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系统地讲述了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并解释如何使用这一方法来进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传统社会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态度、自我、范畴、社会表征等,在话语分析的视角中给予了重庆的审视。书中有十分丰富的个案材料和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者简介 · · · · · ·
乔纳森·波特,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部话语分析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科学论辩、电视、种族主义、社会交往咨询等。作为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定性方法的权威,他著述甚丰,目前已出版8本著作,参与撰写40多本书的部分章节,发表论文60余篇,内容涉及话语分析,言说心理学、焦点小组及其他心理学议题。同时,他还是15份学术期刊的编辑。 马格丽特·韦斯雷尔,英国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认同与社会行动项目主任。她的研究兴趣是言说心理学和话语分析。目前已合作出版《图绘种族主义的语言》(1992)、《认同,群体与社会议题》(1996)等多部著作。
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英国开放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认同与社会行动项目的主任。她的研究兴趣是言说心理学和话语分析,目前已合作出版《图绘种族主义的语言》(1992)、《认同、群体与...
乔纳森·波特,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部话语分析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科学论辩、电视、种族主义、社会交往咨询等。作为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定性方法的权威,他著述甚丰,目前已出版8本著作,参与撰写40多本书的部分章节,发表论文60余篇,内容涉及话语分析,言说心理学、焦点小组及其他心理学议题。同时,他还是15份学术期刊的编辑。 马格丽特·韦斯雷尔,英国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认同与社会行动项目主任。她的研究兴趣是言说心理学和话语分析。目前已合作出版《图绘种族主义的语言》(1992)、《认同,群体与社会议题》(1996)等多部著作。
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英国开放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认同与社会行动项目的主任。她的研究兴趣是言说心理学和话语分析,目前已合作出版《图绘种族主义的语言》(1992)、《认同、群体与社会议题》(1996)等多部著作。
目录 · · · · · ·
前言
三个说明性的例子
话语分析的定义
第1章 话语分析的基石
乔姆斯基与心理学
作为行为的言语:言语行为理论
做事情的谈话:常人方法学
结构的符号:符号学
对语言的社会性研究
问题和局限
第2章 揭开话语分析的面纱
话语分析的一些要素
变异的话语和传统社会心理学
对陈述变异性的压制
话语中的态度
超越态度
第3章 让规则运转
行为发生学视角
行为发生学存在的问题
话语分析和对科学家规则的研究
可验证性、足球暴力和规则的分析
第4章 谈话序列中的解释
解释与社会心理学
法庭上的解释
话语和解释
第5章 谈话着的主体
自我的传统形象
迈向一种新的主体概念
意识形态性的自我
对自我的话语分析
第6章 话语中的范畴
社会心理不客社会范畴
传统范畴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原型和变异性
动机和身份范畴
范畴、内容和公众
范畴和话语的建构
第7章 从表征到语库
社会表征理论
社会表征理论存在的问题
解释语库
第8章 怎样分析话语
哲学、社会学和方法论
话语分析的十个阶段
结论
第9章 有争议的主题和未来的方向
话语和“头盖骨下”的世界
话语和“摆在眼前”的世界
话语和反身性
话语分析的发展
转录记号
参考文献
索引
中文版跋:《话语和社会心理学》之后的进展
· · · · · · (收起)
喜欢读"话语和社会心理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话语和社会心理学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话语和社会心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绿萝妈妈 (媒介心理学)
P27 话语分析的一些要素:功能、建构和变异性 话语分析的一个原则性观点是,功能蕴涵在对社会世界的不同建构之中,这体现于语言的变异性上。使用“建构”这个词语是比较适当的,这有三个原因:其一,它提醒我们,对事件的陈述是基于众多先在的语言素材之上的,这就犹如房子是用砖、木梁等盖出来的一样;第二,建构暗示着一种积极的筛选,有的素材被选进来了,有的素材被遗漏了;其三,建构强调陈述是具有力量且能产生后果这一性...2019-10-29 10:27
P27
话语分析的一些要素:功能、建构和变异性
话语分析的一个原则性观点是,功能蕴涵在对社会世界的不同建构之中,这体现于语言的变异性上。使用“建构”这个词语是比较适当的,这有三个原因:其一,它提醒我们,对事件的陈述是基于众多先在的语言素材之上的,这就犹如房子是用砖、木梁等盖出来的一样;第二,建构暗示着一种积极的筛选,有的素材被选进来了,有的素材被遗漏了;其三,建构强调陈述是具有力量且能产生后果这一性质。许多社会互动涉及对事情和人的处理,我们只有借助具体的语言样式(linguistic version)才能做到非常熟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陈述(account)“建构”事实。
P30
话语分析家提出:
1、语言为着各种功能而被使用,它的使用将产生各种后果;
2、语言既被建构,又具有建构性;
3、对同一现象,我们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
4、因此,陈述中存在着大量的变异;
5、然而,我们没有屡试不爽的方法去处理这种变异性,将那些“真实的”或者说“准确的”陈述与那些“修辞性的”或者“误导性的”陈述区分开来,从而避开变异性为坚信语言的“实在论”模型的那些研究者所设下的问题。
6、语言使用中的建构性和灵活性应该成为研究的核心主题。
P34
我们将这些掩盖了陈述中的变异性的策略分为三类,它们包括:限制、粗编码(gross coding)或粗范畴化(gross categorization)和选择性解读。
P54
行为发生学的核心假设,就是人们拥有一套社会知识的储备,它使得人们能够去行动,去给出陈述,比如说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解释或予以合理化。这一假设就会产生重要的方法论影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于他们认为在行为和他们的描述/合理化背后,都潜藏着同一套认知资源,因而就有可能利用行动者的陈述来确认具体行为的性质。对话语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们的社会能力的特征,进而可以提示他们的行为的意义。
……
行为发生学所要表明的一般性观点就是,行为具有符号学的性质(Swartz & Swartz,1982;Totman,1980)。
P55
行为发生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寻找出构成某个人、某种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社会知识和习俗知识的那些规则。
第8章,怎样分析话语
十个阶段
1、研究问题
话语分析所关注的研究问题一般与建构和功能有关:话语怎样被组织,以及这种建构能够获得什么。
总的来说,就是优先考虑各种形式的话语、它们的建构及相关的功能。
2、样本选取
3、录音和文件的收集
4、访谈
在话语分析中,访谈在三个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访谈。首先,回答中的变异性与一致性一样重要。其次,强调的是容纳而非消除多样性的语库,其结果就是更加非正式的谈话交流。最后,访谈者被视为积极的参与者,是一份会说话的问卷。
5、转录
6、编码
编码不是分析,其目的不是为了发现结论,而为了把庞杂的话语压缩成易于处理的部分。它是分析的预备,为更深入地研究通过选择性编码过程筛选出的材料铺平了道路。
7、分析
通常,只有在同资料做了长时间的斗争,并且经历过多次错误之后,系统的模式才会浮现出来。
分析主要是由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构成。首先是寻找资料中的模式。这一模式既包括变异性(陈述的内容或者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一致性(即识别出的陈述所共享的特征)。其次,要关注功能和后果。话语分析基本的理论目标就是要证明,人们的谈话执行许多功能,并且具有不同的效果。分析的第二个阶段包括形成关于这些功能和效果的假设,然后寻找语言证据。
8、检测
运用几种分析技术来检测这种类型的研究的发现。
四种主要的技术是:
(1)一致性:一组分析主张应用于一系列话语时应该是一致的。
在一种理论的解释框架之外的案例总是比那些位于其内的案例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且通常能挖掘出重要的问题。
(2)参与者的定位:在考察变异性和一致性的时候,作为分析者,仅仅指出我们知道这些陈述是一致的,那些是不一致的,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参与者的定位,也就是他们认为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有差别的。
(3)新问题:话语分析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廓清那些促使某件事情发生的语言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并不仅仅解决问题,它们也会引出自身的新问题。
(4)创造性(fruitfulness):
9、报告
10、应用
回应 2019-10-29 10:27 -
绿萝妈妈 (媒介心理学)
P6 译序 我们还可以参照冯·戴伊克的三种话语分析方法的分类来理解本书的话语分析特点(冯·戴伊克,1993):第一种是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种是意识形态分析,通过话语分析来揭示出深层的利益冲突,如罗伯特·迈尔斯(Robert Miles)对种族主义话语的研究就属此类。他们认为种族主义话语是对实在的不真实反映,其掩盖的正是不合理的种族,而研究者对话语的分...2019-10-29 09:57
P6
译序
我们还可以参照冯·戴伊克的三种话语分析方法的分类来理解本书的话语分析特点(冯·戴伊克,1993):第一种是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种是意识形态分析,通过话语分析来揭示出深层的利益冲突,如罗伯特·迈尔斯(Robert Miles)对种族主义话语的研究就属此类。他们认为种族主义话语是对实在的不真实反映,其掩盖的正是不合理的种族,而研究者对话语的分析,就是要提示出话语内在的对既定秩序的合理化,也就是说,他们对话语的研究是酸翁之意不在酒。与之相比,本书的研究则是真正把话语作为研究的对象。第三种是诠释学传统,它不同于语法逻辑的形式解释规则和客观解释规则,而强调主观的解释程序,对解释对象的移情。本书对文本的分析可以认为就属于此列。
P6-7
受建构论的影响,本书不认为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不断建构的,语言是建构的积极媒介。这也体现出语言哲学中奥斯丁等人强调语言的行动取向的重大影响。语言并不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而是具有行动的力量。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
P7
在谈论建构的问题时,很多时候也带有政治和文化寓意。比如,格根等人认为,通过揭示出种族偏见的建构过程,我们会心存转变人类自身之可能(Gergen & Gergen,2003)。在诠释学的脉络中,建构往往与共同体、沟通对话等相联系,因而提供了积极行动之可能。而福柯将建构与权力、控制相联系,因此往往赋予建构以消极的意涵。
P7-8
传统社会主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以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本书则认为心理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是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这便是超越内在心理解释的基本内涵。
对内在心理解释的不满,其实也是对内/外、主观/客观、个人/社会等悠久的二元两分的不满,而这些不满又可以归结为对个体主义的不满。放在我们目前的语境下,这种个体主义就是将个人的内心视为完全独立自主的、与其他人相隔绝的“封闭的个体”,其典型的隐喻是“封闭的黑箱”、“客器”等。埃利亚斯在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这种个体主义倾向时指出(埃利亚斯,1998),这种观念在欧洲有悠久的历史。……埃利亚斯指出,应该将人视为“开放的个人”,“个人与社会”不是两个割裂的存在,而是一个人的不同的但却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P8
冯·戴伊克试图将话语分析与社会认知理论结合起来,同时又不失分析的社会视野和关怀(冯·戴伊克,1993)。其主要的观点是,宏观的社会结构通过传播媒介等型塑了社会认知,这种社会 认知又影响到人们的社会构想、社会交往和实践,进而影响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转变。这样,社会认知就成为宏观社会结构与微观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个中介。
P10
吉登斯的反身性包括自我反身性(self reflexivity)和结构反身性(stuctural reflexivity):那种反作用于自身的反思性,被称为自我反身性;而反作用于能动作用的社会存在条件的反思性,被称为结构反身性。贝克则强调,自己的反身性概念与之不同,他认为上述的反身性是有意识的,而他更强调的是一种意料之外的自我消解,而不是反思(贝克等,2001)。具体来说,贝克的反身性就是指现代化利用现代化来挖现代化的墙角,这是意料之外的,是没有反思的。现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越是深入,工业社会的基础就越是受到消解、改变和威胁。这些反身性的概念是高度社会学化的,它主要描述的是现代性下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在本书的语境下,反身性主要是和谈话、文本联系起来,不过,与前面的社会学的反身性概念也有一致之处。
本书对反身性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第9章):反身性的第一层含义是指谈话的这一特征,它既是关于行动、事件和情境的,也是这些事物的一部分;它的第二层含义是,话语分析的发现对话语分析家以及任何其他人所构造的社会文本同样适用。
回应 2019-10-29 09:57
-
绿萝妈妈 (媒介心理学)
P6 译序 我们还可以参照冯·戴伊克的三种话语分析方法的分类来理解本书的话语分析特点(冯·戴伊克,1993):第一种是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种是意识形态分析,通过话语分析来揭示出深层的利益冲突,如罗伯特·迈尔斯(Robert Miles)对种族主义话语的研究就属此类。他们认为种族主义话语是对实在的不真实反映,其掩盖的正是不合理的种族,而研究者对话语的分...2019-10-29 09:57
P6
译序
我们还可以参照冯·戴伊克的三种话语分析方法的分类来理解本书的话语分析特点(冯·戴伊克,1993):第一种是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种是意识形态分析,通过话语分析来揭示出深层的利益冲突,如罗伯特·迈尔斯(Robert Miles)对种族主义话语的研究就属此类。他们认为种族主义话语是对实在的不真实反映,其掩盖的正是不合理的种族,而研究者对话语的分析,就是要提示出话语内在的对既定秩序的合理化,也就是说,他们对话语的研究是酸翁之意不在酒。与之相比,本书的研究则是真正把话语作为研究的对象。第三种是诠释学传统,它不同于语法逻辑的形式解释规则和客观解释规则,而强调主观的解释程序,对解释对象的移情。本书对文本的分析可以认为就属于此列。
P6-7
受建构论的影响,本书不认为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不断建构的,语言是建构的积极媒介。这也体现出语言哲学中奥斯丁等人强调语言的行动取向的重大影响。语言并不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而是具有行动的力量。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
P7
在谈论建构的问题时,很多时候也带有政治和文化寓意。比如,格根等人认为,通过揭示出种族偏见的建构过程,我们会心存转变人类自身之可能(Gergen & Gergen,2003)。在诠释学的脉络中,建构往往与共同体、沟通对话等相联系,因而提供了积极行动之可能。而福柯将建构与权力、控制相联系,因此往往赋予建构以消极的意涵。
P7-8
传统社会主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以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本书则认为心理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是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这便是超越内在心理解释的基本内涵。
对内在心理解释的不满,其实也是对内/外、主观/客观、个人/社会等悠久的二元两分的不满,而这些不满又可以归结为对个体主义的不满。放在我们目前的语境下,这种个体主义就是将个人的内心视为完全独立自主的、与其他人相隔绝的“封闭的个体”,其典型的隐喻是“封闭的黑箱”、“客器”等。埃利亚斯在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这种个体主义倾向时指出(埃利亚斯,1998),这种观念在欧洲有悠久的历史。……埃利亚斯指出,应该将人视为“开放的个人”,“个人与社会”不是两个割裂的存在,而是一个人的不同的但却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P8
冯·戴伊克试图将话语分析与社会认知理论结合起来,同时又不失分析的社会视野和关怀(冯·戴伊克,1993)。其主要的观点是,宏观的社会结构通过传播媒介等型塑了社会认知,这种社会 认知又影响到人们的社会构想、社会交往和实践,进而影响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转变。这样,社会认知就成为宏观社会结构与微观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个中介。
P10
吉登斯的反身性包括自我反身性(self reflexivity)和结构反身性(stuctural reflexivity):那种反作用于自身的反思性,被称为自我反身性;而反作用于能动作用的社会存在条件的反思性,被称为结构反身性。贝克则强调,自己的反身性概念与之不同,他认为上述的反身性是有意识的,而他更强调的是一种意料之外的自我消解,而不是反思(贝克等,2001)。具体来说,贝克的反身性就是指现代化利用现代化来挖现代化的墙角,这是意料之外的,是没有反思的。现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越是深入,工业社会的基础就越是受到消解、改变和威胁。这些反身性的概念是高度社会学化的,它主要描述的是现代性下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在本书的语境下,反身性主要是和谈话、文本联系起来,不过,与前面的社会学的反身性概念也有一致之处。
本书对反身性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第9章):反身性的第一层含义是指谈话的这一特征,它既是关于行动、事件和情境的,也是这些事物的一部分;它的第二层含义是,话语分析的发现对话语分析家以及任何其他人所构造的社会文本同样适用。
回应 2019-10-29 09:57 -
绿萝妈妈 (媒介心理学)
P27 话语分析的一些要素:功能、建构和变异性 话语分析的一个原则性观点是,功能蕴涵在对社会世界的不同建构之中,这体现于语言的变异性上。使用“建构”这个词语是比较适当的,这有三个原因:其一,它提醒我们,对事件的陈述是基于众多先在的语言素材之上的,这就犹如房子是用砖、木梁等盖出来的一样;第二,建构暗示着一种积极的筛选,有的素材被选进来了,有的素材被遗漏了;其三,建构强调陈述是具有力量且能产生后果这一性...2019-10-29 10:27
P27
话语分析的一些要素:功能、建构和变异性
话语分析的一个原则性观点是,功能蕴涵在对社会世界的不同建构之中,这体现于语言的变异性上。使用“建构”这个词语是比较适当的,这有三个原因:其一,它提醒我们,对事件的陈述是基于众多先在的语言素材之上的,这就犹如房子是用砖、木梁等盖出来的一样;第二,建构暗示着一种积极的筛选,有的素材被选进来了,有的素材被遗漏了;其三,建构强调陈述是具有力量且能产生后果这一性质。许多社会互动涉及对事情和人的处理,我们只有借助具体的语言样式(linguistic version)才能做到非常熟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陈述(account)“建构”事实。
P30
话语分析家提出:
1、语言为着各种功能而被使用,它的使用将产生各种后果;
2、语言既被建构,又具有建构性;
3、对同一现象,我们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
4、因此,陈述中存在着大量的变异;
5、然而,我们没有屡试不爽的方法去处理这种变异性,将那些“真实的”或者说“准确的”陈述与那些“修辞性的”或者“误导性的”陈述区分开来,从而避开变异性为坚信语言的“实在论”模型的那些研究者所设下的问题。
6、语言使用中的建构性和灵活性应该成为研究的核心主题。
P34
我们将这些掩盖了陈述中的变异性的策略分为三类,它们包括:限制、粗编码(gross coding)或粗范畴化(gross categorization)和选择性解读。
P54
行为发生学的核心假设,就是人们拥有一套社会知识的储备,它使得人们能够去行动,去给出陈述,比如说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解释或予以合理化。这一假设就会产生重要的方法论影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于他们认为在行为和他们的描述/合理化背后,都潜藏着同一套认知资源,因而就有可能利用行动者的陈述来确认具体行为的性质。对话语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们的社会能力的特征,进而可以提示他们的行为的意义。
……
行为发生学所要表明的一般性观点就是,行为具有符号学的性质(Swartz & Swartz,1982;Totman,1980)。
P55
行为发生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寻找出构成某个人、某种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社会知识和习俗知识的那些规则。
第8章,怎样分析话语
十个阶段
1、研究问题
话语分析所关注的研究问题一般与建构和功能有关:话语怎样被组织,以及这种建构能够获得什么。
总的来说,就是优先考虑各种形式的话语、它们的建构及相关的功能。
2、样本选取
3、录音和文件的收集
4、访谈
在话语分析中,访谈在三个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访谈。首先,回答中的变异性与一致性一样重要。其次,强调的是容纳而非消除多样性的语库,其结果就是更加非正式的谈话交流。最后,访谈者被视为积极的参与者,是一份会说话的问卷。
5、转录
6、编码
编码不是分析,其目的不是为了发现结论,而为了把庞杂的话语压缩成易于处理的部分。它是分析的预备,为更深入地研究通过选择性编码过程筛选出的材料铺平了道路。
7、分析
通常,只有在同资料做了长时间的斗争,并且经历过多次错误之后,系统的模式才会浮现出来。
分析主要是由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构成。首先是寻找资料中的模式。这一模式既包括变异性(陈述的内容或者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一致性(即识别出的陈述所共享的特征)。其次,要关注功能和后果。话语分析基本的理论目标就是要证明,人们的谈话执行许多功能,并且具有不同的效果。分析的第二个阶段包括形成关于这些功能和效果的假设,然后寻找语言证据。
8、检测
运用几种分析技术来检测这种类型的研究的发现。
四种主要的技术是:
(1)一致性:一组分析主张应用于一系列话语时应该是一致的。
在一种理论的解释框架之外的案例总是比那些位于其内的案例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且通常能挖掘出重要的问题。
(2)参与者的定位:在考察变异性和一致性的时候,作为分析者,仅仅指出我们知道这些陈述是一致的,那些是不一致的,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参与者的定位,也就是他们认为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有差别的。
(3)新问题:话语分析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廓清那些促使某件事情发生的语言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并不仅仅解决问题,它们也会引出自身的新问题。
(4)创造性(fruitfulness):
9、报告
10、应用
回应 2019-10-29 10:27
-
绿萝妈妈 (媒介心理学)
P27 话语分析的一些要素:功能、建构和变异性 话语分析的一个原则性观点是,功能蕴涵在对社会世界的不同建构之中,这体现于语言的变异性上。使用“建构”这个词语是比较适当的,这有三个原因:其一,它提醒我们,对事件的陈述是基于众多先在的语言素材之上的,这就犹如房子是用砖、木梁等盖出来的一样;第二,建构暗示着一种积极的筛选,有的素材被选进来了,有的素材被遗漏了;其三,建构强调陈述是具有力量且能产生后果这一性...2019-10-29 10:27
P27
话语分析的一些要素:功能、建构和变异性
话语分析的一个原则性观点是,功能蕴涵在对社会世界的不同建构之中,这体现于语言的变异性上。使用“建构”这个词语是比较适当的,这有三个原因:其一,它提醒我们,对事件的陈述是基于众多先在的语言素材之上的,这就犹如房子是用砖、木梁等盖出来的一样;第二,建构暗示着一种积极的筛选,有的素材被选进来了,有的素材被遗漏了;其三,建构强调陈述是具有力量且能产生后果这一性质。许多社会互动涉及对事情和人的处理,我们只有借助具体的语言样式(linguistic version)才能做到非常熟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陈述(account)“建构”事实。
P30
话语分析家提出:
1、语言为着各种功能而被使用,它的使用将产生各种后果;
2、语言既被建构,又具有建构性;
3、对同一现象,我们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
4、因此,陈述中存在着大量的变异;
5、然而,我们没有屡试不爽的方法去处理这种变异性,将那些“真实的”或者说“准确的”陈述与那些“修辞性的”或者“误导性的”陈述区分开来,从而避开变异性为坚信语言的“实在论”模型的那些研究者所设下的问题。
6、语言使用中的建构性和灵活性应该成为研究的核心主题。
P34
我们将这些掩盖了陈述中的变异性的策略分为三类,它们包括:限制、粗编码(gross coding)或粗范畴化(gross categorization)和选择性解读。
P54
行为发生学的核心假设,就是人们拥有一套社会知识的储备,它使得人们能够去行动,去给出陈述,比如说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解释或予以合理化。这一假设就会产生重要的方法论影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于他们认为在行为和他们的描述/合理化背后,都潜藏着同一套认知资源,因而就有可能利用行动者的陈述来确认具体行为的性质。对话语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们的社会能力的特征,进而可以提示他们的行为的意义。
……
行为发生学所要表明的一般性观点就是,行为具有符号学的性质(Swartz & Swartz,1982;Totman,1980)。
P55
行为发生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寻找出构成某个人、某种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社会知识和习俗知识的那些规则。
第8章,怎样分析话语
十个阶段
1、研究问题
话语分析所关注的研究问题一般与建构和功能有关:话语怎样被组织,以及这种建构能够获得什么。
总的来说,就是优先考虑各种形式的话语、它们的建构及相关的功能。
2、样本选取
3、录音和文件的收集
4、访谈
在话语分析中,访谈在三个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访谈。首先,回答中的变异性与一致性一样重要。其次,强调的是容纳而非消除多样性的语库,其结果就是更加非正式的谈话交流。最后,访谈者被视为积极的参与者,是一份会说话的问卷。
5、转录
6、编码
编码不是分析,其目的不是为了发现结论,而为了把庞杂的话语压缩成易于处理的部分。它是分析的预备,为更深入地研究通过选择性编码过程筛选出的材料铺平了道路。
7、分析
通常,只有在同资料做了长时间的斗争,并且经历过多次错误之后,系统的模式才会浮现出来。
分析主要是由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构成。首先是寻找资料中的模式。这一模式既包括变异性(陈述的内容或者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一致性(即识别出的陈述所共享的特征)。其次,要关注功能和后果。话语分析基本的理论目标就是要证明,人们的谈话执行许多功能,并且具有不同的效果。分析的第二个阶段包括形成关于这些功能和效果的假设,然后寻找语言证据。
8、检测
运用几种分析技术来检测这种类型的研究的发现。
四种主要的技术是:
(1)一致性:一组分析主张应用于一系列话语时应该是一致的。
在一种理论的解释框架之外的案例总是比那些位于其内的案例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且通常能挖掘出重要的问题。
(2)参与者的定位:在考察变异性和一致性的时候,作为分析者,仅仅指出我们知道这些陈述是一致的,那些是不一致的,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参与者的定位,也就是他们认为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有差别的。
(3)新问题:话语分析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廓清那些促使某件事情发生的语言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并不仅仅解决问题,它们也会引出自身的新问题。
(4)创造性(fruitfulness):
9、报告
10、应用
回应 2019-10-29 10:27 -
绿萝妈妈 (媒介心理学)
P6 译序 我们还可以参照冯·戴伊克的三种话语分析方法的分类来理解本书的话语分析特点(冯·戴伊克,1993):第一种是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种是意识形态分析,通过话语分析来揭示出深层的利益冲突,如罗伯特·迈尔斯(Robert Miles)对种族主义话语的研究就属此类。他们认为种族主义话语是对实在的不真实反映,其掩盖的正是不合理的种族,而研究者对话语的分...2019-10-29 09:57
P6
译序
我们还可以参照冯·戴伊克的三种话语分析方法的分类来理解本书的话语分析特点(冯·戴伊克,1993):第一种是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种是意识形态分析,通过话语分析来揭示出深层的利益冲突,如罗伯特·迈尔斯(Robert Miles)对种族主义话语的研究就属此类。他们认为种族主义话语是对实在的不真实反映,其掩盖的正是不合理的种族,而研究者对话语的分析,就是要提示出话语内在的对既定秩序的合理化,也就是说,他们对话语的研究是酸翁之意不在酒。与之相比,本书的研究则是真正把话语作为研究的对象。第三种是诠释学传统,它不同于语法逻辑的形式解释规则和客观解释规则,而强调主观的解释程序,对解释对象的移情。本书对文本的分析可以认为就属于此列。
P6-7
受建构论的影响,本书不认为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不断建构的,语言是建构的积极媒介。这也体现出语言哲学中奥斯丁等人强调语言的行动取向的重大影响。语言并不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而是具有行动的力量。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
P7
在谈论建构的问题时,很多时候也带有政治和文化寓意。比如,格根等人认为,通过揭示出种族偏见的建构过程,我们会心存转变人类自身之可能(Gergen & Gergen,2003)。在诠释学的脉络中,建构往往与共同体、沟通对话等相联系,因而提供了积极行动之可能。而福柯将建构与权力、控制相联系,因此往往赋予建构以消极的意涵。
P7-8
传统社会主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以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本书则认为心理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是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这便是超越内在心理解释的基本内涵。
对内在心理解释的不满,其实也是对内/外、主观/客观、个人/社会等悠久的二元两分的不满,而这些不满又可以归结为对个体主义的不满。放在我们目前的语境下,这种个体主义就是将个人的内心视为完全独立自主的、与其他人相隔绝的“封闭的个体”,其典型的隐喻是“封闭的黑箱”、“客器”等。埃利亚斯在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这种个体主义倾向时指出(埃利亚斯,1998),这种观念在欧洲有悠久的历史。……埃利亚斯指出,应该将人视为“开放的个人”,“个人与社会”不是两个割裂的存在,而是一个人的不同的但却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P8
冯·戴伊克试图将话语分析与社会认知理论结合起来,同时又不失分析的社会视野和关怀(冯·戴伊克,1993)。其主要的观点是,宏观的社会结构通过传播媒介等型塑了社会认知,这种社会 认知又影响到人们的社会构想、社会交往和实践,进而影响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转变。这样,社会认知就成为宏观社会结构与微观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个中介。
P10
吉登斯的反身性包括自我反身性(self reflexivity)和结构反身性(stuctural reflexivity):那种反作用于自身的反思性,被称为自我反身性;而反作用于能动作用的社会存在条件的反思性,被称为结构反身性。贝克则强调,自己的反身性概念与之不同,他认为上述的反身性是有意识的,而他更强调的是一种意料之外的自我消解,而不是反思(贝克等,2001)。具体来说,贝克的反身性就是指现代化利用现代化来挖现代化的墙角,这是意料之外的,是没有反思的。现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越是深入,工业社会的基础就越是受到消解、改变和威胁。这些反身性的概念是高度社会学化的,它主要描述的是现代性下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在本书的语境下,反身性主要是和谈话、文本联系起来,不过,与前面的社会学的反身性概念也有一致之处。
本书对反身性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第9章):反身性的第一层含义是指谈话的这一特征,它既是关于行动、事件和情境的,也是这些事物的一部分;它的第二层含义是,话语分析的发现对话语分析家以及任何其他人所构造的社会文本同样适用。
回应 2019-10-29 09:57
0 有用 慕庄 2016-09-02
通过话语分析来理解社会
0 有用 jjj 2016-08-22
师兄师姐们翻译的作品,对话语分析做了一个深入浅出的介绍,强调话语的功能性和建构性,分析了很多情况下话语具有的变异性,这点很有趣。介绍话语中的自我和范畴化的部分对论文很有启发。话语分析与社会表征那一章不是很懂。本书对自我 范畴化 社会表征这三个领域的评述很清晰。
0 有用 Sourire 2012-09-02
话题是个好话题但写作方式不够reader friendly...术语一堆一堆的。适合给专业人士读,入门菜鸟读下去有点难。。
0 有用 什么名字无所谓 2018-09-15
真是要给部分章节的翻译跪了.... 2018-9-15 读完 书中最后提出了3个方向,其中说到了修辞学,应该是指隐喻。。总之。。看不懂就是了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0-20
按需。
0 有用 狂妄的积分 2021-01-12
SAT 言语行为理论 ethnomethodology常人方法学 符号学 这三个 也是一个比一个扯了 就第一章的综述看着就能看出后面整个结构也就这样了吧,框架不错内容太散,论述的少,整本书就是一个及格分的文献综述,不太行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0-20
按需。
0 有用 什么名字无所谓 2018-09-15
真是要给部分章节的翻译跪了.... 2018-9-15 读完 书中最后提出了3个方向,其中说到了修辞学,应该是指隐喻。。总之。。看不懂就是了
0 有用 Bridges 2018-08-04
值得反复读的佳作
0 有用 Umbria 2017-08-02
文不对题,通书看第五章足矣。抓住一句话:社会文本“它们不仅仅描述事情,它们还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