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家住六朝烟水间》内容简介:今天来写一本关于南京这样城市的书,其困难不是材料太少,恰恰相反,而是材料太多——前人关于南京的历史与文化已经说过那么多的话,无论学力或文采,作者都很难说比他们更强。作者的优势或许只在于,首先,作者有幸在南京居住的时间更长,无意问成了她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变化的见证人。而这半个世纪,正是南京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半个世纪,尤其是最后10年,南京从一个古风犹存的历史文化名城,急剧蜕变为一个失去个性的所谓现代化大都市。
其次,作者是作为这个城市所不在意的一个普通市民长期生活在其中,各种过客眼中的缤纷和浪漫,对于作者来说是不存在的;作者有幸得以从内部解读这个城市,因而看到了这个城市更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底蕴,促使作者去思索这种种变迁背后的深层文化依据。
第三,作者有幸读到了前辈学人和当代文人有关这个城市的各种文字。这些文字...
《家住六朝烟水间》内容简介:今天来写一本关于南京这样城市的书,其困难不是材料太少,恰恰相反,而是材料太多——前人关于南京的历史与文化已经说过那么多的话,无论学力或文采,作者都很难说比他们更强。作者的优势或许只在于,首先,作者有幸在南京居住的时间更长,无意问成了她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变化的见证人。而这半个世纪,正是南京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半个世纪,尤其是最后10年,南京从一个古风犹存的历史文化名城,急剧蜕变为一个失去个性的所谓现代化大都市。
其次,作者是作为这个城市所不在意的一个普通市民长期生活在其中,各种过客眼中的缤纷和浪漫,对于作者来说是不存在的;作者有幸得以从内部解读这个城市,因而看到了这个城市更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底蕴,促使作者去思索这种种变迁背后的深层文化依据。
第三,作者有幸读到了前辈学人和当代文人有关这个城市的各种文字。这些文字的优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为作者提供了一个个或真或幻的参照系,使作者在解读这个城市的同时,也能解读前人对于这个城市的解读。简单地说,今天重读这些记述和解读,已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前人所想确立和抹去的都是些什么;而他们的努力中,究竟有哪些在历史中站住了脚,哪些已被或正在被历史无情地抹去。由此也可想见,今人对于南京所做所言的一切,究竟能有多少会为历史所接纳。
目录 · · · · · ·
世界第一大城(上)
世界第一大城(下)
金陵景物图咏
散步秦淮
秦淮溯源
桨声灯影
秦淮烟月
白鸳芳洲
赤石机下
市井风物
散落郊原的六朝瑰宝
南唐的子遗
明太祖陵和清圣祖碑
东郊的风景(上)
东郊的风景(下)
旧街新路
从汉王府到总统府
民国建筑博物馆
山水林园
园林六朝变
放眼豁蒙楼
城西佳山水
园中轻喜剧
瞻园古今谈
佳趣说莫愁
吴头楚尾南京人
一江春水向东流
“治隆唐宋”明太祖
失踪的皇帝
“秦淮八艳”
芥子园外话李渔
踪迹随园
琉璃塔与咸板鸭
南京的旧书与文玩
水木清华龙幡里
小卷阿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家住六朝烟水间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家住六朝烟水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南京·莫愁湖·卢家小妇郁金堂
> 更多书评 3篇
0 有用 横槊赋湿 2011-10-07
就那样儿吧
1 有用 地中海的鱼 2012-11-06
这本果然写得比苏州那本好,只是读完觉得好心痛~
0 有用 空思 2020-06-08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说真话!其关于南京城市规划、太平天国等论述尤可见一斑。
0 有用 浅草 2012-12-25
薛先生 对南京苛责的太过了,有点不可爱啊
3 有用 貪瞋痴の徒然 2015-11-13
作者真是熱愛南京這個城市。雖然很多文物沒有得到適當的保存,但是也不要太灰心苛責,畢竟新的歷史也不斷地被人們創造出來。
0 有用 蕭宣远 2021-01-24
既是一本介绍风土人情的绝佳旅游手册,也微缩了一部南京城历史
0 有用 空思 2020-06-08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说真话!其关于南京城市规划、太平天国等论述尤可见一斑。
0 有用 庾兰成 2020-05-06
真的好喜欢好喜欢南京
0 有用 查无此人 2020-01-29
春节旅行取消后的云旅游读物。
0 有用 乾乾 2020-01-17
2019年12月考完研后一个人去南京自由行了七天,在夫子庙的先锋书店买下这本书做南京纪念。回家后,花了大半个月东拼西凑的时间看完此书,让我对南京这块地方的理解不再局限明朝、太平天国、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大屠杀,更是立体地了解了这座城的来时路。由于本人对历史和文学没有造诣,对本书也仅是浅尝辄止,对书中许多内容也半信半疑一笑而过。不过,南京不愧是古都,能有这么丰富的历史事件并且有人以此地出书,有这样待遇... 2019年12月考完研后一个人去南京自由行了七天,在夫子庙的先锋书店买下这本书做南京纪念。回家后,花了大半个月东拼西凑的时间看完此书,让我对南京这块地方的理解不再局限明朝、太平天国、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大屠杀,更是立体地了解了这座城的来时路。由于本人对历史和文学没有造诣,对本书也仅是浅尝辄止,对书中许多内容也半信半疑一笑而过。不过,南京不愧是古都,能有这么丰富的历史事件并且有人以此地出书,有这样待遇的城市,估计没几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