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叙事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结构主义学说推动下形成的一种新兴理论,它代表着当代小说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具有巨大的理论潜力。本书从叙事文本、叙事功能、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事声音、叙事作品的接受等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该书不仅对西方当代叙事学家,如巴尔特、托多罗夫、布雷蒙、格雷玛斯、热奈特、查特曼等人的学说作了精辟扼要的分析,也阐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家的独特贡献。全书深入浅出,注重对具体文本的分析,是带领你跨入叙事学之门的一位最佳向导。 收起>>
目录 顶部
引言
一 叙事文本
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
……
二 叙事功能
叙事功能的定义
……
三 叙事语法
叙事之“事”
……
四 叙事时间
顺序
……
五 叙事情境
叙事角度与叙事情境
……
六 叙述声音
叙述者 作者 隐含作者
……
七 叙事作品的接受
阅读 符码 “萨拉金”
……
...
叙事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结构主义学说推动下形成的一种新兴理论,它代表着当代小说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具有巨大的理论潜力。本书从叙事文本、叙事功能、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事声音、叙事作品的接受等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该书不仅对西方当代叙事学家,如巴尔特、托多罗夫、布雷蒙、格雷玛斯、热奈特、查特曼等人的学说作了精辟扼要的分析,也阐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家的独特贡献。全书深入浅出,注重对具体文本的分析,是带领你跨入叙事学之门的一位最佳向导。 收起>>
目录 顶部
引言
一 叙事文本
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
……
二 叙事功能
叙事功能的定义
……
三 叙事语法
叙事之“事”
……
四 叙事时间
顺序
……
五 叙事情境
叙事角度与叙事情境
……
六 叙述声音
叙述者 作者 隐含作者
……
七 叙事作品的接受
阅读 符码 “萨拉金”
……
附录:《萨拉金》
作者简介 · · · · · ·
罗钢,1954年3月生,曾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叙事文本
第一节 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
第二节 转喻与隐喻∶叙事文本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象征∶叙事文本的诗意内涵
第四节 文本的肌理
第二章 叙事功能
第一节 叙事功能的定义
第二节 俄国民间故事的二十一种叙事功能
第三节 功能模式∶ 故事下面的故事
第四节 中国"赏善惩恶"故事的叙事功能分析
第三章 叙事语法
第一节 叙事之"事"
1. 故事与事件
2."核心"与"卫星"
3.惊奇与悬念
第二节 叙事语法种种
1.叙事逻辑
2.角色模式与语义方阵
3.叙事句法
第三节 "定婚店"∶ 一个叙事学的个案分析
第四章 叙事时间
第一节 顺序
第二节 时距
第三节 频率
第五章 叙事惰境
第一节 叙事角度与叙事情境
第二节 叙事人称
第三节 叙事聚焦
第四节 叙事方式
第五节 叙事情境的类型及其转换
第六章 叙述声音
第一节 叙述者 作者 隐含作者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三种类型
1.缺席的叙述者
2.隐蔽的叙述者
3.公开的叙述者
第七章 叙事作品的接受
第一节 阅读 符码 "萨拉金
第二节 文本与读者
第三节 可理解性与不可理解性
附 录∶《萨拉金》
· · · · · · (收起)
喜欢读"叙事学导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叙事学导论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叙事学导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 更多书评 3篇
-
《叙事学导论》第三章 叙事语法 布雷蒙的叙事逻辑 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语义方阵 托多洛夫对叙事句法的分析 ——————第一节 叙事之“事”—————— 【一、故事与事件】 【1.时间】 【2.空间】 同一空间,作者安排了在三个层面上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空间最底层,是一群在大街上挤挤撞撞的民众。 空间最高层,艾玛和罗道尔夫正在从窗口观看这个场面。 作者通过将官员的大吹大擂与二人虚假的情话在空间上交叉并置在一起,产...
2020-10-23 23:35
《叙事学导论》第三章 叙事语法
布雷蒙的叙事逻辑
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语义方阵
托多洛夫对叙事句法的分析
——————第一节 叙事之“事”——————
【一、故事与事件】
【1.时间】
【2.空间】
同一空间,作者安排了在三个层面上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空间最底层,是一群在大街上挤挤撞撞的民众。
空间最高层,艾玛和罗道尔夫正在从窗口观看这个场面。
作者通过将官员的大吹大擂与二人虚假的情话在空间上交叉并置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绝妙的反讽效果。
现代小说中,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空间并置的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某一具体场面扩大到小说的整体结构。
任何叙事中,时间和空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不同的叙事传统对二者的倚重却各有不同。
【3.人物】
【4.因果关系】
82页
回应 2020-10-23 23:35 -
第二章 叙事功能 人类心灵具有一种先天的普遍结构,其它如语言结构 神话结构 故事结构都是由最深层的心灵结构衍生出来的。 ————第一节 叙事功能的定义———— 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 叙事功能概念 ————第二节 俄国民间故事的三十一种叙事功能———— ————第三节 功能模式:故事下面的故事—————— 第一步,给故事的各个部分安上各种功能 从理论上说,所有一百个俄国民间故事都是这一个基本的叙述结构模式的...
2020-10-23 23:34
-
第一章 叙事文本 叙事学的文本分析,是从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开始的 【第一节 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 【隐喻与转喻的对立】 雅各布森《语言学基础》 语言,涉及两种行为,选择和组合 比如“僧敲月下门”,不能说成是“门敲月下僧” 【与选择相关的是相似性,暗含着某种替换的可能】选择的过程产生隐喻,因为隐喻的基础就是相似性的替换。“桃之夭夭”,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焕发的新嫁娘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二者才能构成一种隐喻。 ...
2020-10-23 23:34
第一章 叙事文本
叙事学的文本分析,是从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开始的
【第一节 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
【隐喻与转喻的对立】
雅各布森《语言学基础》
语言,涉及两种行为,选择和组合
比如“僧敲月下门”,不能说成是“门敲月下僧”
【与选择相关的是相似性,暗含着某种替换的可能】选择的过程产生隐喻,因为隐喻的基础就是相似性的替换。“桃之夭夭”,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焕发的新嫁娘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二者才能构成一种隐喻。
【转喻以相近的联想为基础】转喻与举隅法有密切联系,如“记得绿葛处,处处怜芳草。”→绿罗裙,心爱的姑娘的举隅的描写,接近联想。
→→→隐喻属于语言的选择轴,转喻和举隅属于语言的联想轴。
隐喻本质上是语言的垂直关系,转喻从本质上说是横向组合的。
隐喻和转喻的对立实质上代表了语言的共时性模式(直接的 并存的 垂直的关系),和历时性模式(序列的 相继的 线性发展的关系)的二元对立。
——————第二节 转喻与隐喻:叙事文本的两种类型——————
《毛猿》
《边城》中一段举隅式的描写,整个描写都是以“邻近性”为基础的,这种描写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是十分普遍的。
——————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界限】最深刻的区别,在于文本的语言构成中。
【现代主义作品】隐喻和象征意味《到灯塔去》《虹》《尤利西斯》《红高粱》
【现实主义作品】《大卫 科波菲尔》《卡斯特桥市长》《芙蓉镇》,举隅式作品
第三节 象征:叙事文本的诗意内涵
诗韵的目的不是把一组音韵相同 意义也相近的语词联系在一起,而常常是借助相同的音韵,把意义完全不同的语词联系在一起。
【转喻与隐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方面】诗沿着转喻的轴线发展,遵循邻近性的原则。【另一方面】从整体上,萧瑟秋景和壮士之间,存在一种隐喻的关系。
——————
隐喻的本质是诗性的。一部作品可以通过隐喻来丰富 扩大 深化文本的诗意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是作者从时间中赢得的空间。隐喻是在垂直轴。暗指引导搜寻,捕捉隐藏在意象中的种种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在无形中大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
——————
张爱玲的《怨女》,几个隐喻的意象暗示了她未来的命运
透过表面文字,看到这场婚姻的浮华虚幻
第四节 文本的肌理
【一 横组合型隐喻】
【二 纵聚合式隐喻】
【三 横组合式隐喻】
【四 纵聚合式转喻】
种种不同类型的隐喻和转喻,构成了叙事文本细致的肌理
回应 2020-10-23 23:34 -
引言 叙事就是对一个/一个以上真实/虚构事件的叙述 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六十年代才脱颖而出的。 对叙事学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来自语言学,主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巨大的思想推动。 在法国,叙事学的几个主要奠基人,如罗兰巴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热奈特,都同时被看作著名的结构主义思想家 文学家 批评家 符号学家。 【几种对叙事学理论发生深刻影响的结构主义观念】 【1.语言和言语:对整体的强调】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
2020-10-23 23:33
引言
叙事就是对一个/一个以上真实/虚构事件的叙述
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六十年代才脱颖而出的。
对叙事学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来自语言学,主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巨大的思想推动。
在法国,叙事学的几个主要奠基人,如罗兰巴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热奈特,都同时被看作著名的结构主义思想家 文学家 批评家 符号学家。
【几种对叙事学理论发生深刻影响的结构主义观念】
【1.语言和言语:对整体的强调】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把语言看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用意在于突出语言系统的结构性质,确认任何具体的言语必须服从语言系统,离开这个系统就没有任何独立意义。
叙事学家借用最多的,就是语言学模式
【2.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现象的内部联系。表层结构,现象的外部联系。
结构主义者重视的是,去寻找和发现事物的深层结构。→→→他们不注意考察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分析一个系统内部如何从一个深层结构转化出众多的表层结构。用什么方式可以解释这种转化过程。
在叙事学中,对故事的普遍结构的探索,都是以这种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观念为依据的。
【3.二元对立关系】
二元对立,是他们在分析时常用的一个范畴。
二元对立不仅存在于人类思想,也存在于社会现象乃至自然现象中。
二元对立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人类思想中,二元对立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哲学和宗教中存在着大量二元对立范畴。这些对立的范畴构成了人类思想的核心。
在处理文化现象时,重要的是从多元关系中找出基本的二元对立,作为文化价值的架构/意义的来源。
【4.共时性与历时性】
索绪尔把语言看成一个符号系统,首先应该对这个符号系统进行共时研究,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研究,而不是进行历时性研究。
叙事学的研究方式基本上是共时性的,这是它和传统的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
【叙事学家们通常把叙事作品划分为三个层面】①文本②故事③叙事话语
【①文本】叙事文本
【②故事】叙事功能,叙事语法
【③叙事话语】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述声音
【④接受】叙事作品的接受
回应 2020-10-23 23:33
-
Alollo (萌死算了)
这种“草蛇灰线”法与西方近代所谓象征有几分相似,一个意象在文本中反复出现,逐渐积累其意义, 草蛇:一条蛇从草丛穿过,不会留下脚印,但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却仍存在的痕迹。灰线:拿一条缝[衣服]的线,在烧柴后的炉灰里拖一下,由于线特别轻,留下的痕迹也是很恍惚的。2019-10-06 19:39
-
Alollo (萌死算了)
布雷蒙把“叙事序列”又分为“基本序列”和“复合序列”。 基本序列:情况形成、采取行动、达到目的 复合序列:1.连接式:第一个序列的最后一个功能又是第二个序列的第一个功能 2.镶嵌式:在某一序列完成之前,插入另一个序列 3.两面式:两种不同的眼光来观察同一事件 布雷蒙认为,所有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发展可能,一是逐渐改善,一是逐步恶化 想要得到的改善:1.改善过程:得到/没得到改善 2.没有改善过程2019-10-06 19:49
-
《叙事学导论》第三章 叙事语法 布雷蒙的叙事逻辑 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语义方阵 托多洛夫对叙事句法的分析 ——————第一节 叙事之“事”—————— 【一、故事与事件】 【1.时间】 【2.空间】 同一空间,作者安排了在三个层面上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空间最底层,是一群在大街上挤挤撞撞的民众。 空间最高层,艾玛和罗道尔夫正在从窗口观看这个场面。 作者通过将官员的大吹大擂与二人虚假的情话在空间上交叉并置在一起,产...
2020-10-23 23:35
《叙事学导论》第三章 叙事语法
布雷蒙的叙事逻辑
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语义方阵
托多洛夫对叙事句法的分析
——————第一节 叙事之“事”——————
【一、故事与事件】
【1.时间】
【2.空间】
同一空间,作者安排了在三个层面上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空间最底层,是一群在大街上挤挤撞撞的民众。
空间最高层,艾玛和罗道尔夫正在从窗口观看这个场面。
作者通过将官员的大吹大擂与二人虚假的情话在空间上交叉并置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绝妙的反讽效果。
现代小说中,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空间并置的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某一具体场面扩大到小说的整体结构。
任何叙事中,时间和空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不同的叙事传统对二者的倚重却各有不同。
【3.人物】
【4.因果关系】
82页
回应 2020-10-23 23:35 -
第二章 叙事功能 人类心灵具有一种先天的普遍结构,其它如语言结构 神话结构 故事结构都是由最深层的心灵结构衍生出来的。 ————第一节 叙事功能的定义———— 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 叙事功能概念 ————第二节 俄国民间故事的三十一种叙事功能———— ————第三节 功能模式:故事下面的故事—————— 第一步,给故事的各个部分安上各种功能 从理论上说,所有一百个俄国民间故事都是这一个基本的叙述结构模式的...
2020-10-23 23:34
-
第一章 叙事文本 叙事学的文本分析,是从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开始的 【第一节 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 【隐喻与转喻的对立】 雅各布森《语言学基础》 语言,涉及两种行为,选择和组合 比如“僧敲月下门”,不能说成是“门敲月下僧” 【与选择相关的是相似性,暗含着某种替换的可能】选择的过程产生隐喻,因为隐喻的基础就是相似性的替换。“桃之夭夭”,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焕发的新嫁娘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二者才能构成一种隐喻。 ...
2020-10-23 23:34
第一章 叙事文本
叙事学的文本分析,是从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开始的
【第一节 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
【隐喻与转喻的对立】
雅各布森《语言学基础》
语言,涉及两种行为,选择和组合
比如“僧敲月下门”,不能说成是“门敲月下僧”
【与选择相关的是相似性,暗含着某种替换的可能】选择的过程产生隐喻,因为隐喻的基础就是相似性的替换。“桃之夭夭”,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焕发的新嫁娘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二者才能构成一种隐喻。
【转喻以相近的联想为基础】转喻与举隅法有密切联系,如“记得绿葛处,处处怜芳草。”→绿罗裙,心爱的姑娘的举隅的描写,接近联想。
→→→隐喻属于语言的选择轴,转喻和举隅属于语言的联想轴。
隐喻本质上是语言的垂直关系,转喻从本质上说是横向组合的。
隐喻和转喻的对立实质上代表了语言的共时性模式(直接的 并存的 垂直的关系),和历时性模式(序列的 相继的 线性发展的关系)的二元对立。
——————第二节 转喻与隐喻:叙事文本的两种类型——————
《毛猿》
《边城》中一段举隅式的描写,整个描写都是以“邻近性”为基础的,这种描写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是十分普遍的。
——————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界限】最深刻的区别,在于文本的语言构成中。
【现代主义作品】隐喻和象征意味《到灯塔去》《虹》《尤利西斯》《红高粱》
【现实主义作品】《大卫 科波菲尔》《卡斯特桥市长》《芙蓉镇》,举隅式作品
第三节 象征:叙事文本的诗意内涵
诗韵的目的不是把一组音韵相同 意义也相近的语词联系在一起,而常常是借助相同的音韵,把意义完全不同的语词联系在一起。
【转喻与隐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方面】诗沿着转喻的轴线发展,遵循邻近性的原则。【另一方面】从整体上,萧瑟秋景和壮士之间,存在一种隐喻的关系。
——————
隐喻的本质是诗性的。一部作品可以通过隐喻来丰富 扩大 深化文本的诗意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是作者从时间中赢得的空间。隐喻是在垂直轴。暗指引导搜寻,捕捉隐藏在意象中的种种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在无形中大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
——————
张爱玲的《怨女》,几个隐喻的意象暗示了她未来的命运
透过表面文字,看到这场婚姻的浮华虚幻
第四节 文本的肌理
【一 横组合型隐喻】
【二 纵聚合式隐喻】
【三 横组合式隐喻】
【四 纵聚合式转喻】
种种不同类型的隐喻和转喻,构成了叙事文本细致的肌理
回应 2020-10-23 23:34 -
引言 叙事就是对一个/一个以上真实/虚构事件的叙述 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六十年代才脱颖而出的。 对叙事学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来自语言学,主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巨大的思想推动。 在法国,叙事学的几个主要奠基人,如罗兰巴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热奈特,都同时被看作著名的结构主义思想家 文学家 批评家 符号学家。 【几种对叙事学理论发生深刻影响的结构主义观念】 【1.语言和言语:对整体的强调】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
2020-10-23 23:33
引言
叙事就是对一个/一个以上真实/虚构事件的叙述
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六十年代才脱颖而出的。
对叙事学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来自语言学,主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巨大的思想推动。
在法国,叙事学的几个主要奠基人,如罗兰巴特,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热奈特,都同时被看作著名的结构主义思想家 文学家 批评家 符号学家。
【几种对叙事学理论发生深刻影响的结构主义观念】
【1.语言和言语:对整体的强调】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把语言看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用意在于突出语言系统的结构性质,确认任何具体的言语必须服从语言系统,离开这个系统就没有任何独立意义。
叙事学家借用最多的,就是语言学模式
【2.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现象的内部联系。表层结构,现象的外部联系。
结构主义者重视的是,去寻找和发现事物的深层结构。→→→他们不注意考察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分析一个系统内部如何从一个深层结构转化出众多的表层结构。用什么方式可以解释这种转化过程。
在叙事学中,对故事的普遍结构的探索,都是以这种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观念为依据的。
【3.二元对立关系】
二元对立,是他们在分析时常用的一个范畴。
二元对立不仅存在于人类思想,也存在于社会现象乃至自然现象中。
二元对立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人类思想中,二元对立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哲学和宗教中存在着大量二元对立范畴。这些对立的范畴构成了人类思想的核心。
在处理文化现象时,重要的是从多元关系中找出基本的二元对立,作为文化价值的架构/意义的来源。
【4.共时性与历时性】
索绪尔把语言看成一个符号系统,首先应该对这个符号系统进行共时研究,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研究,而不是进行历时性研究。
叙事学的研究方式基本上是共时性的,这是它和传统的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
【叙事学家们通常把叙事作品划分为三个层面】①文本②故事③叙事话语
【①文本】叙事文本
【②故事】叙事功能,叙事语法
【③叙事话语】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述声音
【④接受】叙事作品的接受
回应 2020-10-23 23:33
0 有用 忧郁的废物 2012-11-29
真的是很好的入门书。逻辑非常清楚,例子非常明白。
0 有用 司马瑄 2011-10-05
大量参考普洛普《故事形态学》和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言不甚深,很对得起标题中“导论”两字
0 有用 mygirlcandy 2013-04-19
感觉还算是看了一些叙事学的书,但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_-#
4 有用 抑郁小兔李邦妮 2016-04-12
非常清晰明了,适合入门
0 有用 凌晨的猫 2011-03-20
很不错,没有故作艰深,最近迷上了叙事学。之后那个小说不就是一个悲催的伪娘的故事吗?蝴蝶君和它有没有渊源?
0 有用 ⛈️ 2021-02-20
(论)看了叙事语法,写得很简单易懂,叙事角度和情境和声音好像又跟申丹和热奈特的术语不一样……懵
0 有用 鱼与渔与鱼 2021-02-14
有用又有趣的专业书,深入浅出,好读!
0 有用 欠伸得很舒服 2021-01-09
读来很快,基本上和胡亚敏的叙事学内容差不多,但是凭印象里胡亚敏讲得更清楚,也更适应胡的逻辑结构。有关叙事学的书应该再深入一些了。
0 有用 沉淀 2020-12-28
叙事学入门,可以的。
0 有用 梧桐听雨 2020-12-25
格拉马斯矩阵那里分析得很有意思,读过几本国内叙事研究者的书之后总感觉有雷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