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Harvest/HBJ Book
副标题: Further Reminiscences Of Ijon Tichy
译者: Kandel, Michael
出版年: 1985-06
页数: 286
定价: USD 16.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156849050
内容简介 · · · · · ·
Ijon Tichy, Lem's Candide of the Cosmos, encounters bizarre civilizations and creatures in space that serve to satirize science, the rational mind, theology, and other icons of human pride. Line drawings by the Author. Translated by Michael Kandel. A Helen and Kurt Wolff Book
作者简介 · · · · · ·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1921—2006),波兰著名作家,主要以对科幻小说和散文的创作闻名于世,代表作有《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其主之声》等。莱姆的科幻作品涉及哲学、未来学和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智能的本质、与外星智慧生命的交流和理解,以及人类的局限性,是他笔下经常探索的主题。
✍莱姆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获得了多项波兰和国际文学奖。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启发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创作者。莱姆于1996年获颁波兰共和国历史最久、层级最高的国家勋章“白鹰勋章”;除波兰第一颗人造卫星外,一颗发现于1979年的小行星也以他的名字命名。2021年,为了庆祝莱姆百年诞辰,波兰政府将之命名为“莱姆年”。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吃了知识的果实,人就可以像击鼓一样拍肚子玩,可以用一百条腿跑,可以通过大脑做一面纸糊的墙。等到可以复制你的心爱之人时,也就再也没有心爱之人了,只剩下对爱的嘲讽,等你可以随便成为任何人,坚持任何你喜欢的信条时,那你就谁也不是,也没有什么信仰可信了。所以我们的历史就这样跌到谷底然后又反弹,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跳来跳去,看起来就格外恐怖又好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次航行 -
得到降落许可其实比在太空中长距离航行困难得多,因为官僚机构可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航行技术与之相比可谓望尘莫及。因此光子反应器、护盾、燃料供给、氧气等等都不如付款单据和发票重要,没有了这两样,你根本不要想拿到入境签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次航行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Star Diaries"的人也喜欢 · · · · · ·
Star Diarie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伊翁·蒂奇(Ijon Tichy)的荧幕之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篇文章会介绍伊翁·蒂奇(Ijon Tichy)的荧幕之旅。 作为莱姆《星际旅行日记》和《太空旅行者的回忆录》两本传记中的主要人物,他经历了多次匪夷所思的宇宙航行,见识了暴躁土豆、原子档案、机器繁殖、模拟永恒社会、未来学大会等众多非常规的事物;甚至有一次作为全人类的代... (展开)
喜剧的表象,悲剧的内核


荒诞宇宙的旅行家,不烧脑子的幽默阅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究竟是谁建造了宇宙?又为何将它建造成这般模样?星际旅行者能遇到外星生物吗?这些域外生灵的社会构造为何总能让人类旅行者感到似曾相识?时间旅行能改变过去的历史吗? 《星际旅行日记》就是这样的一本旅行者的见闻记录,这本日记记录了伊翁·蒂奇的12次旅行。每篇日记的情节... (展开)

披着喜剧科幻外衣的社会学研究

一本披着科幻外衣的人类反思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星际旅行日记》,感觉一个字“癫”!但是“癫”得有意思,“癫”得贼过瘾,“癫”得有思想! 距离上一次读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作品,差不多已经是2年前了,当时看的是莱姆的长篇科幻小说《索拉里斯星》。而《星际旅行日记》则是短篇科幻小说集,每个故事情节当然各不相... (展开)>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8.9分 1102人读过
-
Penguin (201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
Seabury Press (1976)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LEM (陈灼)
- 2020私人阅读年选
- 2017书目 (陈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Star Diaries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Visin 2020-07-17 16:02:15
绝对神作,用“巨好看”三个字根本无法形容我读完之后的感受。写作时间跨度20年,既有幽默讽刺的口胡小品,又有沉思哲学的严肃之作。主角Tichy的旅行在时间上并非连续的,写作时间也是跳跃的,最早的一篇其实是第22场旅行。我最喜欢的是第20场体验上帝视角的旅行,有特别多的梗,其次是第13场寻找大师的巨蟹星云之旅、第14场陨石星球之旅以及第25场探索土豆怪兽异闻之旅。第21场变形人星球之旅包含很多关于宗教... 绝对神作,用“巨好看”三个字根本无法形容我读完之后的感受。写作时间跨度20年,既有幽默讽刺的口胡小品,又有沉思哲学的严肃之作。主角Tichy的旅行在时间上并非连续的,写作时间也是跳跃的,最早的一篇其实是第22场旅行。我最喜欢的是第20场体验上帝视角的旅行,有特别多的梗,其次是第13场寻找大师的巨蟹星云之旅、第14场陨石星球之旅以及第25场探索土豆怪兽异闻之旅。第21场变形人星球之旅包含很多关于宗教、神学和哲学的讨论,篇幅很长,比较难懂。莱姆在第11场南河三机器人星球之旅中构造了一套机器人语言,实际上本书里莱姆自创的词语无处不在,英译者太艰难了2333 莱姆在前言里还不忘黑自己一把,说LEM是LUNAR EXCURSION MODULE哈哈哈哈。下一本打算读《未来议会》,主角也是Tichy。 (展开)
0 有用 Ды 2019-07-22 02:51:19
神奇又好笑。莱姆的故事始终超前。
0 有用 一泡土星的大便 2015-04-26 21:53:01
不喜歡lem的作品,跟這個時期的背景有關係
0 有用 家用晾衣杆 2011-10-18 13:01:36
很典型的东欧风格小说。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政治讽刺小说来的恰当。因为是短篇集,各章节写作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各个章节的深度也不同。早年间的是比较浅显的政治讽刺。中期出现了科技含量稍微高一些的设定,且偏向与对人性思考的章节。后期的几个章节充满了比较艰深的对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哲学向讨论。所以本书也是作者思想逐渐成熟的一个见证吧。个人比较欣赏的是东欧小说那种诙谐但很尖利的风格。作者是个悲观的反乌托邦主义... 很典型的东欧风格小说。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政治讽刺小说来的恰当。因为是短篇集,各章节写作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各个章节的深度也不同。早年间的是比较浅显的政治讽刺。中期出现了科技含量稍微高一些的设定,且偏向与对人性思考的章节。后期的几个章节充满了比较艰深的对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哲学向讨论。所以本书也是作者思想逐渐成熟的一个见证吧。个人比较欣赏的是东欧小说那种诙谐但很尖利的风格。作者是个悲观的反乌托邦主义者,所以小说整体上带着我不太喜欢的绝望与压抑感,但是在丑陋的世界里还能矜持地保持博君开怀一笑的笔触,而非破口大骂,这也算是真正的文人风范吧,值得敬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