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账。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打开了自己的“灵魂的一隅”,那个隐秘的角落,他们悔恨、悲泣。为了这一天的浪费,为了这一天的损失,为了这一天的痛苦生活。自然,人们中间也有少数得意的人,可是他们已经满意地睡熟了,剩下那些不幸的人、失望的人在不温暖的被窝里悲泣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两个不同的面目,为着两种不同的人而存在。 她明白她的事情并没有绝望,能不能成功还是要靠她自己努力。总之希望还是有的,希望在自己,并不在别人。(琴) 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觉新) 他两个兄弟的思想比他的思想进步些.他们常常称他做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他自己也常说他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其实他并没有读过托尔斯泰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只是后来看到一篇《呆子伊凡的故事》. “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他的确有很大的用处,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这种生活方式当然是他的两个兄弟所不能了解的,因此常常引起他们的责难.但是他也坦然忍受了.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 (觉新) “‘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们究竟要忍受多久?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的,你们的行为确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你们都是矛盾的!’这时候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觉慧) “要这样才好。虽然是枯枝,在寒风里一点儿也不打颤。我们正应该学它的榜样。不要像那小草,霜一来就倒下去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抄 -
觉民的性情是这样:他常常是乐观的,有时也是健忘的,虽然有过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很快地就忘记了,他摊开书本便可以把心放在书上。 觉慧去了,剩下觉新一个人在房里。房里显得十分孤寂,十分阴暗,空气沉重地向他压下来。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已经失了效力,它们没法再跟大家庭的现实调和了。他为了满足一切的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但是结果依旧不曾给他带来和平与安宁。他自愿地从父亲的肩头接过了担子,把扶助弟妹的事情作为自己的生活的目标,他愿意给他们牺牲一切。可是结果他赶走了一个弟弟,又被另一个弟弟骂为懦夫,他能够拿什么话安慰自己呢? 在某一些人,事实常常是这样的:他们对于人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他们就会去求神的帮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抄
> 全部原文摘录
家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2 条 )
-
Ourui (I'm fine. Ready to die.)
-
Ourui (I'm fine. Ready to die.)
街中寥寥的几个行人匆忙地走着:留了一些脚印在雪上,就默默地消失了。深深的脚迹疲倦地睡在那里,也不想动一动,直到新的脚来压在它们的身上,它们才发出一阵低微的叹声,被压碎成了奇怪的形状,于是在这一白无际的长街上,不再有清清楚楚的脚印了,在那里只有大的和小的黑洞。 有着黑漆大门的公馆静寂地并排立在寒风里。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门开着,好像一只怪兽的大口。里面是一个黑洞,这里面有什么东西,谁也望...2015-01-22 10:07
街中寥寥的几个行人匆忙地走着:留了一些脚印在雪上,就默默地消失了。深深的脚迹疲倦地睡在那里,也不想动一动,直到新的脚来压在它们的身上,它们才发出一阵低微的叹声,被压碎成了奇怪的形状,于是在这一白无际的长街上,不再有清清楚楚的脚印了,在那里只有大的和小的黑洞。 有着黑漆大门的公馆静寂地并排立在寒风里。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门开着,好像一只怪兽的大口。里面是一个黑洞,这里面有什么东西,谁也望不见。每个公馆都经过了相当长的年代,或是更换了几个姓。每一个公馆都有它自己的秘密。大门上的黑漆脱落了,又涂上新的,虽然经过了这些改变,可是它们的秘密依旧不让外面的人知道。 引自 一 回应 2015-01-22 10:07 -
Ourui (I'm fine. Ready to die.)
这个高升在他们家里做了十年的仆人,后来染上鸦片烟瘾,偷了老太爷的字画拿出去卖,被发觉了,送到警察局里关了一些时候才放出来。他从此四处流浪,靠讨饭过活。每逢年节照例要到旧主人家讨几文赏钱。他因为穿得褴褛不敢走进公馆,只好躲在大门外,等着一个从前同过事的仆人出来,便央告他进去禀报一声。他的要求并不大,不过是几角钱,而且是在主人们高兴的时候。所以他总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久而久之,这便成为旧例了。这次他...2015-01-22 10:20
这个高升在他们家里做了十年的仆人,后来染上鸦片烟瘾,偷了老太爷的字画拿出去卖,被发觉了,送到警察局里关了一些时候才放出来。他从此四处流浪,靠讨饭过活。每逢年节照例要到旧主人家讨几文赏钱。他因为穿得褴褛不敢走进公馆,只好躲在大门外,等着一个从前同过事的仆人出来,便央告他进去禀报一声。他的要求并不大,不过是几角钱,而且是在主人们高兴的时候。所以他总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久而久之,这便成为旧例了。这次他也得到了他的赏钱。然而跟往常一样,他还躲在石狮子旁边,抚摩着冷冰冰的、但是并不拒绝他的手的石狮子,一面在想象这个时候公馆里的情景。他望着走出来的两个黑影,认得这两位少爷,尤其是三少爷曾经躺在他的床上烟灯旁边听过他讲故事。他感到亲切,他想走出去拉住他们讲话。但是他看见自己衣服破烂到这个样子,他的心马上冷了。他依旧躲在角落里,甚至蹲下来,缩成了一团,唯恐他们看见他。等到他们去远了,他才立起来追去看他们的背影。他的眼睛渐渐地模糊了,他再也看不见他们的影子。他痴痴地立在街心,让寒风无情地打击他的只穿一件破夹衫的瘦弱的身体。他揉了揉润湿的眼睛,便走了。他回过头,最后一次看了看石狮子。他走了,他无力地慢慢地走了,一只手捏着旧主人的赏钱,另一只手按住自己的胸膛。 就在这个时候,觉民弟兄在街上大步走着。他们踏过鞭炮的余烬,走过清静的和热闹的街市,走过那些门前燃着一对大得无比的蜡烛的杂货店,终于走到了张家。在路上他们想到了许多快乐的事情,但是他们却不曾想到这个叫做高升的人。 引自 十五 回应 2015-01-22 10:20
-
Ourui (I'm fine. Ready to die.)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8.2分 69224人读过
-
Waveland Pr Inc (197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8.2分 793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8.4分 4425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个李子 2011-11-22
当时觉着不错
0 有用 陆钓雪等待瑶宝 2013-04-05
年青人的刀鋒
0 有用 dormouse 2012-05-23
没好感不解释。
0 有用 superduras 2010-01-09
小学读的第一本文学书,别人惊异于那么小的孩子居然捧着那么厚的三本书看得不眠不休。我记得是一口气看完的,此后再无那种时光。
0 有用 昨日之岛 2016-01-26
补记
0 有用 Peach 2021-01-10
我可能只是不喜欢觉慧
0 有用 我是一只小小 2020-12-01
“我们是青年,不是愚人,不是畸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0 有用 迪士尼在逃豆角 2020-08-25
中国现当代艺术
0 有用 朴小米 2020-08-14
一切都可以再来,只有时间不会倒流
0 有用 Sabrina是只鸭 2020-08-09
「但這同情只是暫時的,一瞬間的,因為在各人的面前都橫著那個未知的將來,那個帶著陰鬱的樣子的未來,各人都想著自己的心事,而且都為著自己的前途充滿了疑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