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那個城市有一種獨特的藍光,」他說,那是一種慕尼黑天空下才有的藍,那是巴伐利亞的藍。巴伐利亞獨有的藍光,正顯出台灣女子陳玉慧的獨特風格。
《巴伐利亞的藍光:一個台灣女子的德國日記》是陳玉慧近年來在歐洲的行旅經歷。這些年,具有國外特派員身分的陳玉慧,一方面進行新聞觀察,一方面也不停輟文學創作。《巴伐利亞的藍光》是陳玉慧以其才慧之眼,帶領讀者經歷我們從未到過的歐洲,有憂鬱也有感傷,幽默中閃著靈光,是觀照歐洲城市生活的重量佳作。
對於一個長年處於身份認知飄移不定的旅人或者記者而言,她的文字總在疏離中找到些許的溫暖或說是認同感,第一次看到其文字是因為「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那時訝異著是什麼的的經歷或想像才能書寫這樣的文字溫度。
> 更多短评 1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2人在读
> 18人读过
> 62人想读
订阅关于巴伐利亞的藍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康 2011-02-01
對於一個長年處於身份認知飄移不定的旅人或者記者而言,她的文字總在疏離中找到些許的溫暖或說是認同感,第一次看到其文字是因為「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那時訝異著是什麼的的經歷或想像才能書寫這樣的文字溫度。
0 有用 小康 2011-02-01
對於一個長年處於身份認知飄移不定的旅人或者記者而言,她的文字總在疏離中找到些許的溫暖或說是認同感,第一次看到其文字是因為「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那時訝異著是什麼的的經歷或想像才能書寫這樣的文字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