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是一本通俗哲学著作,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中文版首次面世。由国学大师林语堂脚踏东西文化,挥毫泼墨而成,“中国人应该向美国人学习什么?”全书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生命、情感、自由、幸福、自然、宗教、幽默与讽刺、爱情与婚姻、战争与和平,等等。引用了三百余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的作品,如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本杰明·富兰克林、戴维·格雷森、奥利弗·温德尔·霍姆兹、托马斯·杰弗逊等等,阅读本书,犹如与大师面对面交谈,心灵会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
林语堂(1895-l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l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义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l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l926午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l927年任外交部秘书。l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刨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l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l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火学,任校长。l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l967年受聘为香港中...
(展开全部)
林语堂(1895-l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l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义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l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l926午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l927年任外交部秘书。l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刨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l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l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火学,任校长。l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l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l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 全部原文摘录
目前没有,不太懂
大学那会儿很喜欢看林语堂的书的,现在基本看不下去了。实在不明白这个跟美国有啥关系,跟智慧关系也不大。大师写分析文章也不行,全篇全篇的引用,换个名字叫《读者文摘》或许更合适些,以后大概不会再看他的书了。
不好懂得一本书
林先生是我价值观的启蒙老师,他的豁达,快乐,执着都是我毕生之追求。美国的智慧是本很好的了解美国人社会的书。
有許多很不錯的選文 幾近包羅萬象
林先生视角的美国智慧
这本书体现了林语堂先生阅读的广泛及兴趣所在,在整本书里总共引用了三百余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的作品,所以在看书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引申,看到感兴趣的内容会接着去找这个作者的作品来看,不断地有惊喜——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零星读的,很有智慧
> 更多短评 15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5篇
> 45人在读
> 99人读过
> 89人想读
订阅关于美国的智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季小童 2019-10-22
目前没有,不太懂
0 有用 熊二 2012-10-28
大学那会儿很喜欢看林语堂的书的,现在基本看不下去了。实在不明白这个跟美国有啥关系,跟智慧关系也不大。大师写分析文章也不行,全篇全篇的引用,换个名字叫《读者文摘》或许更合适些,以后大概不会再看他的书了。
0 有用 Zv 2019-12-06
不好懂得一本书
0 有用 loveprint 2009-04-30
林先生是我价值观的启蒙老师,他的豁达,快乐,执着都是我毕生之追求。美国的智慧是本很好的了解美国人社会的书。
0 有用 斑目 2009-12-12
有許多很不錯的選文 幾近包羅萬象
0 有用 大猫小尾巴 2020-04-01
林先生视角的美国智慧
0 有用 Zv 2019-12-06
不好懂得一本书
0 有用 季小童 2019-10-22
目前没有,不太懂
0 有用 konglongdezhu 2016-08-23
这本书体现了林语堂先生阅读的广泛及兴趣所在,在整本书里总共引用了三百余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的作品,所以在看书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引申,看到感兴趣的内容会接着去找这个作者的作品来看,不断地有惊喜——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0 有用 coney2006 2015-10-09
零星读的,很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