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萬古江河》是許倬雲畢生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對中國文化發展問題的創新詮釋!
本書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從中國文化發軔的地理空間開始談起,論及史前時期中國文化的多元發展與分合,然後再細述中國文化在不斷的衝突與融合中,一步步擴大進入世界體系的歷程。最後,全書以中國文化面對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帝國壓力下的「百年蹣跚」為結束。
《萬古江河》近27萬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學藝術、經濟社會的演變、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動等,字裡行間既有高空鳥瞰式的宏觀洞見,又有具體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
更重要的是,本書不但擺脫了中國文化本位主義,也著重於庶民觀點及大區域文化的比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視點,來詮釋多元且複雜的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其視野之開闊、思路之寬廣,實為相關著作中所僅見。
許倬雲耗時...
《萬古江河》是許倬雲畢生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對中國文化發展問題的創新詮釋!
本書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從中國文化發軔的地理空間開始談起,論及史前時期中國文化的多元發展與分合,然後再細述中國文化在不斷的衝突與融合中,一步步擴大進入世界體系的歷程。最後,全書以中國文化面對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帝國壓力下的「百年蹣跚」為結束。
《萬古江河》近27萬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學藝術、經濟社會的演變、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動等,字裡行間既有高空鳥瞰式的宏觀洞見,又有具體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
更重要的是,本書不但擺脫了中國文化本位主義,也著重於庶民觀點及大區域文化的比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視點,來詮釋多元且複雜的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其視野之開闊、思路之寬廣,實為相關著作中所僅見。
許倬雲耗時三年完成的這部大著作,雖是以精深學術為底子,但作者的文字風格極為暢達,也不直接引用史料原文,因此本書已跨越了歷史專業讀者群的範圍,非常適合一般讀者閱讀。作者在書中闡釋了上百個一般讀者想知道,但又不曉得到哪裡去問的文化議題,例如:台灣為什麼晚至近代才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中古的老百姓吃些什麼、《金瓶梅》為什麼是有反叛精神的創作、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有何差異、孔子的「仁」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代西方的工業化……等。一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今日的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本書,即是為這一代中國人所撰寫的歷史。
作者简介 · · · · · ·
把嚴謹、精深的學術內容,能闡釋的舉重若輕,又能敘述的深入淺出,非大學者不能為。許倬雲這位國際著名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就是這樣一位學貫中西歷史、識跨不同學科的大學者。
許倬雲1930年出生於江蘇無錫。他自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後,先後執教于臺灣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1986年,他榮任為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許倬雲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國文化史、社會史和中國上古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同時也嫻熟西方歷史,更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編》、《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等近四十部專書。
http://219.84.164.6/exep/prod/lookinsid...
把嚴謹、精深的學術內容,能闡釋的舉重若輕,又能敘述的深入淺出,非大學者不能為。許倬雲這位國際著名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就是這樣一位學貫中西歷史、識跨不同學科的大學者。
許倬雲1930年出生於江蘇無錫。他自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後,先後執教于臺灣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1986年,他榮任為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許倬雲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國文化史、社會史和中國上古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同時也嫻熟西方歷史,更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編》、《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等近四十部專書。
http://219.84.164.6/exep/prod/lookinside.php?item=0010323716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古代的信仰,大致可分成两条途径:一条是神祗的信仰,另一条是祖灵的崇拜。周代封建建立在血缘团体的网络上,所以祖灵崇拜在周代的政治制度中是一个重要成分。神祗的信仰,一部分融入自然崇拜,一部分成为国家的礼仪。两者都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超越性力量的关系。在战国时代发展出的阴阳家与五行家,都是针对着自然与超越性力量组织出来的一套宇宙观。 综合起来看,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4页 -
葛兆光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中写道:“我总觉得,思想史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第一,要尽量恢复历史的全貌。这个全貌不是什么都写,是不扬善不隐恶,是比较全面,让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古代中国思想,知道所谓‘思想传统’,是后人用后来的观念从古代寻找资源,重新书写出来,让人继承和认同的,实际上这是‘音调未定的传统’。第二,还可以让我们知道,原来关于‘思想史’的描述,太过于精英化和经典化,经典本来不是经典,是一个被逐渐经典化的东西,那些没有被经典化的思想可能就边缘化、秘密化或者世俗化了。你得想办法重新读它们,不至于被后来经典化的东西占据了全部思想史。我总是觉得,有没有这种反方向的怀疑、思索和关怀,是学问境界上的最大差异。好的学者对现成的说法总有追问的习惯,而差的学者总是接受现成的说法,既不去搜集,也不去找,更不去解释那些边缘的、看上去是次要的资料。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萬古江河"的人也喜欢 · · · · · ·
萬古江河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萬古江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3 条 )


《万古江河》:清华校长送给新生的书到底在讲些什么

了解伟大的祖国是怎么来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的读书笔记,第三本书《万古江河》 今天读了《万古江河》这本书,作者大历史学家许倬云老师把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分为了“远古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和世界的中国”五个历史时期,让我这个不是特别喜欢历史的人对整个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是怎么来... (展开)
> 更多书评 8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而民族意识于普世帝国理念,终究圆枘方凿,不能相容”。看到“圆枘方凿”,不晓得怎么就联想到了“圆而神,方以智”,又想到余英时先森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说的“圆而神、方以智”、“狐狸刺猬理论”、“尊德性、道问学”.....肿么尽说一些毫无联系、木有意义的话...果然,我最大的问题还是想太多....
2013-05-24 17:14
-
“而民族意识于普世帝国理念,终究圆枘方凿,不能相容”。看到“圆枘方凿”,不晓得怎么就联想到了“圆而神,方以智”,又想到余英时先森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说的“圆而神、方以智”、“狐狸刺猬理论”、“尊德性、道问学”.....肿么尽说一些毫无联系、木有意义的话...果然,我最大的问题还是想太多....
2013-05-24 17:14
-
“而民族意识于普世帝国理念,终究圆枘方凿,不能相容”。看到“圆枘方凿”,不晓得怎么就联想到了“圆而神,方以智”,又想到余英时先森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说的“圆而神、方以智”、“狐狸刺猬理论”、“尊德性、道问学”.....肿么尽说一些毫无联系、木有意义的话...果然,我最大的问题还是想太多....
2013-05-24 17:14
论坛 · · · · · ·
为什么一个是356一个是480?? | 来自老戴 | 2014-07-08 | |
许先生新书“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两本上市 | 来自越人 | 2012-06-20 |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理想国|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8.6分 2945人读过
-
全场一本包邮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8.2分 1525人读过
-
暂时无货, 6天前曾上架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萬古江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十冰柠檬茶 2015-11-01
将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以平实的文笔娓娓道来,像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个时期的中国历史又放入世界历史中进行比较,后记又是满满的情怀与愿望,超棒!
0 有用 徐江屏 2006-03-14
從社會史的角度出發,揚棄了君主角度看中國歷史的進程。得要有點耐心讀。
3 有用 山水幽燕 2010-01-20
這本書適合做為高中歷史教材
0 有用 shang 2012-07-11
狮子说,这个假期他要看。。
0 有用 Bolin 2013-02-19
泛泛而谈
0 有用 咳……啐!!! 2021-02-20
包括两岸三地,不过仍基本等于汉地史。当然再深入大概超过作者能力了;亦或也就只有这个台版了……
1 有用 夷则十三 2020-08-04
除却文化同化论还有什么可以解释中国之文化呢?周人造夏、农村钟摆…不少理论可以眼前一亮,但毕竟略简
0 有用 晨间剧女主 2020-06-27
最少胜读九年书
0 有用 火炎焱燚801 2019-11-30
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
0 有用 落冰云 2019-11-29
许氏打破固有朝代分界,从大格局多角度讲中国、讲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朝代史之外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前半部分的一些评述很有意思,后半部分许多过于熟悉也就失去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