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舞台生活四十年》及《梅兰芳文休》,把“梅派艺术”理论化,固定为“世界上化认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梅氏以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追求,通过唯美主义来弘扬其心中人道主义的关怀……他被大学问家马一浮和夏承焘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剧圣”……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字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
《舞台生活四十年》及《梅兰芳文休》,把“梅派艺术”理论化,固定为“世界上化认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梅氏以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追求,通过唯美主义来弘扬其心中人道主义的关怀……他被大学问家马一浮和夏承焘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剧圣”……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字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出版后,一年之内连印三次,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革”被搁置,直到1981年3月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集的编篡有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朱家溍先生加盟,帮助记录整理……
阅读本书之理由:他被视为“中国一个时代戏剧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视为“为中国京剧艺术留下了空前绝后的巨大精神财富”,被视为“代表了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最高峰”……约翰·梅逊·布朗评他为“天赋非凡、罕见的风格大师”,著名舞蹈评论家玛丽·瓦特金斯评他为“舞蹈艺术达到了最高境界”,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杨评他为“最完美的艺术家”、“是一位登峰造极的专家”……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中国艺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西表演体系比较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梅派艺术”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戏剧爱好者或反对者,大中小学生……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学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出版后,一年之内连印三次,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革”被搁置,直至1981年3月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集的编纂有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朱家晋先生加盟,帮助记录整理……
作者简介 · · · · · ·
梅兰芳表演体系是世界艺苑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梅派艺术”被视为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舞台生活四十年》及《梅兰芳文休》,把“梅派艺术”理论化,固定为“世界上化认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
梅氏以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追求,通过唯美主义来弘扬其心中人道主义的关怀……他被大学问家马一浮和夏承焘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剧圣”……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字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
梅兰芳表演体系是世界艺苑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梅派艺术”被视为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舞台生活四十年》及《梅兰芳文休》,把“梅派艺术”理论化,固定为“世界上化认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
梅氏以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追求,通过唯美主义来弘扬其心中人道主义的关怀……他被大学问家马一浮和夏承焘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剧圣”……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字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出版后,一年之内连印三次,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革”被搁置,直到1981年3月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集的编篡有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朱家溍先生加盟,帮助记录整理……
阅读本书之理由:他被视为“中国一个时代戏剧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视为“为中国京剧艺术留下了空前绝后的巨大精神财富”,被视为“代表了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最高峰”……约翰·梅逊·布朗评他为“天赋非凡、罕见的风格大师”,著名舞蹈评论家玛丽·瓦特金斯评他为“舞蹈艺术达到了最高境界”,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杨评他为“最完美的艺术家”、“是一位登峰造极的专家”……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中国艺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西表演体系比较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梅派艺术”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戏剧爱好者或反对者,大中小学生……
喜欢读"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绝代芳华背后的中国艺术改革发展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梅兰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梅兰芳,可以说是中国戏剧届的第一人,这本书则是其回忆自己四十年的舞台生活的记述。从本书可以了解,梅兰芳能成为中国戏剧第一人,除了个人的勤奋努力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会处事做人——“信义、自爱和有气节”的特点让其得到社会各方面人脉的帮助。 梅兰芳的学艺成名经... (展开)
梅兰芳时代与时代中的梅兰芳(靳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从初出茅庐的黄裳谈起 1936年秋,天津南开中学邀请已经完成两次访日及访美、访苏公演而得驰誉国际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到校演讲。南开的主持者是著名的教育家张伯苓和张彭春兄弟。张彭春又是戏剧家,曾经担任梅兰芳访问美苏时的艺术指导,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所... (展开)> 更多书评 1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新星出版社 (2017)9.1分 208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13)9.2分 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ophia 2010-07-18
有点明白,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性。
0 有用 像面条般地活着 2009-12-23
虽然线索有小小乱,但如此的连载是必须推荐的
0 有用 Acer 2013-01-20
周末花两天连带程日记一起看了,读来两种感觉。不见对他人负面评价,固然是梅宽厚,终归只是一面。此版错别字略多
0 有用 水食 2007-05-18
并无特别好感,太过中温。
0 有用 宅家祺 2020-08-18
线索有点乱,但是当成文集读也不错。梅先生写得够细致,值得一读。 可惜的是校对不认真,错别字不少,配图挺多,但是经常和正文不搭配,大约是因为所写的戏码没有留下照片资料吧。
0 有用 壮士呀 2020-10-29
抱着想看一本传记的期待读的,但是读了一半对于梅兰芳的了解还是不多,对于不懂戏的人还是难消化。对于爱戏的人应该是宝藏。
0 有用 宅家祺 2020-08-18
线索有点乱,但是当成文集读也不错。梅先生写得够细致,值得一读。 可惜的是校对不认真,错别字不少,配图挺多,但是经常和正文不搭配,大约是因为所写的戏码没有留下照片资料吧。
0 有用 幸福的沫沫 2020-03-19
就着《霸王别姬》寻来看的,却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带着敬仰我认真读完了前言,真是冗长😂 本书主要讲梅兰芳的京剧演绎之路,研究戏曲艺术的可以读。我只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了! 读的时候总想起,和老妈一起去赶夜场看戏的时光,妈妈看的如痴如醉,我看一会就睡得晕乎乎,每次,哥哥都说,你来干嘛⊙∀⊙?但我还是很喜欢看的,那时总觉得他们舞刀弄剑都是真的,在台下为他们捏一把汗;他们的悲戚和欢喜也是真的,为他们哭为... 就着《霸王别姬》寻来看的,却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 带着敬仰我认真读完了前言,真是冗长😂 本书主要讲梅兰芳的京剧演绎之路,研究戏曲艺术的可以读。我只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了! 读的时候总想起,和老妈一起去赶夜场看戏的时光,妈妈看的如痴如醉,我看一会就睡得晕乎乎,每次,哥哥都说,你来干嘛⊙∀⊙?但我还是很喜欢看的,那时总觉得他们舞刀弄剑都是真的,在台下为他们捏一把汗;他们的悲戚和欢喜也是真的,为他们哭为他们笑。从小就听老妈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在书里看到这句话,原来还真是有来源,不是老妈自编的! (展开)
0 有用 有栖月 2020-01-12
伴着梅老板的经典曲目,反刍了一遍别人嚼过的《舞台四十年》。知道了三大贤“杨梅余”,杨小楼是梅先生的偶像,余叔岩是梅先生的合作伙伴。我这个对京剧耳不聪目不明的人,大致上可以将此书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梨园生态,梅先生的祖父、师傅和戏班子,二是大家成长,梅先生与同僚前辈的切磋、对后辈的告诫、学习京剧的些许心得,三是掩在其下的梅先生的艺术观。珍贵的口述资料,第一手的艺术体验,您如果想读一本与京剧相关的书籍,... 伴着梅老板的经典曲目,反刍了一遍别人嚼过的《舞台四十年》。知道了三大贤“杨梅余”,杨小楼是梅先生的偶像,余叔岩是梅先生的合作伙伴。我这个对京剧耳不聪目不明的人,大致上可以将此书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梨园生态,梅先生的祖父、师傅和戏班子,二是大家成长,梅先生与同僚前辈的切磋、对后辈的告诫、学习京剧的些许心得,三是掩在其下的梅先生的艺术观。珍贵的口述资料,第一手的艺术体验,您如果想读一本与京剧相关的书籍,不如从这本下手。 (展开)
0 有用 一团尚武的精神 2019-11-13
对祖母、母亲的回忆很感人,梅兰芳口述的风格跟胡适的白话文很像(可对照《四十自述》),看来胡适真是“我手写我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