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 短评

热门 最新
  • 215 Moss大妖 2012-10-21 19:32:39

    终于读完了||||,这尼玛绝对是我买过的投入产出比最低的一本书吧orz!什么比·吉斯特,什么门塔特,什么科维扎基·哈得那奇,什么李桑·阿·盖布,如此故弄玄虚的名词一看就不会是出自什么好货色,更不要提毫无逻辑和连贯性的情节、混乱的视角和各种莫名的预知未来和类似催眠的功能了||||

  • 162 我突然 2016-04-29 07:30:08

    了不起。作者在塑造英雄史诗的过程中表现出可怕的清醒,其本质是解构英雄,解构弥赛亚,反传统意义先知。科学方面,对水的紧张感让人身临其境,沙虫生态也有想象力。细腻的人物心理对得起意念控制一说。缺点是略有点神叨。

  • 123 13@甜梦里 2012-08-08 16:55:04

    整本书基本找不到一个喜欢的角色是肿么回事啊!!!!!作者你是有多恨你创造的人物啊!!!

  • 139 四不象 2013-04-22 08:57:31

    本质上就是披着科幻皮的中世纪骑士小说,对这种题材无感,实在无聊得很

  • 71 白色不黑熊 2011-01-29 15:29:57

    心灵感应...魔音大法...预知未来...皇室...正出和庶出...无论土著还是皇帝的军团都用剑...奇幻小说就可以满足作者写这些东西的愿望了。主角和配角没有让读者移情的能力,其间的意淫和沙文主义很有金庸的风格。还要配合可怜兮兮的注释来让读者了解他构建的世界。还要以附录形式说明这本书的科幻内核。我想起了《海伯利安》是怎么让读者不费力的理解它的体系的,《死者代言人》是如何把小说的主题、荡气回肠的感觉和科幻内核结合在一起的。这本书的作者为了表现主角是多么的伟大,用的方法是把他的母亲写得比以前脑残,只会说“它真大啊”。他甚至还用了比·吉斯特姐妹来衬托主角,从逻辑上根本说不过去其成员为何甘心为人姬妾。也只有意淫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人类已经开拓了宇宙之后,女人反而比今天还要有奴性。

  • 36 霏昀 2015-10-02 14:21:13

    除去(如果不是过度诠释)超人与政治灾难的关联,以及(我永远抓不住的)宗教弥赛亚主题,这大约是一个魔武双修的少年复仇故事。#中文科幻圈沙丘感觉远不如基地流行#

  • 23 Frances 2017-05-23 23:52:42

    出现在各类榜单上的科幻推荐读物,但其实真心很一般。本书写作年代可能跟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差不多古老,描述的故事明显更宏大,可是丝毫不震撼人心。。。以创作年代而言应该是很好的作品吧,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我不推荐花太多时间读它。还是推荐阿西莫夫。

  • 23 is4dog 2016-11-28 20:23:53

    不喜欢。人物没魅力也没有人味。努力堆砌神性却毫无神性。有人味的几个配角又不讨喜。三观也非常不喜欢。这么厉害的设定架构,达到这么死气沉沉的乏味效果,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真是活死人写出的感觉啊

  • 19 虚弱橙 2017-11-20 12:46:48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论坑大不如海伯利安,论宇宙设定不如基地,再加上翻译差劲,看不出任何超越中世纪封建家族领主厮杀的古典悲剧之处。

  • 11 苏不西 2013-05-29 12:35:52

    厚的吓人却一个字都不想浪费的读完了。故事非常棒情节很吸引人,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世界,好震撼。

  • 7 trismile 2013-01-22 23:29:25

    一本书可以用几个维度来讲故事?沙丘就至少用了三个维度:每一章开头的引用,正文和注释,分别展开了故事的不同细节和背景。弗兰克构思中的整个世界体系之完备令人震惊,风俗、语言、文化、历史、宗教,星球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皆有描述。而人物性格和背景的设定,故事情节的酣畅淋漓,内心世界的勾心斗角,皆为上品。其实封底上阿瑟克拉克的评价完全不为过:只有指环王可以媲美。看沙丘的时候总是会让我想到阿西莫夫的基地。一直觉得基地系列是一个高峰,而看过沙丘,这种想法开始改变。基地写就于1951年,沙丘写于1965年,不得不承认,对于基地,有所超越。

  • 16 莱茵的黄金 2009-04-13 08:37:57

    一本冗长的垃圾。

  • 16 蓝亭序 2018-01-06 22:47:51

    只能算是奇幻小说吧,强忍着看下去,75%的时候还是放弃了,算了,勉强无幸福

  • 10 wjpo 2009-10-12 15:41:17

    不是我这杯茶,实在看不下去,硬着头皮看完的。

  • 11 橘子 2015-03-21 15:52:15

    第一遍读:完全不是科幻小说的味道,看不下去。看完电影第二遍读,第三章有点看不下去了。

  • 10 旧书君 2011-10-17 21:57:27

    “伟大”二字赋予这部作品是丝毫不偏颇的,而读完之后甚至还是只有这个词语来给予恰当的标签。弗兰克赫伯特的设定之繁复精心被与魔戒之王媲美,其实分为三个部分的首部曲,之间剧情的断裂感,是无法消除的。或者说进阶得过快。但大量人物心理及玄奥的精神用力铺成及阐述自中段“天外纶音”的苏醒开始便迅速地滑为叙事推陈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或者说在高潮部分甚至成为了核心内容。比起作者套用的一种退化性质的政体与进化性质的宗教,表露得更为显而易见。这点在附录中也略有体现。阿拉吉斯的生态搭配少年的黑历史剧情安排,非常有星战前传的味道,一篇《论弗兰克·赫伯特的阿拉吉斯对乔治·卢卡斯的塔图因创作过程中的启示》是不错的选题。所有人物的塑造都相当歌剧(尤其是杀戮萝莉摄人心魄的气势),可惜在大舞台上,作者的“视场”面积稍小……

  • 8 2013-11-29 11:25:16

    太空歌剧的主题永远都是革命吗?而这个故事居然只是恒星帝国而不是银河帝国,一点都不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