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包括美国和前苏联等各有关国家大量解密与开放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的,本套书就是在利用这些最新的档案资料作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的北京大学国际冷战史专题讲义。《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着重于讲述冷战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形成和变动的情况,涉及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朝鲜战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兴起、台海危机与中美之间的冲突、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建立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80年代中国外交的变化。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其对战后东亚的影响 杨奎松
第一节 有关冷战发生原因的探讨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意识形态根源
第三节 美苏冷战之欧洲起源
第四节 美苏冷战之亚洲起源
· · · · · · (更多)
第一章 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其对战后东亚的影响 杨奎松
第一节 有关冷战发生原因的探讨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意识形态根源
第三节 美苏冷战之欧洲起源
第四节 美苏冷战之亚洲起源
· · · · · · (更多)
前言
第一章 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其对战后东亚的影响 杨奎松
第一节 有关冷战发生原因的探讨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意识形态根源
第三节 美苏冷战之欧洲起源
第四节 美苏冷战之亚洲起源
第五节 雅尔塔会议与苏联的有限目标
第六节 美苏关系的恶化及对战后东亚的影响
第二章 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兴起 沈志华
第一节 中苏结盟的背景及谈判结果
第二节 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美国的大举介入
第三节 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作战
第四节 前苏联航空兵与中朝联军并肩作战
第五节 中苏同盟的经济基础与前苏联对华援助
第六节 结束战争:中国站在亚洲冷战的最前沿
第三章 缓和亚洲局势的“窗口时间” 蔡佳禾
第一节 走向和平共处的尝试
第二节 日内瓦会议与中国的和平努力
第三节 台海危机与中美关系的再度紧张
第四节 万隆会议与中国重塑和平形象
第五节 苏共二十大与波匈事件的冲击
第六节 莫斯科会议与中苏分歧的隐现
第四章 革命与危机的年代 陈兼
第一节 大跃进兴起与中国内外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中苏同盟关系的逆转
第三节 第二次台海危机与中美对抗的继续
第四节 西藏叛乱与中印关系恶化
第五节 中苏分歧深化与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起始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 牛军
第一节 5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关系动荡的起因及影响
第二节 1960年的对外政策调整
第三节 1962年对外政策的再度转向
第四节 中苏论战及其后果
第五节 援越抗美政策的形成
第六节 中国安全战略的调整
第六章 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 李丹慧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工作的严重干扰
第二节 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苏联因素
第三节 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
第四节 中苏越盟友关系的转变
第七章 建立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翟强
第一节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中美建交的曲折过程
第三节 推动建立世界反霸统一战线
第四节 冷战背景下东亚的最后一战
第八章 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
第一节 “战争与革命”还是“和平与发展”
第二节 构筑中美关系的新基础
第三节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及其意
附录:大事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 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其对战后东亚的影响 杨奎松
第一节 有关冷战发生原因的探讨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意识形态根源
第三节 美苏冷战之欧洲起源
第四节 美苏冷战之亚洲起源
第五节 雅尔塔会议与苏联的有限目标
第六节 美苏关系的恶化及对战后东亚的影响
第二章 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兴起 沈志华
第一节 中苏结盟的背景及谈判结果
第二节 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美国的大举介入
第三节 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作战
第四节 前苏联航空兵与中朝联军并肩作战
第五节 中苏同盟的经济基础与前苏联对华援助
第六节 结束战争:中国站在亚洲冷战的最前沿
第三章 缓和亚洲局势的“窗口时间” 蔡佳禾
第一节 走向和平共处的尝试
第二节 日内瓦会议与中国的和平努力
第三节 台海危机与中美关系的再度紧张
第四节 万隆会议与中国重塑和平形象
第五节 苏共二十大与波匈事件的冲击
第六节 莫斯科会议与中苏分歧的隐现
第四章 革命与危机的年代 陈兼
第一节 大跃进兴起与中国内外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中苏同盟关系的逆转
第三节 第二次台海危机与中美对抗的继续
第四节 西藏叛乱与中印关系恶化
第五节 中苏分歧深化与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起始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 牛军
第一节 5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关系动荡的起因及影响
第二节 1960年的对外政策调整
第三节 1962年对外政策的再度转向
第四节 中苏论战及其后果
第五节 援越抗美政策的形成
第六节 中国安全战略的调整
第六章 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 李丹慧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工作的严重干扰
第二节 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苏联因素
第三节 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
第四节 中苏越盟友关系的转变
第七章 建立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翟强
第一节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中美建交的曲折过程
第三节 推动建立世界反霸统一战线
第四节 冷战背景下东亚的最后一战
第八章 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
第一节 “战争与革命”还是“和平与发展”
第二节 构筑中美关系的新基础
第三节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及其意
附录:大事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国际冷战史专题讲义 (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
喜欢读"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的人也喜欢 · · · · · ·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无聊 但是是真实的历史 | 来自普洱茶博士 | 2007-05-25 |
0 有用 精确稳定生物学 2008-04-20
只有永远的利益...
0 有用 懒小悠 2013-06-20
基本读完=v=
0 有用 June 2012-06-16
谷小水老师的推荐,和课件相比,这本书能够提供更有条理、更清晰的说明。
1 有用 嘉黎敦 2011-12-29
痛苦的读书笔记……都是真实的历史,讲述得也很细致,但确实还是枯燥了些。印象深刻点:1. 美国自苏联诞生之日起就以在政治上遏制其作为根本战略目标;2. 二战后苏联与英美签订了“百分比协定”,希腊共产党就悲剧了;3. 抗美援朝期间苏联主要的援助形式就是秘密地空中支援,美军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为了避免战争的升级,没有上报华盛顿,苏联解体后才公布此事;3. 朝鲜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金日成和麦克阿瑟各自的狂妄... 痛苦的读书笔记……都是真实的历史,讲述得也很细致,但确实还是枯燥了些。印象深刻点:1. 美国自苏联诞生之日起就以在政治上遏制其作为根本战略目标;2. 二战后苏联与英美签订了“百分比协定”,希腊共产党就悲剧了;3. 抗美援朝期间苏联主要的援助形式就是秘密地空中支援,美军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为了避免战争的升级,没有上报华盛顿,苏联解体后才公布此事;3. 朝鲜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金日成和麦克阿瑟各自的狂妄自大。 (展开)
0 有用 地段牲口逐欧风 2008-08-05
有几章不错
1 有用 张宁 2021-01-07
这本书没有多少人看过,看过的多数还是学生。中国人挺喜欢看历史,但多半集中在解放前。对于建国后,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历史知之甚少,导致找不到参照,无法看懂当前这个波诡云谲的时代。看这本书对于美苏关系,冷战起源,中美关系,台海,南海,中印,中越,以及不同阶段外交的特征,国际观感都有非常清晰的讲述,对于我们理解当今国际政治,中国外交都有是非常有帮助的。
0 有用 林太平 2020-11-26
快速翻完。想起小时候暑假坐在家里一堆关于六七十年代的书跟前一本本看完,之后再没怎么看过相关的书但那堆书凿实了我的**观。
0 有用 苏麼滴 2020-11-01
梳理得非常好!
0 有用 Knight 2020-08-11
这个时候读恰逢其时
0 有用 Vasiliev 2020-08-05
在车上提纲挈领地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