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短评

热门
  • 43 白夜行路 2018-03-01 22:12:02

    断断续续读的,有一段很有感触:斯诺和毛泽东谈话,讲述毛的故事。1919年,26岁的毛泽东去上海送别了那些启程去法国留学的朋友们,独身一人回到长沙,那时候正是冬天,他一个人走了很多路,绕着洞庭湖环行,那时候的他在想些什么呢,他是否能想到他的后半生和这个国家的将来呢。

  • 42 小诃德 2014-09-10 09:32:40

    看完吓一跳,虽然主观,但对共产党的认识完全改变,这简直就是一批嬉皮士

  • 14 秦小瑾 2012-10-13 13:03:55

    老毛的成长历程是很振奋的。

  • 10 namik_ercan 2012-05-12 00:22:16

    雖然久聞《西行漫記》的大名,但反倒是先讀了何偉的“中國三部曲”再看斯諾的作品,發現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用名詞做小標題、以人物故事為線索、大量對景色狀物的描寫,這樣的寫法會讓讀者覺得新鮮有趣,身臨其境,卻也不免因個人經歷的局限而以偏概全,不過在當時的局勢下,斯諾隻身進入蘇區已是一件很有勇氣的事,4顆星

  • 5 nothing传叔 2016-12-26 21:05:52

    愿红星照耀中国,,,以及坐等红星照耀美国,并继续坐等红星照耀全世界。。。ps:这是一个适宜随身带在路上的版本,装订比较结实。。。

  • 7 阿鸡米の 2015-11-17 23:14:22

    中年还信共产主义是没有脑子,少年不信共产主义是没有热血,唉,那真是一段激情又梦幻的岁月~

  • 3 aodi213 2012-02-06 16:42:32

    徐海东的假牙 彭德怀的褥子 红小鬼四大马 好一幅浪漫乐观的画卷

  • 3 搬砖逮虾的花匠 2020-03-18 11:34:52

    21世纪的毛派共,又有多少人有这个魄力、精力去一线考察呢?

  • 4 风挑一点灯 2014-04-28 21:25:27

    先民神话般的往事

  • 6 呵呵好吗 2017-07-02 18:16:18

    一段被国共两党有意识共同忽略的历史。

  • 3 水培 2016-05-22 23:51:08

    比想象中好一些。 大概算一本游击。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歪国人跑来东方,寻觅印证他们所思所想。彼得海斯勒,比尔波特和斯诺算是同一类人吧,不过这本书的背景要更宏大一些。并且提供给我们另一种视角,给了你勾勒时代轮廓的边界条件。一些官方刻意淡化的史实在书里也很也找到很多旁证。作者采用的观察者的视角,算是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 2 长歌皓月 2017-09-01 15:22:01

    十几年前读到的,今天再读果然大不一样

  • 2 温柔酱 2019-11-10 23:38:12

    读书过程几次想哭,我党真是在条件如此艰难情况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真的太不容易。真的要感谢每一位为新中国建立付出的人,更了解那几位。其实那个时代高层文化人还是多的嘛,对我党更有兴趣,现在的宣传部门真不行!

  • 2 若葵 2013-05-14 19:21:13

    斯诺不容易

  • 3 (*’v`丱) 2013-01-27 13:03:27

    这书的描写真是有爱(哭倒)单纯是“复婚”(指红蓝)这个词就出现了N次,东方出版社这个版本的445页有这么一句话“南京还没有公开承认这次所谓的‘复婚’。他宁可把这关系看成是纳妾,他的行为是否端正还有待证明,而且为了外交的缘故,这种关系在家庭圈子外还是少谈为妙”。。。这种描写30年代出版真的大丈夫?君不知小红特别害羞特别忌讳他和小蓝那些事情呢= =还有里面小蓝真是大傻逼——虽然早就知道但是看到米国人写出小蓝傻逼还是想笑,以及小红比我想的更加苦逼更加不容易QAQ对内得不到小蓝的爱(喂喂)对外得不到西西西皮的爱(哎哎),还要面对那么多纷扰复杂的事情,小红太不容易了!小红一生推QAQ 事实证明,红蓝那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友谊(得不到的爱意?)没有地久天长,但是红色的天际却是一如传说般的到来了,真好QVQ

  • 3 TJB 2013-01-25 15:04:53

    想看看这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有没有被洗脑,答案是,洗了。

  • 1 带着书跑步 2017-05-16 05:58:45

    原本以为是本歌功颂德的书,原来是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历史。党靠着打土豪分田地起步的,在那个时代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制度决定了它成功后必将走向腐败。

  • 1 不穷即安 2012-05-10 16:58:24

    出人意料地生动。

  • 1 于小狮 2010-12-12 22:14:36

    在今天读完是很应景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