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已注销]
2013-10-09 15:33
2013-10-09 15:46
#然后作者讲了这种人和伴侣关系的发展模式: 追求阶段好的不真实(请参照各种琼瑶玛丽岁情节)---> 到手(同居)后短期内继续讨对方欢心,但开始加入一些伴侣不喜欢的性行为方式 ---> 慢慢减少讨伴侣欢心的行为,以自己的喜好(强迫并乐于看到伴侣痛苦)取而代之,并隔离伴侣与外界的接触 ---> 最后大家懂的,打啊强暴啊虐待啊,就成了伴侣关系的全部了# #虽然这么说不太厚道,毕竟有问题的是施害者,但如果伴侣受害者能够在两性关系发展时不抱有不正常的“作”心态,那么施害者得手的可能性会减小吧#
2013-10-10 10:28 1人喜欢
#事出有因。事出有因?# #旁观者和受害者都可能会把遭受攻击的责任归咎到受害者身上,这个心理机制在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书中有涉及。#
點解我係我
2013-12-08 15:42
小時候,有一次,他和同伴在街道上擲骰子嬉戲。輪到他擲骰子時,一輛滿載貨物的馬車正巧經過。起先他叫車夫把車停下,然而車夫沒理他,繼續驅車往前。其他玩伴紛紛往兩旁走避,讓出路來。他卻跑到馬車前,展開雙臂,厲聲喝令車夫停止。眼看馬車就要撞上他,卻不見他閃避;車夫深感訝異,收緊韁繩,停住馬車。當時情形相當驚險,其他同伴見狀,紛紛大叫,跑出來拉開他。 長大後,他成為舉足輕重的將軍兼政客。他曾慫恿雅典人民,攻打愛琴海中的米洛斯島,當地居民隨投降,但他依然命令士兵殺盡所有成年男性。 他不僅以暴力傾向聞名,也是出名的狂妄自負。他常穿着一襲紫色長披風,衣襬垂曳在地。他派出七輛雙輪戰車參加奧林匹克競賽,規模遠超過歷來君主與城邦之參賽車隊。他還把盔甲上代表羅馬城邦的紋章圖樣,擅自塗改為手握閃電的邱比特。 有一回羅馬政界聞人阿尼圖斯( Anytus )設宴款待一群初到羅馬遊歷的賓客,也邀請他參加。他先是斷然回絕,事後卻喝得酩酊大醉,現身阿尼圖斯家裏。他看中在場賓客所用的金銀杯具,便要僕人帶走一半。僕人直接從賓客手裏奪下杯子,他還大放厥詞,說他不屑進到宴客場地。賓客飽受驚嚇,向 阿尼圖斯抗議,阿尼圖斯卻說他「實在非常體貼仁慈,他大可全部拿走,卻只拿走一部分」。 阿爾基比亞德(Alcibiades)是希臘全盛時期相當傳奇一位將軍。他的事蹟完全符合精神病態者的主要症狀。西元1世紀時,希臘哲學家普魯塔奇( Plutarch )曾著書詳述其生平,而知名心理學者克萊里( Hervey Cleckley )在早期有關精神病態者的著作亦曾提到此人。近代知名歷史學家杜蘭特( William Durant )描述他「違反律法上百條,殘害百姓上百人,卻無人膽敢將他送上法庭」。雅典民眾也許害怕他暴力相向,但更著迷於他的獨特魅力。普魯塔奇提到,雅典人「總以無比耐性,容忍他荒唐暴虐,……以最委婉的言詞描述他的過失,只當他是年少輕狂,真情流露」。 回顧阿氏一生,儘管其行徑惡劣殘暴,卻始終得意順遂,還備受關愛。阿氏背叛雅典之前,已有多次施暴攻擊的紀錄,唯其親友都未多加留意。阿氏天生擅於偽裝,宛如變色龍,想變甚麼,就變甚麼。這就是精神病態者典型特徵。缺少這種千變萬化的偽裝能力,充其量,他也只是個惹人嫌惡的壞蛋罷了。阿氏是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情人兼愛徒,蘇氏受審被判死刑時,其中一項罪名是他腐化雅典青年的心靈,阿氏就是最好的例證。
2013-10-10 11:27
有个女的杀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丈夫不知情,以为孩子失踪。夫妇俩接受电视采访找孩子。丈夫说到孩子的的时候用的是现在时,而这个女的说“they were my life”。 中文貌似很难通过时态来判断
2013-10-10 10:51
一岁多时受害,五岁时接受治疗的孩子对治疗师说
2013-10-09 14:51
2013-10-09 13:33
2013-10-09 13:00
这样的父母和前文中的一些心理学家,说是“单纯”,不如说是蠢吧,唉。
2013-10-09 12:35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獵食者:戀童癖、強暴犯及其他性犯罪者
[已注销]
2013-10-09 15:33
[已注销]
2013-10-09 15:46
[已注销]
2013-10-10 10:28 1人喜欢
點解我係我
2013-12-08 15:42
[已注销]
2013-10-10 11:27
[已注销]
2013-10-10 10:51
[已注销]
2013-10-09 14:51
[已注销]
2013-10-09 13:33
[已注销]
2013-10-09 13:00
[已注销]
2013-10-09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