而已,逐渐了解的多了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记录,成王败寇自古如此,历史向来属于胜利者,善变的人性自然会影响历史真相的流传,那我们这些后人想要通过白纸黑字了解相对真实的历史又何其难呢。 悲悯之心好像提供了一个切入口,历史上会有绝对的白痴,怎么会有绝对的坏蛋呢,抱着悲悯之心,在了解当时的大环境的基础上,在尝试着去理解当时的人,那历史将是另一种景象,其实生活也是如此。

  • 56 季米 2017-11-20 09:19:07

    这本书关于中国的文化心理的一些分析很到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需要借古讽今,因为其实也就这么回事。那时也反腐败,结果无论如何都没有用,问题肯定是治标不治本,用道德约束人性,用运动取代制度,这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总是令人叹息,不断地重复,没有制度的创新,无法给人以安全感。我们在骨子里渴求安定、恐惧变化、习惯服从、迷信权力,到底是文化选择了制度,还是制度造就了文化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看多了中国的历史,只有闷得慌的份,确实因为太黑暗了,简直就是千年的暗室。看看朱元璋大杀功臣,看看张献忠杀人如麻,只有让人脊髓发凉,毛骨悚然,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一种什么感觉?实在让人透不过气来啊。

  • 13 扭腰客 2016-12-30 09:56:38

    张宏杰成名作,思路清晰,文笔朴实,但很多事情没有深挖。有很多人看不起当年明月,说只顾着生硬搞笑,但其实“明朝那些事儿”的思辨力可并不差呀。好在张宏杰后来的几本书,是越来越好的。

  • 17 高地清风 2011-09-05 01:58:31

    最喜吴三桂,最叹吴三桂

  • 15 狄特里希 2019-06-09 17:35:45

    解明朝那些事的毒

  • 14 黄不胖 2012-05-19 18:19:04

    明代开国者,权术家,清官,太监,流寇,叛徒和英雄的精神分析。

  • 21 小瓜 2018-02-05 01:00:11

    写张献忠那章,被利器一杆子插进心脏的震动,全身像被摄魂怪包围了一般寒冷。读毕大歔一口气。劫后余生、无限轮回。

  • 14 科学少女果冻妹 2013-10-03 20:59:44

    作为作者的粉丝却直到今天才读完他的成名作,实在惭愧。。。张宏杰写历史人物的文笔真是绝了,他真的让人感受到了:历史比小说更好看。。。

  • 23 老白 2007-01-13 03:29:07

    一塌糊涂,这是此人的自言自语,根本跟历史没关系

  • 22 流苏幕遮 2013-01-27 20:54:53

    书中能够嗅得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的淡淡味道,然而却独辟蹊径的采用一些现代的心理以及社会学方面的名词来装点古人。对明史的研究,在这几年掀起了一股新的高潮。原因很简单,本朝帝业,甚类大明。

  • 9 百里 2018-01-24 12:48:56

    8.0 张宏杰选择了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和郑成功这7个人物来写明朝的历史,夹叙夹议,行文中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张宏杰的价值取向是反专制反奴性反暴力反实用主义的,他认为皇权专制与农民起义是封建帝国的一体两面,主张人道主义和开启民智,赞赏理想主义与少年心性。我收获比较大的是张献忠那篇,对张献忠屠川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人性之恶、人性中的暴力之激发有新的认识

  • 15 不文 2014-01-01 01:26:41

    既反实用主义,又入彀中,实为不智,若为大明劫数的笔调,又显调侃之意。唉,唯一有太祖有暗和的亮点,也属晨星,不过尔尔。

  • 7 安德烈大叔 2013-09-22 14:28:34

    有见解有热情,人物均入木三分,偶尔可感觉到作者提笔中的谨小慎微与犹豫,挖掘以史叙史有可能会更接近真实的历史状态,七张面孔没有张居正有点可惜,人格特质的分析也偶尔会让我反感…近期刚好去了明孝陵,神道上脚步有点沉重

  • 7 ei白 2021-04-20 14:05:37

    作者真的很想用大格局和宏观来装饰自己的文章,但基本上呈现出这样的事实:自以为是的想象,毫无根据的推测,浅薄片面的结论。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观点,但如果是教师、作家、名人,就不该对历史有这种傲慢的态度,毕竟只有普通人和门外汉才有无知的特权。

  • 7 大河上下 2019-09-03 13:58:31

    最近深深的爱上了这个作者,买了好多他的书,也竟然都看完了。。。我好爱这个银行职员

  • 6 edwardyang 2014-04-13 17:24:22

    “一切历史都是近代史”,果然~

  • 5 不是柠 2018-02-27 19:35:40

    一些大国治民的方法延顺至今,甘于出生,甘于命运,剪掉身上自由的脐带,做个充耳不闻的文明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