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索邦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在法语联盟的课堂上,一痊中国将军——陈季同在讲演。他身着紫袍,高雅地端坐椅上,年轻饱满的面庞充满着幸福……他的演讲妙趣横生,非常之法国化,却更具中国味,这是一个高等人和高级种族在讲演。透过那些微笑和恭维话,我感受到的却是一颗轻蔑之心:他自觉高于我们,将法国公众视作孩童……着迷的听众,被他的花言巧语所盅惑,报之以疯狂的掌声。
他在说什么???
非常好的文化对比。 非常好的封面。
不如同一套中的其他几本
对翻译无语
向陈将军学文化交流。
为了写论文硬着头皮看完的,实话说,不知所云。虽然为陈季同的传奇人生感到佩服,也深知他走在跨文化交流时间轴的前端。但说是翻译问题也好,作者行文逻辑也罢,本书说戏剧者少且浅,谈其他者多且乱。原本看《中国人自画像》,对于他维护纳妾制度的立场觉得情有可原吧,但此书一再读到便反感起来。对于“现代文学的起源是《黄衫客传奇》”的说法越发不能理解。(真的是逼着自己读完的,很痛苦
作者谈着谈着就说远了。
阅读体验不太好。
这诡谲的文风和蛇尾巴
> 更多短评 13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1篇
卡塞尔少年 (电影需要一种情怀)
2014-09-30 15:12
本书的翻译是这么多年看过翻译书籍最差的一本,甚至开始阅读《中国人自画像》的时候有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都是拜这本书的生涩所赐。陈季同数次出入法国剧院,听到各种各样的人抬举法国艺术,心中有些爱国情怀的激荡,写了一本书祭奠中国古老的戏剧。短短小小的一本书,里面没有过多专业的东西,加上直译句子的语序使用问题,更使这本书无法和《自画像》《快乐》相比。只是在介绍大户人家的看戏流程有一种惊鸿一瞥的感觉。无论如何这是一部介绍给法国人关于中国的东西。法国人骨子的高傲应该对于这个不太接受,但是这也是一位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不懈的努力的证明。 都是一些KEY WORDS,支持正版,因为每一本书都是由每一个平凡爱书的我们创造出来的。 卷一,在剧院中 一,前厅 本地风俗,服饰环境一般,艺术性,XX亡剧 新世界的新神,崇拜旗帜 我的总结:【介绍前厅布局】 二,后台和布景 剧本布景后台相关联三要素 有一种观众 大众戏剧,没有公共剧院 【虽然简陋,例如大户在家大众在公开场所,但艺术性很高】 三,演员 偏见喜欢这种诽谤 野外 布料缝制衣物,相隔绝 1263年忽必烈 【地位低下不被人接受,但赚钱尚可自得其乐】 四,演出 请一位阅历丰富的美食家出席 喜欢与古代有关的东西 八道或十六道风格各异的菜肴,体面的上等食品,象牙筷子 为客人的健康干杯,戏单要在每一桌传阅,女客 【介绍在大户人家看戏的整个流程】 卷二,在演员中间 一,才子 自己的作品出版为荣耀 读序言 艺术:自然,蜡像,胸像 什么才是才子 从自然中获取灵感 每个作家都有个性 他们的不幸 这些付出正是人类要在天空中翱翔的翅膀 洪武皇帝,以古人为法 【创作戏剧的人们的灵性】 二,戏剧艺术 道德教化,死后惩罚 强化道德的手段,伟大创造,社会的不幸与否都取决与人类中的天才所指引的行动方向 行善,娱乐,娱乐与道德无涉 戏剧就是对一个社会状态的准确定义 【戏剧是与道德相关的】 三,情感 法国主导的是爱情,爱情在我们的戏剧中只是普通的感情 舞台上的情感高于平庸的情感,生活密切联系,儒家思想,本来,理想,士,年轻的落拓秀才 欧洲否定博学青年的倾向,工作的热情和执着也看作情感,敬,孝敬和慈爱 孝敬 心为君王服务 【爱情不是主导,士和敬才是主体】 卷三,剧本 一,人物与剧本 进步都是慢慢完成的 赵氏孤儿,伏尔泰 在元朝和明朝 儒莲,幕次等于场次 四折一楔子或者五折,前三幕与第四幕, 剧作者最关心的都是结局,婚礼都将是戏剧的伦理,父亲主角叛徒挑逗者女傅,固定记忆 戏剧是习俗的反映,只有一个角色唱,伦理思考影射历史事实突出一种特殊的情形 爱音乐,诗的含义 唐,宋,元,滑稽剧,大段对白 英雄式,轻快的艺术,专制主义,滑稽歌剧 【人物有固定角色,剧本的故事也都是有一些原则可循】 二,戏剧中的佛教 挖苦讽刺 精神灭绝论,轮回 【佛教剧的特色】 三,道教徒 转世 【举例一个道教剧】 四,圣德尼门的首演 《琵琶行》 孝道,科举 孝的化身 中国作者了解人性 娱乐元素 【《琵琶行》很优秀的戏剧,融入孝道和一些娱乐元素】 卷四,题材 一,历史剧 历史提供给他的只是名字 【戏剧作家只是使用历史上真实人物的名字,而自己新编故事】 二,性格喜剧 吝啬鬼,狂热者,放荡者,佛教徒,回头浪子 【举例《看钱奴买冤家债主》】 三,拉封丹寓言一则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中国教徒剧的特色】 卷五,角色和风俗 一,司卡班和费加罗 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世界的一半嘲笑世界的另一半 幽默 讽刺 怀疑 【这些特色都是在戏剧中的】 二,妻子和情人 【有时候这两个角色相互冲突有矛盾的看点,有的时候又会彼此和谐】 三,侍女 伦理 【她们是戏剧中比较活跃的一个角色,有时候充满机智,有时候起到关键的起承转合的作用】 四,幕间休息 【中国戏剧独有的幕间休息,让观众适合调整和休息】 五,巴黎精神 只有英国人可以抗拒巴黎化 戏弄人却并不刻薄的微笑 【巴黎的戏剧虽然没有中国戏剧古远和有特色但是也是不错的】 六,太有趣了 娱乐 【戏剧的特色只要还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为大众提供一种娱乐的渠道】 七,批评 【任何对于戏剧的批评,或者存在在剧本内容中的批评都是善意的】 八,信任和怀疑 怀疑具有一种罕见的特质 【对于戏剧需要有一种怀疑和信任的态度】 九,结语 中庸主义
> 7人在读
> 61人读过
> 100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人的戏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进击的汤圆 2018-04-24
他在说什么???
0 有用 lord 2010-12-14
非常好的文化对比。 非常好的封面。
0 有用 [已注销] 2011-06-19
不如同一套中的其他几本
0 有用 补镯 2015-08-29
对翻译无语
0 有用 C'est la vie 2012-12-25
向陈将军学文化交流。
0 有用 山枝 2019-04-14
为了写论文硬着头皮看完的,实话说,不知所云。虽然为陈季同的传奇人生感到佩服,也深知他走在跨文化交流时间轴的前端。但说是翻译问题也好,作者行文逻辑也罢,本书说戏剧者少且浅,谈其他者多且乱。原本看《中国人自画像》,对于他维护纳妾制度的立场觉得情有可原吧,但此书一再读到便反感起来。对于“现代文学的起源是《黄衫客传奇》”的说法越发不能理解。(真的是逼着自己读完的,很痛苦
0 有用 CY 2018-08-01
作者谈着谈着就说远了。
0 有用 进击的汤圆 2018-04-24
他在说什么???
0 有用 偏北 2017-05-04
阅读体验不太好。
0 有用 秦十因 2016-12-29
这诡谲的文风和蛇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