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7-22
页数: 221 页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数学与数学人
ISBN: 9787308042628
内容简介 · · · · · ·
《数学与数学人》是一套国际化的科学普及丛书,我们将邀请当代一流的中外科学家谈他们的数学人生——研究经历和成功经验。活跃在研究前沿的数学家们将会用轻松的文笔,通俗地介绍数学各领域激动人心的最新进展、某些数学专题精彩曲折的发展历史以及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初入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事实和技巧:他(或她)还需要吸收一种数学的世界观,一套判断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标准,一种将数学的知识、热情、鉴赏力传递给其他人的方法。要全面地培养一个数学家,需要有像陈这样的导师,能给我们许多人提供规范的教学、实例教学、鼓励、求实精神和与人交往的本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陈教授坚定地相信数学是很重要的学科。当我在伯克利读研究生时,他是我的论文导师,我们一起讨论了许多和数学研究相关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从事数学研究的动机。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也许太过于理想化,说推动数学研究的动力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和对真理的孜孜以求。我认为陈先生希望我更加现实一些,他说他倾向于同意G. B. Hardy的观点,即关键的动力来自于渴望得到同事们的尊敬和在竞争中胜出的感觉,然而,他也承认一个伟大的灵魂,例如苏格拉底,可以出于一种不同的目的,后来,在我即将离开伯克利的前一个晚上,我们互道珍重,他凝视着我的眼睛,告诉我要水远记住,数学是很重要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纪念陈省身先生文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纪念陈省身先生文集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纪念陈省身先生文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本书是纪念陈省身的文集,有许多数学家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回忆陈先生。我摘记了很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做数学、数学相关、做人、人物关系。 —————————————————————————————————————————— 一、做数学 「1. 初学者如何成为数学家:数学的世界观、良好的品味、传递知识的方法、好的导师。」 Griffiths: 一个初入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事实和技巧:他(或她)还需要吸收一种数学的世...
2019-02-16 23:06
本书是纪念陈省身的文集,有许多数学家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回忆陈先生。我摘记了很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做数学、数学相关、做人、人物关系。
——————————————————————————————————————————
一、做数学
「1. 初学者如何成为数学家:数学的世界观、良好的品味、传递知识的方法、好的导师。」
Griffiths:
一个初入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事实和技巧:他(或她)还需要吸收一种数学的世界观,一套判断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标准,一种将数学的知识、热情、鉴赏力传递给其他人的方法。要全面地培养一个数学家,需要有像陈这样的导师,能给我们许多人提供规范的教学、实例教学、鼓励、求实精神和与人交往的本领。 引自 全书 「2. 研究数学目的。陈省身比较现实些:想赢。」
Garland:
陈教授坚定地相信数学是很重要的学科。当我在伯克利读研究生时,他是我的论文导师,我们一起讨论了许多和数学研究相关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从事数学研究的动机。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也许太过于理想化,说推动数学研究的动力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和对真理的孜孜以求。我认为陈先生希望我更加现实一些,他说他倾向于同意G. B. Hardy的观点,即关键的动力来自于渴望得到同事们的尊敬和在竞争中胜出的感觉,然而,他也承认一个伟大的灵魂,例如苏格拉底,可以出于一种不同的目的,后来,在我即将离开伯克利的前一个晚上,我们互道珍重,他凝视着我的眼睛,告诉我要水远记住,数学是很重要的。 引自 全书 「3. 教科书不用写得面面俱到,留些工作给读者。」
陈向Banchoff解释为什么不要把所有步骤都写在书里:“把一些工作留给读者是很重要的。” 引自 全书 「4. 成功需自律、甘坐冷板凳。」
女婿朱经武回忆道:
除了龙虾,陈后来还介绍给我许多美味而昂贵的食物。但是,他也常常用非常微妙的方式告诉我,怎样获得足够体面的生活来满足这种口味。像年轻人常做的那样,我曾经问过他:“你是怎样使自己这样成功的?”他用种亲切而间接的方式告诉我,模仿不是一个可行的成功之道,相反,一个人首先应该保持他自己的本色,不自以为是,而时时自律;要认识到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按照自己的直觉和兴趣去做,而不是为了追求时尚。因此,只要找到了有趣和新奇的方向,就应该执著地去追求,同时又能虚怀若谷,他从来不被金钱和名誉所固扰,总是说:“只要问在工作中尽了多少努力,而不要问报酬是否丰厚。”在他的一生中,他的确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些理念从在德国的时候开始,他就选择了当时并不时髦的微分几何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领域。 引自 全书 「5. 学习就是把他人的思维模式学来。」
Bourguignon:
E. Cartan在成为科学院院士前写了文章“科学工作摘要”(可以在他的全集中找到),浏览这篇文章中我得知E. Cartan对自己工作的描述很有好处。可是读 E. Cartan的论著不太容易,陈省身却不这么认为。他曾经说过:“在巴黎度过一年以后(1937-1938),我发现E. Cartan的文章容易读了,我可以或多或少地用和他相同的方式进行思考所以,把陈省身看作他的伟大继承人就不足为奇了,陈教授把E. Cartan的工作提升到了他生前从未获得过的广泛认同程度。 引自 全书 「6. 好的数学:易懂难攻。」
黄且圆:
陈省身在1995年的一次演讲中引用法国大数学家拉格朗日的标准,认为“好的数学”问题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易懂,走在马路上向任何人都能讲清楚;二是难攻,这种数学问题必须相当困难,但又不是无法攻克的。一个数学问题“易懂”,往往说明这个问题直观,很基本,具有普遍性,不需附加很强的外在条件。“难攻”应当指比较深入,非一眼可以看穿。 引自 全书 「7. “学徒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学生只是沿着师傅的问题继续做,很少超越师傅。」
黄且圆:
陈老也恳切地指出我国在培养人才机制方面的某些缺陷。他对我们说:“中国培养人才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近亲繁殖。”其实,四十年前他就指出过1930年以后,国内数学界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浙大在陈(建功)、苏(步青)二先生主持下,学生甚多,工作极勤,可惜他们采取的态度,可名为‘学徒制’,学生继续做先生的问题,少有青出于蓝的机会。要使科学发展,必须要给工作者以自由,这是值得深长思的。……要使科学发展,必须要给工作者以自由”。 引自 全书 「8. 其他」
有聪明是不够的,坚持和勤奋才是成功的关键。 做学问一定要跟有学问的人在一起。 年轻数学家研究那些不是主流数学中的问题也许是不错的选择。那样他们可以有更小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果他们最后成功了,那么他们的研究领域也许会变得热门起来。 博士论文只是用来证明你拥有做研究的能力。几年以后,你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了解。 能够在自己学术生涯的早期就获得一些成就。 数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花费许多时间,而且在经历了多年的勤奋和献身以后,也不见得就能取得成功。所以存在着一些风险。其中所冒的风险和付出的努力与最后的回报并不相称。所以非常自然的,我们无法吸引大量的人来研究数学。 一个好的结果只能让人们对你的工作保持若干年的兴趣,然后这种兴趣就会没有了。 一个奖项是否重要与获奖人有关,获奖人重要这个奖就重要,获奖人不重要这个奖就不重要。 引自 全书 ——————————————————————————————————————————
二、数学相关
「1. 向量丛与陈类的深刻见解。」
刘克峰:
当时我问陈先生,为什么会想到研究向量从,他回答:线性代数研究一个向量空间,很自然的要考虑一簇向量空间,这就是向量丛,而陈类就来自空间变化的二阶导数。一句话使我对向量丛与陈类的认识提高了几个层次。大数学家就是从最简单,人人看得见的平凡里挖掘出美妙,如今向量从和陈类一样在数学与物理中的应用无所不在,起源却如此地平凡。 引自 全书 「2. 美国的微分几何是由陈陈省身建立的,陈的数学地位非常高。」
——————————————————————————————————————————
三、做人
「1. 幽默感」
Osserman:
陈省身在一次饭后祝词说:“ 我记得英国小说家毛姆曾经说过,年老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必去做你不感兴趣的事。这句名言很值得商榷,因为这个饭后讲化就让我很为难。” 引自 全书 「2. 其他」
人生的转折关头,做出淡泊宁静、志存高远的正确选择。 如果在做日常家务时表现得笨手笨脚,那么我们就不会再被要求去做这些事了。 引自 全书 爱美食,住在哪就访遍当地美食。
——————————————————————————————————————————
四、人物关系
陈的父亲是秀才,后来在天津做官。
陈夫人郑士宁是清华大学数学教授郑桐荪的女儿。
陈省身在北京师从是姜立夫、在汉堡师从Blaschke、在巴黎师从嘉当。
杨振宁的父亲是陈省身的老师,陈省身又是杨振宁的老师。
丘成桐是陈省身的学生。
回应 2019-02-16 23:06
-
本书是纪念陈省身的文集,有许多数学家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回忆陈先生。我摘记了很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做数学、数学相关、做人、人物关系。 —————————————————————————————————————————— 一、做数学 「1. 初学者如何成为数学家:数学的世界观、良好的品味、传递知识的方法、好的导师。」 Griffiths: 一个初入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事实和技巧:他(或她)还需要吸收一种数学的世...
2019-02-16 23:06
本书是纪念陈省身的文集,有许多数学家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回忆陈先生。我摘记了很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做数学、数学相关、做人、人物关系。
——————————————————————————————————————————
一、做数学
「1. 初学者如何成为数学家:数学的世界观、良好的品味、传递知识的方法、好的导师。」
Griffiths:
一个初入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事实和技巧:他(或她)还需要吸收一种数学的世界观,一套判断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标准,一种将数学的知识、热情、鉴赏力传递给其他人的方法。要全面地培养一个数学家,需要有像陈这样的导师,能给我们许多人提供规范的教学、实例教学、鼓励、求实精神和与人交往的本领。 引自 全书 「2. 研究数学目的。陈省身比较现实些:想赢。」
Garland:
陈教授坚定地相信数学是很重要的学科。当我在伯克利读研究生时,他是我的论文导师,我们一起讨论了许多和数学研究相关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从事数学研究的动机。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也许太过于理想化,说推动数学研究的动力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和对真理的孜孜以求。我认为陈先生希望我更加现实一些,他说他倾向于同意G. B. Hardy的观点,即关键的动力来自于渴望得到同事们的尊敬和在竞争中胜出的感觉,然而,他也承认一个伟大的灵魂,例如苏格拉底,可以出于一种不同的目的,后来,在我即将离开伯克利的前一个晚上,我们互道珍重,他凝视着我的眼睛,告诉我要水远记住,数学是很重要的。 引自 全书 「3. 教科书不用写得面面俱到,留些工作给读者。」
陈向Banchoff解释为什么不要把所有步骤都写在书里:“把一些工作留给读者是很重要的。” 引自 全书 「4. 成功需自律、甘坐冷板凳。」
女婿朱经武回忆道:
除了龙虾,陈后来还介绍给我许多美味而昂贵的食物。但是,他也常常用非常微妙的方式告诉我,怎样获得足够体面的生活来满足这种口味。像年轻人常做的那样,我曾经问过他:“你是怎样使自己这样成功的?”他用种亲切而间接的方式告诉我,模仿不是一个可行的成功之道,相反,一个人首先应该保持他自己的本色,不自以为是,而时时自律;要认识到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按照自己的直觉和兴趣去做,而不是为了追求时尚。因此,只要找到了有趣和新奇的方向,就应该执著地去追求,同时又能虚怀若谷,他从来不被金钱和名誉所固扰,总是说:“只要问在工作中尽了多少努力,而不要问报酬是否丰厚。”在他的一生中,他的确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些理念从在德国的时候开始,他就选择了当时并不时髦的微分几何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领域。 引自 全书 「5. 学习就是把他人的思维模式学来。」
Bourguignon:
E. Cartan在成为科学院院士前写了文章“科学工作摘要”(可以在他的全集中找到),浏览这篇文章中我得知E. Cartan对自己工作的描述很有好处。可是读 E. Cartan的论著不太容易,陈省身却不这么认为。他曾经说过:“在巴黎度过一年以后(1937-1938),我发现E. Cartan的文章容易读了,我可以或多或少地用和他相同的方式进行思考所以,把陈省身看作他的伟大继承人就不足为奇了,陈教授把E. Cartan的工作提升到了他生前从未获得过的广泛认同程度。 引自 全书 「6. 好的数学:易懂难攻。」
黄且圆:
陈省身在1995年的一次演讲中引用法国大数学家拉格朗日的标准,认为“好的数学”问题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易懂,走在马路上向任何人都能讲清楚;二是难攻,这种数学问题必须相当困难,但又不是无法攻克的。一个数学问题“易懂”,往往说明这个问题直观,很基本,具有普遍性,不需附加很强的外在条件。“难攻”应当指比较深入,非一眼可以看穿。 引自 全书 「7. “学徒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学生只是沿着师傅的问题继续做,很少超越师傅。」
黄且圆:
陈老也恳切地指出我国在培养人才机制方面的某些缺陷。他对我们说:“中国培养人才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近亲繁殖。”其实,四十年前他就指出过1930年以后,国内数学界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浙大在陈(建功)、苏(步青)二先生主持下,学生甚多,工作极勤,可惜他们采取的态度,可名为‘学徒制’,学生继续做先生的问题,少有青出于蓝的机会。要使科学发展,必须要给工作者以自由,这是值得深长思的。……要使科学发展,必须要给工作者以自由”。 引自 全书 「8. 其他」
有聪明是不够的,坚持和勤奋才是成功的关键。 做学问一定要跟有学问的人在一起。 年轻数学家研究那些不是主流数学中的问题也许是不错的选择。那样他们可以有更小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果他们最后成功了,那么他们的研究领域也许会变得热门起来。 博士论文只是用来证明你拥有做研究的能力。几年以后,你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了解。 能够在自己学术生涯的早期就获得一些成就。 数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花费许多时间,而且在经历了多年的勤奋和献身以后,也不见得就能取得成功。所以存在着一些风险。其中所冒的风险和付出的努力与最后的回报并不相称。所以非常自然的,我们无法吸引大量的人来研究数学。 一个好的结果只能让人们对你的工作保持若干年的兴趣,然后这种兴趣就会没有了。 一个奖项是否重要与获奖人有关,获奖人重要这个奖就重要,获奖人不重要这个奖就不重要。 引自 全书 ——————————————————————————————————————————
二、数学相关
「1. 向量丛与陈类的深刻见解。」
刘克峰:
当时我问陈先生,为什么会想到研究向量从,他回答:线性代数研究一个向量空间,很自然的要考虑一簇向量空间,这就是向量丛,而陈类就来自空间变化的二阶导数。一句话使我对向量丛与陈类的认识提高了几个层次。大数学家就是从最简单,人人看得见的平凡里挖掘出美妙,如今向量从和陈类一样在数学与物理中的应用无所不在,起源却如此地平凡。 引自 全书 「2. 美国的微分几何是由陈陈省身建立的,陈的数学地位非常高。」
——————————————————————————————————————————
三、做人
「1. 幽默感」
Osserman:
陈省身在一次饭后祝词说:“ 我记得英国小说家毛姆曾经说过,年老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必去做你不感兴趣的事。这句名言很值得商榷,因为这个饭后讲化就让我很为难。” 引自 全书 「2. 其他」
人生的转折关头,做出淡泊宁静、志存高远的正确选择。 如果在做日常家务时表现得笨手笨脚,那么我们就不会再被要求去做这些事了。 引自 全书 爱美食,住在哪就访遍当地美食。
——————————————————————————————————————————
四、人物关系
陈的父亲是秀才,后来在天津做官。
陈夫人郑士宁是清华大学数学教授郑桐荪的女儿。
陈省身在北京师从是姜立夫、在汉堡师从Blaschke、在巴黎师从嘉当。
杨振宁的父亲是陈省身的老师,陈省身又是杨振宁的老师。
丘成桐是陈省身的学生。
回应 2019-02-16 23:06
-
本书是纪念陈省身的文集,有许多数学家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回忆陈先生。我摘记了很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做数学、数学相关、做人、人物关系。 —————————————————————————————————————————— 一、做数学 「1. 初学者如何成为数学家:数学的世界观、良好的品味、传递知识的方法、好的导师。」 Griffiths: 一个初入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事实和技巧:他(或她)还需要吸收一种数学的世...
2019-02-16 23:06
本书是纪念陈省身的文集,有许多数学家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回忆陈先生。我摘记了很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做数学、数学相关、做人、人物关系。
——————————————————————————————————————————
一、做数学
「1. 初学者如何成为数学家:数学的世界观、良好的品味、传递知识的方法、好的导师。」
Griffiths:
一个初入门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事实和技巧:他(或她)还需要吸收一种数学的世界观,一套判断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标准,一种将数学的知识、热情、鉴赏力传递给其他人的方法。要全面地培养一个数学家,需要有像陈这样的导师,能给我们许多人提供规范的教学、实例教学、鼓励、求实精神和与人交往的本领。 引自 全书 「2. 研究数学目的。陈省身比较现实些:想赢。」
Garland:
陈教授坚定地相信数学是很重要的学科。当我在伯克利读研究生时,他是我的论文导师,我们一起讨论了许多和数学研究相关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从事数学研究的动机。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也许太过于理想化,说推动数学研究的动力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和对真理的孜孜以求。我认为陈先生希望我更加现实一些,他说他倾向于同意G. B. Hardy的观点,即关键的动力来自于渴望得到同事们的尊敬和在竞争中胜出的感觉,然而,他也承认一个伟大的灵魂,例如苏格拉底,可以出于一种不同的目的,后来,在我即将离开伯克利的前一个晚上,我们互道珍重,他凝视着我的眼睛,告诉我要水远记住,数学是很重要的。 引自 全书 「3. 教科书不用写得面面俱到,留些工作给读者。」
陈向Banchoff解释为什么不要把所有步骤都写在书里:“把一些工作留给读者是很重要的。” 引自 全书 「4. 成功需自律、甘坐冷板凳。」
女婿朱经武回忆道:
除了龙虾,陈后来还介绍给我许多美味而昂贵的食物。但是,他也常常用非常微妙的方式告诉我,怎样获得足够体面的生活来满足这种口味。像年轻人常做的那样,我曾经问过他:“你是怎样使自己这样成功的?”他用种亲切而间接的方式告诉我,模仿不是一个可行的成功之道,相反,一个人首先应该保持他自己的本色,不自以为是,而时时自律;要认识到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按照自己的直觉和兴趣去做,而不是为了追求时尚。因此,只要找到了有趣和新奇的方向,就应该执著地去追求,同时又能虚怀若谷,他从来不被金钱和名誉所固扰,总是说:“只要问在工作中尽了多少努力,而不要问报酬是否丰厚。”在他的一生中,他的确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些理念从在德国的时候开始,他就选择了当时并不时髦的微分几何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领域。 引自 全书 「5. 学习就是把他人的思维模式学来。」
Bourguignon:
E. Cartan在成为科学院院士前写了文章“科学工作摘要”(可以在他的全集中找到),浏览这篇文章中我得知E. Cartan对自己工作的描述很有好处。可是读 E. Cartan的论著不太容易,陈省身却不这么认为。他曾经说过:“在巴黎度过一年以后(1937-1938),我发现E. Cartan的文章容易读了,我可以或多或少地用和他相同的方式进行思考所以,把陈省身看作他的伟大继承人就不足为奇了,陈教授把E. Cartan的工作提升到了他生前从未获得过的广泛认同程度。 引自 全书 「6. 好的数学:易懂难攻。」
黄且圆:
陈省身在1995年的一次演讲中引用法国大数学家拉格朗日的标准,认为“好的数学”问题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易懂,走在马路上向任何人都能讲清楚;二是难攻,这种数学问题必须相当困难,但又不是无法攻克的。一个数学问题“易懂”,往往说明这个问题直观,很基本,具有普遍性,不需附加很强的外在条件。“难攻”应当指比较深入,非一眼可以看穿。 引自 全书 「7. “学徒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学生只是沿着师傅的问题继续做,很少超越师傅。」
黄且圆:
陈老也恳切地指出我国在培养人才机制方面的某些缺陷。他对我们说:“中国培养人才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近亲繁殖。”其实,四十年前他就指出过1930年以后,国内数学界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浙大在陈(建功)、苏(步青)二先生主持下,学生甚多,工作极勤,可惜他们采取的态度,可名为‘学徒制’,学生继续做先生的问题,少有青出于蓝的机会。要使科学发展,必须要给工作者以自由,这是值得深长思的。……要使科学发展,必须要给工作者以自由”。 引自 全书 「8. 其他」
有聪明是不够的,坚持和勤奋才是成功的关键。 做学问一定要跟有学问的人在一起。 年轻数学家研究那些不是主流数学中的问题也许是不错的选择。那样他们可以有更小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果他们最后成功了,那么他们的研究领域也许会变得热门起来。 博士论文只是用来证明你拥有做研究的能力。几年以后,你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了解。 能够在自己学术生涯的早期就获得一些成就。 数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花费许多时间,而且在经历了多年的勤奋和献身以后,也不见得就能取得成功。所以存在着一些风险。其中所冒的风险和付出的努力与最后的回报并不相称。所以非常自然的,我们无法吸引大量的人来研究数学。 一个好的结果只能让人们对你的工作保持若干年的兴趣,然后这种兴趣就会没有了。 一个奖项是否重要与获奖人有关,获奖人重要这个奖就重要,获奖人不重要这个奖就不重要。 引自 全书 ——————————————————————————————————————————
二、数学相关
「1. 向量丛与陈类的深刻见解。」
刘克峰:
当时我问陈先生,为什么会想到研究向量从,他回答:线性代数研究一个向量空间,很自然的要考虑一簇向量空间,这就是向量丛,而陈类就来自空间变化的二阶导数。一句话使我对向量丛与陈类的认识提高了几个层次。大数学家就是从最简单,人人看得见的平凡里挖掘出美妙,如今向量从和陈类一样在数学与物理中的应用无所不在,起源却如此地平凡。 引自 全书 「2. 美国的微分几何是由陈陈省身建立的,陈的数学地位非常高。」
——————————————————————————————————————————
三、做人
「1. 幽默感」
Osserman:
陈省身在一次饭后祝词说:“ 我记得英国小说家毛姆曾经说过,年老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必去做你不感兴趣的事。这句名言很值得商榷,因为这个饭后讲化就让我很为难。” 引自 全书 「2. 其他」
人生的转折关头,做出淡泊宁静、志存高远的正确选择。 如果在做日常家务时表现得笨手笨脚,那么我们就不会再被要求去做这些事了。 引自 全书 爱美食,住在哪就访遍当地美食。
——————————————————————————————————————————
四、人物关系
陈的父亲是秀才,后来在天津做官。
陈夫人郑士宁是清华大学数学教授郑桐荪的女儿。
陈省身在北京师从是姜立夫、在汉堡师从Blaschke、在巴黎师从嘉当。
杨振宁的父亲是陈省身的老师,陈省身又是杨振宁的老师。
丘成桐是陈省身的学生。
回应 2019-02-16 23:06
论坛 · · · · · ·
《数学与数学人》的宗旨 季理真 | 来自陪戎校尉 | 2010-03-18 |
0 有用 小老虎和小花豹 2013-03-04
算是读过了吧,后面一些与数学完全无关的回忆没有仔细看。这种书一般读到三分之二之后就有点不想读了,而刚开始的时候是手不释卷。这也有所启发。
0 有用 Fred001 2019-06-22
重要的是知道什么问题是重要的 ps后面跪舔Yau也太明显了吧
0 有用 撒欢狂奔野狗子 2020-04-06
0 有用 mathbao 2019-02-16
平易近人、为人风趣、课讲得好、直觉很深、爱好美食。
0 有用 撒欢狂奔野狗子 2020-04-06
0 有用 Fred001 2019-06-22
重要的是知道什么问题是重要的 ps后面跪舔Yau也太明显了吧
0 有用 mathbao 2019-02-16
平易近人、为人风趣、课讲得好、直觉很深、爱好美食。
0 有用 小老虎和小花豹 2013-03-04
算是读过了吧,后面一些与数学完全无关的回忆没有仔细看。这种书一般读到三分之二之后就有点不想读了,而刚开始的时候是手不释卷。这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