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国榷(繁体竖排版)(套装共6册)》内容简介:编年体史籍。明末清初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作者家境清贫,以力、文墨事务为生。其以诸家明史粗浅,实录又多有失实,故以《明实录》为聿,遍考群籍而编此书。记事起于元天历元年(1328),迄于南明弘光元 年 (1645)。其中万历以后70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该书的特点是对于《明实录》中避而不淡的一些重要史实,敢于直书;对于明代重要事件,经常将自己以及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对于所收史实进行了精审考订。该书清代及民国间均无刊本,故未经改纂。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和卢氏抱经楼两抄本互校本。
原文摘录 · · · · · ·
-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 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颛顼氏。周封曹挟于邾。楚灭之。子孙去邑为朱。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散居江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7页
喜欢读"国榷(全六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国榷(全六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国榷(全六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 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颛顼氏。周封曹挟于邾。楚灭之。子孙去邑为朱。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散居江南。 大明朝 太祖 圣神 文武 钦明( 敬肃明察 ) 启运( 谓皇帝开启世运 ) 骏德( 形容高尚的德操 ) 成功 统天 大孝 高皇帝。 御讳(皇帝的名字)叫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古帝颛顼(zhuan 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
2018-02-08 14:44 3人喜欢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 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颛顼氏。周封曹挟于邾。楚灭之。子孙去邑为朱。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散居江南。 引自 国榷卷一 大明朝 太祖 圣神 文武 钦明( 敬肃明察 ) 启运( 谓皇帝开启世运 ) 骏德( 形容高尚的德操 ) 成功 统天 大孝 高皇帝。 御讳(皇帝的名字)叫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古帝颛顼(zhuan 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侠在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楚国灭了它,他的子孙就离开封邑开始作为朱姓了。朱姓人世代居住在沛国相县。他们的后人分散居住在江南一带。
回应 2018-02-08 14:44 -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周天子封曹挟在邾成立国家。邾国后面被楚国所灭亡,灭国后子孙后代背井离乡来到沛国,居住在城镇里。后来子孙便在沛国相县世代居住。慢慢的各散奔走散落在江南各处,在句容通得乡逐渐形成当地庞大有声望的族群,聚集地成为朱家巷,谱系已丢失,无从考证。子孙后代过得很艰苦,靠种地维持生活。但是,后代中出现了朱仲八,...
2020-08-05 12:17 1人喜欢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周天子封曹挟在邾成立国家。邾国后面被楚国所灭亡,灭国后子孙后代背井离乡来到沛国,居住在城镇里。后来子孙便在沛国相县世代居住。慢慢的各散奔走散落在江南各处,在句容通得乡逐渐形成当地庞大有声望的族群,聚集地成为朱家巷,谱系已丢失,无从考证。子孙后代过得很艰苦,靠种地维持生活。但是,后代中出现了朱仲八,他娶了陈氏为妻,生了三个儿子,长子百六(原文伯六,应该伯古代表示为大,仲为二(参考司马懿仲达排行老二)娶了胡氏,太祖朱元璋追尊为德祖玄皇帝。他次子朱四九,娶侯氏为娶,太祖后追尊为懿祖恒皇帝,他的长子朱初一,娶王氏为娶。生于宋末元初,朝廷登记在册的淘金户,可是这金子本地不产,常常去其他城镇去淘金并向朝廷交付税。生活困难艰辛啊!便弃了田地,带着自己两个宝贝儿子到泗州。长子五一十二岁,次子世珍八岁。仍然努力种地维持生活,有天,来个人指着田地说有大富贵,便折树枝准备验证,寻找根部拔而插进地,说当祖坟可好?没想到朱初一死后竟然葬于此,后追尊为熙祖裕皇帝,后家道中落,五一兄弟二人到盱眙,没有定居,兄弟二人敦厚谨慎谦德。常说人如何保持财产。如买大量土地,收获庄稼,获得收益稳定,可以说永恒财富。但是如果违背本心获得财富,如贪官污吏,获得利益虽然多,但是有丧身亡命之忧虑啊!所以这乡里人都把他们称作高风亮节之士,德高望重之人。朱世珍,娶陈氏为妻。到盱眙时,朱兴隆出生。到五河时,朱兴盛朱兴祖出生。到钟离东乡濠古涂山氏国大禹与诸侯的地方,周世宗凿出此地,这帝王之气由此开始,大名鼎鼎我朝太祖朱元璋出生。然后到西乡,晚一些到太平村孤壮村,有一老翁指着朱世珍说,妙啊,气度非凡,你有仁德必有后福。太祖后追尊为仁祖淳皇帝。谈迁论:周秦以后,帝王之兴。有崛起于民间,要么后代有德泽所及天命加持。汉高祖刘邦刘氏家世清贫低微,担任秦泗水亭长。却食秦人少量的粮食。可我朱氏一族兴旺而蓬勃向上。种地农桑踏实上进,崛起于田地,推翻暴政,匡扶华夏。有公刘、后稷之风采,当然其中历史上有乱臣贼子窜朝后尊先人,觉得正统自己合法性,如刘裕(刘邦后代)崇尊汉朝,萧道成(萧何后代)崇尊酂侯,出自一些史臣,未必值得信服,今玉牒从朱仲八开始,不瞎编乱造其祖先的事情。太祖朱元璋当年攻下南京,句容的族人四十多人来此看望太祖,可是他们触犯了法律,请求太祖原谅,太祖回复:触犯法律就算是我朱家人也不行(疏外之)。这还有野史说,朱元璋祖先可是宋代大儒朱熹之后,根据记载都是安徽人也姓朱,臣子们问朱元璋是不是朱熹后裔?朱元璋坚定回答:不是。此等说法,简直就是闭眼瞎说,是不了解我太祖为人胡编乱造而来。
回应 2020-08-05 12:17 -
s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adsad
2015-12-30 21:07 1人喜欢
-
s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adsad
2015-12-30 21:07 1人喜欢
-
1.元璋和国瑞都应该是投奔郭子兴之后改加的。 2.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1328)九月丁丑,朱元璋生。 3.元顺帝至正四年甲申(1344),时大饥疫,元璋年十七,父母伯兄死。孤,入皇觉寺。 4.元顺帝至正八年戊子(1348)十一月方谷珍(又名方国珍)作乱。是元末首义也。 5.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午(1352),兵焚皇觉寺,元璋决心从戎。 往投濠城郭子兴而门者疑之,遇郭而异之,留置帐前。 ——丑者,庸人以为罪,大人以为奇。 十二月,... (1回应)
2013-01-21 00:23
1.元璋和国瑞都应该是投奔郭子兴之后改加的。 2.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1328)九月丁丑,朱元璋生。 3.元顺帝至正四年甲申(1344),时大饥疫,元璋年十七,父母伯兄死。孤,入皇觉寺。 4.元顺帝至正八年戊子(1348)十一月方谷珍(又名方国珍)作乱。是元末首义也。 5.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午(1352),兵焚皇觉寺,元璋决心从戎。 往投濠城郭子兴而门者疑之,遇郭而异之,留置帐前。 ——丑者,庸人以为罪,大人以为奇。 十二月,察罕铁木儿与李思齐起兵。 6.元顺帝至正十三年癸巳(1353)正月,张士诚作乱。 五月,元璋尚马氏。郭子兴夫妇视之为婿,军中称“朱公子”,由是贵。 7.元顺帝至正十四年甲午(1354),元璋率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攻定远,由是独立。 元璋略滁州,遇李善长。 “花云单骑遇贼数千人,即奋战,贼避其勇。”勇将也! 8.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1366),洪都之战。陈友谅围城八十五日而不克,战势易。 败陈友谅于康山。——冷兵器时代火攻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战法。
1回应 2013-01-21 00:23 -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 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颛顼氏。周封曹挟于邾。楚灭之。子孙去邑为朱。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散居江南。 大明朝 太祖 圣神 文武 钦明( 敬肃明察 ) 启运( 谓皇帝开启世运 ) 骏德( 形容高尚的德操 ) 成功 统天 大孝 高皇帝。 御讳(皇帝的名字)叫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古帝颛顼(zhuan 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
2018-02-08 14:44 3人喜欢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 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颛顼氏。周封曹挟于邾。楚灭之。子孙去邑为朱。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散居江南。 引自 国榷卷一 大明朝 太祖 圣神 文武 钦明( 敬肃明察 ) 启运( 谓皇帝开启世运 ) 骏德( 形容高尚的德操 ) 成功 统天 大孝 高皇帝。 御讳(皇帝的名字)叫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古帝颛顼(zhuan 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侠在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楚国灭了它,他的子孙就离开封邑开始作为朱姓了。朱姓人世代居住在沛国相县。他们的后人分散居住在江南一带。
回应 2018-02-08 14:44
-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周天子封曹挟在邾成立国家。邾国后面被楚国所灭亡,灭国后子孙后代背井离乡来到沛国,居住在城镇里。后来子孙便在沛国相县世代居住。慢慢的各散奔走散落在江南各处,在句容通得乡逐渐形成当地庞大有声望的族群,聚集地成为朱家巷,谱系已丢失,无从考证。子孙后代过得很艰苦,靠种地维持生活。但是,后代中出现了朱仲八,...
2020-08-05 12:17 1人喜欢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周天子封曹挟在邾成立国家。邾国后面被楚国所灭亡,灭国后子孙后代背井离乡来到沛国,居住在城镇里。后来子孙便在沛国相县世代居住。慢慢的各散奔走散落在江南各处,在句容通得乡逐渐形成当地庞大有声望的族群,聚集地成为朱家巷,谱系已丢失,无从考证。子孙后代过得很艰苦,靠种地维持生活。但是,后代中出现了朱仲八,他娶了陈氏为妻,生了三个儿子,长子百六(原文伯六,应该伯古代表示为大,仲为二(参考司马懿仲达排行老二)娶了胡氏,太祖朱元璋追尊为德祖玄皇帝。他次子朱四九,娶侯氏为娶,太祖后追尊为懿祖恒皇帝,他的长子朱初一,娶王氏为娶。生于宋末元初,朝廷登记在册的淘金户,可是这金子本地不产,常常去其他城镇去淘金并向朝廷交付税。生活困难艰辛啊!便弃了田地,带着自己两个宝贝儿子到泗州。长子五一十二岁,次子世珍八岁。仍然努力种地维持生活,有天,来个人指着田地说有大富贵,便折树枝准备验证,寻找根部拔而插进地,说当祖坟可好?没想到朱初一死后竟然葬于此,后追尊为熙祖裕皇帝,后家道中落,五一兄弟二人到盱眙,没有定居,兄弟二人敦厚谨慎谦德。常说人如何保持财产。如买大量土地,收获庄稼,获得收益稳定,可以说永恒财富。但是如果违背本心获得财富,如贪官污吏,获得利益虽然多,但是有丧身亡命之忧虑啊!所以这乡里人都把他们称作高风亮节之士,德高望重之人。朱世珍,娶陈氏为妻。到盱眙时,朱兴隆出生。到五河时,朱兴盛朱兴祖出生。到钟离东乡濠古涂山氏国大禹与诸侯的地方,周世宗凿出此地,这帝王之气由此开始,大名鼎鼎我朝太祖朱元璋出生。然后到西乡,晚一些到太平村孤壮村,有一老翁指着朱世珍说,妙啊,气度非凡,你有仁德必有后福。太祖后追尊为仁祖淳皇帝。谈迁论:周秦以后,帝王之兴。有崛起于民间,要么后代有德泽所及天命加持。汉高祖刘邦刘氏家世清贫低微,担任秦泗水亭长。却食秦人少量的粮食。可我朱氏一族兴旺而蓬勃向上。种地农桑踏实上进,崛起于田地,推翻暴政,匡扶华夏。有公刘、后稷之风采,当然其中历史上有乱臣贼子窜朝后尊先人,觉得正统自己合法性,如刘裕(刘邦后代)崇尊汉朝,萧道成(萧何后代)崇尊酂侯,出自一些史臣,未必值得信服,今玉牒从朱仲八开始,不瞎编乱造其祖先的事情。太祖朱元璋当年攻下南京,句容的族人四十多人来此看望太祖,可是他们触犯了法律,请求太祖原谅,太祖回复:触犯法律就算是我朱家人也不行(疏外之)。这还有野史说,朱元璋祖先可是宋代大儒朱熹之后,根据记载都是安徽人也姓朱,臣子们问朱元璋是不是朱熹后裔?朱元璋坚定回答:不是。此等说法,简直就是闭眼瞎说,是不了解我太祖为人胡编乱造而来。
回应 2020-08-05 12:17 -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 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颛顼氏。周封曹挟于邾。楚灭之。子孙去邑为朱。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散居江南。 大明朝 太祖 圣神 文武 钦明( 敬肃明察 ) 启运( 谓皇帝开启世运 ) 骏德( 形容高尚的德操 ) 成功 统天 大孝 高皇帝。 御讳(皇帝的名字)叫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古帝颛顼(zhuan 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
2018-02-08 14:44 3人喜欢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骏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御讳元璋。 字国瑞。濠州钟离东乡人。朱姓出颛顼氏。周封曹挟于邾。楚灭之。子孙去邑为朱。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散居江南。 引自 国榷卷一 大明朝 太祖 圣神 文武 钦明( 敬肃明察 ) 启运( 谓皇帝开启世运 ) 骏德( 形容高尚的德操 ) 成功 统天 大孝 高皇帝。 御讳(皇帝的名字)叫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东乡人。朱姓出自颛顼氏。古帝颛顼(zhuan 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侠在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楚国灭了它,他的子孙就离开封邑开始作为朱姓了。朱姓人世代居住在沛国相县。他们的后人分散居住在江南一带。
回应 2018-02-08 14:44 -
s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adsad
2015-12-30 21:07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看明史还是这书靠谱些 | 来自楚狂歌 | 64 回应 | 2020-07-03 |
国榷,果然是一本好书啊! | 来自牧马平川 | 4 回应 | 2014-03-27 |
该书可替代《明实录》治史用 | 来自abing | 2 回应 | 2013-05-01 |
卓越上一位读者的评价 | 来自[已注销] | 8 回应 | 2013-01-12 |
无 | 来自梦之旅 | 2009-05-2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国榷(全六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草莓蛋糕🍰 2021-01-31
感谢这些克服艰辛纪录时代和大事记的人
1 有用 Irreversing 2012-09-07
读过一小部分,怎么说,留一说吧
5 有用 再逢明月照九州 2019-01-24
《国榷》通篇直呼满清为建虏,足比官修《明史》靠谱!
1 有用 ultra312 2015-12-29
这书就是明实录的目录或缩写本,写的太简略了,必须要与实录对读才行。
12 有用 文明与疯癫 2007-12-06
海宁还是出了不少厉害的学人。。。为明朝历史有问题的地方的史实都放在上面了。
0 有用 草莓蛋糕🍰 2021-01-31
感谢这些克服艰辛纪录时代和大事记的人
0 有用 狄公崔阁老 2020-11-22
横木水上曰榷。昔汉武帝榷(确)商税,今孺木则以榷(确)史。盖事无巨细,一以榷(确)之,此孺木治史之道也。榷商税易,榷汗青难。 实录之冗,野史之杂,未有多于明者,其难一也。又实录曲笔,他史参差,议礼诸事不可卒考,其难二也。幸谈氏考百家书,疏理正义,昭袒揭讳,以成《国榷》。既集成稿,见窃尽失,其难三也。然谈氏犹未废弛,驱驰百里,假书再辑,又二十年乃毕。呜呼!何其难也!视谈氏治史,故喻序言其贤于班马,非... 横木水上曰榷。昔汉武帝榷(确)商税,今孺木则以榷(确)史。盖事无巨细,一以榷(确)之,此孺木治史之道也。榷商税易,榷汗青难。 实录之冗,野史之杂,未有多于明者,其难一也。又实录曲笔,他史参差,议礼诸事不可卒考,其难二也。幸谈氏考百家书,疏理正义,昭袒揭讳,以成《国榷》。既集成稿,见窃尽失,其难三也。然谈氏犹未废弛,驱驰百里,假书再辑,又二十年乃毕。呜呼!何其难也!视谈氏治史,故喻序言其贤于班马,非妄言也。 (展开)
0 有用 xllwn 2020-08-28
全书读过一遍,第六册读过多遍,偶尔还是会用到。
0 有用 洪湖泛舟 2020-05-02
有明一代个人著史,谁的比较靠谱,不需多说。内容就是枯燥的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一条条大事记,是我喜欢的风格,在我看来,这本书不过是一个索引,其中的事件、人物如果感兴趣,都可以自己寻找更多的参考进一步了解。枯燥的条目里实在是蕴含了太多的信息。徐达来过武汉,南京当时地震频繁,看到了我老家旱灾受赈济的条目,也看到了老家省份和目前定居所在省份各县的名称是否改变,古今对比,又是一个信息维度,对于朱元璋统一全国... 有明一代个人著史,谁的比较靠谱,不需多说。内容就是枯燥的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一条条大事记,是我喜欢的风格,在我看来,这本书不过是一个索引,其中的事件、人物如果感兴趣,都可以自己寻找更多的参考进一步了解。枯燥的条目里实在是蕴含了太多的信息。徐达来过武汉,南京当时地震频繁,看到了我老家旱灾受赈济的条目,也看到了老家省份和目前定居所在省份各县的名称是否改变,古今对比,又是一个信息维度,对于朱元璋统一全国的历程更加清晰了 (展开)
0 有用 劈柴胡同摇煤球 2020-04-16
我看的是鼎文版,自然极好,就是字太小了,看的我眼睛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