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约瑟夫·富歇传
译者: 侯焕闳
出版年: 2006-1
页数: 269
定价: 25.00元
ISBN: 9787538275537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约瑟夫·富歇传
译者: 侯焕闳
出版年: 2006-1
页数: 269
定价: 25.00元
ISBN: 9787538275537
内容简介 · · · · · ·
约瑟夫·富歇是古往今来最为卓异的人物之一。他曾在心里搏斗中战胜了拿破仑和罗伯斯庇尔;然而历史却把他作为跑龙套的配角,无动于衷地推到后排。此人历来口碑极坏,被认为是天生的叛徒、阴谋家、阿谀奉承之徒、职业的风派,等等。他代表了政治家的一种类型——幕后政治家。茨威格认为,在实际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心智,而是低下得多的这类幕后政治家。他指出,我们为了自卫,应当看清这一类人的面目,看透他们得势的秘密。
作者简介 · · · · · ·
斯蒂芬·茨威格(181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语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目录 · · · · · ·
序
第一章如日初升
第二章里昂屠户
第三章同罗伯斯比尔搏斗
第四章督政府和执政府的部长
第五章皇帝的大臣
第六章反对皇帝的斗争
第七章被迫息影
第八章*后一次同拿破仑斗争
第九章日薄西山
附录一大事记
附录二法国16至19世纪王朝世系
· · · · · · (收起)
第一章如日初升
第二章里昂屠户
第三章同罗伯斯比尔搏斗
第四章督政府和执政府的部长
第五章皇帝的大臣
第六章反对皇帝的斗争
第七章被迫息影
第八章*后一次同拿破仑斗争
第九章日薄西山
附录一大事记
附录二法国16至19世纪王朝世系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流亡具有创造命运的威力,使人落难时精神振奋,能在孤独的残酷压力下把心灵深受震撼的力量重新积聚起来,加以整顿。艺术家只是抱怨流亡,说它是股破坏力量,显然影响人们青云直上,是毫无用处的间歇,是极端残忍的中断。但是大自然的节奏,需要这种强暴的间歇。因为只有认识了深渊幽谷,才算了解整个的生活,只有挫折才给人以充分进取的力量。创造性的天才尤其需要这种暂时强加的孤独,才能从绝望的深渊,从遭到摈弃的远方衡量他真正使命的视野和高度。人类最为意义深远的信息都来自流亡地,那些伟大宗教的创始人摩西、基督、默罕默德、释迦牟尼,他们大家都必须先经历荒漠的沉寂,不和人们聚在一起,才能说出那句至理名言的话。弥尔顿的失明,贝多芬的失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囚室,塞外提斯的监牢,路德在瓦尔德堡的囚禁,但丁的流亡,尼采的自我放逐在恩加丁的冰冻地区。这一切都违拗常人清醒的意志,是天才暗自发出的要求。但是即使在低下的、在更加世俗的政界,暂时置身局外,也会赋予政治家以新鲜的眼光,在政治势力的斗争中更好地统观全局,权衡利弊,因此在宦海浮沉之际,再也没有比暂时受阻更为幸运的事了。因为一个人倘若总是高高在上地向下观望,从帝王宝座的天际云层,从象牙塔和显赫权势的巍巍高处,向下俯视,只看见奴颜婢膝之辈的谄笑和他们危险的甘心效劳的媚态:谁若自己把尺度握在手里,就会忘记自己真正的分量。对于艺术家、统帅和当权者来说,最最有害的,莫过于不断成功,心想事成;只有遭到失败,艺术家才学到他和作品的真正关系;只有兵败失利,统帅才认识自己的错误;只有失宠失意,政治家才真正认清政治上的全局。不断增长财富使人萎靡,不断获得掌声使人麻木;只有停顿中断才能赋予疲弱的节奏以崭新的活力和强劲的弹性。只有不幸给人以洞察世界现实的深邃眼光和远见卓识。每次流放都是严酷的教训,但既是教训,也是学习,它使性格软弱的人重新意志坚定,使优柔寡断的人痛下决心,使性格坚强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7页 -
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在政治的权力范围内,起决定性作用的很少是出类拔萃、思想纯正的人物,而是价值微小得多,但是身手更加灵巧的种类:那些幕后的人物。为了警告人们注意各种政治上的迷信,这点必须强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幕后政治家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幕后政治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从人物肖像到时代传记
如果要了解现代欧洲的历史,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疯癫与文明、狂热与理性磨灭了界限的时候,唯有道德的坚守能带来冷静的判断。在茨威格看来,作家是人类一切人性的维护者和保护者,而他,“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
(展开)


只有现实主义者才能在革命的洗礼中幸存
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以来,我们看够了太多的革命,看够了太多的屠杀,所有的理想最终都变成了“动物庄园”里的荒诞。于是到了1968年,巴黎街头的群众运动不过标志着革命理想的最后一丝灿烂,随后开始的是全球范围的革命退潮。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除了作为历史的反省材料...
(展开)

冷静比所有的激情寿命更长
平静隐遁的十年,犹如冬眠蛰伏,不像真实生活,超乎时间,空间,一无所成,也无所希求。 在革命中,一个群众拥戴的人很快就会失去群众的欢心,群众的“万岁”声,很快就会变成“把他钉上十字架”的吼声。只有等激烈分子彼此消失殆尽后,静候者和聪明人的时辰才会开始。约瑟夫 ...
(展开)

所谓卑鄙在伟大人物身上的作用
张玉书的翻译没那么好。当然,也许是编辑的原因,反正我在读的时候发现了几处错误。比如: P40页第二句话:“但是这些日子也是法国国民公会真正富有英雄气概的日月出于一种阴森可怕的命运攸关的本能”这明显是缺少一个标点……而且翻译的也不太准,如果说英雄气概的日月还勉强...
(展开)
> 更多书评 4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这分明就是一部间谍小说 | 来自塞万提斯的梦 | 2009-04-20 | |
正在看 | 来自叮当 | 3 回应 | 2009-04-2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9.1分 1339人读过
-
LGF (200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8.5分 125人读过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9.0分 130人读过
-
每满99减50
-
暂时无货, 15天前曾上架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幕后政治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 2018-06-14
妙笔生花,刻画入木三分,就是对不少历史细节轻描淡写而过。所以说好的小说家,并不是忠实的历史记录者。
3 有用 [已注销] 2015-08-10
富歇和塔列朗的对比互动稍有趣味。茨威格式的花坠与单薄。过了五年才发现是辽教社。。
1 有用 嘘! 2018-12-11
还是欧洲人写的传记好看,那种汹涌澎湃的热情可以充溢到每一页纸,是华丽的咏叹调,当然不可全部当真,只可作为一部足够精彩的原型小说来阅读,满分的阅读体验
0 有用 仰望星空 2017-07-29
可借助富歇这个幕后政治家来了解法国大革命时的风起云涌,民众革命的冲动与疯狂。
0 有用 Sylvia🌟 2019-07-21
公主真惨。茨威格算是给玛丽和她女儿都写了传记了。(又是玛丽....我想到了某玛丽公主)
0 有用 利物浦西 2020-07-15
除了过多的心理描写,茨威格的这部传记很精彩,读到第二章就入迷了。富歇的一生,可以看作从政治家变成政客,再变成阴谋家又变成权术家,最后变成老人家。曾经的呼风唤雨,最终还是消散于历史故纸堆。真实又传奇的一辈子。
0 有用 普通网络邻居 2020-04-22
茨威格很会写传记,五星中的一星扣给富歇,一个才华横溢的传记作家写了一个我本身观感并不那么好的人物,后期跟更了解富歇的朋友交流后才发现许多由这本书导致的理解上的不同,私下非常主观且不靠谱地认为这本书可以是所有背景设定在法革和拿战的穿越爽文的祖师爷(我为什么看过这种奇怪的网文呢
0 有用 王 之 瞳 2020-04-20
茨维格居然写了本法国权谋的书。
0 有用 jin 2020-04-13
茨维格写小说是二流,人物传记真的是一流。时代背景,人物特征都写的丰沛充盈,把富歇描写的很立体,把政治中的肮脏和无奈也描写的很真实。革命中的有些做法看上去似曾相识,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如果有,一定是书看的不够多,社会阅历不够多。大起大落,看的酣畅淋漓!
0 有用 流氓无产者 2020-01-11
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人,他们在国家要害部门上低调地耕耘。等到天下有变,高调张扬的英雄退场了,最终决定历史走向的都是这群技术型幕后官僚。我们的国家不也是这样吗?太祖走了,接下来轮到当初那批不那么起眼的政治家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