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插图本)以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为中心题材,讨论中国革命与中国政治的相互关系。作者应用了大量国内外文献档案和当事人自述资料,澄清了若干史实疑难问题,同时采取一套新型的理论模式,从“革命理想”到“政治现实”,即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逐步政治化的过程,来解释中共政治策略和权力结构的演变。这一转变与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同步发生,正是此种转变提供了主观精神的力量,加以外部因素的结合,使共产党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插图本)出版后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被公认是研究长征和毛泽东革命思想的英文权威之怍。
作者简介 · · · · · ·
杨炳章(国外用名Benjamin Yang),中国政治与中美关系研究专家。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硕士生1981年赴哈佛大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任哈佛费正清中心研究员,1997年回国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 · · · · ·
作者鸣谢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中国南方的苏维埃革命
第三章 第四次围剿与长征
第四章 第五次围剿与长征
第五章 遵义会议与毛泽东的崛起
第六章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第七章 落脚陕北
第八章 红军大会师
第九章 毛泽东作为政治企业家的才略
第十章 结束语:从革命到政治的长征
附录一 长征大事记
附录二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红军长征
参考文献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中国南方的苏维埃革命
第三章 第四次围剿与长征
第四章 第五次围剿与长征
第五章 遵义会议与毛泽东的崛起
第六章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第七章 落脚陕北
第八章 红军大会师
第九章 毛泽东作为政治企业家的才略
第十章 结束语:从革命到政治的长征
附录一 长征大事记
附录二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红军长征
参考文献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 (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毛泽东传》,《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和思想》,《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历史与意志》,《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等。
喜欢读"从革命到政治"的人也喜欢 · · · · · ·
从革命到政治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从革命到政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1935年,一个很值重研究和铭记的年份 | 来自心情随风 | 2 回应 | 2009-06-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从革命到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在 2013-07-10
13.07.10 讫
1 有用 西贝柳斯的食指 2014-05-16
一旦共产党坚守革命的意识形态,他们就与对手互不相容;但是,一旦共产党人政治上变的更为现实,他们与对手就有更多的共同点,同时也更富有挑战性。现在很清楚,一旦美国在世界政治中受到进一步的挫败,将会引起诸多的国内冲突变化。
8 有用 旺旺 2009-09-04
本书是对中共和红军长征,包括前前后后诸多历史与政治的分析的一本专著。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后入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做出这份研究,避免了西方中国学的学者的一些明显偏见或错误。有着非常扎实的材料功底和基本的判断,同时又可以补中国学者研究之短,即流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正统诠释,而不能深入研究。全文的行文简练,情节此起彼伏。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的澄清和交代也算比较清晰,对于不同说法之间的比较鉴别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本书是对中共和红军长征,包括前前后后诸多历史与政治的分析的一本专著。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后入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做出这份研究,避免了西方中国学的学者的一些明显偏见或错误。有着非常扎实的材料功底和基本的判断,同时又可以补中国学者研究之短,即流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正统诠释,而不能深入研究。全文的行文简练,情节此起彼伏。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的澄清和交代也算比较清晰,对于不同说法之间的比较鉴别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最为重要的是,在充分材料掌握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所做的精要的分析与推演,很多观点的表达是极具深刻意义的。 (展开)
2 有用 zhangjunhd 2015-10-17
还是被惊讶到了,一直以为早期共产党是因为政治理想而走在一起,而书上充满了各种权力斗争,最早毛与朱彭,之后是毛与李立三,接着留苏派和土共派,长征时期,红军三大主力因为害怕被围剿,而相互抱团,可每次抱团就要整合,缺乏政治智慧的二方面军任弼时,贺龙首先淡出核心权力圈;最大的四方面军张国焘由于军事失败,被挤出去。这里面有多少偶然因素,有多少是毛本身有政治军事远见呢?如果后者占主要,那么他对西路军被剿灭要负... 还是被惊讶到了,一直以为早期共产党是因为政治理想而走在一起,而书上充满了各种权力斗争,最早毛与朱彭,之后是毛与李立三,接着留苏派和土共派,长征时期,红军三大主力因为害怕被围剿,而相互抱团,可每次抱团就要整合,缺乏政治智慧的二方面军任弼时,贺龙首先淡出核心权力圈;最大的四方面军张国焘由于军事失败,被挤出去。这里面有多少偶然因素,有多少是毛本身有政治军事远见呢?如果后者占主要,那么他对西路军被剿灭要负多大责任呢? (展开)
4 有用 浩子菌 2015-03-18
(本书)基于最新发掘的史料,基于严密的史学考证,对毛泽东从井冈山到延安的历程极为理性客观的予以展示,揭示了在中共早期革命理想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的交锋,内部围绕理论和权力的激斗。通过(梳理)毛泽东的崛起,展示了历史发展中的种种必然和偶然,最终推翻了传统史学界对中共获得政权和毛泽东崛起的“天命论”,而是说明,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活在历史中的个体命运同样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
1 有用 STONEMAN 2021-02-17
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长征中各方面军会师前后、领导层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时,共产党人处理矛盾冲突的分析。比斗争更难的,是合作中的斗争,是斗而不破,以斗争求团结。从党内到党外,从国内到国际,莫不如是。这里的要诀是独立二字。依靠自身的努力,壮大自己的力量,应付各种政治现实,放弃各种书本教条,说起来都是课本上的老一套,然其间有大道。独立之思想、独立之军队、独立之政权、独立之民族。
0 有用 草帽 2021-01-31
可读性很强,资料也很详实。两个晚上读完,最大的感慨是zgt真坏……
0 有用 Noahtheseeker 2020-12-31
政治现实主义vs革命理想主义,最后一章关于革命和政治的论述发人深思。
0 有用 区口雷 2020-12-20
当时本科时候第一本仔仔细细读了的党史书,对我影响至今。
0 有用 飘叶天涯 2020-12-11
问题很有价值,但论证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