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战国策》三十三篇,刘向为之序,世久不传。治平初,始得钱墉颜氏印本,读之,爱其文辞之辨愽,而字句脱误,尤失其真。丁未歲,予在京师,因借馆阁诸公家藏数本参校之,蓋十正其六七。凡诸本之不载者,虽雜见于《史记》他书,然不敢輙为改易,仍从其旧,蓋慎之也。当战国之时,强者務并吞,弱者患不能守,天下方争于战腾攻取。馳说之士因得以其说取舍时君,其要皆主于利言之。合从连横,變诈百出,然自《春秋》之后,以迄于秦,二百余年,兴亡成败迹,粗见于是矣。
作者简介 · · · · · ·
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汉朝宗室。著有《别录》、《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五纪论》等书,并且编订了《战国策》、《楚辞》、《孙卿新书》。刘向曾官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明人张溥辑有《刘中垒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有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经学家刘歆为其子。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7页 -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姚贾对曰:“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姚贾辞行,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 韩非短之,曰:“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吴,北使燕、代之间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梁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 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汙,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 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战国策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战国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围魏救赵,并非如此简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起围魏救赵,大多数人能想起的就是三十六计之二,面对强敌,攻其所必救的计策。 该计出自战国时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其时,魏惠王派遣大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遂求救于齐国。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孙膑出计,佯攻魏国的军... (展开)
> 更多书评 4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1 不知道东周想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什么,北方的气候更适合种麦,就是在古代也同样,是想换口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不会是个好主意。 2 苏子(苏秦还是苏历?)去说服西周放水,却又坑了东周一把,东周种麦,就下水淹坏麦苗,种稻,也可以控制水流进行破坏。东周可以说粮食生产受制于西周。 感想 1 苏子真是聪明,东周国君只是为种水稻缺水而烦恼,他却由此想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可谓深谋远虑。晓以利害,一下子就说服西周...
2018-06-24 23:37
1 不知道东周想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什么,北方的气候更适合种麦,就是在古代也同样,是想换口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不会是个好主意。
2 苏子(苏秦还是苏历?)去说服西周放水,却又坑了东周一把,东周种麦,就下水淹坏麦苗,种稻,也可以控制水流进行破坏。东周可以说粮食生产受制于西周。
感想
1 苏子真是聪明,东周国君只是为种水稻缺水而烦恼,他却由此想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可谓深谋远虑。晓以利害,一下子就说服西周下水,得两国之金。
2 有人说苏子太歹毒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太多忠诚的观念,大抵是谋生存为要,哪里有好处往哪里去,苏子把下水给西周带来的好处说得一清二楚,西周国君觉得有道理才会答应,不然又拿什么去说服。东周既然处于下游,受制于人,即便不是这次被坑,以后也存祸患,不过也还是有解决方法,大不了修筑堤坝,再种小麦。
3 战国策这种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看多了是心累,不过也因为那时候没有形成统一体,各国竞争激烈,唯利是图,唯才是用,才会出现这么多的辩士谋士,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精彩的交锋。
回应 2018-06-24 23:37
-
1 不知道东周想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什么,北方的气候更适合种麦,就是在古代也同样,是想换口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不会是个好主意。 2 苏子(苏秦还是苏历?)去说服西周放水,却又坑了东周一把,东周种麦,就下水淹坏麦苗,种稻,也可以控制水流进行破坏。东周可以说粮食生产受制于西周。 感想 1 苏子真是聪明,东周国君只是为种水稻缺水而烦恼,他却由此想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可谓深谋远虑。晓以利害,一下子就说服西周...
2018-06-24 23:37
1 不知道东周想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什么,北方的气候更适合种麦,就是在古代也同样,是想换口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不会是个好主意。
2 苏子(苏秦还是苏历?)去说服西周放水,却又坑了东周一把,东周种麦,就下水淹坏麦苗,种稻,也可以控制水流进行破坏。东周可以说粮食生产受制于西周。
感想
1 苏子真是聪明,东周国君只是为种水稻缺水而烦恼,他却由此想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可谓深谋远虑。晓以利害,一下子就说服西周下水,得两国之金。
2 有人说苏子太歹毒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太多忠诚的观念,大抵是谋生存为要,哪里有好处往哪里去,苏子把下水给西周带来的好处说得一清二楚,西周国君觉得有道理才会答应,不然又拿什么去说服。东周既然处于下游,受制于人,即便不是这次被坑,以后也存祸患,不过也还是有解决方法,大不了修筑堤坝,再种小麦。
3 战国策这种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看多了是心累,不过也因为那时候没有形成统一体,各国竞争激烈,唯利是图,唯才是用,才会出现这么多的辩士谋士,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精彩的交锋。
回应 2018-06-24 23:37
-
1 不知道东周想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什么,北方的气候更适合种麦,就是在古代也同样,是想换口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不会是个好主意。 2 苏子(苏秦还是苏历?)去说服西周放水,却又坑了东周一把,东周种麦,就下水淹坏麦苗,种稻,也可以控制水流进行破坏。东周可以说粮食生产受制于西周。 感想 1 苏子真是聪明,东周国君只是为种水稻缺水而烦恼,他却由此想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可谓深谋远虑。晓以利害,一下子就说服西周...
2018-06-24 23:37
1 不知道东周想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什么,北方的气候更适合种麦,就是在古代也同样,是想换口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不会是个好主意。
2 苏子(苏秦还是苏历?)去说服西周放水,却又坑了东周一把,东周种麦,就下水淹坏麦苗,种稻,也可以控制水流进行破坏。东周可以说粮食生产受制于西周。
感想
1 苏子真是聪明,东周国君只是为种水稻缺水而烦恼,他却由此想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可谓深谋远虑。晓以利害,一下子就说服西周下水,得两国之金。
2 有人说苏子太歹毒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太多忠诚的观念,大抵是谋生存为要,哪里有好处往哪里去,苏子把下水给西周带来的好处说得一清二楚,西周国君觉得有道理才会答应,不然又拿什么去说服。东周既然处于下游,受制于人,即便不是这次被坑,以后也存祸患,不过也还是有解决方法,大不了修筑堤坝,再种小麦。
3 战国策这种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看多了是心累,不过也因为那时候没有形成统一体,各国竞争激烈,唯利是图,唯才是用,才会出现这么多的辩士谋士,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精彩的交锋。
回应 2018-06-24 23:37
论坛 · · · · · ·
这个版本比上海古籍好 | 来自航 | 2 回应 | 2011-11-17 |
这个版本标点断句失误过多! | 来自江左老 | 1 回应 | 2010-07-07 |
这是我发现最好的一个版本 | 来自将军 | 2009-11-14 | |
看看 | 来自金属贝壳 | 2008-06-1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9.1分 2243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6)8.9分 874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9.2分 219人读过
-
每满100-50
-
暂时无货, 7天前曾上架
-
上海古籍 (2008)8.3分 8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战国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航 2008-08-24
我想,如果我仍在奋斗,我就应该读它
0 有用 三四尺 2019-02-17
读作家出版社2008版 白话文
0 有用 La Bayadère 2012-02-03
学处世,学做人。
0 有用 鸡兔同班 2015-10-26
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事实的真相是人们永远无法了解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来了解事实真相。这样,语言本身对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0 有用 从曰曰亦聲 2011-10-06
标点有些小错误,这是难免的。
1 有用 小舟 2020-06-27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0 有用 w511311472 2020-05-07
秦策精彩
0 有用 寒鸦万点 2020-02-20
补标。这应该是我唯一读完的一个版本,横排,有古注。
0 有用 三四尺 2019-02-17
读作家出版社2008版 白话文
0 有用 仰卧引体双杠 2018-11-12
苏秦在里面很多篇都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