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辞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童不懂 2008-11-23 18:52:05

    课外阅读,囫囵吞枣

  • 2 丰无涯 2012-09-06 16:14:58

    呔!!尔等智术宵小,我有上将潘凤~~

  • 0 透明 2013-02-23 15:00:22

    从历史、环境和境遇来理解一个人前后两本名著之间的变化。霍布斯对理性政治科学的绝望继而转向诉诸修辞,几乎就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文理分科的发轫了吧?有料,有想法。高级。

  • 0 全都是风 2012-02-10 11:13:02

    强悍的书。既向读者展示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修辞学传统及其影响,并且提示了“理性”的地位,力量,以及应该如何被表达这样的问题。要理解“他”必须就必须重建他的整个“过去”,强大。

  • 0 xhj 2016-04-12 20:14:58

    霍布斯所说的理性主要是指柏拉图主义的理性观,一种固定的道德理性。当然还有推理和和平理性的意义。

  • 0 Lowlibrarian 2019-08-21 19:02:38

    这本书的意思是霍布斯为什么捡起了曾经在《法的原理》《论公民》中嗤之以鼻的人文主义修辞学的老古董,斯金纳给出的答案是:1640年前后霍布斯发现好好说话(理性)没人听,没教养的红脖子也太多,只能通过油嘴滑舌(修辞)才能让自己的公民科学奏效,所以就一个劲地模仿修辞学传统中的那些大师们。资料还是一贯丰富,只是得出结论时总是来得太快,to know you self跟read yourself关联起来还说得通,有些地方(比如某些地方跟西塞罗互文)则不免想当然。

  • 0 GreekMoore 2024-02-28 21:45:05 北京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修辞术

  • 0 三鲜 2020-11-08 17:12:37

    年轻的时候不太喜欢这样细致的研究风格,老想着不如施派深刻,现在看着开始有点意思了。

  • 1 姜一枚 2020-10-28 23:11:40

    对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霍布斯重大关系不关切,扯了一半西塞罗和昆提良。对于霍布斯翻译并论述修昔底德的文本内容不去分析,反而从形式安排上强行分析出为修昔底德辩护篇属于西塞罗修辞术式的,由此断定人文主义时期的霍布斯对修辞术的想法源于罗马文人而非亚里士多德。 再者,夸大了利维坦中修辞运用和早期法原和论公民强调科学的差别,由此得出霍布斯回归西塞罗的结论。忽略了前期也有许多修辞,后期仍强调科学与修辞两个领域的严格之分。也暗抹去西塞罗的怀疑论源头和霍布斯克服怀疑论的差别。 最后得出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将修辞重新纳入其政治科学的结论,忽略了霍布斯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欧几里得这条线中发展出来的对修辞一以贯之的态度:拒绝将修辞纳公民入科学范围,而仅仅是在外围发挥说服作用。 Timothy Raylor解读好很多!

  • 0 觉今非又昨非 2019-09-26 13:49:02

    霍布斯终于意识到理性不足以超越利益与言语的诱惑。 不过此书的炫技感有点重······

  • 0 我有一个小咪 2020-04-14 10:24:17

    这本书是斯金纳的第二部正儿八经的专著,说是二十年磨一剑不太现实,因为这本书相比他第一本的全景著作来说切点其实很小,扎实史料(整整200多页,占了全书篇幅的一半)、归纳考据的写法也不是那么有趣,论证相应的也不是那么精彩,但这本书的的确确是他之后对共和自由井喷研究新阶段的先兆。

  • 0 .. 2020-07-22 10:45:27

    可悲的研究方法

  • 4 朝闻道 2015-10-14 11:21:03

    翻译糟糕透顶,原著无聊至极。斯金纳认为霍布斯的根本努力在于建立公民科学,而这一努力本质上应该看作是对人文主义修辞学传统的复杂回应。问题在于:第一,对霍布斯文字风格的讨论与其实质性理论完全割裂,斯金纳无力处理霍布斯的哲学方法和哲学体系建构,也对其激情学说避而不谈,仅根据外在形式强行拆解,从历史情势出发而给出及其勉强的解释。正如猛大评论,当种种思想可能性都表现出来时,剑桥方法恰恰对最终决定性的思想走向没有解释力。第二,亚里士多德的地位在整个过程中混乱不明,如果将修辞学与激情学说乃至整个哲学体系联系起来看,霍布斯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反而更加值得关注。翻译简直是神了,common law=共同法, concerning body=论肉体……

  • 0 南极旅行家 2021-06-10 10:45:07

    斯金纳的分析很好,但他仿佛没有在修辞学上挖下去,有些遗憾。

  • 0 爱思冰清白 2023-07-15 21:20:11 北京

    读完本书,再上网和喷子对线会轻松很多;理解这本书,应该就不屑于在网上和喷子对线了,显然我还没理解。

  • 0 G.D. 2014-07-19 21:40:48

    从霍布斯的文笔、生平等诸多方面进行思想史的考察,浓厚的剑桥风格,了解斯金纳思想体系及方法论的不二选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