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印度]弥勒论师 著
/
李安利 主编 杨航 康晓红 整理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Yogācārabhūmi-āstra
译者: (唐)玄奘法师
出版年: 2005-11
页数: 1571
定价: 1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论藏名著精选编
ISBN: 9787560420639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Yogācārabhūmi-āstra
译者: (唐)玄奘法师
出版年: 2005-11
页数: 1571
定价: 1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论藏名著精选编
ISBN: 9787560420639
内容简介 · · · · · ·
《瑜伽师地论》100卷。弥勒讲,无著记,略称《瑜伽论》,收于《大正藏》第30册。系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学派中瑜伽派的基础性论书,也是中国法相宗最重要的典籍,为佛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被称为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其丰富深刻又别具一格的智慧凝聚,为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写了非常灿烂的一页,至今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作者简介 · · · · · ·
弥勒菩萨,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在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成佛以后,将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常尊称为弥勒佛。他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经典中又常称为阿逸多菩萨。他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佛教大师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目录 · · · · · ·
瑜伽师地论 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本地分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本地分中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二
瑜伽师地论 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
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种性地品第一
初瑜伽处趣入地品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四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四瑜伽处之二
本地分中独觉地第十四
瑜伽师地论 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种性品第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发心品第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成熟品第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力种性品第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施品第九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忍品第十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精进品第十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摄事品第十五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菩萨功德品第十八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分品第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增上意乐品第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生品第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摄受品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地品第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行品第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发正等菩提心品
本地分中有余依地第十六
本地分中无余依地第十七
瑜伽师地论 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一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二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三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四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七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九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一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
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三
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二
摄决择分中非三摩呬多地
摄决择分中有心地
摄决择分中无心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四
摄决择分中闻所成慧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
摄决择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
摄决择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
摄决择分中修所成慧地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 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一
摄决择分别声闻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六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七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九
摄决择分中有余依及无余依二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
摄释分之上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
摄释分之下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
摄异门分之上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四
摄异门分之下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一
瑜伽师地论 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八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四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五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六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
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
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二
摄事分中本母事序辩摄
瑜伽师地论新译序
· · · · · · (收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本地分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本地分中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二
瑜伽师地论 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
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种性地品第一
初瑜伽处趣入地品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四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四瑜伽处之二
本地分中独觉地第十四
瑜伽师地论 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种性品第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发心品第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成熟品第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力种性品第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施品第九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忍品第十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精进品第十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摄事品第十五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菩萨功德品第十八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分品第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增上意乐品第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生品第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摄受品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地品第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行品第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发正等菩提心品
本地分中有余依地第十六
本地分中无余依地第十七
瑜伽师地论 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一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二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三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四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七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九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一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
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三
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二
摄决择分中非三摩呬多地
摄决择分中有心地
摄决择分中无心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四
摄决择分中闻所成慧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
摄决择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
摄决择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
摄决择分中修所成慧地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 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一
摄决择分别声闻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六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七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九
摄决择分中有余依及无余依二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
摄释分之上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
摄释分之下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
摄异门分之上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四
摄异门分之下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一
瑜伽师地论 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八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四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五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六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
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
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二
摄事分中本母事序辩摄
瑜伽师地论新译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云何斷事欲?謂如有一於如來所證正法毗奈耶中、得清淨信,了知居家迫迮,猶如牢獄,思求出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0页 -
云何远离。谓处所圆满。威仪圆满。远离圆满。是名远离。 云何处所圆满。谓或阿练若或林树下或空闲室。山谷岩穴稻秆积等名空闲室。大树林中名林树下。空迥冢间边际卧坐名阿练若。当知如是山谷岩穴。稻秆积等。大树林中。空迥冢间边际卧坐。或阿练若或林树下或空闲室。总名处所。处所圆满复有五种。 谓若处所从本已来形相端严众所喜见清净无秽。园林池沼悉皆具足。清虚可乐。地无高下处无毒刺。亦无众多专瓦石瓦砾。能令见者心生清净。乐住其中修断加行。心悦心喜任持于断。是名第一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昼无愦闹夜少音声。亦少蚊虻风日蛇蝎诸恶毒触。是名第二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无恶师子虎豹豺狼。怨敌盗贼。人非人等诸恐怖事。于是处所身意泰然都无疑虑安乐而住。是名第三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随顺身命众具易得。求衣服等不甚艰难。饮食支持无所匮乏。是名第四处所圆满。 又若处所有善知识之所摄受。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开晓处能正开晓。已开晓处更令明净。甚深句义以慧通达。善巧方便殷勤开示。能令智见速得清净。是名第五处所圆满。 云何威仪圆满。谓于昼分经行宴坐。于初夜分亦复如是。于中夜分右胁而卧。于后夜分疾疾还起经行宴坐。即于如是圆满卧具。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加趺坐。乃至广说。何因缘故结加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 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仪顺生轻安最为胜故。 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 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 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如是威仪令他见已极信敬故。 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赞故。正观如是五种因缘。是故应当结加趺坐。端身正愿者。 云何端身。谓策举身令其端直。 云何正愿。谓令其心离谄离诈调柔正直。由策举身令端直故。其心不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离谄诈故其心不为外境散动之所缠扰安。 住背念者。云何名为安住背念。谓如理作意相应念名为背念。弃背违逆一切黑品故。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论藏名著精选编(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菩提道次第略论》《宗镜录》《新华严经论》《天台八部》《弥勒五论》
等
。
喜欢读"瑜伽师地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瑜伽师地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曾经二十载万里独行路,如今211京东限时达
其实如果通读过《资本论》的第一卷,对于价值和使用价值就很明白了。生产力的发展,让一些使用价值极其大的物品交换价值如此低廉。 其实,我一直认为武侠小说中的头对头式的传功这种方式是真实的一个比喻,无外乎在现实世界中是通过书籍来传授内功的,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云云,...
(展开)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瑜伽师地论》前言 | 来自Brasidas | 4 回应 | 2013-06-05 22:48:22 |
从内而外的改变,几乎接近了360度 | 来自公益霎哈嘉瑜伽 | 2011-07-18 12:34:4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9.8分 136人读过
-
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新文豐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瑜伽师地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蓝色多瑙河 2010-01-21 11:14:07
《瑜伽师地论》100卷。弥勒讲,无著记,略称《瑜伽论》,收于《大正藏》第30册。系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学派中瑜伽派的基础性论书,也是中国法相宗最重要的典籍,为佛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被称为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
1 有用 [已注销] 2015-11-19 23:15:11
读了三遍,依然觉得什么都没学到
5 有用 桑林舞 2012-04-06 18:54:29
个体为“我”,宇宙整体为“梵”,瑜伽义为“联合”,即通过某种方法路径将自身与宇宙联合“梵我合一”,中国法相宗典籍之源,玄奘西游正是为取此经
0 有用 Jの神话 2017-11-04 12:22:36
必看
1 有用 大魔法师杰金斯 2019-10-06 22:10:01
19年10月3日凌晨一点一刷- - 150h
2 有用 delta 2021-08-02 14:30:51
假装看完了
0 有用 moneylion_lurq 2021-03-19 10:08:28
随法行,不迷信,值得一读!
0 有用 Erdbeeren 2020-07-22 20:56:20
参考南师
1 有用 大魔法师杰金斯 2019-10-06 22:10:01
19年10月3日凌晨一点一刷- - 150h
3 有用 滔滔孟夏 2019-09-17 16:01:39
因为去了一趟大雁塔,看见师地论,觉得有些意思,所以买了一套,读过第一册,别的先不说,标点就让人无语了,标错者有之,当标不标者有之,不知后面几册怎样。以现在的标价(我凑了当当活动不算),真是又贵又糟糕,兴致先自低落了不少。觉得并不是值得推荐的版本。20190917,停留在第二册,已卖给多抓鱼,大概以后不会再买再读,除非有上古或中华书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