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是作者在考古实践中的随笔集。考古的目的是重建历史,历史的重建需要多方面资料的整合。本书作者在田野考古过程中,发现一些细小的不易为人重视的问题,探幽发微,结合民族志、古代文献、国外考古学的资料等,对这些问题做了初步的札记性的工作,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以使未来的中国上古史更丰满、更有血肉。
陈星灿,1964年出生于河南长葛县。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199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已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编译出版了两部反映国外考古学发展方向的论文集:《当代国外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和《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论文《安特生与中国史前考古学的早期研究》获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二等奖。
挑看
序里就说是躺在床上读的小书,大概也就是如此。挺有趣的,主要讲史前考古,与国外研究相结合,旁征博引,又兼有人类学功底,看得出优秀的问题意识。但我本来对此领域不甚关心,也就不求甚解,耳食之学吧。
很有意思的短篇集~
开头颅,同性性行为这些看着像现代事物,其实早已有之。
有意思的一本小书。
有意思又涨知识,适合入门hhh
篇幅都不大却很有启发,重点是礼失求诸野这个方法
刚上大学不久在北校区图书馆借阅。
陈星灿的《考古随笔》告诉我们,读书一定要记笔记,有想法一定要写下来。不论记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写下来。都不要只存在脑子里。
> 更多短评 29 条
月光轮廓 (过往不恋,当时不杂,未来不迎)
2013-10-06 16:52
记下一些觉得有益的地方,便于日后查阅而已 序: 顾颉刚《郎口村随笔》、陈登原《国史旧闻》、顾炎武《日知录》、赵翼《陔余丛考》、王念孙《读书杂志》 正文: 玉玦的戴法 社柏与祭祀 应城门板湾遗址 “窗户" 瓷枕 古代地下文物产权问题 P147 “掘钱” 尼人的宗教、食人和墓葬问题,与周口店人用火问题,是否存在区别对待?陈老师也提到了,好赞! 希茨 石器制作技术 黑曜石石刀,以现代工业的制作技术为参照体系的反省 Andrew Moore 阿布·胡儒亚土墩 7条探沟 考古报告,“消费者”与“生产者”这种说法好有趣 聪明:广泛运用民族志,却不过度解释 大地湾的同性地画 舞人盆 穿孔人头骨
> 14人在读
> 118人读过
> 237人想读
订阅关于考古随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arci 2018-01-18
挑看
0 有用 钟螺 2016-01-31
序里就说是躺在床上读的小书,大概也就是如此。挺有趣的,主要讲史前考古,与国外研究相结合,旁征博引,又兼有人类学功底,看得出优秀的问题意识。但我本来对此领域不甚关心,也就不求甚解,耳食之学吧。
0 有用 古籍萌主 2012-06-05
很有意思的短篇集~
2 有用 Tings Su 2016-05-17
开头颅,同性性行为这些看着像现代事物,其实早已有之。
0 有用 密码器 2012-06-04
有意思的一本小书。
0 有用 白衣老少年 2019-07-05
有意思又涨知识,适合入门hhh
0 有用 涤月涵宇 2019-05-24
篇幅都不大却很有启发,重点是礼失求诸野这个方法
0 有用 守株待兔秀秀子 2019-04-14
刚上大学不久在北校区图书馆借阅。
0 有用 张弱难 2019-03-04
陈星灿的《考古随笔》告诉我们,读书一定要记笔记,有想法一定要写下来。不论记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写下来。都不要只存在脑子里。
0 有用 Marci 2018-01-18
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