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庆邦最新创作的长篇力作。
小说叙述了一个农民出身的煤矿临时工如何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故事,着重揭示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人性的变异和灵魂的扭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家国有煤矿的农民轮换工宋长玉,为了能够转成正式工,处心积虑地追求矿长的女儿,矿长借故将他开除了,他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后来,他将红煤厂村村支书的女儿追到手,成为村办煤矿的矿长。随着金钱滚滚而来,他的各种欲望急剧膨胀,将人性的恶充分释放了出来。
小说以精微细腻的描绘见长,详尽地展示了主人公宋长玉攀附、奋斗、复仇、堕落的过程。作者对煤矿生活特别熟悉,在行文中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气度,笔墨在气定神闲中游走,令人赞叹不已。在描写煤矿生活方面,作者的文字是如此的和生活筋骨相连,血脉相通,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
作者简介 · · · · · ·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二十余种。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曾获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多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德、意大利等外国文字。
红煤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红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宋长玉的擦边球很有水平

这不是一个人物的人性坍塌,是体制使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些描写不够细致不够深入,人物对话有点逻辑混乱,比如一开始宋长玉和唐丽华交往的时候,唐的态度很不明晰,有些对话完全摸不着头绪,还有后来宋和明金凤结婚后他丈人明守福对他的态度,明明是一家人,还互相猜疑,明守福到底是个什么形象没有跃然纸上,好像是有原则有底线的...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前半部写得不错 | 来自sanling | 2012-02-19 | |
其实是本很粗糙的书,不觉得吗? | 来自新手很菜 | 2008-07-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7.0分 2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红煤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落魄 2016-04-22
一个年轻的农村煤矿临时工,一步一步不择手段往上爬,直至人性扭曲,小说真实地折射了经济转轨时代一大批人心态的变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遣词造句稍微有点土气。
0 有用 今天道 2016-11-14
太脸谱化有细节无细部,这已经是八十年代的爱情视角了。
0 有用 CC 2015-02-27
我并不觉得宋长玉有多恶,他只是一个平凡人而已
0 有用 Luke 2011-09-12
中国版《红与黑》。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
0 有用 港岛爷爷 2017-01-04
还行吧,不如羊的门。
0 有用 白日空想家 2021-01-05
读起来感觉很爽,很过瘾,因为很真实,很有力。冲破自己的阶层向上爬,何止宋长玉,这大概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之一。作为一个在城市打拼的农村人,对主人公的某些心路历程感同身受,从这一点上说宋只是一个代表和符号,可见作者的社会情怀。另外一点感受,主人公的心机,也是很接地气,很真实了,处心积虑的人可能就是更容易成功。
0 有用 马丁靴 2020-11-29
有点屌丝逆袭的爽快感觉,背后却是个深刻的问题,国企僵化,工人心酸,欲哭无泪,滴滴带血。心中女神高不可攀,金钱迫使婊子仿
0 有用 昏昏 2020-10-21
刘庆邦小说的结尾最打动我,农村人对城市的想象,进城的渴望,去城市后的生活,活生生的现实。不过红煤里的主角仍然是知识分子农民,大部分笔触只是刻画了这个知识分子“农民”的精明、自私、算计,他的爱情,婚姻,事业无一不是心计得来,他的堕落、贪婪、丑恶的欲望以及投机取巧,仍然不是最底层的矿工心理。同时会让你疑问:这究竟是农民的刁钻本色,还是入城浪潮带给农民的精神冲击?这究竟是宋长玉作为知识分子农民的自卑底色... 刘庆邦小说的结尾最打动我,农村人对城市的想象,进城的渴望,去城市后的生活,活生生的现实。不过红煤里的主角仍然是知识分子农民,大部分笔触只是刻画了这个知识分子“农民”的精明、自私、算计,他的爱情,婚姻,事业无一不是心计得来,他的堕落、贪婪、丑恶的欲望以及投机取巧,仍然不是最底层的矿工心理。同时会让你疑问:这究竟是农民的刁钻本色,还是入城浪潮带给农民的精神冲击?这究竟是宋长玉作为知识分子农民的自卑底色?还是农村与城市的鸿沟真真实实的的确无法跨越。 (展开)
0 有用 anyway 2020-08-19
前面一点好看,后面无聊
0 有用 传说中的肿泡眼 2020-04-29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