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urage to Be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风干兔耳逆天版 2009-10-22 12:21:44

    蒂利希以先知的口吻预言了后虚无时代上帝的再临:The courage to be is rooted in the God who appears when God has disappeared in the anxiety of doubt. 承认存在的虚无是一种莫大的勇气,绝对信仰是在虚无深渊间的夜航;我疑故我信,我信故我在。

  • 1 一颗蘑菇 2016-04-10 23:22:38

    Smart writer hard text

  • 0 [已注销] 2011-04-10 04:39:34

    每次都是图书馆催还书了才开始读

  • 0 Hong 2007-03-21 21:08:24

    定必要花點筆墨去介紹這作者,全因他是我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20世紀極出色的哲學家、神學家,法蘭克福學派之一,霍克海默的老死、阿多諾的論文指導,但比他們走得更前,因反納粹運動而被迫逃往美國。說過不放太學術的書在這裡,但他利害之處不單在於學術,而且一般講道、評論等都有非凡洞見,本書是他最普及的著作,是當年美國所有大學的指定閱讀和坊間的best seller,接近存在主義的思想,透過分析存有的焦慮,說明什麼是「生之勇氣」。讀這書因為最近要發表論文,再讀Tillich的東西,感慨良多,尤記得當年的苦讀和一切...

  • 0 雪猫 2021-03-13 13:42:40

    找时间再读一遍

  • 0 知一 2021-06-14 02:03:47

    神学家对《存在的勇气》的讨论。因为是讲演录 ,论述不是特别透彻。 对三种焦虑的讨论的确好,但是我更喜欢Courage and Participation和Courage and Individuation中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纵向分析思想演变、横向比较异同。 我以前认为荣格方法是对存在主义的一种具体实现,现在看来不对。原因是荣格引入了最终的超越体: Self,假设了cosmic meaning。所以荣格更接近romantic naturalism,只是荣格更好地把握了个体(ego)与transcendental Self的关系。 最后一章强调the power of being-itself,有一定道理,但是作者把being-itself看成God,就不能不说是作者作为神学家的私货

  • 0 大寸 2021-08-16 03:53:57

    approachable. "The affirmation of one’s essential being in spite of desires and anxieties creates joy." p.14

  • 0 以启山林 2021-06-27 09:03:38

    anxiety of meaninglessness 催生了the courage to be as oneself, 这大概也可算得上是自性化的一个过程。 凭着这股勇气,我们寻找生命的意义,那怕最终还是无意义,那怕拥有的是the courage of despair,我们仍然勇于将这些承担下来,勇于精神的放逐、积极地生活。

  • 0 时音计 2020-07-22 06:54:04

    “写给受过高等教育思维训练的人的神学书。”

  • 0 立群 2018-03-21 17:01:46

    Inspiration *2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