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 短评

热门
  • 5 胡桑 2011-09-18 11:38:55

    纳博科夫毕竟是纳博科夫。

  • 4 K 2012-11-26 21:43:18

    “过后我时常梦见它们,那些并不存在的理发推子,呈现出完全出人意料的形状———群山,码头,棺材,手摇风琴———只是我以一个做梦者的直觉知道它们是理发推子。”这段永远戳泪点。

  • 1 junepig 2008-08-27 19:48:08

    两星是打给两位译者的,或者还包括写序的大叔,如果给纳博科夫,会很复杂。。。他写得太任性了。

  • 3 伟大的伟 2009-11-26 10:43:46

    我在《追风筝的人》的书评里放了个引子,说到有很多俄罗斯作家在流亡时期写下过巨量的回忆他们祖国的作品。 而这些作家里弗拉迪米尔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其中的典型。十月革命后流亡美国。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洛丽塔>.英文。 天赋 是他唯一一部俄语创作的作品。 为什么要放引子,然后还把自己的MSN也改成Gift,其实都是在给我自己鼓劲。因为我不能连续几本书都看不懂! 但,可是,居然,不过,也许,还是,真的没看懂。 看不懂的书真的很多,但连续看不懂真的是灾难。我好几天捧着这本硬壳书,酣睡在8p.m.的电台声波里,紧接着就大失眠或大早醒。 不过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在这本书的缝隙里还是随处可见,因为主体框架看不懂,也只能咀嚼这些细节了。 -----------------------读后习作-------------------------- 在大雨的城市里,层叠的乌云从地平线一直漫延到天空的顶端。车窗外的建筑物站在雨里互相交换玻璃的外衣,灰色的道路从它们中间尖叫着冲过去。太阳放射出的黑色光芒,正被雨水洗成半透明的光线。城市正在膨胀。种子发芽前的肿胀。 哈哈哈,这就是纳博科夫在这本书里的风格。我学得象吗?

  • 0 舒农 2010-03-23 14:10:28

    我觉着比《说吧,记忆》更好看一些。

  • 0 cheesefly 2011-02-17 11:29:25

    也读不下去。。。

  • 0 作为畸人的次品 2008-05-04 04:04:50

    最痛苦的阅读之一....

  • 0 leekie 2012-06-24 10:00:53

    看得好艰难啊,还是给四星吧

  • 1 阿伽墨得 2017-11-14 17:18:51

    相当难懂的一本。原因主要在于史实与幻想交织,包括纳神自己也有出镜,读者甄别各人事真假的努力屡屡受挫 要拿铅笔划线再看一遍才行 (繁复而不精巧,自我表达欲的满足)

  • 0 城大王不是老虎 2014-07-11 17:50:53

    天授之才非人力所能及。

  • 0 真慧 2007-12-08 21:05:04

    繁复的语言

  • 0 爪哇岛喵喵 2012-11-02 09:11:26

    流放的俄罗斯贵族的回忆

  • 0 我们在一九八四 2014-06-18 10:27:38

    纳博科夫之作,必属佳品!

  • 0 赫索格 2022-03-31 15:29:05

    不好读,强行看完了。有空读下译文版。对比了下,那个流畅很多。

  • 0 [已注销] 2014-12-06 21:54:41

    翻译太差啦,不打分。有一些地方非常喜欢,不过总的来说,可能未免太巧妙华丽了一点。而语言上的巧妙华丽,经过翻译又很难分辨了。

  • 0 ooohhh 2010-03-01 22:28:27

    其实真没读完。。。

  • 0 光景 2018-07-16 21:18:51

    纳博科夫的《追忆似水年华》。他的书信集讲他曾照着普鲁斯特的体系阅读,但他终究要以流亡贵族的倨傲和阔气来作传,相比《说吧记忆》,这本小说也许袒露了他更隐秘的心迹,毕竟他是纳博科夫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