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书缘与人缘》内容简介:它们都是笔者平时意到笔随的札记的零星作品之汇积,没有显明的系统,也谈不到深度。不过笔者渐入老境之时,数十年国仇家难的煎熬和千百卷中西典籍的浸润,以及半辈子教读异邦、心怀故国的感慨,发而为文,也不能说没有发愤之作。只是我祖国文明深厚,当前世界学问无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终日栖栖遑遑,追随群贤,日夜进修之不暇,何敢以愚者点滴之得,故步自封?
书缘与人缘的创作者
· · · · · ·
-
唐德刚 作者
目录 · · · · · ·
序/胡菊人自序胡适时代,卷土重来 ——胡适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演讲会讲稿之一胡学前瞻 ——《胡适秘藏书信选》再版序千家驹论胡适胡适父亲铁花先生无头尸疑案 ——重读适之先生《四十自述》有感《刍议》再议 ——重读适之先生《文学改良刍议》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将军 ——序傅虹霖女士《张学良的政治生涯》张学良将军的赤子之心民国史“每两月一章”广陵散从此绝矣 ——敬悼顾维钧先生《顾维钧回忆录》的撰写秘史西安事变、六一事变五十周年 ——兼谈刘廷芳“说服蒋介石先生的一段內幕”钱昌照与刘廷芳 ——“口述历史”侧记关于朱经农与刘廷芳两函代刘廷芳先生说几句话泰山颓矣 ——敬悼岳丈吴开先先生《沪上往事细说从头》迟来的导论 ——珊瑚坝迎候昊开先感赋诗史释“以一人而敌一国” ——为刘绍唐先生创办《传记文学》二十年而作最大的阿Q,最凶的阎王! ——试论《传记文学》的责任杨振宁·《传记文学》·瓦砾坝 ——贺《传记文学》创刊二十五周年陈其宽画学看记 ——兼论国画现代化又是一部才女书 ——读何庆华著《红星下的故国》书中人语 ——序刘著《渺渺唐山》父子之间 ——殷志鹏博士编著《三地书》序王莹是怎样“回国”的白马社的旧诗词 ——重读黄克荪译《鲁拜集》知客和尚的“十一字真言” ——集图像、印象、半抽象、抽象和无象于一身的卓以玉纽约东方画廊观画记感 ——十大画家,永不再有读三老《感逝》诗《浅探》的浅探 ——朱文长著《唐诗浅探》读后我的气功经验说 ——从一泓止水到手舞足蹈“公子哥”和“老板娘”“我犯罪了!并无解说。” ——向谢扶公与苏阿姨致意
序/胡菊人自序胡适时代,卷土重来 ——胡适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演讲会讲稿之一胡学前瞻 ——《胡适秘藏书信选》再版序千家驹论胡适胡适父亲铁花先生无头尸疑案 ——重读适之先生《四十自述》有感《刍议》再议 ——重读适之先生《文学改良刍议》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将军 ——序傅虹霖女士《张学良的政治生涯》张学良将军的赤子之心民国史“每两月一章”广陵散从此绝矣 ——敬悼顾维钧先生《顾维钧回忆录》的撰写秘史西安事变、六一事变五十周年 ——兼谈刘廷芳“说服蒋介石先生的一段內幕”钱昌照与刘廷芳 ——“口述历史”侧记关于朱经农与刘廷芳两函代刘廷芳先生说几句话泰山颓矣 ——敬悼岳丈吴开先先生《沪上往事细说从头》迟来的导论 ——珊瑚坝迎候昊开先感赋诗史释“以一人而敌一国” ——为刘绍唐先生创办《传记文学》二十年而作最大的阿Q,最凶的阎王! ——试论《传记文学》的责任杨振宁·《传记文学》·瓦砾坝 ——贺《传记文学》创刊二十五周年陈其宽画学看记 ——兼论国画现代化又是一部才女书 ——读何庆华著《红星下的故国》书中人语 ——序刘著《渺渺唐山》父子之间 ——殷志鹏博士编著《三地书》序王莹是怎样“回国”的白马社的旧诗词 ——重读黄克荪译《鲁拜集》知客和尚的“十一字真言” ——集图像、印象、半抽象、抽象和无象于一身的卓以玉纽约东方画廊观画记感 ——十大画家,永不再有读三老《感逝》诗《浅探》的浅探 ——朱文长著《唐诗浅探》读后我的气功经验说 ——从一泓止水到手舞足蹈“公子哥”和“老板娘”“我犯罪了!并无解说。” ——向谢扶公与苏阿姨致意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书缘与人缘"试读 · · · · · ·
序 1 自序 4 胡适时代,卷土重来 9 胡学前瞻 17 胡适父亲铁花先生无头尸疑案 31 《刍议》再议 34 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将军 46 张学良将军的赤子之心 53 民国史"每两月一章" 55 广陵散从此绝矣 56 《顾维钧回忆录》的撰写秘史 61 西安事变、六一事变五十周年 65 难为了何芸樵 70 刘廷芳其人 71 六一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因果关系 72 一个德国版的"西安事变" 73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丛书信息
· · · · · ·
唐德刚作品集(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袁氏当国》《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上下)》《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
。
喜欢读"书缘与人缘"的人也喜欢 · · · · · ·
书缘与人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书缘与人缘——唐德刚日常见闻和读书札记(2010-05-15 17:09:18)
读唐德刚先生的书,总能从中获得关于历史的新知与理解,每次都有不少收获,这次读《书缘与人缘》也不例外。 这些文字都是作者平时意到笔随的札记,以及零星作品的汇积。先生渐入老境之时,数十年国仇家难的煎熬和千百卷中西典籍的浸润,以及半辈子教读异邦、心怀故国的感...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相比唐德刚其他的作品本书只是一般 | 来自GMbert | 2006-03-15 08:57:3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7.8分 111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6.2分 54人读过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7.5分 18人读过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9)7.3分 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京贝贝特人文馆 (QBY)
- 我开书店一定要有的书(一) (河)
- 49年后的胡適之 (独孤退之)
- 我的藏书 (刘洒洒)
- 关于胡适的书 (山远居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书缘与人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尹智龙 2009-04-11 18:53:11
不为别的,就冲胡适弟子这名头,唐德刚的书就不能视而不见。在贺卫方先生的眼里,唐德刚或许是最为出色的历史学家之一。
0 有用 tvpeople 2012-01-16 15:14:09
唐德刚真有学问
0 有用 告根硕 2011-05-25 22:02:44
很不错的文集。其中有几篇很具有史料价值。如刘正廷代替何健去南京密见蒋介石,和被江青迫害致死的王莹的回国原因。
2 有用 庚桑野 2009-08-31 20:14:19
唐老的这本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短篇,而且题材比较琐碎以致没有太多洞见。而且怀疑仍然有删改,因为有些地方感觉不对劲。唐老讲东西是很喜欢扯,但是没有逻辑思路不明晰的。看书还是要看禁书才来劲啊。
0 有用 [已注销] 2008-11-12 09:39:33
絮语。