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卷:海防思潮与政策演变
第一章 彷徨的开端:第一次海防策略大讨论
第一节 海防善后事宜大讨论
第二节 前线将帅关于“以守为战”的反思
第三节 后方官绅关于英军“船坚炮利”的看法
第四节 “以民制夷”思想的初衷与变味
第二章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第二次海防策略秘密讨论
第一节 秘密讨论的起因与发动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船坚炮利”再认识
第三节 同文馆的成立与思想的激烈交锋
第三章 海防政策的全面调整:第三次海防策略大讨论
第一节 日晕侵台与中国第三次海防政策大讨论的发动
第二节 沿江沿海督抚大员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防海新论》传播的西方海防观念
第四节 激烈的思想冲突与辩论
第五节 清政策的海防决策
第六节 中下层官绅关于海防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第四章 “非将旧制水师改为轮船水师不可”:第四次海防策略讨论
第一节 “非将旧制水师改为轮船水师不可”(丁日昌)
第二节 “彼此联为一气,缓急乃有足凭”(沈葆桢)
第三节 “必能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和”(李鸿章)
第四节 “沿海水师规模,必得专员统辖”(王先谦)
第五节 “器而精者仿而用之,不必问期 为德为英”(何如璋与马建忠)
第六节 “万一强敌凭陵,则合南北洋之力可以一战”(薛福成)
第七节 “斥夷狄而师其法,取其利用也”(郑观应)
第五章 海军的统一指挥权:第五次海防策略讨论
……
第六章 海防战略方针的重新调整:第六次海防策略大讨论
第七章 铁路与电线:“言其利者以为可以富国强兵,言其害者至比之洪水猛兽”
余论
下卷:军工修造与制度
第八章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师夷制夷”活动
第九章 从炮台建筑考察晚清军事工程的缓慢进步
第十章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福州船政局的利弊得失
第十一章 从民船章程的修订看管理制度的变化
附:晚清海防炮台图表
附表
参考征引文献资料
· · · · · · (
收起)
1 有用 田村卡夫卡 2019-05-16 20:02:51
史料丰富,论述详实。
0 有用 Shin 2008-06-08 15:25:01
用的材料都是干货
0 有用 迟枣 2015-03-16 12:47:24
比前期思路更通顺,信息也更直观些。史料整理下了大功夫啊,很佩服。
0 有用 小豹子 2024-12-31 23:07:51 山东
对于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的区分阐释甚好,明代海防主要防外,而清代则主要防内(与其少数民族出身有关,对广大汉族不信任,严格限制,让各地官员互相牵掣以维护自身统治)。对于清代水师的基本职责、防汛特点介绍清晰,清朝的水师基本只在近海区域活动,活动范围大多不出一省,重点防内,更加类似于海上自卫队、海警性质。对于清代船舶制造维修体制、沿海炮台配备数量、建造特点(严重落后于西方、露天炮台、炮台后方防备不足)介绍... 对于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的区分阐释甚好,明代海防主要防外,而清代则主要防内(与其少数民族出身有关,对广大汉族不信任,严格限制,让各地官员互相牵掣以维护自身统治)。对于清代水师的基本职责、防汛特点介绍清晰,清朝的水师基本只在近海区域活动,活动范围大多不出一省,重点防内,更加类似于海上自卫队、海警性质。对于清代船舶制造维修体制、沿海炮台配备数量、建造特点(严重落后于西方、露天炮台、炮台后方防备不足)介绍清楚,清朝的船舶制造技术在康雍乾时期停滞不前,甚至比起明代更为退步;清代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对于民间商船的大小、配备人员都有限制,严重阻碍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进步。到了嘉庆道光时期,清政府水师战船连西洋各国的商船质量、吨位、配备炮术都无法相比 (展开)
0 有用 紫川一飞 2024-03-01 14:20:44 山东
史料丰富,分析清楚,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